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年汽車研發的「水氫發動機」汽車,將要在南陽建廠生產的消息在媒體與網絡上瘋狂傳播,由此引發的爭論也甚囂塵上。

「水氫發動機」即由水產生氫氣,再由氫氣產生動力的機器。通俗地講,就是靠加水就能行駛的汽車。並且,據相關消息稱,有媒體人員親眼見到青年汽車的負責人也就是該技術的擁有者——寵青年曾向現場人員展示,自己坐到使用該技術的車輛上,該車在加了幾百公斤水之後,在巨大的「嗡嗡」聲中,行駛了幾百米。
然而,有許多人社會人士,包括專業人士並不認可。表示,僅靠這種演示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為所有的技術都需要相關的理論、構造與工作原理說明,而演示並不能說明這些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龐青年則說,裡面的反應物我要回收再利用,用戶你就付車費,你管我成本高低?虧我也虧不起,我也不可能虧。成本這事情不能告訴你,我們是機密。人家成本很高做不了,我的成本很低做得了,這是我們公司的技術。
對於「水氫汽車」的續航裡程問題,龐青年則回應道,加滿水,設計能跑360-500公裡,根據續航能力需要300到400公斤水。
在南陽龐青年的洛特斯汽車生產廠,工作人員向相關人員演示了怎樣用所謂的秘密配方,讓水分解出氫氣。只見實驗人員從「絕密反應粉」中舀出兩小勺,放入透明的水杯中,再倒入水杯中一定容量的礦泉水,很快便看到有氣泡從反應粉中泛起。大約20秒後,實驗人員從杯口上方點燃打火機,杯內隨即出現明火,並伴隨有輕微的爆炸聲,蓋在杯口的硬紙片也被爆炸產生的氣流衝起。

另外,5月26日有媒體報導,說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無論任何水灌入該車後,經發動機工作後再流出來的水,都可以成為飲用水。現場媒體遂要求龐青年讓技術人員演示。然而,車輛發動機在加水工作15分鐘後,竟然沒有一滴水流出。對此,技術人員則稱管子壞掉了。
據專業人士介紹,新能源汽車技術共分為三類:純電動技術、混合動力技術和燃料電池技術。青年汽車宣稱的所謂「水氫燃料車」技術,根據相關信息分析,其應當歸類於氫燃料電池技術。從目前情況看,真正的氫燃料電池技術,從節能和保護環境的角度講,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但是,龐青年所宣稱的技術與其語焉不詳的解釋,讓社會大眾好似霧裡看花,並且疑竇叢生,從而遭受廣泛質疑。

按照其工作原理分析,無非是通過氫氣爆炸產生動力,以推動汽車行駛。而這項技術最為核心的是怎樣將水中的氫氣提取出來。大都知道,水是由氧原子與氫原子結合而成的。最為普通也是最原始的辦法是通過電解的方式生產氫氣與氧氣。但是,這種方式需要大量的電能,而電能的取得無非靠火力發電、風能發電、太陽能發電、水能發電與核電等,而這些電能的取得都需要成本,有的還會造成環境汙染。單從電能消耗角度講,成本就已經被推高,還沒有汽油的成本低,有人測算過,大約是汽油成本的2.5倍左右。因此,這種方法雖然比較簡單,技術也非常成熟,但由於其成本較高,故而無法作為動力在汽車中採用。其它制氫方法也是由於此種原因,無法投入商用。但是,這項技術的好處在於,無汙染、零排放。如果能將成本降下來,無疑是利國利民利子孫後代的新能源技術。
據說,氫燃料能源技術已經被日本豐田公司運用到汽車當中,並且將向北京2022冬奧會提供氫動力試點大巴。

據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介紹,他們研發的「水氫」燃料電池關鍵技術是催化劑。據了解,該催化劑是金屬鋁的化合物。根據化學反應理論與金屬活性分析,鈉、鎂、鋁等金屬都可以與水發生反應,從水分子中置換出氫離子,而氫離子則再結合成氫氣,氫氣便由此產生。而如果用鋁作為催化劑,一是要考慮能耗與環保,因為鋁的生產需要消耗大量電源、並且汙染嚴重。二是要考慮鋁的成本問題,就是多少質量的鋁生產多少質量的氫氣,是否划算?但根據測算結合,鋁的生產能耗遠遠大於氫氣產生的能量,因此,此種方法並不足取。
除技術遭受質疑外,青年汽車的投資意圖也在飽受爭議。因為,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已經多次登上失信人名單,不但如此,青年汽車也在諸多投資中敗走麥城。據悉,十餘年間,青年汽車集團在濟南、連雲港、六盤水、鄂爾多斯、杭州蕭山、石嘴山、海寧、泰安等地有8個與地方政府合作的項目,但很多項目都已中斷,一些還陷入糾紛當中。

此外,據報導, 2017年2月,工信部官方網站公布7家新能源「騙補」車企名單,青年汽車名列其中。根據工信部的處罰決定,7家公司相關騙補產品都不再具備生產資質。這或許能部分說明,龐青年為何近幾年將重心從電動車轉向了水氫燃料汽車的原因。由此,引發公眾諸多聯想——青年汽車這次是否換了個「馬甲」又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