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香檳鳥欲飛東山村 汕臺農業合作又傳喜訊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為進一步發揮我市對臺區位資源和政策優勢,提升汕臺農業合作水平,構建汕臺乃至粵臺農業合作的新平臺,我市不斷加快推進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近日招商引資工作又傳喜訊,臺商許中庸與澄海隆都鎮政府籤訂了投資協議,計劃在東山村投資200萬元,建設30畝的集香檳鳥(法國大型鵪鶉)飼養、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養殖場,項目落戶後,對汕臺農業合作,將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據悉,去年12月17日農業部、國臺辦批准設立「廣東汕頭潮南臺灣農民創業園」以來,我市把推進創業園建設作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和融入海西經濟區建設的重要工程來抓,創業園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開局良好。今年初,市委、市政府組織赴臺開展經貿考察活動,將臺灣農民創業園作為重點項目進行推介,並與部分臺商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潮南臺灣農民創業園的環境、資源、區位、政策優勢也吸引了大批臺商回訪考察。與此同時,各級各有關部門還積極加強與省、市臺商協會、臺灣企業的聯繫,尋找合作商機,近期已有省臺聯、汕頭臺商協會等多次帶領臺商到創業園進行實地考察,並表達較大的投資興趣。

    在創業園建設的影響和帶動下,汕臺農業合作領域更加廣泛、密切。近期,澄海區蓮華鎮西浦村被省農業廳推薦參加農業部7月份在上海舉辦的首屆兩岸鄉村結對子活動,將有力推動兩地農民互動交流,創新兩岸農村、農業合作發展模式。據了解,此次臺灣嘉義縣竹崎鄉民代表會許中庸主席與澄海隆都鎮政府籤訂了投資協議,計劃在東山村投資200萬元建設30畝的香檳鳥現代化養殖場,計劃年養殖香檳鳥30至40萬隻,年產值可達600多萬元,該食用鳥類尚屬首次引進。(記者林馥盛)

    來源:汕頭日報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第六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在臺灣雲林舉行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第六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17日在臺灣雲林縣舉行,四川省有關部門和部分市州政府分管農業負責人、農業專家學者以及相關行業協會、企業代表,臺灣客家商會和高雄、新竹、苗慄、南投、彰化、雲林等市縣農會及企業代表等近300人參加論壇,共同探討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川臺農業合作新機遇。
  • 兩岸農業交流新貌:浙江蒼南對接「臺灣經驗」
    溫州市政協副主席、蒼南縣委書記黃壽龍認為,在蒼南的兩岸交流合作中,最成功的是農業,這不僅體現在土地的利用率、農民的收入等方面,還是一種農業發展理念、思維的轉變。  同根同源 對臺合作農業興起  無盡的花海大片大片延伸,多種項目設施讓人眼花繚亂……記者走進蒼南的日月潭農莊,感受到了與傳統農業不同的氣氛。
  • 臺當局稱大陸害蟲被風吹到臺灣,臺網友嗆:什麼風這麼厲害
    近日,臺灣綠媒和民進黨當局都在以或肯定、或揣測的口吻向島內民眾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中國(大陸)秋行軍蟲襲臺」,而更為滑稽的是,害蟲「襲臺」竟是被風吹過來的。島內網友對此嘲諷,什麼風這麼厲害?臺媒報導截圖臺灣綠媒《自由時報》10日報導稱,接獲島內民眾爆料,上周六(8日)在苗慄縣飛牛牧場的牧草上,發現外觀疑似在大陸造成農業危害、但臺灣從未出現過的秋行軍蟲。
  • 臺灣休閒觀光農業
    近年人們把農業與旅遊觀光結合起來,在島內興起一種新的邊緣行業,叫做休閒觀光農業。   什麼是休閒觀光農業?讓我們以臺中東勢林場為例,作一介紹。   東勢林場位於臺灣中部, 是一個以造林為主的林場,面積有225萬平方米。這裡環境清新,果木成林,一派山野情趣,原來主要產木材,收入很低。
  • 臺灣鳥類名錄今年新增17鳥種 破歷年紀錄
    繡眼畫眉今年從臺灣特有亞種改列為臺灣特有種,讓全臺特有種鳥類增加至25種。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灣新鳥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華夏經緯網7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發現17種新鳥種!
  • 植物工場、花卉組培……濰坊現代農業發展融入更多「臺灣元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1月6日,記者從中共濰坊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獲悉,濰坊對臺農業合作不斷實現新突破,宋香園生態世界、玉泉窪農業合作社、東籬居養生基地、臺灣復唐農業科技、園生園、禾晟壯農業暨畜禽廢棄物處理、鑫和美青花卉等一批臺灣特色農業項目成功落戶。
  • 國內首座設計時速350公里海底隧道,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正式施工
    27日下午4點20分 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 首次實施爆破 標誌著設計時速350公裡的 高鐵海底隧道
  • 臺灣六十個農業新品種落戶粵東南澳島
    中新社汕頭一月十四日電(李怡青 許國 蔡雪佳)粵東南澳島致力開展對臺農業交流合作,積極引進臺灣農業新品種,有力地促進海島農業科學技術的提高。近幾年來,這個海島縣累計引進臺灣的名優水果、海水蔬菜、海養藻類三大類的農業新品種超過六十個,已有十多個品種在海島全面推廣種植。
  • 閩臺53對特色鄉鎮農業產業結對子 臺灣果蔬在大陸落地生根
    在今日上午舉行的第六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農業產業對接交流會上,當年將臺灣小番茄種苗帶到大陸來的臺灣欣樺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施辰東,與廈門中廈蔬菜種籽有限公司正式籤訂對接合作交流協議,合作了10年之久的兩家閩臺農業企業終於「領證」,為今後更密切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這兩家企業的「緣分」,要追溯到10餘年前。
  • 海陸豐饒 人文汕美
    這裡曾經有一座汕美港。這裡建埠千年、建港二百餘年,曾經舟楫雲集,連接中西,被稱作「小香港」。這裡也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這是一片美麗、神奇、待開發的土地,她的名字叫汕尾,也曾被叫做汕美。201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由深圳全面對口幫扶汕尾。
  • 美軍艦艇欲停靠臺灣,還想邀請臺軍參加環太軍演
    美帝國主義不斷大打「臺灣牌」、蓄意「以臺制華」的邪惡行徑註定將是徒勞的無用功,註定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最近的美國又欲借新法案大打「臺灣牌」,囂張狂妄、不知天高地厚的瘋狂玩火。報導稱,《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中的1259號條款表達了參議院對美國海軍醫療船「安慰號」及「仁慈號」停靠臺灣的意見。除此,美國欲推出的這項新法案還欲邀請臺軍參加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據東南衛視援引臺媒的報導消息,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審查通過已送交參議院審議的《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建議邀請臺灣參加環太平洋軍事演習。
  • 隼鳥2離開地球後,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又飛了1600萬公裡
    在樣品返回艙交付前,日本JAXA早就為隼鳥2號飛船制定了新的探索計劃,送回小行星樣品後再次離開地球,探索另外兩顆小行星但不帶回樣品,所以隼鳥2號在飛近地球時不需要執行太空剎車機動,反而藉助地球引力來提高速度 。
  • 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隼鳥2離開地球後,又飛了1600萬公裡
    要問什麼是航天奇蹟,人們自然會想起美國上個世紀的阿波羅號登月和近期中國嫦娥5號月球取樣,事實上,日本隼鳥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
  • 抗議貨貿談判 臺聯黨宣稱:沒監督是黑箱作業
    不滿貨貿協議的臺聯黨青年軍成員在臺「經濟部」門口抗議。記者胡經周/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經濟部」昨晚召開兩岸貨貿談判記者會,同時間臺聯黨約20多人到「經濟部」門口抗議,質疑「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尚未「立法」完成,卻先進行貨貿談判,就是黑箱作業、圖利財團、禍害臺灣與農業。
  • 飛入詩中的「鳥」
    小時候,我便十分喜歡鳥,喜歡它那靈巧的模樣,喜愛它那矯健的動作。  長大後,我開始學詩,詩中有不少關於鳥的詩句,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等,這些詩句,我讀個三四遍便能銘記於心。此外,我還會摘錄下我喜歡的詩句,在周末細細品讀一番。  我就這樣一首首地學了下來,學了很多關於鳥的詩句。「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 廣州極飛科技與火星1號基地合作,建立火星無人農業實驗室
    日前,極飛科技與火星1號基地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涉及雙方聯合試驗,旨在助力人類在地外探索生存的無人農業解決方案。火星1號基地位於我國西北部,作為首個航天地外生存實訓基地,整體規劃面積67平方公裡,由中國航天員中心指導建設。而極飛科技是廣州一家農業科技公司,致力於開發有助於人類可持續性發展的技術。
  • 大陸擬將臺灣朵麗蝶蘭等納入農業植物品種保護目錄
    新華網臺北6月9日電(記者林甦 張勇)大陸主管部門正在研究將臺方關切的朵麗蝶蘭、枇杷、芒果、番木瓜等品種納入農業植物品種保護目錄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8日在會議結束後,詳細介紹了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的執行成效。他說,大陸主管部門自2010年11月22日起受理臺灣方面提出的專利、商標及動植物品種優先權申請。截至今年3月,受理商標優先權申請12件,其中3件商標已享有優先權;受理專利優先權申請684件。在兩岸商標執法協處機制下,大陸共收到臺灣方面提請的協處案件38件。
  • 休斯頓火箭傳喜訊!沃爾正逐漸與哈登兼容,球隊未來值得期待
    休斯頓火箭傳喜訊!沃爾正逐漸與哈登兼容,球隊未來值得期待。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沃爾和哈登真的不兼容麼?看起來未必。這哥倆每場比賽為角色球員製造出大量的外線三分和空切投籃機會,無奈角色球員投不進,怎麼就成了沃爾哈登不兼容了呢?
  • 極端氣候,臺灣農業如何接招
    這個夏天,臺灣又泡在水裡。進入8月中旬,暴雨接連不斷,對於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是個災年。水稻、木瓜、龍眼、香蕉、蔬菜都遭水害。去年暖冬乾旱,今夏暴雨狂灌,極端氣候對臺灣農業的傷害逐年升高。臺灣農業主管部門公布的數字顯示,近3年用於農損的補助款是前10年的3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