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eurosci.:遺傳發育所腦腫瘤抑制因子調控突觸發育研究獲進展

2021-01-20 生物谷

神經突觸是神經元與其靶細胞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特化結構。突觸生長過程的精確調控對於神經環路的形成和可塑性至關重要,突觸發育和功能的異常導致多種神經精神疾病包括智力低下、自閉症、精神分裂症和神經變性病等。因此,尋找和鑑定突觸發育和功能調控基因一直是神經生物學家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果蠅腦腫瘤基因brat(brain tumor)是一個進化上非常保守的基因,該基因突變後導致果蠅大腦產生腫瘤,造成大腦半球明顯增大。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張永清實驗室通過多學科的實驗手段的研究發現,brat突變體的神經肌肉突觸過度生長,其顯著特徵是突觸衛星扣結數大大增加。同時,電鏡實驗結果表明,與野生型相比,brat突變體突觸扣結負責神經遞質傳遞的活性區的大小增大。電生理測試結果表明,brat突變導致自發性的微興奮性突觸後電位升高,突觸傳遞效率下降。並且,FM1-43螢光染料內吞實驗顯示brat突變體的突觸內吞功能受損,表明Brat參與調控突觸內吞功能。遺傳學互作及生化實驗表明,發現brat通過抑制BMP (Bone Morphogenic Protein)信號途徑中轉錄因子Mad(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的表達,從而調控了神經肌肉突觸的形態、結構和功能。該研究結果揭示,腦腫瘤蛋白Brat除了在神經系統早期分化發育過程起重要作用外,在已成熟的神經元的突觸生長過程中也起著關鍵作用。該研究將有助於進一步認識突觸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以及神經系統相關疾病的發病機制。

該研究結果於7月24日正式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張永清課題組的博士生石文文和陳嚴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合作實驗室包括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的許執恆研究員實驗室和東南大學的謝維教授實驗室。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的資助。(生物谷 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doi: 10.1523/?JNEUROSCI.0386-13.2013

Brain Tumor Regulates Neuromuscular Synapse Growth and Endocytosis in Drosophila by Suppressing Mad Expression

Wenwen Shi1,*, Yan Chen1,*, Guangming Gan2, Dan Wang1, Jinqi Ren1, Qifu Wang1, Zhiheng Xu1, Wei Xie2, and Yong Q. Zhang1

The precise regulation of synaptic growth is critical for the proper formation and plasticity of functional neural circuits.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actors that regulate synaptic growth and function have been under intensive investigation. Here we report that brain tumor (brat), which was identified as a translational repressor in multiple biological processes, plays a crucial role at Drosophila neuromuscular junction (NMJ) synapses.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brat mutants exhibited synaptic overgrowth characterized by excess satellite boutons at NMJ terminals, whereas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increased synaptic vesicle size but reduced density at active zones compared with wild-types. Spontaneous miniature excitatory junctional potential amplitudes were larger and evoked quantal content was lower at brat mutant NMJs. In agreement with the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henotypes, loss of Brat resulted in reduced FM1-43 uptake at the NMJ terminals, indicating that brat regulates synaptic endocytosis. 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ctions of Brat at synapses are mediated through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Mad),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effector of th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 signaling pathway. Furthermore, biochemical analyses showed upregulated levels of Mad protein but normal mRNA levels in the larval brains of brat mutants, suggesting that Brat suppresses Mad translation. Consistently, knockdown of brat by RNA interference in Drosophila S2 cells also increased Mad protein level. These results together reveal an important and previously unidentified role for Brat in synaptic development and endocytosis mediated by suppression of BMP signaling.

相關焦點

  •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2017-11-28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例如,水稻中次生壁合成水平與質量直接關係到株高、抗倒伏性等重要的農藝性狀,因而其合成受到嚴格調控。研究發現,大量NAC、MYB等類型的轉錄因子構成複雜的網絡,以應答植物體內外各種信號、精準調控次生壁生物合成。然而,迄今為止鑑定到的負調控因子極少。
  • 遺傳發育所在微絲細胞骨架調控突觸發育研究中取得進展
    神經元之間如何「交談」,如何在高度複雜的神經網絡中精確地傳遞信息,從而控制我們的各種行為和高級認知功能,一直是神經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神經突觸是神經元與其靶細胞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特化結構,其結構和功能異常往往導致多種神經精神疾病。微絲細胞骨架對於突觸的形態發育和功能至關重要。然而,由於研究工具和方法手段的限制,我們對微絲細胞骨架如何在神經突觸發揮作用所知甚少。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轉錄中介體(Mediator)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由多個亞基組成的蛋白複合體,在轉錄調控中發揮調控作用,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傳友研究組致力於茉莉酸信號途徑的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發現Mediator亞基MED25在茉莉酸信號途徑轉錄調控的各層面都發揮作用。
  • 遺傳發育所在選擇性剪切對擬南芥蛋白質多樣性貢獻研究中獲進展
    遺傳發育所在選擇性剪切對擬南芥蛋白質多樣性貢獻研究中獲進展 2016-05-12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研究人員仍不知道有多大比例的選擇性剪切事件可以導致蛋白質組的多樣性。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焦雨鈴研究組在全基因組水平通過分析與核糖體結合的mRNA來研究翻譯組的構成,並與總mRNA所代表的轉錄組進行了比較。
  • 遺傳發育所揭示茉莉酸抑制鐵吸收的分子機制
    而植物激素茉莉酸(JA)作為負調控因子,抑制擬南芥根部IRT1和FRO2的表達,參與調控鐵的吸收,但其分子機制一直未知。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凌宏清研究組通過酵母雙雜交研究,鑑定到了四個與FIT互作蛋白bHLH018、bHLH019、bHLH020和bHLH025,其表達受JA誘導。
  • 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發表「泛素化修飾調控植物低磷脅迫響應」的...
    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導師,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員應邀總結發表了泛素化修飾調控植物低磷脅迫響應的綜述文章Regulation of ubiquitination is central to 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
  • 遺傳發育所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研究取得進展
    在雄性不育材料中,花粉粒敗育但其他組織的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因此細胞質雄性不育被廣泛應用於雜交種生產。細胞質雄性不育也是研究細胞核與線粒體相互作用的利器,不育基因由線粒體基因組編碼,而大部分恢復基因由核基因組編碼。兩套不同的基因組如何協同調控花粉粒的育性,甚至植物生長發育,其中分子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探明。
  • 【綜述】胰島胚胎發育的表觀遺傳學研究進展
    而1940年Waddington最早引入了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概念來描述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認為表觀遺傳可以作為基因遺傳的補充甚至比基因更具備遺傳優勢,參與發育過程中細胞分化過程的表型調控。
  • 神經突觸發育與重塑研究獲進展
    神經突觸是神經元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特化結構。長期以來,神經突觸的發育與重塑是神經科學研究的核心科學問題。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等發現基礎轉錄因子可以特異調控脂類代謝
    脂滴的大小和動態調控與細胞的功能和代謝狀態息息相關。前人的研究在不同模式系統中發現了許多影響脂類儲存和脂滴動態變化的分子機制,但是人們對脂類儲存和脂滴動態調控的了解仍然不夠透徹。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黃勳研究組前期的工作發現磷脂酸PA,脂滴表面PAT家族蛋白與脂酶互作調節脂滴大小(PLoS Genetics 2011,J Cell Science 2012),胞嘧啶二脂醯甘油合成酶(Cds)協調細胞的脂類儲存與生長(PLoS Genetics 2014),以及細胞內的鈣穩態調節脂類儲存(Cell Metabolism 2014)。
  • 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中心等在穀子株型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BR是重要的植物生長發育調節激素,圍繞BR信號調控葉片與莖的夾角已經開展了大量深入機理的研究,但關於葉片直立與下垂的遺傳基礎尚缺乏認識,制約了禾穀類作物株型改良的效率和水平。   近期,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聯合開展的穀子株型調控研究工作取得進展,闡釋了穀子的披垂葉基因(DROOPY LEAF1)作為油菜素內酯(BR)激素信號的「剎車」基因如何調控葉片直立與披垂。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
    Plant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來源 | 遺傳發育所編輯 | 王一,BioArt植物因此,通過對ABA信號轉導通路分子機理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有望進一步發掘相關功能基因,培育出抗旱耐鹽等優良性狀的作物。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謝旗研究組和西班牙Pedro L.
  • 遺傳發育所在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機理研究中取得進展
    由兩個保衛細胞所組成的氣孔是植物與外界環境進行水分和氣體交換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病原菌入侵植物的天然通道。遇到病原菌侵害時,植物會主動關閉氣孔以阻止病原菌的入侵。為了打破植物的這種防禦機制,病原菌產生冠菌素(COR),使氣孔重新開張,以促進其順利進入植物體內。
  • 神經元極化和軸突發育研究獲進展
    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近日在神經元極化和軸突發育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現了神經元軸突發育過程中細胞膜的不對稱插入機制。
  • 人類早期胚胎發育表觀遺傳調控規律解密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遺傳專科醫院徐家偉、姚桂東博士,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博士生吳婧怡、博士生劉伯峰、博士後林自立和醫學院博士生王培哲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究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等項目的支持。這一重要發現進一步理解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染色質重編程調控機制,也為研究體外受精、試管嬰兒等相關應用和胚胎發育相關疾病提供了理論基礎。
  • 餘迪求課題組在茉莉酸調控植物氣孔發育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8年3月1日,Plant Phys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餘迪求研究員和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小蘭副教授為通訊作者題為「Jasmonate negatively regulates stomatal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 cotyledons」的研究論文
  • 植物所揭示植物中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發育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植物體內一種新的蛋白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開花的機制,並且建立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的O-GlcNAc修飾參與植物發育過程的新功能。研究結果為表觀遺傳調控植物發育開闢了新途徑,同時也為進一步研究O-GlcNAc信號調控植物發育及外界環境響應的分子機制奠定了基礎。
  • 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取得新進展
    清華大學陳燁光研究組和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韓敬東研究組合作在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相關成果文章「Genome-wide mapping of
  • 研究獲得青鱂胚胎發育過程中的轉錄及調控動態圖譜
    此外,利用時間序列數據提供的基因表達動態圖譜,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批在胚胎發育中出現轉錄本異構體轉換的基因;利用基因調控動態圖譜,研究人員發現了順式調控元件之間有同步、抑制、增強子轉換、提前開放四種調控邏輯,而在反式調控元件方面,發現了一批早期胚胎發育中的先鋒轉錄因子。該研究首次獲得了全面的青鱂胚胎發育多組學數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