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丁質酶基因的克隆,與表達分析,以及對脊尾白蝦的講解
日前在中國對蝦(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凡納濱對蝦( Litopenaeus vannamei)、日本仿長額蝦( Pandalopsis japonica)以及日本沼蝦( Macro brachium ni p ponense)中均已開展Chi基因克隆、分類及功能研究。研究表明:甲殼類幾丁質酶基因至少分六類(陳少波等,2004)。
-
研究發現植物草酸代謝途徑關鍵酶影響玉米營養品質
該研究克隆和功能解析了玉米草酸降解途徑中的關鍵酶——草醯輔酶A脫羧酶,揭示了草酸代謝參與籽粒儲藏物質積累和營養品質形成的分子機理。 草酸是最簡單的二元酸,在植物體內的含量非常高。草酸在調控金屬脅迫、離子平衡和昆蟲防禦等方面起積極作用。
-
柱狀假絲酵母脂肪酶的研究進展及應用
CRLs 和 GCLs 是一類與膽鹼酯酶(cholinesterase)結構類似的脂肪酶,都具有 α/β 水解酶的摺疊結構和Ser-His-Glu 三聯體催化中心。隨著脂肪酶的純化及 基因克隆與表達研究的深入,發現兩種屬脂肪酶均存在基因多態性現象,在 C. rugosa 中發現至少有 7 種脂肪酶同工酶,G. candidum 為 2 種,這些同工酶在一級結構和理化性質上都存在差異。
-
首例催化Alder-ene反應的酶及其周環選擇性的精準控制
Alder-ene反應的酶及其催化氧雜Diels-Alder(DA)反應的同源蛋白。目前,已經報導的周環反應酶(pericyclase)包括[4+2] pericyclases (例如,SpnF, MaDA), [6+4]/[4+2] bispericyclases (例如 NgnD),copeases(例如FamC1),但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催化Alder-ene反應的酶還未見報導。
-
《生物技術通報》「漆酶(2018-2019)」文章精選
就漆酶的生物學性質、生產、純化、固定化等研究進展和現狀進行了介紹和總結,同時對其今後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摘要:探索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蒽對不同靈芝菌株漆酶活性及其轉錄表達的影響。
-
QM/MM酶催化反應機制研究
酶反應機理研究是化學、生物學中的核心問題之一,長期以來受到廣泛關注。不過酶催化反應研究相當複雜,無論實驗還是計算模擬都充滿挑戰,這主要是因為酶反應過程的多尺度特性[1]: 如圖1所示,反應底物化學鍵斷裂與生成、蛋白局部胺基酸殘基的運動往往在飛秒到皮秒的時間尺度,若要描述溶劑分子例如水的動力學行為至少需要皮秒時間尺度,蛋白a-helix、b-sheet等二級結構運動周期在納秒級別,而蛋白(酶)摺疊等高級結構形成的時間尺度則更長,位於微秒到毫秒之間。
-
納米酶的發展態勢與優先領域分析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閻錫蘊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杜鵬研究員總結了納米酶的發展現狀, 並基於文獻計量學的視角, 重點關注自2007年以來納米酶領域的論文發表數量和被引用情況、研究機構和國家/地區情況、研究主題及其演變規律、國際發展態勢比較分析等方面, 系統梳理了納米酶的發展歷程, 呈現了納米酶可視化的知識圖譜; 並結合專家研判, 展望了納米酶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
-
萜類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關鍵酶改造和調控研究等系列學術報告
主要研究方向是微生物合成生物學,利用代謝工程和蛋白質工程等手段探討微生物合成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已在Metabolic Engineering,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ACS Synthetic Biology等生物工程領域國際知名刊物發表第一作者/通訊作者SCI論文20餘篇。
-
臺灣中研院林曉青組OL | α,β-水解酶催化的Aza-Michael加成反應——萜烯與生物鹼雜合
Meleagrin B由萜烯conidiogenone(1)和生物鹼meleagrin(3)雜合而成,之前研究中2和3的生物合成途徑已經解析,但含有α,β-共軛體系的1生物合成途徑以及生成Meleagrin
-
工程中使用的工具酶很多,包括限制性內切核酸酶、DNA 連接酶
它所涉及的過程可用「分(合成)、切、連、轉、選、鑑」六個字表示。分(合成):指DNA的製備,包括從生物體中分離或人工合成。分離製備或合成製備DNA的方法都有很多種。切:即在體外將DNA進行切割,使之片段化或線性化。
-
中國科大揭示光合固碳關鍵酶RuBisCO組裝的精細調控機理
>Raf1協助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組裝的分子機理,發現RuBisCORuBisCO是地球上豐度最高的酶,總質量約為7億噸,催化光合作用暗反應的碳同化過程,每年將地球上超過1000億噸
-
查爾酮合成酶基因的PCR擴增
(2)掌握PCR擴增查爾酮合成酶基因的方法及操作過程。(3)了解查爾酮合成酶的功能及基因相關信息。(4)熟練掌握瓊脂糖凝膠電泳的操作過程。 【實驗原理】查爾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 CHS)是類黃酮類物質合成的關鍵酶,在苯丙氨酸合成途徑中,香豆醯輔酶A和丙二醯輔酶A在CHS催化下產生苯基苯乙烯酮。
-
參與砷糖生物合成的自由基SAM酶ArsS的特性及機理研究
參與砷糖生物合成的自由基SAM酶ArsS的特性及機理研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7 16:59:12 復旦大學化學系張琪課題組在參與砷糖生物合成的酶ArsS的特性和機理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
-
「生物酶」的降解真相:降解劑是不是渾水摸魚?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深入研究塑料的降解機理以及利用生物處理技術開發可降解塑料凸顯出重大意義。目前對於 PE 微生物降解的具體機制(原理)尚無定論,尤其是從酶和基因水平上闡述 PE 塑料降解生物機制尚為空白,針對 PE 的微生物降解機制仍需深入探索。
-
「生物酶」的降解真相:降解劑是不是渾水摸魚?
目前對於 PE 微生物降解的具體機制(原理)尚無定論,尤其是從酶和基因水平上闡述 PE 塑料降解生物機制尚為空白,針對 PE 的微生物降解機制仍需深入探索。03PVC2019年12月,東莞市和昶興高分子材料曾公布了一項發明專利《一種全生物降解PVC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全生物降解PVC材料的製備原料包括:PVC 、生物降解劑、混合增塑劑和複合穩定劑。
-
ACS Catalysis|量子化學方法研究酶催化的立體選擇性
酶工程技術徹底改變了生物催化領域,因此,深入了解控制特異性和選擇性的反應機制和因素對指導具有所需特性的酶工程設計很有幫助。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研究人員陸續開發出了一系列能夠解決酶催化中各種問題的計算方法。常見的方法是分子對接,分子動力學模擬(MD),自由能擾動(FEP),經驗價鍵(EVB),量子力學結合分子力學(QM/MM)和簇方法。
-
染整用酶製劑的研究與開發現狀
,並介紹了通過基因工程和DNA編碼技術生產新的第三代酶製劑的情況。尤其最近使用基因工程進行DNA順序重組和編排,使酶的性能能按人們的需要而生產出新穎的酶製劑,使酶製劑發生突破性的進展;⑹酶製劑的生物催化反應速度快,一般能在50~60℃反應,可大量節約能源;⑺用防沾汙洗滌劑染色物,在洗滌中的色度極高,而用酶洗滌其洗液色度較低,酶本身易生物降解,為環保型助劑。
-
...文報導厭氧菌中兩個催化磺酸丙二醇降解的新自由基酶及其生化通路
這是天津大學藥學院張雁教授、尉遲之光副教授研究團隊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趙惠民教授及其領導的新加坡科學與工程研究所(A*STAR)研究團隊長期合作,對有機磺酸化合物在厭氧環境下依賴自由基酶催化降解途徑深入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
天津工生所鹼性果膠酶高效胞外表達研究獲進展
鹼性果膠酶(Pectate Lyase, PL, EC 4.2.2.2)催化多聚半乳糖醛酸裂解α-1,4-糖苷鍵,產生短鏈的不飽和寡聚半乳糖醛酸,廣泛應用於棉織品前處理,食品加工,植物(麻類)纖維脫膠,汙水處理和造紙製漿等加工過程。近年來,其作為生物精練或者脫膠助劑在麻類脫膠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
構建「酶」定向進化平臺BioEngine,「酶賽生物」為客戶定製酶催化...
酶是一種高效、特異性強、溫和、環保的催化劑。傳統生產和生物酶催化生產相比,通常來說流程更長、效率更低、極端反應條件帶來的設備折舊快、工人健康影響大。以頭孢類抗生素為例,之前需13步化學合成,如今只要2步酶催化,且後者更環保更安全,成本以僅為前者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