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地玄黃:醒覺一夢,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歡迎大家來到南城煙柳,如果您對小編的文字喜歡的話,那小編真是榮幸!歡迎互動留言哦。
天地玄黃,整部影片中沒有任何對白。儘管沒有常見的劇情敘事,該片依然以新穎的視角和獨特的鏡頭語言傳遞著所蘊含的情感,並在上映後獲得了評論界的廣泛讚譽之聲。同時此片也是20年內第一部使用陶德寬螢幕 70 毫米膠片拍攝的影片。
這部影片在剛推出時評價極高,被一些瘋狂的影評家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紀錄片。幾年前甚至有人聲稱如果被流放到荒島上,唯一願意攜帶的電影就是它。這部電影以地球與人類的進化,及人類與環境的關係為題材,全片只有音樂與影像,自始至終沒有一句對白。面前的景色究竟來自何方,完全靠觀眾自己揣摩。
影片好像告訴了我們什麼,又沒給我們答案。
時間之箭離弦奔赴,世界隨著熵值增大,從明晰到混亂,從有序到無序,在一場爆炸中坍縮成奇點歸於熱寂,長久地沐浴在無邊的黑暗中,卻最終在晦明交替時涅槃新生,如此輪迴,往復。而印度恆河岸,一邊是生世煙火的日常,一邊是死後往生的祭祀,大約是生死同源的縮影吧。
紀錄片畫面的轉接用了很多次凝視。這些有穿透力的凝視穿過鏡頭直勾勾地望著你,炙熱的凝視裡千言萬語,甚至讓人有想要扭過頭躲藏的衝動。看著你的人各式各樣,清澈的孩童,看不清面目的聖僧,雙眼含淚的失獨父親,寺廟下裹著頭巾的伊斯蘭女子,燈紅酒綠的街角應召女郎,地鐵上面無表情的上班族,塗著誇張圖騰的部落酋長。凝視裡藏著他們生活的暗語。有時候讓人分不清,他們到底是望著你,還是望著他們自己,或者只是望著你背後他們所見的川流。
雖然整部影片基調偏暗,但是縱使無情戳穿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導演還是捕捉到了幾點尚未冷卻的溫情,使人在逼出眼淚的苦味裡猶以取暖。我覺得這才是整部影片最迷人的地方。
不知道為什麼全片鏡頭推移,總是能感受到一股深深的眷戀。或許是導演以這種方式記錄他深愛的人世間吧。
到底人類的文明是進步還是沉淪,我們是時間中的存在,還是為了時間而存在,還是存在的幻覺,廠房裡流水線邊麻木的眼神,竟然比不上綠意盎然草坪上那條藍色眼睛的狗,它看著日出日落、雲捲雲舒時總是流露著一股愜意的神氣。人類畢竟只是動物,物性斐然。當文明在偽構築中分崩離析,所謂的人類將會何去何從呢。
影片最後又一次回歸宗教,莊嚴肅穆,僧人喃喃念經,朝拜者五體投地,祈禱、祈禱……但過於膨脹的喧囂文明似乎無法在此地寄居。人類文明的輝煌盡處,將是虛無。其實挺喜歡它的另外一個譯名,叫輪迴。塵歸塵土歸土,我們來於星辰,最終也會終於星辰。
看完這部片子,想起一句話:張岱陶庵夢憶中寫道,因想餘平生,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古往今來,這些人在感嘆的是不是同一種東西呢!
全片沒有一句旁白,卻拍盡了這些。這部片子沒有給人任何答案,反而帶來了問題:宇宙是有目的的嗎,人生是有意義的嗎。我茫然而不自知的時候,是這部片子讓我看到了我的茫然。可要結束茫然,還得靠自己。
您有什麼想說的,可以互動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