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日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制度差異的簡單思考

2021-01-21 獨行獨覽

目前,中國製造業已經取得長足發展,但是和日本的製造業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高端製造業。除了中國和日本的發展階段不同之外,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制度的差異也影響著製造業水平。

日本的企業文化有其獨特性。日本的傳統文化一直深刻影響著現代企業文化,跟其他國家相比,日本企業員工更加重視紀律、更加注重團隊精神、對企業有更高的忠誠度、更高的獻身精神、下級對上級更加服從、更加注重細節、追求不落後他人也不熱衷表現自我。這樣的企業文化造就了日本企業超強的執行力,能夠把細節做到極致,才能把產品質量做到比別人更好。但是這樣的企業文化是不會被追求個性自由平等的國家所接受的,我們國家也不例外。

在日本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發展完善過程中不得不提到世界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威廉·愛德華茲·戴明。日本是最先廣泛應用威廉·愛德華茲·戴明的質量管理學說的國家。愛德華茲·戴明的質量管理法促進了日本製造業水平的快速提高。威廉·愛德華茲·戴明的質量管理學說推崇團隊精神、合作精神、嚴格的培訓、產業上下遊緊密合作、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注重改良生產過程、反對績效考核管理。這種質量管理體系與日本的企業文化最契合,所以在日本的企業管理中發揮出最大作用。在日本製造業崛起之後,也引起其他國家的注意,紛紛到日本取經,但是沒有與日本類似的企業文化,威廉·愛德華茲·戴明的質量管理學說在其他國家的企業管理當中發揮不出像在日本企業中那麼大的作用。

目前中國企業管理制度當中應用最廣泛的恰恰是威廉·愛德華茲·戴明極力反對的績效考核管理。作為美國人威廉·愛德華茲·戴明曾告誡不要把績效考核出口到對美國友好的國家。原因是他認為績效考核對企業管理具有巨大的破壞性。企業進行績效管理的出發點是為了提高管理效率、工作效率、實現勞動報酬的公平等等。實際上,績效考核無法做到公平準確、容易出現造假行為、破壞團隊精神、破壞管理者的領導力等等。

對比中日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制度差異,日本的企業文化不符合我們的國情,日本的企業管理制度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我們的企業應用最廣的績效考核管理是需要好好研究存在的問題。中國製造業借鑑先進位造業國家的管理制度或許可以讓自己少走許多彎路。

未來,中國製造業一定會越來越強!

獨行獨覽分享到這裡,文中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相關焦點

  • 阿米巴經營與企業文化
    存在的意義,也就是我們在企業文化中常說的使命和願景,換句話說就是我因何而存在。阿米巴經營的小集體獨立核算,是實現全體參與經營,凝聚全體員工力量的經營管理系統。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套經營理念以及與這套經營理念相匹配的管理體系和制度。再細分,稻盛和夫先生通過分解阿米巴經營目的,來進一步解釋阿米巴的經營體系。
  • 重劍無鋒,大音希聲——北大管理論壇「大變局時代的文化和企業領導...
    當今世界各國都存在著經濟與文化上的差異,特別是在重大問題與根本的價值觀問題上極為不同,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如何借鑑中國傳統文化,發揮自身文化優勢,引領企業適應時代變化,應對國際挑戰,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未雨綢繆,打造科技「硬核」,塑造奮鬥文化;逆勢飛揚,實現持續成長?這都是擺在中國企業領導者面前的巨大挑戰。
  • 猴子理論與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作用是什麼?專家學者給出了很多答案,國外國內的也有所不同,有的說企業文化是凝固劑,可以凝固人心,有的說企業文化有導向功能,它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美譽度,也有的說企業文化可以改變員工的心態,是企業制度能順利執行的保證。所有這些其實只說出了企業文化帶給企業的某一種作用,但是企業文化最根本的作用都沒有被表達出來。
  • 如何快速判定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
    四、看文化 進入一家企業耳聞的目睹的文化元素的表象體現。如果這家企業5分鐘之內聽不到「改善」、10分鐘之內聽不到「現場」這些詞彙,它就不是精益企業。 如果一家企業它具備了這樣一種精益文化,首先,這種企業文化要求高級管理人員堅持到生產一線去,直接聆聽員工的聲音; 其次,這種文化裡,每天都會使用精益工具,目的是潛在問題凸現出來,每個人都會問「為什麼」,直到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並不斷點檢對策的正確性; 第三就是,這是一種「問題優先
  • 中國企業出海 如何跨越文化差異這道坎?
    在西方學術界和商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企業文化引領商業戰略。「出海」正在成為中國巨頭企業的重要戰略方向。大批中國企業如阿里巴巴、美的、百度、京東都在努力布局國際化道路。然而,由於中西文化差異不同,跨國企業深入東道國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跨國企業勢必會受到東道國文化的影響。如何打破文化差異壁壘,國家文化如何影響企業文化,是企業出海前應當思考的問題。
  • 人大EMBA:企業管理的四宗罪
    第一宗罪:戰略目標不實際、企業文化大眾化 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只重視企業文化的物質層面建設,而忽略企業核心價值觀、核心競爭力的作用,致使企業文化只是花瓶,無法獲得員工的認同,企業文化千篇一律,缺乏個性,重視文字的工整,忽略企業特性的表達。
  • 企業管理/木桶效應
    因此,整個社會與我們每個人都應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並儘早補足它 。如果把企業的管理水平比做三長兩短的一隻木桶,而把企業的生產率或者經營業績比做桶裡裝的水,那影響這家企業的生產率或績效水平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就是最短的那塊板。企業的板就是各種資源,如研發、生產、市場、行銷、管理、品質等等。為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就要合理配置企業內部各種資源,及時補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 推動企業成長的管理關鍵詞
    許多的企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手段彌補經營損失、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緩解裁員壓力、精準控制庫存、保障生產生活,大幅提升了管理效能、作業效率,有效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世界經濟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大家都在探索運用新技術進行變革或轉型,甚至升級組織形態、企業文化、領導力,以快速應對新場景,逐步形成新的生態。
  • 讓企業理念變為員工的自覺行為,讓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的標誌,也是企業的靈魂。遍布世界的著名企業,都是以文化為基礎,已經馳騁了一百年。文化可以團結人們的心,讓團隊有使命感。優秀的文化能產生巨大的凝聚力,使企業的發展更加穩定;相反,如果文化不夠強大,那麼企業的發展就像是建在沙灘上,沒有長遠的前景。
  • 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優秀論文獲獎目錄
    《淺析企業理念與制度創新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曙光採油廠  陳鐵錚 閆海 吳華 秦雪張智常尚兵  劉佳聲  50.《如何管理好班組》  中國石油大慶石化公司物業中心  趙文航孫樹芳張洪軍  51.
  • 長三角企業文化建設合作交流論壇在上海舉行
    此次長三角一市三省建立企業文化建設合作平臺,探索跨地區橫向企業文化建設互動合作常態化機制,舉辦企業文化建設發展論壇,推動建立長三角企業文化研究的學術共同體,促進企業文化的內涵發展、開放發展和差異發展。論壇期間,蘇浙皖三省宣傳部領導圍繞「長三角企業發展思考與願景」作主旨演講。
  • 去偽求真 營造篤行務實的企業文化
    說謊、含糊是為人處事的大忌,更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大敵,是企業發展的攔路虎和絆腳石。 一、說謊現象分析 實際工作中,欺上瞞下,謊報瞞報,弄虛作假都是說謊的表現。比如,山西臨汾環保數據造假;遼寧2011~2014年財政數據造假,「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現象。
  • 2018年自考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模擬試卷(六)
    提高員工的智力水平和思考問題的方式C. 改善個體的心智模式D. 革新企業組織外部的習慣做法解析:心智模式是人們根深蒂固於心中的對周圍世界如何運行的看法,是人們內心深處的思維邏輯。改善心智模式要求企業組織不斷地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適時調整、革新企業組織內部的習慣做法。14. 下列關於科學管理階段,說法正確的是( ) A.
  • 企業全套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管理手冊,非常全面,值得參考借鑑
    >第一章 手冊的目的一、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致力於達成以下目標:1、構築先進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使用中培養和開發員工,使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二、 工作職責:1、制度建設與管理A制訂公司中長期人才戰略規劃;B制訂公司人事管理制度,公司各級人事管理權限與工作流程,組織、協調、監督制度和流程的落實;C核定公司年度人員需求計劃、確定各機構年度人員編制計劃
  • 淺談廢水零排放與鋼鐵企業的水資源管理
    事實上,不同地區企業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外部條件差異很大,如水資源稀缺性、環境容量、相關利益者對當地環境質量的訴求等,同時不同企業之間在生產工藝、裝備技術、管理制度、員工素質等內在條件也都不盡相同。因此,應該因地制宜、因廠施策推進企業節水與廢水減排工作。
  • 淺橙科技CEO朱永敏:打造源於騰訊、適於自身的企業文化
    於工作他十分的仔細與認真,不放過一絲一毫的漏洞;於員工他也十分的謙遜,他希望每一位員工都能秉承公司的創業文化精神,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積極向上。記者為此特意走訪了淺橙科技,了解這家在業界聲名鵲起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及其背後的企業文化。    脫胎於騰訊的「四大神獸」     和騰訊文化相關聯的是淺橙科技的核心價值觀,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創始團隊。
  • 企業文化「難落實」的根本原因與解決措施
    如果僅僅靠著一些文字化的物料堆砌,不做企業文化的下沉,一個公司很難將企業文化貫徹到公司營運的每一個細節中!今天咱們就從一線角度,討論一下,到底什麼是企業文化。相對企業對外的展示面,企業內部員工展現出的工作狀態、效率,行為,也是公司企業文化的縮影,不管是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效率,執行力,都是企業文化深刻與否的一個評判指標。 我們都知道一個公司會有內循環和外循環,其實連結這兩個循環規律的鏈條,就是企業文化。有時候我們會產生一些疑惑,明明公司有非常嚴謹的員工制度、KPI標準,公司為什麼還是烏煙瘴氣的呢?
  • 陳瑞華教授:企業合規制度的三個維度
    但是,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都制定了合規計劃,並將其作為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甚至就連一些國際組織,都制定了企業合規的基本指引或最低標準,並向會員國加以推廣。我國金融監管機構和國資管理部門也都通過了多份合規指南或者合規指引,引導國有企業建立並完善合規機制。
  • 文化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基,無限極(中國) 「思利及人」體察員工狀態
    這道主觀題沒有標準答案,不過大家在回答的時候很容易受慣性思維的影響,往往會忽略——企業文化也是擇業時務必考慮的一大要素。一家企業待人處事的態度,通常會通過企業文化反映出來。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在文化面前,戰略不值一提」。
  • 淺談企業「危廢」的合規性管理
    鑑於危廢和普通固廢在收集、儲存、運輸、資質管理等方面的差異,對於企業,尤其是產廢企業而言,判定某種物質是否屬於危廢無論是從企業的運營管理成本亦或是經營風險防範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2、「危廢」相關管理制度目前,國家對於「危廢」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其產生、運輸及處置三個環節。涉及到的監管對象分別為產廢單位、運輸單位和處置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