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與形上學有什麼不同?政治老師:再講最後一遍

2020-12-03 大輪明王鳩摩智

一. 唯物辯證法與形上學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唯物辯證法和形上學是兩種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根本對立,它們的對立主要表現在: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聯繫的;形上學則認為事物之間是互不聯繫,彼此孤立的。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發展過程是從量變到質變,從低級到高級曲折前進的;而形上學則認為事物是靜止不變的,即使有變化也是數量的變化和位置的移動,沒有質變。 唯物辯證法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上學用片面的觀點看問題。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形上學則否認事物內部存在的矛盾,把事物變化的原因歸結為外部力量的推動。 所以說唯物辯證法和形上學的根本分歧和鬥爭焦點在於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亞里斯多德代表的形上學

二. 為什麼說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

(1)所謂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又鬥爭、又統一,或者說矛盾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絕對的鬥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事物的矛盾運動,推動了事物發展變化。

(2)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在推動事物發展中各有作用。

①同一性對於事物發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雙方互為存在的條件,矛盾雙方可以利用對方的發展使自己獲得發展;矛盾雙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矛盾雙方彼此相通,可以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而得到發展。

②鬥爭性對於事物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推動矛盾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造成事物的量變;促使矛盾雙方地位或性質轉化,實現事物的質變。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們對事物發展的作用只有在兩者的結合中才能實現。

(3)全面把握同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的重要意義。鬥爭性和同一性都是矛盾所固有的基本屬性,對於矛盾本身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事物的發展不僅表現為「相反相成」,而且表現為「相輔相成」。自覺地利用矛盾的這兩種力量推動事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矛盾轉化的原理。矛盾推動事物的發展是通過矛盾的轉化而實現的。矛盾轉化是指矛盾雙方走向自己的對立面,是具體矛盾的暫時的或最終的解決和新舊矛盾的交替,它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終確證,又是矛盾運動的最重要的表現。矛盾的轉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否認矛盾轉化,是形上學。抹煞轉化的條件,空談對立面轉化,會陷入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是科學辯證法

三 . 矛盾的統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各有什麼作用?

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由事物內部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引起的。矛盾雙方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相互結合,不僅是事物內部對立雙方的本質聯繫,而且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矛盾推動社會發展

第一,同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是在二者的相互結合中實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有:

矛盾雙方的相互依賴提供了矛盾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條件;矛盾雙方的相互包含使矛盾雙方相互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矛盾雙方的相互貫通規定了事物轉化的基本趨勢。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有:

事物在量變過程中,鬥爭推動矛盾雙方量的變化,為矛盾的轉化即質變做準備;在質變過程中,鬥爭衝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使舊統一體解體和新統一體產生。第二,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結合,推動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同一性和鬥爭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們對事物發展的作用只有在二者的結合中才能實現。矛盾的同一性使事物內部的兩個對立面具有轉化的可能性;矛盾的鬥爭性則創造出事物轉化的必要條件,使這種轉化成為現實。事物的一切變化,無論是量變還是質變,都是由事物矛盾運動所推動。

馬克思與恩格斯

相關焦點

  • 理性主義的形上學,以及道德、政治和宗教
    理性主義的形上學(Rationalist metaphysics)    認識論關心我們如何認識真實的東西,形上學關心什麼是真實的東西,兩者之間必然存在相互影響。因此,正如理性主義者在認識論上存在相同點,我們也可以發現他們在形上學上的共同之處。
  • 用形上學的觀點看問題真的有那麼不堪嗎?
    第一次聽到「形上學」這個詞是在讀高中的時候,高中思想政治課本的哲學部分,是我在求學的過程中第一次觸及哲學。當時覺得哲學真的很難理解,老師也沒怎麼能搞得明白。很多人對哲學的印象不好,我認為就是高中的這種情況造成的。
  • 形上學,究竟什麼是形上學
    記得我在學校學習馬哲的時候,對「形上學」的解釋是:「形上學就是用孤立,靜止,片面的方式看待問題。」但它實際上是後來的引申義。要想了解形上學到底是什麼意思,就要讓我們追根溯源從它誕生時說起。形上學的英文是Metaphysics,古希臘文是τ μετ τ φυσικ,拉丁文是metaphysica。
  • 唯物辯證法——三個基本問題
    在公眾號後臺回復「辯證法」,獲取《唯物辯證法大綱》電子版。01形上學和辯證法當我們辯證地去看待辯證法時,我們必然要用形上學與它做對比。最後,事物本身是由諸多部分組成的,形上學所謂的「本質」其實就是事物是如何被組成的。因為聯繫的存在,事物的各要素才能有機地構成一個整體,在形上學這一研究方法下,必然會將事物的整體割裂開。研究一棵樹,把它拆成樹幹、樹皮、樹葉.....,再往下拆成纖維,然後分子-原子......無窮無盡。
  •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簡答題複習資料(二)_專升本成人高考...
    點擊查看: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簡答題複習資料匯總本文為大家整理了2018年專升本政治簡答題的複習資料,請大家在複習的是多看多做題,才能得高分哦。簡述運動與靜止的關係?答:(1)運動即一切事物的一切變化與過程。
  • 《矛盾論》,講透內因和外因關係,讓我們看清事物變化規律
    但是老王的唯物辯證法思想,還是值得肯定的。毛主席梳理了人類認識史上形上學與辯證法的鬥爭歷史,剖析了形上學和辯證法的基本特徵,揭示了形上學與唯物辯證法的根本分歧,明確指出唯物辯證法的見解才是科學認識論。在《兩種宇宙觀》中,毛主席總體講了三個問題。①分析了形上學的見解,並對其加以批判。②分析了唯物辯證法的見解,並對其加以闡述和發揮。
  • 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承認矛盾的客觀性和普遍性,把事物看成一個複雜的矛盾統一體而不是「鐵板一塊」;遵循「是中有非」「非中有是」「是可能非」「非可能是」的辯證邏輯規則而不是以形上學的邏輯來說明是非對錯。  辯證思維最重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依據是承認世界萬物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及世界萬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即對立統一的觀點。
  • 什麼是「第一推動力」?什麼是「形上學」?
    我之前經常看到什麼「上帝是宇宙的第一推動力」,《聖經》上也說「起初神創造天地」,「神」是推動宇宙運轉的力量。但對什麼是「第一推動力」一直在恍惚之中。今天路上聽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才知道原來是的他提出來的。
  •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試常考知識點:事物的聯繫、發展及其規律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試常考知識點:事物的聯繫、發展及其規律本章的中心任務是闡述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聯繫和發展的科學。聯繫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學習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要理解聯繫和發展的基本觀點。
  • 考研政治指導: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張老師認為,這一知識點仍然是2013年命題的重點章節,而且考查形式不僅僅是選擇題的形式,很有可能會涉及到分析題的考查,命題點集中在對基本原理的應用上。命題形式以「引言式」「案例式」題目為主,要求考生具備理論聯繫實際的分析能力。
  • 唯物辯證法:5對基本範疇,講透了方方面面的一般規律
    而哲學範疇,是人們思維對客觀事物最普遍的本質的反映和概括,是人們從不同側面對世界的根本看法,也是人們從不同維度反映事物發展的辯證方法。簡單地講,任何事物的運動發展規律,都逃不出唯物辯證法各基本範疇的「手掌心」。唯物辯證法,有五對基本範疇,也有人說是六對,或多對範疇。
  • 重讀《反杜林論》: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
    其中哲學部分,發表時名為《歐根·杜林先生在哲學中實行的變革》,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義先驗論、實證主義的自然哲學、唯心史觀以及形上學的思維方法,全面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組成部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由來、發展和內容,包括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內容,科學解析了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 謝耘:從辯證唯物主義到老鼠哲學、庸俗哲學與唯心主義形上學
    《矛盾論》與《實踐論》與開採石油有半毛錢的關係嗎?這些年來,雖然學校裡依然在教授辯證唯物主義,但是在社會生活中它顯然已經走向邊緣化了。這也是我不得不越界反覆去講它的一個原因。 辯證唯物主義在主流意識形態中讓出了空間,必然有其它的哲學過來填充。
  • 2016考研政治:唯物辯證法之命題分析
    摘要:唯物辯證法在考研政治中處於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帶領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唯物辯證法的命題規律和趨勢預測。
  • 2020年成考專升本《政治》簡答題常考知識點_專升本成人高考專升本...
    二,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離不開物質,世界上沒有脫離物質的運動,任何形式的運動,都有它的物質主體。第三,離開物質講運動,否認物質是運動的主休,是唯心主義;離開運動講物質,否認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是形上學。7.意識是怎麼產生的?本質是什麼?答:意識的起源:第一,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第二,意識是社會勞動的產物。
  • 中西形上學復興面臨的挑戰
    近年來,國外國內都有一些學者提出了復興形上學的口號,試圖重建這個在中西思想史上都是源遠流長的哲學傳統[1][2][3]。本文試圖在這一語境裡,依據存在與需要(尤其是認知和非認知兩類不同需要)的複雜關聯,在與中國形上學傳統的比較中,著重分析西方形上學傳統經歷的從第一科學到魅惑神學的異化演變,然後說明當前復興中西形上學的理論努力共同面臨的「是否袪魅」的嚴峻挑戰。
  •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周末練習題(6)_專升本成人高考...
    辯證法與形上學的關係 D.形上學唯物主義觀點18.認為一切物質都具有在本質上與感覺相近的反映特性,這是一種( )A.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B.形上學唯物主義觀點C.庸俗唯物主義觀點 D.樸素唯物主義觀點19.馬克思主義哲學大廈的基礎是( )A.聯繫和發展原理 B.世界統一與物質原理C.世界統一與存在原理 D.世界統一與精神原理20.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這說明( )A.意識是主體的自由創造 B.意識不受客體制約C.意識受主體狀況的影響
  • 「形上學」到底是個什麼學?
    什麼是形上學?中國普通老百姓口中的「形上學」與其命名起始定義雖然有關聯,但其實相去甚遠。「形上學」作為一個哲學詞彙,算是一個非常有意思、貼切的舶來品翻譯。哲學詞彙的翻譯相對於那些一般國內沒有的物品,如「jeep」翻成吉普的音譯,要麻煩許多。
  • 唯物辯證法是規律和範疇的科學體系,基本規律和範疇的關係是?
    唯物辯證法同時還包括一系列的基本範疇,如本質和現象、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等等。這些範疇都是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事物的聯繫和發展。這些基本規律和基本範疇共同組成了完整的唯物辯證法的科學體系。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範疇是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的。
  • 什麼是政治哲學?
    原標題:什麼是政治哲學?   一般而言,哲學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理論哲學,另一個是實踐哲學。屬於理論哲學的有形上學、認識論、語言哲學、心靈哲學、科學哲學和知識論等,屬於實踐哲學的有政治哲學、道德哲學、法哲學、社會哲學和美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