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走路,到底是健身還是傷身?

2021-01-10 騰訊網

「一起吃飯,不如一起出汗」的養生方式日漸盛行,走路這種成本最低的養生法,已經成了健康生活的象徵。

哪個國家的人最愛走路?根據美國史丹福大學調查顯示:中國人是最愛走路的國家。中國香港排在首位,為6880步;中國大陸位居第二,為6189步。在走路這件事上,中國人的積極性非常給力!

最好的運動是走路

與其他運動方式相比較,中國人似乎對走路「情有獨鍾」,不知是否受到「飯後走一走,活到99」的健康諺語所影響,走路成為了國人最喜歡的運動項目。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說過: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運動是走路。自然界進化至今,人類是唯一兩條腿走路的動物,走路無疑是最自然的運動。

「每日頻行,必身輕目明」不少研究證明走路在防病、強身、長壽等方面有積極的作用。

1.減少心血管發病率

世衛組織曾以數據證明:65歲以上老人,每周步行保持4小時以上的,比步行小於1小時的老人,降低約7成的心血管發病風險。通過走路,可調動全身循環,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強血液循環。

2.有助於降糖

除了降低心血管發病風險,走路還能抑制血糖升高。當人體的血糖升高時,需要依靠胰島素來降低血糖,運動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功能,防治糖尿病併發症等。

3.健骨

通過喝牛奶、吃鈣片補鈣,還需要增加運動補鈣。研究表明,步行、跑步等承重運動比遊泳這種非承重運動骨骼鈣的沉積率高。

常走路,對身體健康的功效突出,但並不是走得越多、走得越快、走得越「五花八門」效果就事半功倍,想要健康養生,還要學會走對路,會走路。

做錯這幾件事 「長壽步」變「減壽步」

1.走路的地方不對:愛在馬路邊走

受到走路的影響,心肺功能自然會得到鍛鍊。因此選擇一個空氣好、氧氣足的地方運動,對心肺功能、動脈血管有所改善。而馬路邊烏煙瘴氣,汽車尾氣、二手菸氣、空調排氣……大量吸入這些渾濁的氣體,反而會導致動脈硬化出現惡化。

2.走路的時間不對:天未亮就健步走

老人家睡得早,醒得早。早上起來刷個牙、洗個臉,趁著人少,在廣場鍛鍊一下,迎接晨曦的太陽。但事實上,晨練並不利於身體健康。大量數據證明,在早晨和上午,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比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段更高,有心血管風險因素者並不適合在這個時間段鍛鍊。

3.走路的時機不對:飯後立即就走

吃飽飯,人都擔心久坐會囤積脂肪,不如走動一下,還幫助消化。不宜久坐是真,但也不能飽飯後,馬上運動。人在飽餐後,血液會集中到胃腸部,加強消化功能,這時若從事劇烈運動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現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4.走路的姿勢不對:含胸低頭

形體很重要,無論是坐著、站著、還是走著,都不可彎腰駝背。走路低著頭,會加重頸後肌肉的負擔,導致肌肉勞損。駝背的姿勢,會影響關節、骨骼的健康,容易導致關節、軟組織的損傷。而且低頭走路,不留意周圍環境,也容易導致意外的發生。

三種養生走路法,你會幾個?

看完了錯誤的走路姿勢,又有哪些正確的姿勢可以幫助強身健體呢?

1.強腎試試踮腳走

「腎足少陰之脈」踮腳走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環,鍛鍊腎經,有強腎作用。此外,踮腳走可鍛鍊小腿肌肉和腳踝,防止靜脈曲張,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

2.快步走最減肥

其實並不是慢跑、快跑才能減脂,快步走一樣可以幫助肥胖者甩掉脂肪。每天快走40分鐘到1小時,走路時抬頭挺胸大步走,把胳膊擺直,把步子儘可能地邁大,這種走路方式可以調動全身大約50%的腿部肌肉。

3.腰酸背痛練倒走

倒退走起初是為了幫助田徑運動員受傷後,以這種方式進行身體恢復。倒走時腳尖是虛著地,主要靠踝關節和足跟骨用力,能夠有效緩解身體疲勞和腰背酸痛之苦。

相關焦點

  • 每天這樣走,即不傷身又能「走掉」3大慢性病!
    對於高血壓,除了正規服用藥物外,堅持有規律的健身走是最好的方式。高血壓病人在步行時,要注意:1. 上身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腳掌著地,挺胸,以中速為宜。2. 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行走時,血壓會稍有上升,開始時一定要慢走,用30~45分鐘的時間走2~3公裡的路程比較合適。
  • 健身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享受的過程,堅持健身強化記憶
    導語:近幾年來,隨著健身運動的效果越來越出名,對健身運動和健身房感興趣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堅持不下來,會在健身的路上中途放棄,導致健身的效果不好,其中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沒有培養出正確的健身堅持心理。
  • 夫妻倆堅持走一萬步,十年後膝蓋雙雙壞了,走路真的有益身體嗎?
    在眾多養生方式中,很多人都推崇走路、散步這個方式,有人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每天也都會走路,這麼平常的活動居然還能作為鍛鍊方式的一種?通過每天堅持多走路,可以使我們的心肺功能得到鍛鍊,增加肌肉與骨骼的韌性與強度,對於肥胖以及由它帶來的一系列疾病都可以起到較好的控制作用。
  • 老年人的十大錯誤鍛鍊方式:不能強身,反而傷身
    但你不知道的是,你的鍛鍊,很多時候不僅無法「強身」,甚至還會「傷身」!據中國江蘇網介紹,約78.56%的中老年人存在運動保健的誤區。怎樣鍛鍊容易越練病越多呢?老年人有哪些錯誤的鍛鍊方式?小編這就帶你去了解一下!
  • 袁姍姍的「健身人設」崩塌了?女明星們是真健身、還是純拍照?
    健身後的她無論衣品還是街拍>很多「照騙」無法辨別真假 到底是真健身還是擺拍? 張雨綺一直都是性感女神 還時常在微博曬出健身照 無論是手臂還是臀部都很緊實 ▼ 敷著面膜 不知是健身不忘護膚,還是敷著面膜也要健身?
  • 有人問我:為什麼堅持運動還是檢測到體脂率上升?
    雖然體脂率很重要,但是測不準,也沒什麼好辦法,所以完全不需要只盯著體脂率來看,最多做個參考,最重要的還是看一下你自己的感覺,相比前一個月,感覺自己身材有沒有發生變化,肌肉線條是否有明顯,這樣才能更直觀的觀察到自己的變化。接下來說說別的可能性,那就是在自認為的高強度的鍛鍊下體脂率真的上升了。
  • 每天走路萬步和走路六千步,哪個對身體好?最合適的步數是多少?
    這裡所說的「日行萬步」並非是指每天總計的走路步數,而是用來鍛鍊健身的一次性走路步數。一個人毫不停歇地走路一萬步,大約在7.5公裡左右。每天堅持這樣走路鍛鍊,就屬於超負荷運動,膝蓋的承受力是有限的,難免會受到損傷。美國人做過一項研究,專門測試人在走路和跑步時,膝蓋分別承受的壓力,結果顯示走路時承受力的壓力要更大。
  • 老人十大錯誤鍛鍊方式:不能強身,反而傷身!越練病越多
    但你不知道的是,你的鍛鍊,很多時候不僅無法「強身」,甚至還會「傷身」!約78.56%的中老年人存在運動保健的誤區。 怎樣鍛鍊容易越練病越多呢?老年人有哪些錯誤的鍛鍊方式?小編這就帶你去了解一下!
  • 關於走路,遠不止朋友圈刷刷步數這麼簡單
    但怎麼走才是正確的方式同樣也困擾著不少健身愛好者。 1.人老腿先老 增強腿部肌肉力量很關鍵 曾有媒體報導,一母親為捐肝救子,每天暴走十幾公裡減掉脂肪肝的新聞。其實,走路的好處遠不止於此。 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運動醫學及關節中心副主任醫師趙晨表示,走路的好處之一就是增強人的心肺功能,使心臟慢而有力;增強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 為什麼要堅持健身?長期健身鍛鍊,你會收穫什麼好處?
    了解到健身的益處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健身行列。人們選擇健身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健身的最終目的,大多是殊途同歸。長時間堅持健身鍛鍊,你會收穫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益處,而這種益處,會讓你受益無窮。但手術是有風險的,健身是最安全的,沒有副作用,而且價格便宜的冷凍方式。運動能促進細胞再生,延緩衰老,只要你付出汗水,堅持運動,保持足夠的自律,時間就會反饋給你更好的身體和氣質。一天花上1小時健身,你會發現,自己的身材保持年輕狀態,精神狀態也會更充沛,你的顏值也會逐漸和同齡人拉開差距。
  • 身高156的健身辣妹,熱愛並堅持健身,身材比例被網友稱讚
    雖然她個子不高,但由於她一直有健身的習慣,所以她的身材保持得凹凸有致非常迷人。她表示自己已經堅持健身5年了,當初去健身的初衷是因為自己的皮膚太差了,而且腿部的皮膚看起來非常鬆弛,於是她決定要去健身房健身,以此來讓自己的皮膚變得更加緊緻,沒想到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已越來越喜歡上了健身的感覺。
  • 在美國看病到底有多貴?為什麼外國人更熱衷於健身?
    而美國街頭的籃球文化也根深蒂固,健身文化是一種流傳廣泛的文化,他們對於健身的概念,基本就是家常便飯一樣。很多人會說:國外的女生更喜歡肌肉男,所以外國人熱衷於健身。那麼答案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外國的妹子也喜歡健身,而國內的女生基本都不喜歡運動,國內也沒有什麼健身氛圍。為什麼說外國人的健身氛圍會那麼高,為什麼外國人喜歡健身呢?
  • 健身之後擁抱嶄新的自我:鋼琴演奏家孔祥東健身一年瘦72斤
    央視網消息:51歲鋼琴演奏家孔祥東從2018年10月底開始健身走路和跑步,走了將近八個月的時候,瘦了40斤;走了一年多以後,瘦了整整72斤。健身前的孔祥東現在的孔祥東孔祥東:健身之後 擁抱嶄新的自我十二年前,孔祥東曾是國內最為知名的世界級鋼琴家。2008年9月以後,他一直處在抑鬱的狀態,長達七八年。
  • 小姐姐堅持健身,拒絕紙片身材,「寬胯」身材吸睛,感受健身魅力
    小姐姐堅持健身,拒絕紙片身材,「寬胯「身材吸睛,感受健身魅力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一位主人公,她的名字叫做林玲,1米7的她本來身高上就有很大優勢,再加上超高的顏值,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讓人驚嘆不已。很多人都覺得她可能是模特,如此完美的身材,完全得益於她的健身。
  • 每晚走路40分鐘到50分鐘算運動嗎?到底怎樣才算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長期堅持適度運動,具有控制體重、改善睡眠、提升身體機能、延年益壽等諸多好處。在很多人看來,運動就是跑步、健身、遊泳、爬山等等高強度、高體能消耗或高難度動作,散步或快走似乎不夠格,甚至不算運動,真的如此嗎?
  • 健身沒有捷徑,只有傻B式的堅持,才會有牛B的結果!
    健身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每一份收穫背後都包含每一滴汗水,從來沒有不勞而獲,也沒有捷徑,而且等待蛻變的日子特別痛苦。因此,很多剛健身不久的人會問一個問題:健身要多久才會有效果?其實,答案因人而異,關鍵是取決於你的態度和努力的程度,但從人體科學角度分析,健身至少要堅持3到6個月才會看到效果,為什麼呢?
  • 堅持健身19年,43歲的阿姨顏值在線,自稱健身是保持凍齡的秘訣
    而把年齡凍住的秘訣,其實就是堅持長時間的健身運動。一、孫芸芸,健身狂魔孫芸芸外表看起來十分年輕,特別是當她跟在她老公的身邊,很多人都誤以為他們是父女,而不是夫妻。但其實她今年已經42歲了,而且已經有了兩個孩子。
  • 太燃了,他們堅持健身100天,這前後的變化堪稱顛覆!
    但有個姑娘卻用自己故事告訴我們呢,小小的堅持可以有多美好!她叫Estella,Estella是中佛羅裡達大學的計算機系學生,她堅持健身100天,就為了做好一個伏地挺身! 看起來手比第一天穩了點, 沒有瑜伽墊健身卡也沒有專業運動衣, 就這麼默默地開始堅持了!
  • 堅持健身長達4年,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看完小編羨慕了!
    導語:隨著現在思想越來越開放,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健身的重要性,於是生活中有很多小姐妹開始走進健身房,注重身體的塑造。事實上,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越來越多的健身達人。它們不僅是為了減肥,更為了打造更完美的身材比例。堅持健身長達4年,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看完小編羨慕了!
  • 用筋膜槍放鬆肌肉,卻把自己打暈了,健身黑科技還是交智商稅?
    武漢的張先生今年58歲,讓兒子網購了一把筋膜槍,幫他放鬆頸肩肌肉,結果用了幾天後竟然出現人發暈,連走路都不穩了。經醫生檢查發現:張先生耳朵裡名為「耳石」的小東西由於筋膜槍的強力震動脫落了,然後導致了暈眩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