吃燒烤+喝啤酒,是夏季夜間非常愜意的事情了。然後在燒烤攤上面,總少不了一道美味——烤魷魚。它可能是魷魚觸手(須子),也可能是魷魚的身體(身板)——當然也有可能是一整條魷魚被「燒烤」了。

魷魚,有時候也叫柔魚——但是呢,按照比較嚴謹的說法應該叫做「槍烏賊」。它們的種類很多啊,但幾乎都長一個樣子(外形和真正的烏賊區別很大)。它們的外形基本如此:都有長著須子的頭、筒狀的身體和身體末端的「耳朵」等等——這個樣子,特別是去了須子以後的樣子,特別像沒了長杆子的標槍了——大概「槍烏賊」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的吧。
市場上的魷魚/柔魚的品種是很多的,大約有這麼些種類吧:

我國沿海出產的魷魚/柔魚,稱為「中國尾槍烏賊」,它就是典型的魷魚形狀了。它的頭部具有十條長短不一的「魷魚須」,也就是特化的腕足,上面具有二或四列帶著小齒的吸盤——能夠幫助它抓牢獵物。其中一對腕足尤其長而發達,稱為觸腕,這是捕捉獵物的主要工具。在圓錐形的身體兩側,是一對呈三角形的「耳朵」,就是它的鰭。鰭的底很長,可超過體長的二分之一,因此使得中國尾槍烏賊的外形呈長菱形,去掉觸手確實像個標槍的樣子了。
中國尾槍烏賊喜愛溫暖的海水,因此主要分布於我國福建以南、臺灣以西的南海海域,每年春夏時節,大群的中國尾槍烏賊從深海的越冬場所洄遊至溫暖的近海準備繁殖,形成了「魷魚汛」。中國尾槍烏賊是我國南海地區經濟價值最大的頭足類,而它的肉質軟嫩香甜,鮮食十分味美。同時,中國尾槍烏賊也是製作魷魚乾、魷魚絲的上等原料,在水產市場上可以作為「一級品」了。
但是,因為過度捕撈等方面的原因,我國近海的漁業資源衰退嚴重了,中國尾槍烏賊也不例外。但是,現在遠洋捕撈發展很快,來自遠洋的槍烏賊——魷魚大量進入市場,菜市場上的魷魚/柔魚大部分那是遠洋捕撈來的。

遠洋捕撈的魷魚,來自太平洋的稱為太平洋褶柔魚。太平洋褶柔魚主要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對水溫的適應性較強,自日本沿海至我國東海都有分布,且以日本捕撈量最大。在市場上,太平洋褶柔魚經常叫做日本魷魚、東洋魷、北魷等。太平洋褶柔魚是世界最為重要的頭足類海產,每年產量可達四五十萬噸,比中國尾槍烏賊多多了。
太平洋褶柔魚的鰭,相比於身體要短得多,通常不超過體長的三分之一,因此從外形上看,太平洋褶柔魚的鰭構成的是橫菱形。此外,較為新鮮的太平洋褶柔魚背部有一條深色的縱紋。這些是它們和中國尾槍烏賊的外觀區別。太平洋褶柔魚的肉質較硬,鮮食口感較差,但是,用油炸、燒烤的方法來烹飪這都不算大問題。

隨著遠洋漁業的發展,來自大西洋的魷魚/柔魚也來了。這就是被稱為「阿根廷大魷魚」的了,它們的外形和太平洋褶柔魚是很接近的,但是體形卻要更大一些等。
這個魷魚(柔魚)吃起來確實是很過癮的,除掉內臟和體內一塊透明的硬東西以後——剩下的前面的觸手和後面的身板就可以「大快朵頤」了。它不像硬骨魚類那樣有稍有不慎會卡著人的魚刺,也不像貝類螺類那樣有一個硬殼子,但裡面肉很少。
據說,剛剛捕撈上來的新鮮魷魚,可以生著吃——或涼拌著吃。但是,這樣的吃法還是不提倡比較好。

然後,魷魚熱炒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魷魚須子(觸手)熱炒會打捲兒,所以有「炒魷魚」的說法。然後,有炸魷魚圈——那是用魷魚身板切出來的吧,炸出來的形狀特別規則。在夏天晚上燒烤盛行的時候——烤魷魚、鐵板魷魚,那更是燒烤攤上的「名菜」了。

除了這些烹飪的菜餚以外,當然魷魚還有乾貨零食——魷魚乾、魷魚絲、風琴魷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