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膠質細胞通過專門的體嘌呤能神經連接監測和保護神經元功能

2021-01-21 科學網

小膠質細胞通過專門的體嘌呤能神經連接監測和保護神經元功能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0 11:38:33

匈牙利實驗醫學研究所Ádám Dénes研究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的最新工作發現,小膠質細胞通過專門的體嘌呤能神經連接監測和保護神經元功能。 相關論文於2020年1月31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確定了小鼠和人腦中神經元細胞體與小膠質細胞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位點。體細胞小膠質細胞與神經元的連接具有專門針對嘌呤能信號傳導而優化的納米結構。神經元線粒體的活性與小膠質細胞連接形成有關,其能夠迅速響應神經元活化從而被誘導並能夠被P2Y12受體的抑制所阻斷。由腦損傷引起的體細胞連接變化能夠觸發P2Y12受體依賴性小膠質細胞神經保護作用,調節神經元鈣負荷和功能連接性。因此,在這些連接處的小膠質細胞突起可能監視和保護神經元功能。

 

據悉,小膠質細胞是大腦中的主要免疫細胞,在腦穩態和神經系統疾病中起作用。小膠質細胞與神經元通訊的基礎機制仍然難以捉摸。 

 

附:英文原文

Title: Microglia monitor and protect neuronal function through specialized somatic purinergic junctions

Author: Csaba Cserép, Balázs Pósfai, Nikolett Lénárt, Rebeka Fekete, Zsófia I. László, Zsolt Lele, Barbara Orsolits, Gábor Molnár, Steffanie Heindl, Anett D. Schwarcz, Katinka Ujvári, Zsuzsanna Krnyei, Krisztina Tóth, Eszter Szabadits, Beáta Sperlágh, Mária Baranyi, László Csiba, Tibor Hortobágyi, Zsófia Maglóczky, Bernadett Martinecz, Gábor Szabó, Ferenc Erdélyi, Róbert Szipcs, Michael M. Tamkun, Benno Gesierich, Marco Duering, István Katona, Arthur Liesz, Gábor Tamás, ádám Dénes

Issue&Volume: 2020/01/31

Abstract: Microglia are the main immune cells in the brain and have roles in brain homeostasis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 Mechanisms underlying microglia–neuron communication remain elusive. Here, we identified an interaction site between neuronal cell bodies and microglial processes in mouse and human brain. Somatic microglia–neuron junctions have a specialized nanoarchitecture optimized for purinergic signaling. Activity of neuronal mitochondria was linked with microglial junction formation, which was induced rapidly in response to neuronal activation and blocked by inhibition of P2Y12 receptors. Brain injury–induced changes at somatic junctions triggered P2Y12 receptor–dependent microglial neuroprotection, regulating neuronal calcium load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Thus, microglial processes at these junctions could potentially monitor and protect neuronal functions.

DOI: 10.1126/science.aax6752

Sour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7/6477/528

Science:《科學》,創刊於1880年。隸屬於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新IF:41.037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神經膠質細胞?膠質細胞有什麼功能和特點?
    2.修復和再生作用膠質細胞終身保持細胞分裂的能力,當神經元尤其是腦和脊髓神經元發生病變、損傷、衰老而死亡時,神經膠質細胞通過增生繁殖,填補神經元死亡的空間位置,起到修復和再生作用。4.物質代謝和營養性作用星形膠質細胞的其他突起穿行於神經元之間,貼附在胞體和樹突上,對神經元運輸營養物質和排除代謝產物可能有影響。星形膠質細胞能產生神經營養因子,起支持神經元的作用。
  • 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因此,神經變性疾病研究的挑戰之一即是了解這些個體在腦中澱粉樣蛋白沉積的存在下,大腦是如何成功地維持正常的神經元功能的。基因研究表明小膠質細胞(大腦內主要的巨噬細胞)可能是調控和維持神經元功能的關鍵。那麼,在AD和PD中,是否存在小膠質細胞-神經元相互作用的受損呢?
  • Science: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因此,神經變性疾病研究的挑戰之一即是了解這些個體在腦中澱粉樣蛋白沉積的存在下,大腦是如何成功地維持正常的神經元功能的。基因研究表明小膠質細胞(大腦內主要的巨噬細胞)可能是調控和維持神經元功能的關鍵。那麼,在AD和PD中,是否存在小膠質細胞-神經元相互作用的受損呢?哪些方面的損害導致了神經退行性變?
  • 小膠質細胞或能有效調節大腦中神經元的功能和行為!
    2020年10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西奈山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大腦中扮演清道夫角色幫助清理死亡細胞的免疫細胞,或在小鼠和人類機體行為的調節上也扮演著關鍵角色,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國際雜誌Nature上,這種特殊的清道夫細胞名為小膠質細胞(microglia),其能保護大腦在健康和疾病狀態下不受異常激活的影響
  • 衰老通過減少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數量誘發神經變性
    這個過程導致體內穩態和形態,生化和心理變化減少,從而使個體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降低。老年人數量的上升增加了慢性退行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和痴呆症(例如主要危險因素是年齡的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率。衰老是由細胞衰老和活性氧增多引起的,這導致了炎症、氧化、細胞膜損傷,進而導致神經元死亡。
  • Neuron:揭秘小膠質細胞在大腦中塑造神經迴路的分子機制
    2020年9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冷泉港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免疫細胞在微調大腦神經迴路方面或許扮演著意想不到的角色,稱之為小膠質細胞的免疫細胞不僅能夠保護大腦免於感染和炎症,而且還能幫助塑造發育中的大腦迴路,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小膠質細胞還能指導神經元對感覺線索產生反應從而修飾自身的連接性
  • Nature:神經連接蛋白控制星形膠質細胞形狀和突觸發生
    當在培養皿中一起培養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元時,這些星形膠質細胞將形成複雜的星形結構。當單獨培養星形膠質細胞或者將它們與其他類型的細胞一起培養時,它們變得矮小。為了發現神經元如何影響星形膠質細胞的形狀,美國杜克大學細胞生物學與神經生物學副教授Cagla Eroglu及其團隊將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元放在一起培養,同時調整神經元的細胞信號轉導機制。
  • 三、神經膠質細胞
    三、神經膠質細胞   神經膠質細胞或簡稱膠質細胞(glial cell),廣泛分布於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其數量比神經元的數量大得多,膠質細胞與神經元數目之比約10:1~50:1。膠質細胞與神經元一樣具有突起,但其胞突不分樹突和軸突,亦沒有傳導神經衝動的功能。
  • 《自然》:小膠質細胞或能有效調節大腦中神經元的功能和行為!
    ,但大腦同時還能控制大量的非神經性細胞,包括小膠質細胞等,本文研究就發現了一個新亮點,即小膠質細胞或能作為神經細胞調節大腦神經活性和行為的「夥伴」。 這些小膠質細胞能夠感知並對神經激活產生反應,同時還能對過度的神經活性產生一種負反饋機制,這種新型的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神經調節機制在保護大腦免於疾病侵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阿爾茨海默病中的神經炎症和小膠質細胞激活互作相關
    通過持續監測中樞神經系統的微環境,感知損傷信號,介導小膠質細胞對損傷部位的反應。在存在內源性或外源性病理損傷的情況下,各類小膠質細胞表面受體可以識別病原體、細胞碎片或異常蛋白並誘導小膠質細胞激活。 被激活的小膠質細胞通過胞飲作用、吞噬作用或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將這些致病因素內化,並試圖通過內吞途徑進行降解,激活相關基因模塊的表達,包括神經炎症主要成分趨化因子受體和幹擾素。一旦免疫刺激被消除,這個過程就會消失。然而,老年腦中的小膠質細胞存在功能損傷,易於持續激活,這可能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制。
  • 多篇文章聚焦人類大腦神經膠質細胞領域的研究進展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Stem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美茵茨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得出了重要發現,這些發現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闡明在神經變性疾病發生過程中膠質細胞所發生的變化;文章中,研究人員揭示了神經膠質細胞如何從大腦中的神經前體細胞(neural precursor cells)發育而來,研究者表示,涉及三個階段及三種轉錄因子的分化過程在組織細胞核中基因的膠質特異性轉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神經元的神經突觸
    神經元,尤其是它們的突觸,通常會投射出細長的突起,使鄰近的神經元或神經膠質細胞內陷
  • 神經膠質細胞功能與疾病大會即將進行,浙大團隊連續發文
    神經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數量最多的細胞類型,在腦的功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近年來,神經膠質細胞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腦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和腦腫瘤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備受關注。
  • 「Nature子刊」大腦中的「糾察員」——小膠質細胞通過「觸手」阻止神經元過度興奮,預防神經系統疾病
    體內研究發現,小膠質細胞為了監測周圍環境,會不斷地伸出並收回它們的突起,以每小時一次的頻率與神經元突觸發生直接接觸。這種連續和快速的監測是大腦中小膠質細胞的獨特功能。該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Mario Merlini解釋說:「小膠質細胞似乎可以感覺到哪個神經元將變得過度活躍,並通過與它們接觸來對其進行控制,從而防止該神經元的活動不斷升級,相反,在凍結了小膠質細胞運動的小鼠模型中,我們發現附近神經元的活動不斷增加,有點像恆溫器壞了的加熱器。
  • 重磅級文章解讀近期神經膠質細胞領域研究成果
    神經膠質細胞廣泛分布於中樞神經系統內,其是除了神經元以外的所有細胞,主要包括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等細胞,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神經膠質細胞領域的研究取得了眾多研究成果,比如有研究人員就發現,星型膠質細胞或可誘發脊髓側索硬化症和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生,那麼近年來還有哪些和神經膠質細胞相關的重要研究呢?
  • Stem Cells:星形膠質細胞控制神經幹細胞產生的新神經元
    神經幹細胞分化圖。星形膠質細胞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發揮著很多功能的細胞,這些功能包括控制神經元突觸和血液流動,或者大腦對神經外傷或中風的反應。減少大腦組織損傷Pekny教授實驗室與合作人員開展研究,並在早期證實星形膠質細胞降低中風發作後大腦組織遭受的損傷,和通過調節星形膠質細胞的活性能夠極大地改善移植的神經幹細胞的整合。
  • Nature:星形膠質細胞或能吞噬突觸連接從而維持成年機體大腦的可塑性
    其中重要的連接(那些被反覆引入,比如如何避免機體危險的連接等)能得到培養和加強,而被認為並不必要的連接則會被刪除;成年人的大腦中也會經歷類似的修剪,但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成年人大腦中的突觸是如何或為何被清除的。
  • 大腦的細胞: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
    大腦由兩類細胞組成:1、神經元,即神經細胞,其任務是接收、整合和傳遞信息;2、起支持作用的膠質細胞(其英文名稱來源於希臘語中膠水的意思)。膠質細胞的功能包括維持神經元和大腦的環境,修剪神經元的分支和末端。它們調節神經元在細胞間隙所需物質的水平,還為神經元提供了一個結構框架(特別是在發育過程中),並將神經元隔離,使其更有效地傳導電信號。
  • 大腦中的神經膠質細胞比神經元更重要 或有益於延長壽命防止肌肉萎縮
    這是一個驚喜,因為神經膠質細胞通常被認為是神經元的支持細胞,而神經元處理大腦真正的工作,比如學習和記憶。這一發現是在2013年的一項研究之前進行的。在該研究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小組報告說,神經元可以調節周圍細胞的應激反應,儘管其作用方式不同於神經膠質細胞,並且可以使蠕蟲的壽命延長約25%。在小鼠中,加強神經元調節可使壽命延長約10%。
  • 星形膠質細胞吃掉連接,保持成人大腦可塑性
    突觸前為綠色,星形膠質細胞為白色,小膠質細胞為藍色。被膠質細胞吞噬的突觸前膜為紅色。來源:韓國高等科學技術研究所(The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在學習和記憶的過程中,處於發育期的大腦持續萌發出新的神經元連接(名為突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