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mina邀請10位業界大咖,詳解NGS院內實驗室建設與檢測!

2021-02-15 MedTrend醫趨勢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學的快速發展,NGS技術在臨床腫瘤檢測領域大放異彩,該技術全球領導者Illumina獲得多項突破。

2013年,MiSeqDx美國FDA獲得認證,標誌著NGS技術正式走向醫院臨床實驗室。

2018年8月,MiSeqDx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管許可。

同年,Illumina合作企業世和基因試劑盒-益勝康獲NMPA批准上市。

這些裡程碑事件都推動了NGS技術更好的服務腫瘤患者。

為了讓更多實驗室有機會獲取NGS院內實驗室建設和檢測的寶貴經驗,Illumina邀請了來自國內NGS標準化建設和醫院NGS專家和學者為大家分享經驗,並開展NGS院內檢測和實踐大師班系列課程共10期,邀請10位業內專家講解。內容不僅涉及到當前NGS實驗室建設經驗,同時也會分享臨床實踐方案,內容精彩,不容錯過!

本次課程Illumina非常榮幸的邀請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何俊俊教授,她在院內NGS腫瘤基因檢測具有豐富的經驗,將為大家系統介紹醫院NGS檢測全流程落地實踐及優化方案分享,並分享科研轉化實踐經驗。機會難得,歡迎大家聆聽。

6月19日第四期預約入口

(掃碼觀看)



往期精彩回看,請點擊閱讀原文至Illumina因美納在線講堂




· END ·


相關焦點

  • NGS基因檢測,外送與院內開展的辯論
    中國經濟在往集約化方向發展,如果醫院自己開展檢測,勢必要購置相關設備和開展實驗室建設,並且還要投入資源招聘和培養與之相匹配的專業數據解讀團隊;進一步的,單個醫院的樣本量不足,所以存在資源投入的利用率低問題,不符合集約化趨勢。2.
  • 21大咖雲解析顆粒應用與檢測前沿發展|8大亮點搶先看
    基於此,4月9日-4月10日(08:50-17:00),儀器信息網將與中國顆粒學會聯合主辦分設生物製藥顆粒、氣溶膠、超微及納米顆粒、顆粒檢測與表徵四個分會場,邀請21位享譽業內,從事顆粒學從事顆粒學研究的學術大咖剖析、講解顆粒學研究應用及檢測分析的前沿熱點和疑難雜症。
  • 貝瑞基因NextSeq CN500獲批成為通用型臨床NGS測序平臺
    活動邀請到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李金明研究員、山東省腫瘤醫院於金明院士、中南大學醫學遺傳學研究中心鄔玲仟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鄔堂春教授,以及來自全國的4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各方就NGS技術的規範化臨床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展開了探討。
  • 潘新麗調研院內城市檢測基地建設情況
    1月6日,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潘新麗,副院長鄭秀萍、薛國強深入城市檢測基地PCR方艙實驗室(以下簡稱城市檢測基地),就建設情況進行調研。潘新麗強調,核酸檢測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環節,要以提升核酸檢測能力為抓手,通過擴大核酸檢測範圍,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為疫情防控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潘新麗一行實地調研了城市檢測基地,現場聽取設備科副科長趙偉偉對城市檢測基地建設進展、房間設置、設施設備籌備等情況的詳細介紹。
  • Natera與illumina達成專利和解協議
    Natera與illumina的子公司Verinata Health均為業內領先的採用NGS技術進行生殖生育健康檢測的服務商,但Natera目前所有的檢測服務均基於illumina的測序平臺開展,這讓其在雙方的博弈中一直處於相對弱勢。
  • 【大咖雲集·免費直播】第二屆「三醫聯動」下的粵港澳大灣區醫藥...
    鑑於南方地區醫藥行業同仁們強烈需求和呼籲,廣東省藥學會、廣東省生物醫藥創新技術協會、東莞暨南大學研究院和知一學堂(廣州國標檢驗檢測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醫藥創新技術與市場準入高峰論壇」將於2020年12月26-27日於廣州召開,邀請醫保、醫院、醫藥政策方面的頂級專家及業界大咖對近年來頻頻出臺的醫保
  • 腫瘤NGS檢測一哥之爭:行業進入下半場 頭部玩家掀IPO熱潮
    這些公司的營收主要來自於一個明確的臨床應用場景——腫瘤用藥基因檢測。晚期癌症患者在用靶向藥與治療之前,醫生都會建議其去做基因檢測,明確了患者發生突變的基因位點,才可以進行精準用藥和治療,從而提高療效,節省開支。
  • 「大咖」來了!11家諾獎實驗室深圳大集結
    深圳目前已建起11家諾獎實驗室,  這意味著11位諾貝爾科學獎或圖靈獎得主  每年至少在深圳工作一個月。  強化基礎研究,深圳從2017年正式啟動諾獎實驗室建設,決定依託大學、事業單位、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科技型企業等單位,邀請諾貝爾科學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共建實驗室。
  • 腫瘤NGS檢測公司與藥企掀起合作潮 誰將成功挖掘基因大數據第一桶金?
    基因檢測是精準診療的基石。如果說人類的基因中隱藏著生命的密碼,基因檢測便是解密的鑰匙,能夠根據每個人基因位點的不同,為其尋找最有效的藥物。我們覺得在5-10年內應該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李清林說。   這是雙向的,患者通過伴隨診斷精準匹配藥物,藥企也需要伴隨診斷錨定市場。
  • 腫瘤NGS檢測市場的前景分析
    基因測序一直是全球醫療科技行業非常火爆的話題,它是基因檢測技術的一種,目前主要有一代測序(Sanger測序)、二代測序(illumina/Life Tech)、三代測序(單分子測序)等。目前應用最廣的是二代測序,即NGS。
  • 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扎堆上市:中國腫瘤NGS檢測第一股燃石醫學領跑
    NGS檢測第一股成立於2014年的燃石醫學專注於為腫瘤精準醫療提供具有臨床價值的NGS服務,目前提供13種基於NGS的癌症療法選擇測試,業務及研發方向覆蓋三大領域:腫瘤患病人群檢測、癌症早檢以及腫瘤基因組大數據生態圈。
  • 扎堆上市背後:中國腫瘤NGS檢測第一股燃石醫學領跑
    由於一開始就劃定了自己的細分領域——腫瘤治療的NGS服務,燃石醫學在這一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從2018年獲得「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第一證」,到如今成為「中國腫瘤NGS第一股」,燃石醫學對外的品牌形象是國內腫瘤NGS服務的第一。具體到商業模式,燃石醫學開創了由中心實驗室和院內檢測雙管齊下的商業模式。
  • 北京智源-京東聯合實驗室「城市計算夏令營」正式開營!「城市計算...
    本屆夏令營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科技大學、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京東、滴滴出行等多位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領軍人物,集結了「城市計算」領域的頂尖導師陣容,夏令營通過線上授課的形式舉辦,主題聚焦於城市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在城市場景中的應用。
  • 《陳巍學基因》筆記①illumina測序化學原理
    而 illumina 公司是當今二代測序的巨鱷,其測序技術原理是用可逆終止子和螢光標記的 dNTP 來做邊合成、邊測序[1]的工作。🔎本期節目主要介紹的就是 illumina 公司 NGS 技術的生化原理。
  • 賦能院內分子診斷,因美納新一代基因測序儀在滬完成首臺裝機
    2020年10月,NextSeq550Dx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用於臨床人源樣本的人類DNA檢測診斷,成為因美納在中國第二款獲臨床應用批准的測序產品。不久前,首臺NextSeq550Dx在上海華山醫院成功安裝開機。隨著分子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及中國精準醫學建設的快速推進,NGS檢測技術正受到越來越多醫院及臨床檢驗機構的重視。
  • 腫瘤NGS檢測公司與藥企掀起合作潮 誰將成功挖掘第一桶金?
    怎麼能夠通過檢測,把病人去分類,匹配更適合的治療方案,分到每個精準的治療藥物上,這個是一個在腫瘤賽道非常重要的趨勢。我們覺得在5-10年內應該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李清林說。這是雙向的,患者通過伴隨診斷精準匹配藥物,藥企也需要伴隨診斷錨定市場。相比於檢測公司推出的大panel等產品,伴隨診斷試劑盒意味著與某一款藥更強的「綁定」。
  • 大咖雲集|2019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演講嘉賓詳細介紹出爐,近五十位...
    大會以「智慧 安全 綠色」為主題,聚焦實驗室設計和規劃、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實驗室使用和維護,以及實驗室安全、智慧實驗室、綠色實驗室等話題,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及企業代表,就實驗室相關熱點、難點等問題展開討論。大會設置了「CLC 2019開幕式及主題報告」和八場專題報告等多種形式的同期活動。
  • MSI檢測雙重金標準:「PCR+毛細管電泳」和「2B3D位點」
    目前,直接對微衛星狀態進行評估的檢測平臺有兩種:PCR+毛細管電泳法(金標準)和二代測序法(NGS)。 本次訪談有幸邀請到安徽省醫學會病理分會主任委員孟剛教授從病理科醫生的角度去解讀MSI檢測平臺的方法評價和選擇建議。
  • 華大智造公開質疑中國疾控中心:定向採購illumina基因測序儀
    華大智造方面稱,按照採購邀請,企業購買標書後,發現標書在「技術需求」等細節中,對所需採購的高通量基因測序儀進行了非常明顯指向性和排他性的配置及技術要求。 3.2.2檢測原理:螢光標記的可逆終止子邊合成邊測序及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檢測技術。」此項原理性描述作為限制性條款,直接指向美國illumina公司的iSeq這一型號測序儀。
  • 未來醫學實驗室發展創新峰會日程公布
    同時邀請多位實驗室一線建設者和運營者,圍繞實驗室建設中的特色與優勢、難點與挑戰進行分享與研討,共同推動醫學實驗室新發展。>14:00-14:30新冠核酸檢測實驗室的規劃和建設今年大會將以「健康中國2030」為綱領,探討大健康時代醫療衛生設施建設創新與變革,並圍繞醫療衛生設施建設與實驗室規劃設計、實驗室環境與安全、實驗室效率與管理、智慧實驗室、人與實驗室和諧發展等主題,邀請專家及企業展開交流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