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從未停止,改變從未開始」:7種內在語言,深度改變

2021-01-15 有夢想的唐糖

信誓旦旦地制定了新年flag,還沒執行2天就擱置一邊,一邊內疚,一邊頹廢收藏從未停止,改變從未開始............

為什麼在願望、目標與最終實現的結果之間差距如此之大?即使能做出重要的改變,為何很快就恢復如常?到底能做些什麼來改變這種令人不安的現實?

為什麼改變這麼難?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的痛苦90%來自於改變的執著和困難。我們試圖改造自己、改造他人、改造環境,結果卻總是潰敗。在《深度轉變:讓改變發生的7種語言》這本書裡,我找到了答案。

這本書的作者是哈佛大學的一位發展心理學家,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釋。

這個解釋要從三個概念說起:熵、負熵、動態平衡。

熵與負熵都是物理學的概念。熵意味著一種無序性與隨機性不斷增加或能量持續耗散的運動。我們的身體、汽車、太陽系、集體組織,都在逐漸磨損和衰敗。可以說,熵是一個自然發生且令人沮喪的進程。也許總有一天,地球的軌道會消失,太陽系作為一個巨大的引擎會燃盡動力,當然人類也會消失.....不過如果必然結局是如此的話,那未免太令人沮喪。所以,有了負熵。

負熵是熵的對立面。汽車和太陽系無法自我改進,但是人卻可以。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生命的價值在主觀整合的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個人的軀體正在耗損殆盡,然而自身的不斷努力也許會幫助精神升華。可以說,生命體不僅參與了複雜性、秩序、選擇權等力量不斷衰退的過程,同時也能使它們不斷增強。

一直困擾我們的改變,就是負熵。

但是人們往往只能看到熵與負熵,卻忽視了第三種最重要的力量:動態平衡。它是團體組織在機遇中學習和成長的主要因素,當然對於個人而言,它也是阻礙個人學習和成長的同一種力量。

從宏觀的角度來說,任何進程(不管是組織還是個人,不管是小事還是大事)的推進都是一場自然的動態平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種維持完美平衡的運動在其中不斷相互抵消,這是一個對改變不斷產生免疫力的平衡過程。

在這裡我想延伸一些內容。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平衡隨處可見。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一個人很想學習和成長,但是回到家看了兩頁書之後,就忍不住刷起了手機,結果時間就這樣白白流逝了。這個現象有很多解釋,比如從道德和超我的角度,我們會內疚自責,評判自己「毫無毅力」;從目標管理的角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對於目標的明確感和認識到目標的價值感沒有充分挖掘,所以動力不足,而且目標也不清晰,這種「要求自己看書」的目標,更趨近一種自我虐待,而不是充分調動內驅力之後的結果;而從心理的角度去看,這是因為在潛意識裡有很多模糊的恐懼在阻止你看書,這個話題如果延展開就複雜了,簡單說,安全感的缺失,讓你無法深入和沉浸,注意力維持的時間很短,好像潛意識中有一個雷達,無時不刻不在監控著外界的風險,稍有風吹草動就馬上終止活動;還有對於不確定的恐懼,在意識層面知道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在潛意識裡卻對這個信念懷疑,更希望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比如刷手機能享受即刻滿足,而學習看書產生的「回報」卻遙遙無期;除此之外,對於白天的大量無意識的情緒消耗的「中和」,也要求人在痛苦了一天之後需要放鬆來滿足自己....

所以,對這個現象最淺顯的認知,就是自責和評判,但是這對於改變毫無益處。深一層需要改變認知,再往深處,需要長期的深度成長。

在剛才這個例子中,我提到了「中和」,而這就類似於剛才談到的「動態平衡」。

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有機體的動態平衡過程理解為自身的免疫系統。每個人都有免疫系統,但更為準確地表達應該是:不是人們擁有免疫系統,而是免疫系統擁有人——所以我敢說,絕大多數人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用我經常引用的榮格的話,就是「潛意識正在支配你的人生,而你卻誤以為那是命運」。

所以,說了這麼多內容,只是為了引入這本書的主題。本書所教授的7種語言,就是幫助自身真正擺脫自身動態平衡「免疫系統」的鑰匙。換句話說,我們看不見的動態平衡免疫系統,在不斷地中和著我們改變的努力,改變已經很難了,而這個免疫系統又在不斷「破壞」著改變的成果,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終其一生也很難有根本上的改變,因為它的確太難了。

所以,當我們知道了這個「動態平衡」之後,就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以前不斷把」功「作用於負熵,然而不得其法的努力,會讓我們很快就沒勁,疲憊,現在我們要想實現負熵(改變),真正做功的地方,是」動態平衡系統「。我們要改造和升級這套免疫系統,這樣才能重新掌管人生的主控權。

而它的秘笈就在於掌握一套新的對話系統。它是一種新穎的語言形式——而非內容。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的副標題叫做【讓改變發生的7種語言】的原因。

語言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決定你對所接觸的一切事物的思考、感受和定義,另一方面又影響著你的世界觀和處事方法。沒錯,它就是實現負熵的工具。這一點對於個人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對於領導者來說更是必備武器。因為所有領導者都是在領導一個語言社區,換言之,如果領導有能力塑造、改變或是批准已經存在的語言社區,這個集體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說人話:領導的態度決定了外部環境,所以領導改變了思路,大環境才會發生改變,集體的氣氛改變了,效率才能提升。

所以,在這裡我們需要引出這本書的適用人群:

領導者:即承擔著評價現存社會規則的責任,並經常要協助改變規則的人想要自我成長的個人:這本書可以幫助你看清阻礙自身發展的動態平衡系統,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改變

也許看到這,你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這7種語言到底是什麼,並且想看到對它們的詳細講解和論述。但是在這篇文章裡,我並不想把重點放在這裡。正如你所見,我花了大量篇幅講熵、負熵和動態平衡系統的概念。

之所以這麼做,原因有兩個。

第一,文章的篇幅有限,即使我面面俱到地介紹了本書的7種語言,也註定浮於表面,所以我更希望做一個拋磚引玉的人。

第二,這是一本工具書,工具書的意思是,它不是用來學習的,而是用來用的。這本書裡在伴隨七種語言的講解過程,有大量需要你思考和實踐的內容,比如會有很多表格,甚至最好你還能有幾個同伴一起學習(作者建議),所以,如果僅僅是」看「這本書,作用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你要思考和使用。而這一點,屬於個人體驗的過程。

第三,掌握」術「其實不難,」術「的難點在於運用,而之所以很多人運用無能,其實是因為」道「的理解不深,換言之,沒有從底層修通自己的認知和邏輯。而我一直更注重」道「,所以在我的文章裡,我的重點大多放在對於原理的深度拆解,而非」教你三招「、」給你五個辦法「這種」一看就懂,一做就黃「的套路。當然,這也包含著我自己的價值取向。

不過話雖如此,我還是要把這七種語言簡單介紹一下。

本書的第一部分,即前四章分別對應四種語言,可以幫自己構建一種新的心理機制。它的作用是轉換陳舊的思維模式。這四種語言分別是:(1)承諾:發現你要為之奮鬥的信念

(2)擔當:直面自身問題

(3)對抗性承諾:探查阻礙改變的」免疫系統「

(4)小假設:證明假設不是真理

本書的第二部分,講述了另外3種語言,這三種語言,是第一部分4種語言的升級和維護,即個人內部語言的plus版。它主要用於轉換陳舊的社交模式。它們分別是:(5)持續關注:傳遞積極行為的重要性

(6)公共協議:用集體的力量維護規則

(7)解構性批評:將衝突轉化為學習機會

也許你已經看出來了,這些新的語言系統中涵蓋了認知心理學、積極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管理學的知識,作為哈佛大學的教授,本身也是一位發展心理學家,在這本書裡,它將成人的學習理論引入來組織生活領域,所以這本書是送給那些對自身變革性學習感興趣,以及想要幫助他人進行變革性學習的人。

【寫在最後】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會把」學習「這兩個字掛在嘴邊,比如讀書、買各種課程、打卡等,但我覺得相比學習,成長才是終身目標。沒有成長的知識性學習,可能只是一種淺層學習,它能夠滿足自身的一些需要,解除焦慮,囤積知識,但卻很難做到知行合一,完成徹底的蛻變與升華。

所以,」用「永遠比」學「更為重要且艱難。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動力學取向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多平臺的籤約作者,同時也是一名致力於心理學知識傳播的終生成長者。如果喜歡,請關注我,歡迎點讚,評論,打賞,各種互動。

如果你有什麼心理困惑,歡迎在後臺私信我。

#有沒有在生活中運用了心理學知識#

相關焦點

  • 「創新,我們從未停止」
    在2014年的統計中,三星智慧型手機的全球佔比為24.7%;電視產品全球佔比為22.6%;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全球佔比為40.9%;NAND快閃記憶體全球佔比為32.9%。在2015《財富》世界500強中,三星電子排名第13位;在2015福布斯最具價值品牌榜中,三星電子排名第7。三星電子快速發展的奧秘何在?在位於韓國水原三星數碼城的三星創新博物館或許能找到答案。
  • 《輻射》:中美核戰後的末日世界,戰爭卻從未改變
    戰爭,戰爭從未改變! 在這句出自知名電子遊戲《輻射》系列的臺詞,道出了人類對於戰爭的盲目與執著。從古至今,也許人類的文明一直在向前發展,可是戰爭卻始終沒能離開我們的身邊。
  • 科學家的浪漫從未停止——天問
    從古至今,人類對宇宙思考和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此句出自屈原的長詩《天問》,意思是天的體制傳為九重,有誰曾去環繞量度?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命名了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系列,任務標識名為「攬星九天」,繼「嫦娥」「玉兔」後,科學家的浪漫再次得以體現。
  • 從未停止的「糾纏」
    原標題:從未停止的「糾纏」  不懈地與量子糾纏,潘建偉團隊於1月8日以「多光子糾纏及幹涉度量」研究成果,問鼎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1年,潘建偉回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立實驗室。一路走來,他和團隊一起在量子信息領域取得了多次重大突破,先後六次獲得英國物理學會、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國際物理學重大突破等榮譽。
  • 認知語義學改變傳統語言研究圖景
    、以構式語法顛覆形式句法,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語言研究圖景。那麼,認知語義學則是對語言「體驗現實化」的描述和解釋,其通過對意義生成機制的再闡釋、以構式語法顛覆形式句法,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語言研究圖景。構式語法顛覆形式句法傳統上,語法本質上被認為是形式句法,而認知語義學則以「構式語法」顛覆了形式句法。構式語法的支持者則試圖尋求語言認知處理和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人腦能儲存的信息量比預想的要大得多,而心理對句法的在線處理方式也和預想的有很大不同。
  • 楊錦潤:我從未停止堅守初心的腳步
    作者: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楊錦潤初二·四班 楊錦潤一縷陽光從窗戶外面鑽進了爸爸的音樂房,我正在裡面研究著爸爸的話筒,撫摸著它,音樂的種子在心裡種下。從那以後,我就從未停止唱歌,從未停止堅守初心的腳步。
  • 當這個世界不能自由呼吸的時候,人類從未放棄改變
    而這次全球大感染,也讓很多人開始思考,在面臨極端環境的時候,我們怎樣生活會相對舒適!於是,他也動手開始改變口罩,並在tiktok上上傳了他的設計,他在太陽鏡和護目鏡上加上了兩條鉤環膠帶,而後又為其設計了一個面具框架!這樣就完美保護了他的耳朵的發育!同時也避免了嘴巴跟口罩的接觸!
  • 時間從未流逝,變化的只是空間和物質的關係狀態
    這並不影響時間這一概念,時間這把標尺設定在我們所在的宇宙維度內,以宇宙開始運行的起始點為時間原點,無論以何種單位進行計時,向發展方向無限延伸,直至宇宙停止運行為時間終點,從原點到終點就是整個時間標尺的維度。
  • 人類進化從未停止也絕不會停止,種內競爭或將徹底取代了自然選擇
    倘若理性來看待這個問題,那麼一定會得到一個結論:人類的進化從未停止,且未來也不可能停止。得到這個結論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方面人是一種生物,只要是生物理論上就跳不出進化論的束縛;另一方面進化論的邏輯內核是求存邏輯,即凡是某個時間點的存在,其在這個時間點之前一定有其合理性;而合理性隨時而異,人類如果要一直存在下去那麼必須要不斷的改變對應自身生存環境的
  • 「九天攬月」,我們的努力從未停止
    「嫦娥」飛天,玉兔登月為實現中華民族「九天攬月」的偉大夢想我們的努力從未停止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發射成功獲得世界上首幅7米解析度全月圖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報導嫦娥五號無人探測器將嘗試從月球正面風暴洋地區採集約2公斤的月球樣品這是以前從未被探索過的區域
  • 聯合國大腦教練告訴孩子:成功逆襲的人生,從改變思維方式開始
    吉姆·奎克說:「內在動力是一個過程,更是一種策略,你能夠控制它,並且可以遵循正確的方法不斷地創造它。」他提供了一個找到動力的通用公式:內在動力=目的×精力×S3(S3指3個小而簡單的步驟)①目的怎樣確定目的呢,吉姆·奎克建議我們用SMART法則來明確目標。
  • 臺報:地球從未停止轉動 臺灣卻一直原地打轉
    臺報:地球從未停止轉動 臺灣卻一直原地打轉 2014-08-19 14:54:13當臺灣一直像陀螺一樣在原地打轉,地球卻從未停止轉動,全世界都知道小小的臺灣已把自己逼向牆角,而我們仍淹在口水裡。  文章摘編如下:  愛,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是壓抑人之自私貪婪和懶惰的恆久進行式,不是嗎?但文章指出,徒愛不足以自行,而愚昧亦不足以言愛,愛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世界觀。專業讓我們不會愛之反害之,世界觀讓我們不致只看自己肚臍,而走錯路。
  • 地球的自轉幾十億年從未停止,難道是真的符合「永動機」的理論?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地球的自轉幾十億年從未停止,難道是真的符合「永動機」的理論。那麼地球的自轉幾十年從未停止,難道是真的符合「永動機」的理論?最近有科學家表示,永動機或許是真實存在的,因為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這樣,無論是地球的自轉還是公轉,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面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從未停止過,於是也是有關科學家做出了很多的猜測。
  • 我從未停止氪金的行為,迄今為止,並沒有細數過
    我是開服的老玩家,這次活動其實本來我是不太在意的,畢竟之前已經拿完獎勵了,類似fgo輕量復刻我也經歷了很多次,坐等活動開始然後繼續旋轉木馬半個月就好了。我當時就是這麼想的,但是誰能想到一直擠牙膏的鷹角突然肚洩,直接把新幹員新皮膚新活動一股腦兒全倒出來了。但是其實這也不打緊。反正我多少算是有些經濟能力,出了就氪就完事了。
  • 為何地球自轉從未停止
    要回答這個難題,我們就要回到45億年前剛誕生的地球來提出我們的疑問:「為何地球在誕生之初就開始了自轉?」當我們的太陽系由一種叫做星雲的氣體雲團形成時,在重力的作用下,眾多宇宙塵埃與氣體聚集在一個並環繞著一個中心開始旋轉。
  • 減肥從改變體質開始-了解身體記憶
    她開始喜歡和啤酒,喜歡聽Rap,開始吃速食快餐。可是手術前Debbie是一個滴酒不沾的人,並且一直是一位素質主義者,喜愛的也是古典音樂。這讓她感到非常奇怪,難道移植了心臟以後,連生活習慣隨著心臟原主人也會改變?
  • 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人類探索起源之旅的腳步從未停息
    有人說人類的文明起源於第一個仰望星空的 人,從那一刻開始人類震撼於星空的浩瀚無垠,從前只知進食捕獵與繁衍的大腦開始思考一些從未思考過的事情。於是人類開始直立行走,拿起了工具,點燃了火把,最終點亮了整個地球。從封建社會時人類就沒有放棄尋找「第一個仰望星空的人」,對於人類從何而來這一個終極的哲學問題,無數先賢一直沒有停止探尋的腳步。
  • 開拓者談開拓者|人生從未停止開拓 此刻迎來新的回合
    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愛車懂車的年輕人他從事著很多人羨慕的行業他剛剛獲得了人生新的身份與責任他是一位真正的開拓者走近他分享他的有車生活孫啟雄/ 我的人生從未停止開拓在最開始選車的時候7座和四驅是必備條件從事射箭教學工作基本每個周末都要帶學員到郊區的訓練基地車輛的空間表現和裝載能力車輛應對糟糕路況的通過性
  • 5本玄幻小說:若是重來,我寧願從未救過你,從未遇見你
    大家好,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推薦好書了,這次給大家帶來了5本玄幻小說:若是重來,我寧願從未救過你,從未遇見你。如果您目前沒有什麼可看,正在鬧書荒,那麼這些內容千萬不要錯過,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小編給您精心挑選的這幾本書籍吧,保證讓您流連忘返。
  • 從列印到掃描錄入 國產品牌從未停止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從列印到掃描錄入 國產品牌從未停止http://oa.zol.com.cn/757/7572657.html http://oa.zo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