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困境:上市還是暴雷?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文/ 馬戎 

  來源:科技新知 (ID:kejixinzhi) 

  在工商備案之後,水滴公司入股安心保險的投資,「卡」在了最終監管審批環節。 

  11月26日,《北京商報》的一篇報導,再次將水滴公司送上風口浪尖。 

  有知情人士透露,水滴公司的曲線入股策略最終沒有通過監管審批。 

  對此,水滴公司方面極力反駁: 

  「交易流程還沒有走完,因此市場上的一些傳聞並無依據。我們將會依法合規地推進相關事宜,並及時披露進展情況。」 

  入股安心保險,手握險資,在手握網際網路保險中介賽道的基礎上將手伸向上遊產品側,是水滴公司改善估值的重要舉措。 

  不過入股本身遭遇監管阻力,對於水滴的IPO計劃及40億美元估值目標,顯然造成巨大壓力。 

  本月,曾參與過中國人保回A、慧擇網赴美上市的中金公司保險行業首席分析師田耽加入水滴公司,任公司戰略總監和CEO特別助理。 

  水滴的赴美上市箭在弦上。預備講給美股投資者的故事也已選定,水滴公司將對標美國聯合健康集團。 

  如今,隨著投資計劃面臨流產風險,水滴公司的「聯合健康」夢正在遭遇阻力。 

  01 解構水滴 

  在8月的D輪融資後,水滴公司創始人沈鵬表達了對AI、大數據領域的前景關注。 

  給外界的印象是,水滴公司正在擺脫純籌款工具的平臺身份,轉身向科技公司蛻變。 

  事實情況是,水滴公司上線了「水滴健康」APP,提供在線看病、預約體檢、查體檢報告等服務,同時也提供「免費領保險」入口。但相比之下,顯然入股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的動作來得更大。 

  但是,水滴站在一個並不佔優勢的時間點上。 

  在今年1月,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股東資質、實控人資質被列入嚴格管理名單中。 

  此前,水滴公司尋求一種「暗度陳倉」的方式收購北京通宇世紀科技有限公司,間接成為安心保險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1.284%。 

  如今,監管的鐵幕落下,水滴公司不得不重新審視入股流程,來防止投資計劃破產。 

  甚至事件本身震動了水滴公司的兩大基本盤:水滴籌到底是公益設施還是商業工具?水滴互助的商業模式能否持續? 

  事實上,銀保監會曾發布一篇名為《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的文章,行文直指網絡互助平臺的系統性風險: 

  「最近一段時期野蠻生長的網絡互助平臺,本質上具有商業保險的特徵,但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標準,處於無人監管的尷尬境地。」 

  與傳統保險相比,網絡互助平臺的門檻更低,入駐甚至無需費用,其分攤扣款具備一定隱蔽性,用戶側的失去感更低。 

  而網絡互助平臺的宣傳語,是「看病不求人」這類帶有明顯商業保險宣傳意味的話術。 

  水滴互助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27日,平臺已救助會員15896人,劃撥救助款17.52億元,截至9月30日的剩餘互助金為3.61億元。

 

  也就是說,儘管水滴互助是按需分攤模式,但仍然會有數以億計的資金停留在水滴公司的帳面上。如果平臺規模進一步擴張,其剩餘互助金可能會更多。 

  就像蛋殼、OFO等諸多網際網路平臺一樣,積攢自用戶的龐大資金池留在平臺手中,且很容易用於平臺的進一步擴張。 

  更重要的是,隨著平臺規模增長和用戶年齡增長,互助平臺的用戶增速將是遞減的,而賠償率將會持續走高。 

  一旦遭遇融資失敗、互助用戶增長停滯或其它黑天鵝事件,則易出現用戶流出,已投保用戶無法獲得保障等風險。 

  從任何角度來看,互助平臺模式本身均暴露出了其隱性風險:對申請互助用戶審核不嚴,甚至誘導加入;扣款過於隱蔽,用戶難以察覺;申請賠償門檻較高等…… 

  當平臺處於紅利期,各領域增長順利時,業務固然呈現景氣。一旦平臺進入衰退,互助資金池本身面臨著暴雷風險。 

  這或是此次水滴公司入股保險企業遭叫停的原因之一。 

  02 盈利謎題 

  風險的可控與否,取決於水滴的商業模式及增長前景。 

  相比之下,水滴公司的盈利模式,更像是辛巴等土味主播的直播帶貨。 

  在用戶自然增長、社交關係主導的平臺中,主播通過打低價牌、情感牌可以消解獲客成本問題。 

  水滴公司也同理。 

  水滴的感情牌,則是通過水滴籌的引流能力,在捐款人親眼目睹無錢治病的案例後,其購買保險的意願大幅增加。 

  水滴的低價牌,是在保險商城中,給予用戶首月極低的保費優惠,後續再逐步增加。一旦用戶投了一個月後退保,其賠付率也非常低,很難對保險產品本身造成虧損。 

  事實上,水滴公司打了一個佣金差。 

  儘管按水滴公司的首月優惠模式,保險產品的獲客能力更強,但用戶的流失率也更高。 

  水滴公司自身並不承擔用戶流失的風險成本,由於手握優質的保險引流渠道,水滴公司與保險公司以年為單位籤訂佣金合同。這意味著,用戶流失風險一定程度上被轉嫁給保險公司。 

  由於2019年以來的一系列輿論爭議,水滴籌對水滴保險商城的引流動作處於低谷狀態。登錄資本市場後,水滴公司有能力「擰開水管」,全力開動水滴籌的引流能力,使其產出更高的轉化率。同步為水滴公司帶來更高估值。 

  這也是水滴公司赴美上市的底氣之一。 

  問題在於,無論是水滴籌還是水滴互助,均面臨著增長天花板問題。在此之前,水滴公司必須找到新的增量。 

  水滴公司的答案是保險科技。 

  例如,好藥付產品正在全國範圍內尋求覆蓋藥房,通過會員付費制向患者提供自費藥品折扣、免費贈藥、優先體驗新藥、專家指導等服務。 

  另一增量方向,則是大數據賦能下的保險增量市場。 

  在近期的一次演講中,水滴公司CTO邱慧提到水滴公司的三大資料庫——涵蓋用戶健康數據、保險數據和醫療數據。 

  與商業領域的C2M類似,在資料庫的作用下,水滴公司有能力針對用戶特定需求定製保險,這或是水滴公司尋求控股險企的原因所在——在更確定的用戶需求面前,掌握上遊產品將為水滴公司帶來更多營收及利潤。 

  顯然,儘管水滴公司確定了未來增長方向,但自身金融風險較高的互助業務已經成為進入上遊市場的路障。能否在IPO之前啃下網際網路保險牌照,將決定水滴公司殺入美股市場的姿態。一個以佣金、手續費收益支撐的保險中介平臺,與一個手握用戶保費的網際網路保險平臺,水滴公司更期待躋身後者。

(責任編輯:韓藝嘉)

相關焦點

  • 水滴公司將赴美上市:左手資本右手公益,愛心變現是門「好生意」嗎?
    近日,水滴公司再次傳出上市的消息,據公開媒體報導,網際網路健康平臺水滴公司計劃在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赴美IPO,募資規模計劃為5億美元,高盛、美銀等將擔任聯席主承銷商,這已經是公司年內第二次被傳出上市了。傳言四起並不是空穴來風,《每日財報》注意到,在水滴公司D輪融資的資方名單中,瑞士再保險集團赫然在列。
  • 北大未名集團年底再暴雷:吃警示函、佔用上市公司資金5億
    來源:健識局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劉碎平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元旦前一天,北大未名集團再度暴雷。佔用上市公司資金5億用四款新藥+200萬株人參償還同一天,未名醫藥的另一份公告裡,詳細披露了未名集團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詳情。經未名醫藥自查並與未名集團核實,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未名集團佔用未名醫藥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及其子公司天津未名自有資金餘額共計5.07億元。
  • 長租公寓暴雷?被困在平臺裡的打工人
    租房-打工人被困在平臺裡長租公寓暴雷不是第一次了。只是這一次陣仗有點大。2020年紐交所第一中概股在上市「十周月」疑似暴雷:供應商停了服務、房東強勢收房、租客排隊退租,四面維權聲起,看起來只缺被欠薪的員工起訴維權。住長租公寓的人也不是第一批了。只是這一批「踩雷」的人更被我們看見。
  • 原貓眼CFO施康平加盟水滴,或為上市衝刺做準備
    出品 | 搜狐科技編輯 | 梁昌均12月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原貓眼娛樂財務長(CFO)施康平已於11月加盟水滴,出任水滴公司CFO,向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匯報。水滴公司回應搜狐科技稱:不予置評,目前沒有更多信息可以透露。
  • BT獨家|上市主體騰籠換鳥,水滴公司如何把公益替換成生意?
    說起水滴公司,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會想起免費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2019年,水滴籌就因被曝光地推掃樓、業務員按募捐量提成、消費募捐者和捐助者信譽和感情等問題,引起網友們的討伐。上市消息傳出後,一個打著「免費公益」旗號的公司為何能有如此高的估值收到更多關注和質疑。
  • 許傳明分析蛋殼公寓暴雷背後原因
    2020年11月30日 10:24 閱讀:5,011 近日,網絡上關於蛋殼公寓暴雷的消息鋪天蓋地
  • 拼多多、水滴籌等「下沉之王」如何「進軍」四五線人群?
    拼多多、水滴籌乃至快手等企業就是在下沉市場中完成了快速崛起。其中快手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展戰略,用戶從0直線上升到7億,1.2億日活,而達到這個用戶量,QQ用了整整18年。相比於快手,與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是伴隨著17年小程序的風口到來,這個名字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微信各種群組裡,團購、低價、爆款產品讓拼多多成為下沉市場的寵兒,並在18年7月成功上市。
  • 水滴公司上市傳聞再起,但正面臨不小的煩惱
    作者:龔進輝最近,水滴公司上市傳聞再起。有媒體披露,其計劃明年Q1正式赴美IPO,募資規模預計為5億美元左右,高盛、美銀等將擔任聯席主承銷商。而上個月前貓眼娛樂CFO施康平的加盟,外界猜測他將操盤水滴公司上市,上市計劃或按下快進鍵。
  • 獲得三體人科技支持後,為什麼地球還是無法應對水滴的打擊
    地球一共遭受過兩次水滴的打擊。第一次,地球天空軍幾乎全軍覆沒;第二次,地球本土遭受打擊,人類險些進行自我屠殺。如果細看,這兩次遭受水滴打擊的間隔時間其實還是相當長的。並且在第二次遭受水滴打擊時,地球的科技實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 科學家發現,水滴在冷凝時可以轉化為過氧化氫
    無論是在浴缸裡還是在海洋裡,水是一種相對無害的物質,幾乎沒有化學活性。但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微小水滴的尺度下,水可以變得驚人地具有活性。在只有百萬分之一米寬的微小水滴中,存在的一部分水分子可以轉化為一種化學物質——過氧化,過氧化氫是一種通常用作消毒劑和漂白劑的刺激性化學物質。現在,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組表明,當微滴從空氣中凝結到寒冷的表面上時,同樣的轉變也會發生。
  • B肝已獲批上市藥物,尚存的問題,解答一種新藥方向研發困境
    B肝已獲批上市藥物,尚存的問題,解答一種新藥方向研發困境曾有報導,PEG-IFNα+LAM或PEG-IFNα+LdT聯合使用後,可導致抗原抑制增加,但抑制的絕對速率並沒有人們預期的那麼理想,這些結論表明,聯合方案並不是有效治療的最佳組合。
  • 女孩患上「神經母細胞瘤」,高額醫療費使其陷入困境
    ●4歲女孩被查出「神經母細胞瘤」    3月5日,正帶著小夢瑩趕到廣州準備住院治療的洪作萬介紹,去年11月初,女兒突然哭著跟他們說,「我的腳痛,走不了路了」,開始以為是因為剛學了跳舞,扭到筋而已,沒想到過了幾天,孩子還是無法走路,便帶著孩子輾轉了兩家醫院就醫,但仍然不見效果。
  • 優勝教育暴雷門:陳昊的「真還傳」還是「金蟬脫殼」?
    是效仿羅永浩表演「真還傳」,還是在提前準備「金超脫殼」?創始人哽咽 家長吐糟:演戲!從投訴平臺上的數據看,優勝教育從去年7月開始就出現了一些問題。根據黑貓投訴平臺,目前關於優勝教育的投訴共有74條,從2019年7月開始,陸續有用戶因為拖延退款投訴優勝教育,但目前74條投訴依然顯示「處理中」的狀態,問題尚未解決。
  • 學霸君暴雷後,小米消金又入局,教育分期面臨巨頭收割?
    合作十餘家金融機構,客單價高達10萬元 2021年元旦期間,在線教育平臺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在朋友圈發文表示:「奔跑了8年的學霸君還是在2020年的冬天倒下了」。企查查信息顯示,學霸君一對一運營主體為上海謙問萬答吧雲計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問吧科技」),公司成立於2013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張凱磊,旗下業務主要包括拍照搜題、在線一對一輔導等。
  • 劉海屏、水滴屏、升降屏,最醜的還是這款!
    個人認為劉海屏雖然乍一看上去有些不適應,但是仔細看看之後還是有一種對稱美的,且使用的時候很容易忽略。第二款:水滴屏。水滴屏的設計應該是各大手機廠商對蘋果屏模仿之後,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的一種優化。畢竟不像蘋果那樣需要在手機額頭放置3D感光元件,其他手機廠商只需要放置前置攝像頭,水滴屏的設計無疑比劉海屏更能夠提升屏佔比。
  • DeFi暴雷過後,潛伏危機仍未暴露
    然而四天後,隨著Sushiswap創始人被爆套現,項目方跑路暴雷等問題相繼湧現,多個曾紅極一時的DeFi代幣開始雪崩大跌,首當其衝的SUSHI更是直接腰斬。何況該領域才剛剛起步,各個項目無論是系統安全還是團隊人員方面都存在著很多未知的風險。好比說,啟動流動性挖礦當日鎖倉量破4億美元的YAM,上線不足48小時團隊就自爆智能合約內有嚴重漏洞,直接宣告失敗;挖礦年化收益一度高達9500%的Sushiswap,剛啟動五天就出現創始人拋售套現的新聞,項目代幣一夜暴跌80%。
  • 美聯英語買殼上市的背後是一種怎樣的焦慮?
    還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一家英語培訓公司,美聯國際教育的研發費比起於銷售、管理費用卻顯得少的可憐(在線教育行業研發費用率一般在10-30%左右),讓投資者不免質疑美聯國際教育究竟是以內容還是銷售驅動業務發展的。在低研發驅動的基礎下,美聯國際教育的退課率也逐年走高,反應出學生對服務內容質量的不滿。
  • 國內醫療科技出現三小巨頭,微醫水滴依圖等優勢都在哪?
    而今天本文所要講的這三家公司微醫、水滴、依圖,估值規模差不多,盈利模式相近,作為醫療科技領域的三小巨頭,合稱「WSY」。今年以來,「PAZ」在資本市場上備受投資者追捧,這三家公司的股價都翻倍增長。而「WSY」近期又都傳出上市傳聞,這給一些專注該領域投資者提供了一些機會。因此,保觀察在本文中主要梳理「WSY」的商業模式、業務數據等,給予投資者一定參考。
  • 水滴籌首次公布平臺十大求助病種數據 腦出血患者最多白血病平均...
    ,成了不少大病患者家庭在困境中點亮希望的選擇。你可知道,通過水滴籌平臺求助的患者被哪些病種所折磨?9月15日,水滴公司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聯合啟動中國大病救助促進中心,水滴籌首次公布了平臺上線以來十大病種數據,分別為:腦出血、肺癌、白血病、乳腺癌、肝癌、腸癌、尿毒症、宮頸癌、胃癌和淋巴瘤。
  • 水滴籌幫助身患神經母細胞瘤兒童家庭,愛心接力重燃生的希望
    多方籌措資金未果,宋曉冬走投無路之下,通過水滴籌發起求助,籌集到數萬元時,因治療急需,宋曉冬提前結束了籌款。考慮到小禹手術還需要大量費用,在水滴籌平臺的協調下,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為小禹在水滴公益慈善募捐,並很快獲得一萬多位愛心人士的幫助,為他們籌集到超過19萬治療金,小禹有了到北京治療的希望。500多公裡外的山西,思思(化名)一家也經歷著同樣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