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撥出一筆巨款,29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20萬元),供科學家研發人造子宮。
從這一消息傳出至今網絡上的言論出現在了很大的分歧,有的人認為這是造福子孫的好事,同樣也有人認為這是餵飯自然法則的。

圖媽覺得人們對於「人造子宮」這一科學技術產生「到底是造福人類,還是違反自然法則」這樣的疑惑說白了就是一種「技術恐懼」感。
記得看過施瓦辛格主演的電影《第六日》。電影中的複製人情節至今記憶猶新,細思極恐。人類掌握複製人技術,一個個被複製出來的複製人身體沒有靈魂,沒有思維。它就像一個空白光碟,只有把真正的人類的記憶拷貝過去才能成為一個人。這些複製人的軀體只是人類記憶的載體,用壞了就再換一個。複製人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嗎?同樣我們又如何看待依靠人造子宮出生的孩子呢?這些技術似乎違背了人類傳統的道德觀念。
人類為什麼會對這些科學技術產生恐懼呢而無法接受它們呢?科學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造福於人類,也可以給人類帶來災難。複製人是如此,人造子宮也是如此。人們對這些科學技術產生了好奇的同時,也產生了恐懼感。人類好奇的是,這些看上去只能掌握在「造物主」的手中的技術即將被人類所掌控,人類或將成為「造物主」。讓人類感到恐懼的是,人類一旦掌握了這些技術,會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不良後果呢?這些是人類無法預見的,所以人類對此產生恐懼感。
在我看來,不管什麼樣的科學技術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類錯誤運用科學技術。例如」人造子宮「研究,如果它一旦研製成功了,它可以造福於人類,可以給那些不孕婦女和早產兒們帶來福音。但是如果它的產生運用到了一些錯誤的地方就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了。
而說到「人造子宮」技術是不是違背自然法則。我覺得這恰恰是人類對自然法則的理解和應用。科學就是一個對大自然法則的不斷認識和應用的過程。即便一些很前衛的科學技術讓我們普通人很難接受並存在著爭議,但是這些爭議是無法阻止科學技術的前進的。
如果人造子宮真的可以在2025年研製成功,就算我們拋開對於男女平等,男人生娃這些可能帶來的改變不談,就從對於不孕婦女和早產兒們的命運來說,能夠有「人造子宮」的幫助,她們的命運可能就會改變。大家有什麼高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