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電磁法勘探技術與應用

2020-11-25 吉林大學

報告題目:礦井電磁法勘探技術與應用

報告人:劉樹才教授

報告時間:2018年4月18日(星期三) 上午9:00-11:00

報告地點:地質宮519會議室

報告人簡歷:

劉樹才(1963.10生),男,山東昌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地球物理勘探專業。長期從事電磁法勘探、礦井地球物理勘探、工程與環境地球物理勘探理論方法及應用技術的科學研究及教學工作。現為中國礦業大學資源學院教授委員會副主任。擔任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淺地表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球電磁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礦山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物探化探計算技術》編委。主持參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等縱向課題十餘項、橫向課題百餘項。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多項,發明專利多項。出版專著2部、教材2部,參編專著多部。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相關焦點

  • 廣域電磁勘探:向地下一萬三千米進發
    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大深度高精度廣域電磁勘探技術與裝備」項目,獲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這一方法,壟斷了近半個世紀的全球人工源頻率域電磁法市場。不過,近似求解也「限制」了CSAMT法的探測深度僅在地下1500米範圍內。隨著深度增加,該法應用的誤差會增大,解析度和準確度也大幅下降。要實現「深地探測」的深、精、準,存在著方法理論、探測技術和儀器裝備等三方面的巨大挑戰。
  • 電法勘探方法在水文和工程地質中的應用
    經過70餘年的發展,我國的電法勘探無論在基礎理論、方法技術和應用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使電法成為應用地球物理學中方法種類最多、應用面最廣、適應性最強的一門分支學科。同時,經過廣大地球物理工作者不懈努力,在深部構造、礦產資源、水文及工程地質、考古、環保、地質災害、反恐等領域,電法已經和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 東方物探電磁勘探新技術享譽國際
    中國石油網消息 (通訊員萬海珍 陶德強)6月1日筆者從東方物探獲悉,在國家和集團公司大力支持下,東方物探組織百餘人歷時10年攻關,首創時頻電磁高精度油氣儲層識別技術,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
  • 地球物理勘探簡介
    按照電場性質不同,可分為直流電法和交流電法兩類 直流電法勘探主要包括電剖面法、電測深法、充電法、激發極化法及自然電場法等。    交流電法勘探,即電磁法勘探,按場源的形式可分為人工場源(或稱主動場源)和天然場源兩大類。人工場源類電磁法主要有無線電波透射法、甚低頻法、瞬變電磁法、可控源間頻大地測深法、地質雷達法等。天然場源類電磁法包括天然音頻大地電磁法、大地電磁法等。
  • 瞬態面波勘探及應用,看完就明白了!
    前言面波勘探,也稱彈性波頻率測深,是國內外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淺層地震勘探方法。面波分為瑞利波(R波)和拉夫波(L波),而R波在振動波組中能量最強、振幅最大、頻率最低,容易識別也易於測量,所以面波勘探一般是指瑞利面波勘探。
  • 電磁鉚接技術的原理、特點與應用
    電磁鉚接技術的原理、特點與應用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0-23 09:22:00 鉚接簡述 在飛機製造裝配中,常見的連接技術有螺栓連接,鉚釘連接
  • 地面地球物理勘探技術與裝備研發項目正式啟動
    2018年9月11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地面地球物理勘探關鍵技術與裝備」(2018YFC0603200)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標誌著新一輪深地勘探技術與裝備研發正式啟動。
  • 我國高溫超導材料與技術的實際應用取得重要突破
    我國高溫超導材料與技術的實際應用取得重要突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5日 02:01 來源: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記者張曉松)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科研項目「高溫超導三分量磁測技術研究」成果日前通過專家評審。
  • 挖土掘巖,量天測海,AI助力油氣勘探 - 地球物理學勘探篇
    世界上針對油氣探索領域的主要方法為地質勘探,地球物理學勘探,以及鑽井勘探。其中,地球物理學勘探正在利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以及大數據技術從地震波,重力,電磁等多維度大範圍提高油氣田勘探準確性以及精度。目前,在地球物理學勘探機器學習被廣泛應用於油氣勘探中電磁,地震數據分析、微地震信號檢測,斷層拾取,初至拾取,近地表建模,鹽丘頂底等場景。深度學習:是指讓多層神經網絡可以進行訓練與學習的方法。而其中最為常見的方法就是卷積神經網絡。
  • 電磁兼容技術及應用
    電磁兼容的中心議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6245.htm電磁兼容技術簡述電磁兼容實例應用分析電磁兼容的解決方案:接地、屏蔽、濾波將電磁兼容技術融入產品研發流程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電磁兼容相關的各項技術,通過對接地、屏蔽、濾波等技術的分析,說明產品如何實現良好的電磁兼容性,如何將電磁兼容技術融入產品研發流程。
  • 中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油氣綜合物化探技術創新紀實
    針對深層油氣圈閉評價難題,先後完成了大功率建場測深的引進研發、井地電磁法引進研發,創新提出並研發時頻電磁勘探新技術,目標最小化時頻電磁反演方法、井震約束電阻率極化率反演、IPR油氣檢測理論和方法等,特別是主導研發大功率恆流激發系統和分布式電磁採集站打破電磁勘探儀器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適合於深地探測的時頻電磁勘探技術(TFEM)。
  • 知識產權局:我國地震勘探採集技術實現專利崛起
    地震勘探採集技術是地質勘探,尤其油氣、煤田資源勘探領域的核心技術。圍繞該技術,我國科技部組織了數十項863課題,如海上多波地震採集設備、用於探測天然地震的海底地震儀、深水油氣地球物理勘探技術、長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採集技術、高精度地震數字採集系統、地震勘探採集系統、淺海地區高精度地震勘探技術等相關課題研究,都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逐步確立了我國在地震勘探採集領域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地位。
  •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物探技術研討會暨十屆三次工作會在南科大召開
    山東正元地球物理信息技術公司高級工程師李才明強調了現今網絡信息的安全,講述了地下空間數據高效、安全的運輸方案。中鐵二院地勘院高級工程師李堅介紹了川藏鐵路修建工程,航空瞬變電磁法在該工程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 物探成果圖的編制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儀器
    ⒈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利用組成地殼的各種巖體、礦體間的密度差異所引起的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值的變化而進行地質勘探的一種方法。它是以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基礎的。只要勘探地質體與其周圍巖體有一定的密度差異,就可以用精密的重力測量儀器(主要為重力儀和扭秤)找出重力異常。
  • 石油勘探開發流程最全資料
    煤、石油、天然氣作為重要的能源資料,它們的勘探、開採和加工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其中,石油和天然氣大多儲存在幾百米乃至幾千米的地下,將其開採出來十分不易,需要石油工作者艱苦的努力,不斷改進、創新技術,才能更多更好開採地下原油,為祖國的發展注入活力,貢獻力量。
  • 礦井汙水,常用處理工藝與技術
    1.2高鐵錳礦井水的利用現狀目前礦井水處理工程上主要採用天然錳砂作為除鐵、錳的濾料,其成熟期至少在一個月以上。而且,儘管其對錳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經其過濾後的出水,仍不能完全滿足回用水的水質要求。1.3高鐵錳礦井水利用存在的問題煤炭行業對含鐵錳的礦井水處理參照地下水除鐵除錳技術進行設計,存在不少的問題。
  • 一篇文章講清楚工程物探方法及應用概述
    今天,阿蓮小姐姐給大家對工程物探檢測方法及技術的應用做一個簡明扼要的介紹。01工程物探檢測方法1)電法勘探包括電測深法、電剖面法、高密度電法、自然電場法、充電法、激發極化法、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法(包括可控源)、瞬變電磁法等。
  • 在礦井無線通信中,選擇哪個工作頻段效果最佳?
    煤礦生產及其井下環境的特殊性,決定了煤礦對通信的依賴性比較強,礦井通信系統在煤礦的生產調度、安全管理、監控、搶險救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煤礦對通信要求的提高,現有的有線通信已無法適應煤礦發展的需要。作者主要研究礦井無線通信系統中電磁波在煤礦井下巷道內的傳輸特性,掌握電磁波的傳輸特性對開發、設計礦井無線通信系統和消除各種不良影響具有重要的意義。
  • 航空瞬變電磁法儀
    航空電磁法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基本上是在兩個平臺上發展。一個是直升飛機裝載的頻域率電磁法(HEM),它的頻帶窄,發射功率低,兩個接收線圈很接近,因此探測深度淺,解析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