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白青冥劍 高雄縣鑄劍師打造

2020-12-03 華夏經緯

電影《臥虎藏龍》李慕白手上的青冥劍,牽動武林恩怨;這把削鐵如泥的青冥劍,是高雄縣的鑄劍師傅郭常喜打造的。
   
  導演李安籌拍《臥虎藏龍》,要尋找貫穿全劇的青冥劍,有天他與母親逛到高雄縣茄萣鄉市場,經過郭常喜的刀鋪,看到門口陳列宋江陣兵器,高興終於找到青冥劍。
   
  郭常喜不認識眼前這位大導演,李安問能否照圖鑄劍?他說只要有圖,就可照樣打造。隔了幾天,李安帶著青冥劍圖樣,請他打造一把。
   
  除了青冥劍,《臥虎藏龍》裡陜甘名捕蔡九與碧眼狐狸大戰時,蔡九手持的子母鴛鴦鉞,俞秀蓮、玉嬌龍對決時,俞手中的柳葉刀、大刀與雙手長劍,也都是郭常喜鑄造。
   
  郭常喜說,青冥劍是三國吳王孫權的佩劍,劍身刻上百條龍紋,鍛造完成後須浸泡清水近月,劍身長滿青苔,琢磨後呈現青綠色澤,因此得名。古書記載,青冥劍全長一一五公分,刃寬三點五公分、刃長九○公分,搭配古檀木劍柄,想要像李慕白月下舞劍,臂力勢必驚人。
   
  他表示,為周潤發打造的青冥劍,重量較輕,長度略短,「這樣李慕白才能舞得瀟灑」。鋼鐵經過鍛鑄,強度、硬度都提高,武俠小說中形容寶劍削鐵如泥,並非神話。
   
  六十五歲郭常喜小學畢業後,隨父親打鐵,二十年前成立興達刀鋪,除鑄造刀劍,還收藏古兵器,在高雄茄萣成立兵器藝術文物館,從史前骨器具、青銅刀劍到鑄鐵兵器,共有五千多件。
   
  今天起他在臺中市文化中心展出藝術刀劍展,展場中有一把他照古書規格打造的青冥劍,他笑說,《臥虎藏龍》賣座,青冥劍也紅遍江湖,不少人看過電影後央求他打一把青冥劍,一把十萬元至十五萬元,照樣搶手。
   
  2010/03/23 聯合報】

 

責任編輯:包瑋瑋

相關焦點

  • 鑄劍師鄭國榮:第一把劍拍賣兩萬,第2把隕鐵鑄造,第3把贈金庸
    劍雖好,但名劍卻不可多得,專門從事鑄劍的人叫鑄劍師,在古代具有很高的地位。鑄劍是一個極其辛苦的過程,需要鑄劍師在燒得通透的火爐旁,連續不斷的淬鍊敲打,經過千錘百鍊,方能鑄成一把好劍。對於一把名劍,更是鑄劍師的心血凝聚而成,一位優秀的鑄劍師一生能鑄成一把名劍就已經足夠了。到了現代,更加先進的工藝和更加適合的材料被研發出來,鑄造一把劍輕而易舉,但真正的名劍,還是需要依靠最原始的方法製成。
  • 以人骨鑄劍,金庸、李安也要登門拜會的臺灣第一鑄劍師,一生的心願只為將手藝傳承下去
    郭常喜十七年前,李安導演的電影《臥虎藏龍》在國際間滿獲大獎讓全世界看到了武俠世界的磅礴壯麗以及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但是卻鮮少有人知道這滿載獎項的電影背後是一位名叫郭常喜的七旬老人親手鑄造了電影內的百餘件兵器
  • 鑄劍師用隕鐵打造"中華神劍"
    核心提示:鄭國榮是浙江龍泉市鑄劍名家,2006年夏天,一位山西商人慕名而來,請求鄭師傅為他鑄一把隕鐵寶劍,取名「中華神劍」,打算捐給奧運會。鄭師傅花了兩年時間終於把劍鑄成。該劍劍鞘用上等檀木製成,外飾由純銀騰龍、寶石等組成。
  • 鑄劍大師鄭國榮:打造中國史上第一把隕鐵劍「追風」,輕盈又鋒利
    我們總是只記住蓋聶,荊軻,卻忘記了歐冶子,徐夫人......以至於許多人認為現在已經沒有真正的鑄劍師。事實上,現如今不僅存在著鑄劍師,更有一位大師引領著時代,將鑄劍這門技藝發揚光大。這位大師便是「中國隕鐵劍第一人」鄭國榮大師。
  • 古代鑄劍師竟是用這種方法冶鐵鑄劍,說出其中的原因你一定不信
    劍,乃兵中之王,由於兩邊開刃,所以擅長以突刺,揮斬。在古代中,劍是很多人隨身的標配,文人雅客也多有配劍用作裝飾品。因此在中國古代出現了很多的劍法王者。也由此誕生了許許多多的名劍,關於他們的傳說至今還在流傳,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名劍背後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古代鑄劍師的故事。
  • 古代鑄劍師用活人祭劍,這可不全是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劍的傳說在我國歷史悠久,名劍輩出要算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鑄劍師就是歐冶子,尤其是關於幹將莫邪的傳說更是讓人回味無窮。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十大名劍的排名,它們分別是軒轅劍、湛滬劍、赤霄劍、太阿劍、龍泉劍、幹將劍、莫邪劍、魚腸劍、純鈞劍、承影劍。而這些名劍基本都是記載於上古傳說或者古籍,其中《史記》、《列子》、《吳越春秋》等就有相關記載。
  • 一把劍賣出60萬!《神鵰俠侶》同款賣出,俄羅斯95後也來中國學做
    天下網商記者 丁潔微雨的清晨,閉眼站在龍泉的劍川大道上,腦中立刻浮現出《臥虎藏龍》裡李慕白與玉嬌龍在竹海裡揮劍輕「嚓」竹葉的畫面。削鐵如泥、吹毛斷髮,寶劍被武俠小說籠罩了一層神秘色彩,總有不少人想趕往劍都龍泉一探究竟,其中也包括來自俄羅斯的95後小夥米然。
  • 鑄劍師鄭國榮:第一把龍泉劍,第2把隕鐵劍,第3把贈金庸
    在《廣黃帝本紀》中有這樣一句話:「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根據史書的記載,鑄劍始於黃帝時期,當時已有青銅器,並有「短兵相接」之稱,足見其地位之顯赫。在商朝,青銅劍還不是很出名,它只是長兵器下的一種輔助武器,實用性不強。
  • 古代鑄劍為什麼要用「活人祭劍」?不全是迷信,其中也有科學依據
    到了春秋時期,那時諸侯紛戰,各地擅長使用的兵器各不相同,中原地區的士兵比較擅長用戈或者矛,但東南邊諸侯國的士兵更擅長用劍。尤其是吳國和越國,非常善於鑄劍,而且技術高超,打造出來的寶劍也是名揚天下,像我們熟知的幹將莫邪劍,就是出自春秋時期的吳國。
  • 《臥虎藏龍》二十年,李慕白想要和玉嬌龍陰陽合體
    《臥虎藏龍》中李慕白一直對玉嬌龍窮追不捨,表面上看似是為了追回青冥寶劍,實則卻是想要追到玉嬌龍的人。玉嬌龍問李慕白,「你要劍還是要我?」李慕白明顯緊張了,呼吸變得急促,嘴唇也是微微一動。李慕白心中明白他要得是人。
  • 鄭國榮造出的3把劍:一把為金庸所邀,一把賣出高價,一把開創歷史
    其次,劍作為一種文化,人們經常將它和俠客聯繫在一起,因為俠客多是仗劍走天涯。歷史上劍雖多,但是名劍卻極少,之所以稀少,一點是因為鑄劍師,另一點是因為太難打造(費時、費力)。在古代,鑄劍師有著很高的地位,前提是打造過名劍。
  • 13歲開始鑄劍,傳承百年,04年得一隕鐵,功夫巨星李連杰是他的鐵粉
    1914年,龍泉劍第一代祖師沈庭璋在一次官方主持的比劍大會上以一口自己親手打造的寶劍一劍揮斷四塊銅錢,名聲大震,創立了沈廣隆劍鋪,從此之後,子孫後代就都繼承了他的衣缽,世世代代以鑄劍為生,歷經百年之後,已有了龍泉寶劍的第四代傳人。小時候聽說過幹將莫邪的傳說,很是為鑄劍師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如果說他是現代社會的幹將,估計也沒有人不服。
  • 古代工匠鑄劍時,為什麼要用「活人獻祭」,不全都是迷信
    例如古人鑄劍時,為何用活人「獻祭」?幹將、莫邪是中國古代的十大名劍之一,兩把劍的來歷令人動容。據東漢末年的《吳越春秋》記載,幹將是吳國一位優秀的鑄劍師,打造的劍鋒利無比。於是,吳王命他打造一把舉世無雙的寶劍。幹將鑄劍時,溫柔的莫邪就在一旁為他擦拭汗水,扇扇子。三個月過去了,幹將依然沒能打造出來一把寶劍。他嘆了一口氣,莫邪知道丈夫為何嘆氣,也留下了眼淚。
  • 鄭國榮的3把劍:一把賣出高價,一把隕鐵鑄造,一把為金庸定製
    劍的世界也是如此。一把好劍加上一個有名的鑄劍師,才有資格成為名劍。說起鑄劍師,似乎這是一個年代比較久遠的詞。但其實,鑄劍師一直存在,從未消失過,只是受到的關注不像以往那麼多而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現代中國第一鑄劍師——鄭國榮。
  • 天外之物 《隕鐵劍》
    陳棟,男,祖籍永嘉,1981
  • 天外來客,揭秘世界上真實存在的隕鐵劍,1把來自中國,價值百萬
    最古老的隕鐵劍,估計要算圖坦卡蒙黃金匕首(短劍)了,該匕首是1922年從圖坦卡蒙(古埃及一法老)陵墓中出土的,距今已有3400年時間。這把古埃及黃金匕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鐵質兵器之一,劍身的材料是隕鐵(來自太空)。
  • 隕鐵可以鑄劍嗎?世界上真的有天外隕鐵打造的兵器嗎?
    儘管發現的隕石多為鐵隕石,鐵隕石也並非可以直接用來鑄劍,在鑄劍之前要對鐵隕石進行繁複的去雜質工作。經過上面所述,隕鐵經過加工確實是可以鑄劍的。 繁複摺疊鍛打、塑延、淬火、回火、正火、退火、鏟銼、熱鍛、冷鍛磨光、鑲嵌/雕刻、養光等一系列工序,一把劍的劍條才能最終完成
  • 原來楊過手裡那把玄鐵劍是真的
    相信大家也看過類似的影視劇,某鑄劍師得到一塊天外飛來的玄鐵,然後歷經七七四十九小時鍛成一把絕世神兵,而這玄鐵也就是隕星。隕星可以依據它裡面的鐵鎳金屬含量高低分為四大類:石隕星、鐵隕星、石鐵隕星、玻璃隕星。鐵鎳金屬含量小於等於30%的為石隕星。鐵鎳金屬含量在30%-65%之間的為石鐵隕星。鐵鎳金屬含量大於等於95%的為鐵隕星。不含金屬成分的則為玻璃隕星,而玄鐵很明顯為鐵隕星。
  • 鑄劍人龔劍和李永開:古法鑄劍 還原過去最真實的存在
    這十七件作品中,最便宜的花費四五萬,最貴的花費二十八萬,其中用時最長的是明永樂劍,製作周期長達一年。文人鑄劍,骨子裡是那份忘不掉放不下的懷舊情結。「每件器物都是那個時代人物的情感表達。」在復原古刀劍的過程中,鑄劍人龔劍說,每一件兵器裡都蘊含著那個時代的工藝美學。除了少年記憶的武俠情結外,他們更想告訴這個時代的人們遙遠的過去最真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