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藥中生:新冠疫苗已生產近一億劑 對全球不同地區的毒株都有很好...

2021-01-18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5日消息(記者 王雨馨)當前,新冠病毒疫苗備受關注。

去年12月15日以來,我國正式開展了重點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一個月來,在最新接種的人群中有無嚴重不良反應?兩針之間,間隔多久最有效?幾天能產生抗體?保護期如何?不同年齡接種效果是否有差異?如病毒變異,疫苗還有效果嗎?······針對公眾高度關注的疫苗接種疑問,國藥集團及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做出了詳細解答。

 已接種1000多萬劑,未接到嚴重不良反應報告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供圖)

據了解,自去年7月22日我國正式啟動新冠病毒疫苗的緊急使用以來,截至2021年1月4日,國內緊急使用已接種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400多萬劑次。

去年12月15日開始重點人群接種工作以來,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接種量不斷增加,目前全國接種劑次已經超過1000萬劑次。

那麼,在最新接種的人群中,有無嚴重不良反應?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表示:「重點人群接種工作開展一個月來,我們監測到的不良反應以局部反應為主,主要是接種部位疼痛,全身反應主要包括頭痛、肌痛和發熱等,遠低於已經上市的普通疫苗的副反應。」

國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進一步指出,有些反應其實並不是疫苗所導致的,如受種者正處於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前驅期,存在尚未發現的基礎疾病,接種後巧合發病,這與疫苗本身無關。

「預防接種是控制乃至消滅傳染病的最有效、最經濟、最便捷的公共衛生幹預措施,它帶來的利益遠大於風險,我們要正確看待其不良反應,即使有可能會發生不良反應,也不能以偏概全、因噎廢食。」劉敬楨表示,因為疫苗接種率一旦下降,將導致疾病暴發。只有持續強化疫苗接種的國家,疾病發病率才能維持在低水平。我們應該全面、科學地認識疫苗及預防接種。

 接種方式而言,間隔三周和四周的效果最好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供圖)

對於接種方式而言,我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方案採用兩針接種方式,可選間隔有二周、三周、四周,不同方案間的效果有哪些差異?如何選擇?

楊曉明指出:「我們在新冠病毒疫苗的臨床試驗階段探索了不同接種程序、不同接種劑量的方案,結果顯示,間隔三周和四周的效果最好,免疫的持久性、抗體陽轉的水平、抗體平均值等各項指標均好於間隔一周和兩周。」

接種兩針後,多久可以產生抗體形成保護效力呢?他表示,由於個體差異,每個人對於疫苗的敏感程度不盡相同,因此打完疫苗後形成保護的時間也各有差異。

從目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的階段性分析看,第一針注射10天後就可以產生抗體,但是,不同人之間抗體產生的差距很大。「所以我們要打第二針。兩針注射後,再過14天,就能產生高滴度抗體,形成有效保護,且全人群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9%。」

 抗體持久性達6個月以上

從目前的情況看,群眾注射疫苗後,會得到多長時間的保護?劉敬楨指出:「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在國內Ⅰ、Ⅱ期臨床研究和海外Ⅲ期臨床研究中都進行了抗體的持久性觀察。根據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研究,6個月以上觀察數據顯示,抗體仍維持在較高水平上。」

他還表示,新冠疫苗作為一種創新型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護效果還需要更長時間持續觀察。隨著Ⅲ期臨床的繼續推進,疫苗有效性還將持續觀察,獲得長期保護率數據。

那麼,在當前新冠病毒疫苗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如果這兩針接種採用的是不同廠商的疫苗,對最終保護效力會否有影響?楊曉明稱,公司在做臨床研究的時候,都是針對同一個廠家的,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還沒有在試驗過程中設計兩個廠家交叉使用的情況,所以沒有具體的數據支撐。

未來有望覆蓋3歲以上全年齡段

對於新冠疫苗的接種人群,目前我國重點接種人群範圍選定在18-59歲之間,那麼其他年齡段的人是否能接種,也是大家廣受關注的問題之一。

楊曉明表示,目前研究觀察,不同人群中未發現明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差異。我們已獲取的確切臨床數據顯示,3-17歲青少年都可以打,安全性沒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3-5歲的孩子,因為免疫系統仍在發育期,所以打疫苗時還要慎重密切觀察,很快這部分人群也有望接種上新冠病毒滅活疫苗。」

預計今年產能可達10億劑以上

據介紹,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分別在北京和武漢建成的新冠滅活疫苗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車間,已投入規模化生產。到2020年年底生產近1億劑,預計今年產能可達到10億劑以上。

對於疫苗的運送,劉敬楨指出,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的一個顯著優勢,是儲運的便捷性,僅需要2~8℃的環境即可,沒有什麼特殊、苛刻的要求。疫苗的冷鏈儲運條件符合大多數國家的國情,大大降低了儲運的成本。

 對全球不同地區的毒株都有很好的交叉中和

此外,對於變異病毒,劉敬楨強調,現在中國生物的新冠疫苗是廣譜保護的,對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毒株都有很好的交叉中和效果。

「我們Ⅲ期臨床是在阿聯做的,阿聯入組的人數接近5萬,有125個國別的人,來自全球不同的地方,疫苗選擇在這個點開展Ⅲ期臨床研究,拿到的保護性數據就是廣譜的保護性數據。」劉敬楨表示,近期團隊也觀察到英國等地出現的新的突變病株,正在加緊試驗,看看我們的疫苗對突變病株的防護效果如何。

相關焦點

  • 全球有20億劑新冠疫苗?我國新冠疫苗或能抵禦毒株變異
    美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達2177萬例,新增190493例至21777054例,佔全球確診病例的近四分之一。 市委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曾坦言,全球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必須保持警惕。她預計全世界約70%人口接種疫苗,才能確保大流行的結束。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一語道破:必須為所有國家的部分人口接種疫苗,而不是為部分國家的所有人接種疫苗。換言之,在全球化的當下,亞、歐、非、美,不管哪個洲被落下,都意味著前功盡棄。
  •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詳解疫苗接種焦點問題:中國疫苗對變異毒株測試...
    記者: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最新接種劑次有多少?是否發現新的嚴重不良反應症狀?楊曉明:自去年7月22日我國正式啟動新冠病毒疫苗的緊急使用以來,截至2021年1月4日,國內緊急使用已接種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400多萬劑次。
  • 全球新冠疫苗企業提產能 國產疫苗被多個國家訂購
    1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介紹稱,自2020年12月15日新冠病毒疫苗重點人群接種工作實施以來,疫苗接種量已超1000萬劑次。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新冠疫苗已被多個國家訂購。1月13日,據新華社報導,印度尼西亞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1月11日宣布,給予中國新冠疫苗緊急使用許可。目前已經有十多個國家宣布訂購中國的新冠疫苗。
  • 國藥中生、阿斯利康疫苗獲批 一圖知悉全球新冠疫苗產能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兩則來自新冠疫苗的利好消息結束了這瘋狂的2020年。一則消息來自中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下稱國藥中生)新冠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其保護效率為79.34%,同日,國藥中生疫苗還獲阿聯、巴林兩國的註冊上市。
  • 中國需要有多少人接種新冠疫苗?
    封多佳:目前,我國已有18家企業陸續開展新冠病毒疫苗產能建設,其中,國藥中國生物北京所、武漢所和北京科興中維分別建成了新冠滅活疫苗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車間(P3車間),已開始規模化生產。 僅國藥中國生物北京所二期擴建項目完成後,今年產能有望達到10億劑以上。
  • 國藥集團:新冠疫苗正進行對英國變異株的測試 初步結果不錯
    摘要 【國藥集團:新冠疫苗正進行對英國變異株的測試 初步結果不錯】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表示,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上市之際,我們對全球不同來源的新冠毒株做了交叉中和保護試驗。
  • 全球10 支新冠疫苗已進入臨床 III 期
    (健康時報記者 徐婷婷 王永文 實習記者 譚琪欣)截至10月12日,健康時報記者查詢根據WHO 官網數據發現,全球在研新冠疫苗中共計有10 支已進入臨床 III 期, 4支來自中國,其餘分別來自美、德、英、俄。
  • 全國接種超千萬劑未接到嚴重不良反應報告 中國疫苗有效性超預設目標
    新冠疫苗作為一種創新型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護效果還需要更長時間持續觀察問:根據你們掌握的情況,群眾注射疫苗後,會得到多長時間的保護?是否有相應的數據作支撐?劉敬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在國內Ⅰ、Ⅱ期臨床研究和海外Ⅲ期臨床研究中都進行了抗體的持久性觀察。根據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研究,6個月以上觀察數據顯示,抗體仍維持在較高水平上。
  • 老人小孩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中國憑疫苗建立群體免疫還遠嗎?
    近日,中國疫苗行業協會會長封多佳在接受中新社記者獨家專訪時稱,中國滅活新冠疫苗的效用前景較樂觀,希望到今年年底國產新冠疫苗總產量能達到18億劑次以上,而距離18歲以下年齡組開展接種疫苗的時間不會太久。資料圖:醫護人員為接種者注射疫苗。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若將疫苗接種比作一場戰爭,疫苗生產就是關鍵的後勤補給,這一能力決定了疫苗接種速度。
  • 全球將有20億劑新冠疫苗?為打疫苗,各國操碎了心!
    與龐大的感染基數相比,能生產新冠疫苗的國家卻屈指可數。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疫苗到底怎麼分?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一語道破:必須為所有國家的部分人口接種疫苗,而不是為部分國家的所有人接種疫苗。  換言之,在全球化的當下,亞、歐、非、美,不管哪個洲被落下,都意味著前功盡棄。
  • 新冠疫苗3-17歲人群能打嗎?79.34%有效率意味著什麼?新冠肺炎疫苗...
    張雲濤告訴總臺央廣中國之聲記者,目前,國藥中國生物已啟動新冠疫苗大規模生產,2021年全年的產能預計可以達到10億劑,這個數量可滿足5億人接種。 張雲濤:「目前我們北京公司和武漢公司的一期建設已經完成,產能在1.2億劑。
  • 中國疫苗對變異毒株測試的初步結果出來了!
    在一個月時間裡,全球至少出現7種變異病毒,目前已蔓延至70個國家,讓人擔憂不已,獲批上市不久的新冠疫苗能否抵禦變異病毒,接種後形成的保護效力又能持續多久等問題備受關注。中國疫苗對變異新冠病毒檢測傳來好消息都知道新冠疫苗研發成本巨大,假設因為新冠病毒的變異而失去有效性的話,無疑是晴天霹靂,雪上加霜。
  • 【關注】再次強調: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
    【關注】再次強調: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疫苗接種是控制傳染病大流行的最有力武器,我國已累計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近900多萬劑次,證明我國新冠病毒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英國加拿大開始緊急接種新冠疫苗,但實現群體免疫還要多久?|重點來了
    重點來了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特效藥還是沒有問世,疫苗寄託著最後的希望。 11個月來,全球一共有200多個新冠疫苗在投入研發,十多個進入了三期臨床階段,其中中國研發的疫苗佔了四成。
  • 2021年,疫苗能終結新冠大流行嗎?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劉欣】 2020年就要結束前,全球累計約有40個國家開始或即將接種新冠疫苗。對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正如疫苗的到來被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形容為「讓我們所有人都看到了隧道盡頭的曙光」。
  • 全球10 支新冠疫苗已進入臨床 III 期
    健康時報記者徐婷婷 王永文 實習記者譚琪欣截至10月12日,健康時報記者查詢根據WHO 官網數據發現,全球在研新冠疫苗中共計有10 支已進入臨床 III 期, 4支來自中國,其餘分別來自美、德、英、俄。
  • 【環球深度】2021年,疫苗能終結新冠大流行嗎?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劉欣】 2020年就要結束前,全球累計約有40個國家開始或即將接種新冠疫苗。對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正如疫苗的到來被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形容為「讓我們所有人都看到了隧道盡頭的曙光」。
  • 新冠疫苗3-17歲人群能打嗎?79.34%有效率意味著什麼?
    (一)2020年12月30日晚,國藥生物北京公司的新冠滅活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張雲濤和他的團隊也越發忙碌了。 張雲濤告訴總臺央廣中國之聲記者,目前,國藥中國生物已啟動新冠疫苗大規模生產,2021年全年的產能預計可以達到10億劑,這個數量可滿足5億人接種。 張雲濤:「目前我們北京公司和武漢公司的一期建設已經完成,產能在1.2億劑。
  • 工信部:全力保障新冠病毒疫苗生產供應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據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記者張辛欣)記者5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加強產業鏈有機銜接,推動企業加快疫苗產業化進程,千方百計擴產能,保障新冠病毒疫苗生產供應。工信部專門成立新冠病毒疫苗生產保障工作專班,每周對重點企業的產能產量進行跟蹤調度。同時,對各條技術路線的企業,都要求同步推動產能建設。國藥中生北京公司、國藥中生武漢公司、北京科興中維公司3家企業已具備規模化生產的各項條件。工信部資料顯示,國藥中生北京公司、國藥中生武漢公司、北京科興中維公司3家企業已開啟「加速」模式。
  • 上海巴斯德所與中慧元通合作研發生產基因工程疫苗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6月16日宣布,與江蘇中慧元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基因工程疫苗(畢赤酵母)在全球範圍內的研發、生產和商業轉化籤署合作協議。目前國內有5條新冠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同步開展,包括滅活疫苗、重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和減毒疫苗;並且已經有5個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其中4個為滅活疫苗。此次上海巴斯德所和中慧元通公司開展的新冠疫苗合作項目,選擇的技術路線是重組基因工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