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不會毀滅我們,是我們自己毀滅自己」

2021-01-21 南方周末

在《終結者:黑暗命運》中,施瓦辛格(右)沒有像往常一樣說出經典臺詞「我會回來的」,卻宣稱「我不會回來了」。一些影迷據此猜測,72歲高齡的施瓦辛格將告別《終結者》系列電影。面對南方周末的提問,施瓦辛格沒有直接回應。 (片方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10月31日《南方周末》)

「終結者是一臺機器,不好也不壞。如果你用一種有趣的方式演他,就可以把他轉變為英雄角色。」為遊說施瓦辛格扮演終結者,卡梅隆一邊在餐巾紙上畫出施瓦辛格的頭像,再融入終結者的造型。

一具鉻合金骷髏骨架從烈火中爬出來,斷成兩截,手握菜刀戳在地板上,拖著殘軀追趕一個女人……

這是影史最著名的噩夢之一。1982年,首次執導電影就被中途開除的青年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高燒不退,夢見了這個場景。驚醒後,他畫下夢境,兩年後據此拍出成名作《終結者》。

電影裡,被人類賦予智能的機器集體造反,在2029年向人類發動戰爭。「卡梅隆在許多方面似乎有著驚人的先見。」美國傳記作家麗貝卡·基根寫道,「如今機器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成了殺手。之前由血肉之軀承擔的殺戮,改由『掠食者』無人機執行。」

2019年,卡梅隆參與編劇的又一部續集電影《終結者:黑暗命運》上映。片中,監控攝像和手機定位功能成為機器人追殺人類的利器。「有了GPS,我妻子可以隨時知道我在哪裡,這是件好事。」導演蒂姆·米勒說,「但你不會希望你的敵人知道這些行蹤。」

在《終結者》系列電影中,人類總是通過毀滅機器和相關科技自救。以至於2019年新片中的機器人殺手Rev-9,比起1991年的前任T-1000並沒有多大進步。他們主要使用冷兵器,跑步追趕目標,然後近身肉搏。「關於Rev-9能用的武器,我們想過很多花樣,他大可以抓起一個人,扔出去,再補上兩槍。但問題是,我們的主角該如何擺脫追殺?」導演蒂姆·米勒向南方周末記者開起玩笑,「如果讓Rev-9一出場就製造核武器,『嘣』——可能是最簡單的方式,但那樣就全劇終了。」

現實中,科技卻有了長足的進步。1984年沒有電腦特效可用,為拍攝施瓦辛格對著鏡子割開自己左眼的場景,特效師溫斯頓用黏土、矽膠和石膏複製了一張臉,黏在他臉上。「雖然我的皮膚足夠結實,那些化學物質沒怎麼損傷它,但這還是非常恐怖。」施瓦辛格回憶。片中,他渾身著火,撲在引擎蓋上一拳砸碎汽車

相關焦點

  • 地球不需要我們拯救,我們只需要拯救我們自己
    地球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就尤為重要,為此我們經常說要保護環境,拯救地球。有人說人類目前擁有的核武器能夠毀滅地球幾十次,是嗎?人類真的有能力毀滅地球嗎? 如果發生核戰爭會不會毀滅地球呢?
  • 人類文明可能會毀滅在自己手裡
    在最初,人們發展科技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加輕鬆一些。而在這個時代,即便人們的基本需求都能得到很好地滿足,每一年各式各樣的新科技產品依舊是層出不窮。在這其中不乏有很多想像力十分豐富的產品。如掃地機器人、機器女友等,都是非常新穎的產品。然而,科技除了能給人們帶來便利之外,也同樣會帶來一些恐懼,核武器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 人類製造機器,終究會被機器毀滅,七部機器人毀滅人類電影
    人類製造機器人,終究會被機器人毀滅,下面盤點幾部機器人毀滅人類的電影!他根據對朗寧博士生前在3D投影機內留下的信息分析和對自殺現場的勘查,懷疑對象鎖定了朗寧博士自己研製的NS-5型機器人桑尼,而公司總裁勞倫斯羅伯遜似乎也與此事有關。斯普納結識了專門研究機器人心理的女科學家蘇珊凱文,隨著二人調查的深入,真相一步一步被揭露出來:機器人竟然具備了自我進化的能力,他們對「三大法則」有了自己的理解,他們隨時會轉化成整個人類的「機械公敵」。
  • 教師職業是「蠟燭」最終「毀滅自己」?鍾南山一番話老師心服口服
    鍾南山院士的說法讓老師們心服口服很小的時候,寫作文就喜歡讚美老師,還喜歡把老師比喻成「蠟燭」,因為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蠟燭意味著犧牲,意味著奉獻,把老師比作蠟燭,我們覺得理所當然。那個時候,在很多的職業中,老師這個職業還是很受尊重的,家長和學生看到了老師,畢恭畢敬。後來,「老師像蠟燭」這個比喻,受到了教師群體的質疑。
  • 我們是在保護地球還是毀滅地球?
    人們常常將自己周圍的環境當作一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縱觀地球生命發展史,如果排除人類這個物種,地球上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其實是一個完美的循環,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吸收陽光、食草動物吃草、食肉動物捕獵……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金字塔。
  • 《時間機器》卻讓他看到人類的毀滅
    於是,他繼續向前穿越到 2037 年, 他發現人類的科技文明並沒有進一步發展,而是在人的不當行為下竟然開始毀滅。80 萬年後, 生活在地下的摩洛克人的首領給出了最終的答案, 他用不無諷刺的語氣提醒亞歷山大:「因為艾瑪的死,所以你建造了時間機器。 如果她還活著,這機器就不會存在。
  • 宮崎駿筆下的戰爭機器,道出了毀滅人類最簡單的方法
    戰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毀滅敵人的訴求越高,工業化的水平就越高,科技也就越發達。由此誕生的,便是那些愈加狂熱的戰爭機器。而我們熟知的動畫前輩宮崎駿老先生,在他的早年的作品《天空之城》中,就描繪了無數跨時代的超級戰爭機器。《天空之城》於1992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大致講述了時代久遠無人居住的巨大的飛行空島拉普達,蘊藏著巨大的財富。
  • 鍾南山院士談教師職業:工作是點燃蠟燭,但不是「毀滅」自己
    雖然國家現在對教育越來越重視,老師們的待遇和社會地位都提高了很多,但不可否認,還是有部分老師對自己的職業不夠認同,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的鄉村教師,他們的生活可能還存在一些困難,因此不少人都認為選擇教師職業就是選擇了成就他人、「燃燒」自己。
  • 教師不是「毀滅」自己,而是體價值!
    我們看到相關報導,打從心裡感謝鍾南山先生糾正傳統說法。長期以來,人們在讚美教師職業的意義時,總是不忘講「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樣的比喻看似很好,但卻忽視了教師的生命價值和職業價值。我們理解,教師是不僅是有知識的人,而且是掌握了專業知識的人,一代又一代教師用自己的所學、為人等綜合素養教書育人,才能保證代代薪火相傳。
  • 教師像蠟燭,但不是「毀滅」了自己
    鍾南山院士表示:以前讀書的時候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教師的工作是點燃蠟燭,照亮了別人,'毀滅'了自己」。我覺得這句話只有一半是對的,教師點燃蠟燭,照亮了別人,但另一方面不是「毀滅」自己,而是體現了自己的價值。對鍾南山院士的話,我深以為然,「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樣的比喻看似很好,實際上卻忽視了教師的生命價值和職業價值。
  • 三體:毀滅你與你何幹
    譬如我們舉幾個例子:要是葉文潔的父親沒有遭到迫害,那麼後面的故事就完全不會發生;要是沒有黑暗森林這一假設存在,那麼後面的毀滅基本就不會發生。再假設一下,要是人類本來就是這個宇宙中惟一的有智能的生物呢?地球生物的誕生是一個偶然事件還是必然事件,發展出智能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三體的世界裡生物的出現是必然的,發展出高級智能也是必然的,只是大家的進度和維度有差異而已。所以科幻!
  • 馬雲:用 10% 大腦創造出來的機器不可能毀滅人類
    這幾年幾乎全球都瀰漫著一種對新技術時代的擔心,擔心機器會搶佔工作機會,擔心機器會控制人類,擔心人類會毀滅在自己最偉大的發明之中。但馬雲認為,新技術不是讓人失業,而是讓人做更有價值的事情。讓人不去重複自己,而是去創新,讓人的工作能夠進一步地進化。
  • 人類和宇宙被毀滅,我們真的該責備程心嗎?我們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人類和宇宙被毀滅,我們真的該責備程心嗎?當年人類和三體進行鬥爭之時,我們曾經想要收斂自己的獸性,結果被殘酷的現實打敗,強悍的三體艦隊摧毀了人類文明的希望,而後來登場的強悍外星艦隊,他們輕輕一點就毀滅了三體和人類文明,人類曾經信仰的愛與和平似乎變得觸不可及。
  • 我們生活的地球有沒有被毀滅的可能呢?你怎麼看?
    地球毀滅是我們人類拍攝科幻片的一個重點主題,當然我們要分清楚這裡的毀滅是地球,還是地球上的生命或者是人類。如果是針對地球,也就是太陽系的這顆行星「地球」被毀滅了,也就是說地球不復存在了,這是不容易發生的,地球的年齡大約為45.5億年,也就是說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我們的地球並沒有被毀滅。
  • 末日之鐘:預測人類毀滅,即將敲響,我們卻一無所知
    2018年1月25日,世界再次迎來人類徹底毀滅的象徵性「末日」時鐘又向後撥了30秒,離象徵人類末日的午夜僅剩兩分鐘,這是自冷戰以來最危險的情況。但幾十年來,世界末日時鐘的分針一直卡在0附近。現在它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核威脅。因此,末日時鐘可能不是動員公眾做出真正改變的正確工具。
  • 自己創造自己毀滅 機甲格鬥新作《鐵甲鋼拳冠軍》曝光
    自己創造自己毀滅 機甲格鬥新作《鐵甲鋼拳冠軍》曝光 來源:www.18183.com 作者:集落 時間:2015-02-05 分享到:
  • 在未來,我們的地球會毀滅消失嗎?所以我們走到了盡頭了?
    在未來,我們的地球會毀滅消失嗎?所以我們走到了盡頭了?隕石撞擊地球時至今日,地球已經46億歲了,在數十億年的地球演化史中,地球曾加遭遇過多次的隕石撞擊,儘管是6500萬年前終結恐龍時代的那次撞擊,都未曾對地球造成毀滅式等影響
  • 霍金生前預言: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愚昧的我們還有未來嗎?
    霍金雖然走了,但其生前留下的預言卻引發人們熱烈的討論,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愚昧的我們還有未來嗎?其實,地球上每一次大滅絕都幾乎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如果真當我們遇到了,大多數人也只能坐在窗臺默默祈禱,畢竟就算早知道隕石來臨地球,地球也沒有辦法把所有的人都帶到其他星系。
  • 毀滅世界毀滅地球的惡因——原子彈!
    如果這種損害不是客觀存在的話,從科技剛剛開始誕生、萌芽之初一直到現在,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宗教界及社會各階層人士對它的片面、畸形之發展進行持續不斷的理性反思與嚴厲批判。對待科技之發展,既不需要盲目崇拜,亦不需要如臨大敵、恨之入骨,因為科學不但不會對佛法造成絲毫傷害,而且在很多地方都與佛教宣說的道理有相似之處,完全可以互為印證。
  • 自我毀滅的文明可能會阻礙我們對外星智慧的探索
    至於美國文明(就像在美國一樣),按照這種發展速度,它甚至不會持續那麼久。一項新的分析表明,整個銀河系目前只有幾十個世界,它們配備了足夠先進的技術,可以向我們發送信息。它們很可能分散在很遠的地方,以至於任何發送給我們的信號都沒有時間到達這裡。當信號到達的時候,周圍可能沒有人聽到它。科學家Tom Westby和Christopher Conselice發表的最近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智慧生命廣泛存在的星系,但不太可能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