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莓的花
草莓的花是由花柄、花託、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組成的兩性花,大多數的品種具有自花結實能力。但生產上也有雌雄器官發育不健全的花,通常表現有3種類型:雄性不育,表現為花絲短,花葯中花粉少,但雌蕊發育正常,異花授粉可以結實;柱頭變黑,不能接受花粉,人工輔助授粉也不能結實;雌性不育,表現為雄蕊發育正常而雌蕊發育不完全,人工輔助授粉也不能結實。
造成草莓花器發育不健全的原因很多,首先與品種有關,如達娜、紅鶴等品種的第一花序的一、二級花序常出現雄蕊發育不健全的花,表現為花絲變短,花葯中花粉少,花粉發芽能力低。
其次,兩性器官的發育與其發育時期有關,一般在同一花序中,隨著花朵級次的增高,雄蕊的發育程度提高,而雌蕊的發育程度降低。據調查,一級序花不育花粉率平均為43.2%,二級序花為38.3%,三級序花為34.2%,而高級次花由於雌蕊發育程度變差,會不結果或形成小果和畸形果而失去經濟價值。
第三,花芽分化時期的日照和溫度高低的影響。低溫和短日照是草莓花芽分化的誘導因,但在花芽分化後的發育期,高溫、長日照更有利,當光照不足,日照短時,光合產物的合成與積累都將受到影響,從而影響花芽形成的質量。
二、花序
草莓的花序一般為二歧聚傘花序或多歧聚傘花序,品種間花序分歧變化較大。典型的二歧聚傘花序花軸頂端發育成花後停止生長,形成一級花序,在這朵花柄的苞片間長出兩個等長花柄,其頂部的兩朵花形成二級花序,再由二級花序的苞片間形成三級花序,依此類推,花序上的花依照此順序依次開放。
由於花序上花的級次不同,開花先後也不同,開花早的結果早,果個大;開花過晚的花往往不結果,成為無效花。草莓都能從新莖頂端抽生花序,稱主花序,而新莖分枝及葉腋處也能抽生側花序。一般側花序的質量比主花序差,花期晚,果實小,品質較差,產量也低。
草莓在平均氣溫達到10攝氏度時便可開花。從現蕾到第一朵花開放約需15天;草莓的花期很長,一般持續20天以上,由於草莓有頂花芽和側花芽之分,而且同一花序不同級次花開放的早晚有差異。所以,同一花序中,最初一朵花與最後一朵花的開放相隔10~20天。
開花當天至開花後2天內花粉發芽力最強,而雌蕊在開花後4天內受精能力最高,花粉的壽命約3~4天,雌蕊的壽命可達10天以上。花粉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0~30攝氏度,溼度為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