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與淋巴瘤:從一籌莫展到找到治療之法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柳葉刀 柳葉刀TheLancet

「從愛滋病毒流行的早期開始,血液惡性腫瘤就一直是該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一個明確特徵。《柳葉刀-愛滋病》(The Lancet HIV) 和《柳葉刀-血液病學》(The Lancet Haematology)聯合發布「愛滋病相關血液學惡性腫瘤」專輯,該專輯包含血液學癌症的研究,為如何治癒愛滋病毒提供了見解。8月13日,柳葉刀針對該專輯舉辦網絡研討會。《柳葉刀-愛滋病》(The Lancet HIV)主編Peter Hayward與專輯作者共同介紹和探討了與愛滋病相關的惡性血液腫瘤話題。」

自從1982年第一份活檢報告證實了生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和橘子郡的既往健康同性戀男性中的卡波西肉瘤以來,癌症和HIV之間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1]。這些病例一度讓人們對後期正式定義為愛滋病(AIDS)的疾病頗為擔憂。報告推測說:「目前存在一個與此項報導的觀察結果相一致的假設,那就是病原體正通過性途徑在同性戀男性中傳播。一些尚未確定的病原體可能導致細胞獲得性免疫缺陷,而這似乎正是同性戀男性罹患KS(卡波西肉瘤)和/或PCP(卡氏肺孢子蟲肺炎)的原因。」HIV的發現證實了這一病原體的存在。基於目前已知的免疫缺陷與癌症之間的關聯,以及致癌病毒與癌症之間的關聯,人類皰疹病毒8型(也稱卡波西肉瘤相關皰疹病毒)的發現揭開了卡波西肉瘤神秘暴發的謎團[2]。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人類發現的第二種與HIV相關的癌症,不久它便和宮頸癌一起,被納入了疾病控制中心對AIDS的定義之中。隨後,人們發現多種與AIDS 不相關的癌症在HIV攜帶者中發病率增加,包括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有很多,包括B細胞失調、免疫監視抑制、致癌病毒以及HIV本身可能的直接影響。值得慶幸的是,由於使用了多藥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AIDS對相關癌症發病率的影響雖然沒有完全消除,但已經明顯降低。但由於現在HIV攜帶者的預期壽命已和普通人無異,HIV攜帶者仍然處於高風險之中。一項估計結果顯示,HIV攜帶者在一生中罹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為4%[3]。

在HIV感染早期,經確診的HIV攜帶者在感染後發展為AIDS的中位年限為8年。免疫系統遭到無情的破壞,從而引發多種機會性感染和癌症發展。AIDS相關癌症患者的臨床表現不佳有幾個原因,例如,他們原本就虛弱的身體難以承受高強度的化療,而化療期間持續存在的機會性感染風險同樣令人望而生畏;缺乏強大的免疫監視甚至會增加淋巴瘤等可治癒癌症復發的風險。此外,明顯縮短的期望壽命也大大降低了積極治療癌症的益處。對於淋巴瘤,一項隨機試驗將減量化療作為治療標準[4]。

隨著ART的出現,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最值得注意的是,HIV攜帶者的正常期望壽命和最先進的醫療技術使得癌症成為令人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許多淋巴瘤患者已經在ART治療,他們只有一些遠期的機會性感染史,有的甚至完全沒有機會性感染史。多個臨床試驗建立了全劑量、具有根治性目的的化療方案,治療過程安全,且結局穩健。然而,幾十年來,這種治療模式始終為人所質疑,因為對HIV攜帶者的偏見在社會大眾和醫學界中根深蒂固。除了合併淋巴瘤的患者以及合併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未確診HIV患者外,既往研究已經將全劑量治療作為治療標準。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ART治療和減量化療通常可以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的第二療程實現快速的部分免疫重建,並且能夠在大多數情況下實施全劑量、根除疾病、拯救生命的治療。

在《柳葉刀-愛滋病》(The Lancet HIV) 和《柳葉刀-血液病學》(The Lancet Haematology)的聯合專輯中,學者展示了HIV相關淋巴瘤的一些最新進展和研究領域。Kimani及其同事[5]報告了HIV相關惡性腫瘤的流行病學進展。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指向了高收入國家與中低收入國家之間的差距。特別是在低收入國家,由於廣泛的社會經濟因素,HIV相關惡性腫瘤的護理仍然嚴重不足。

Re及其同事[6]提供了有關HIV感染者血液惡性腫瘤治療方案的概況。淋巴瘤亞型在ART治療中發生了變化。目前的研究對一些不太常見的亞型關注較少,值得進一步探究。例如,一項於2020年5月發表的前瞻性研究納入了15名漿母細胞性淋巴瘤患者,並報告EPOCH(依託泊苷、潑尼松、長春新鹼、環磷醯胺和阿黴素)治療後的無事件生存率為70%[7]。Re及其同事們[6]還談到了預防感染以及癌症導向療法和ART治療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們再次強調了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的治療不足。最後,作者主張適當地在一般性癌症臨床試驗中納入HIV合併惡性腫瘤患者,這一觀點也得到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支持[8]。

Rust及其同事[9]描述了免疫治療的進展。我們已經全面進入了一個可以利用HIV感染者固有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時代。這些療法包括具有數十年經驗的藥物,例如針對B細胞特異性抗原的單克隆抗體和免疫調節醯亞胺藥物,以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細胞療法。前者在基線CD4計數良好的患者中顯示出初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且只存在罕見的HIV患者特有的安全問題,例如免疫重建綜合症。在細胞療法方面,如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等療法正在HIV感染者中開展研究,儘管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項技術最初就是針對HIV開發的。

最後,Ambinder及其同事[10]研究了復發性和難治性淋巴瘤患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問題。隨著全劑量一線化療成為治療標準,一線以外的治療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突破性的單中心研究已經證明了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可行性,而多中心研究也證實了在高度專業化的HIV護理中心之外更廣泛的適用性。小系列研究顯示,異體移植時毒性並未增加。這些移植研究仍在繼續探索使用各種技術治癒HIV的問題,例如天然對HIV存在抵抗的捐贈者、通過幹細胞操縱介導的基因治療以及可以減少HIV潛伏庫的完全嵌合體。

總之,在高收入國家,HIV相關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流行病學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數十年來的研究已經提供了廣泛的治療方法,包括那些需要大劑量治療和幹細胞支持的治療方法。當前的研究領域包含了一些不太常見的淋巴瘤亞型,同時也關注了免疫療法的適用性(包括細胞方法)和HIV治癒策略。但是低收入患者所面臨的治療差距仍然是一項令人痛苦的問題。

作者介紹

Ariela Noy

noya@mskcc.org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and 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 New York, NY 10028, USA

AN reports personal fees from Janssen and Morphosys, grants and personal fees from Pharmacyclics, and grants from Rafael, outside the submitted work. In addition, AN has a patent pending for devimistat for burkitt lymphoma.

參考文獻

1.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 cluster of Kaposi's sarcoma and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among homosexual male residents of Los Angeles and Orange counties, California.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1982; 31: 305-307

2.Chang Y Cesarman E Pessin MS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herpesvirus-like DNA sequences in AIDS-associated Kaposi's sarcoma. Science. 1994; 266: 1865-1869

3.Silverberg MJ Lau B Achenbach CJ et al.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cancer among persons with HIV in North America: a cohort study. Ann Intern Med. 2015; 163: 507-518

4.Straus DJ Huang j Testa ma Levine MA Kaplan LD Prognostic fac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ssociated non-Hodgkin's lymphoma: analysis of AIDS clinical trials group protocol 142—low-dose versus standard-dose m-BACOD plus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J Clin Oncol. 1998; 16: 3601-3606

5.Kimani SM Painschab MS Horner MJ et al. Epidemiology of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i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Lancet HIV. 2020; (published online Aug 10.) https://doi.org/10.1016/S2352-3018(20)30118-1

6.Re A Cattaneo C Montoto S Treatment management of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i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Lancet Haematol. 2020; (published online Aug 10.) https://doi.org/10.1016/S2352-3026(20)30115-0

7.Ramos JC Sparano JA Chadburn A et al. Impact of Myc in HIV-associated non-Hodgkin lymphomas treated with EPOCH, and outcomes with vorinostat (AMC075 trial). Blood. 2020; (published online May 19.)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9003959

8.Uldrick TS Ison G Rudek MA et al. Modernizing clinical trial eligibility criteria: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Friends of Cancer Research HIV Working Group. J Clin Oncol. 2017; 35: 3774-3780

9.Rust BJ Kiem H-P Uldrick TS CAR T-cell therapy for cancer and HIV through novel approaches to HIV-associated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Lancet Haematol. 2020; (published online Aug 10.) https://doi.org/10.1016/S2352-3026(20)30142-3

10.Ambinder RF Capoferri AA Durand CM Haem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living with HIV. Lancet HIV. 2020; (published online Aug 10.) https://doi.org/10.1016/S2352-3018(20)30117-X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文為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HIV(愛滋病毒)-進化到精妙之巔的生物
    高中生物告訴我們,每三個鹼基編輯一個胺基酸,所以隨便給你一段核酸序列(DNA或者RNA)都有三種讀法 (Reading Frame 1,2和3) 舉個例子,比如你看見一段文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
  • 這個人的治療經歷難以複製!
    先別激動,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治療過程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倫敦病人」的治療經歷這位愛滋病患者來自英國倫敦,代號「倫敦病人」,早在 2003 年查出感染了愛滋病病毒,2012 年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後來,他又不幸得了晚期霍奇金淋巴瘤。做了化療之後,他又在 2016 年接受了幹細胞移植,隨後又接受了 16 個月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
  • 如何讓化療不再成為淋巴瘤治療後的殺手
    淋巴瘤治療方法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化療,但是化療是不是就是這樣無敵?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化療能做到藥到病除,那癌症也就不會有「不治之症」的稱號。之所以化療被患者排斥並不在於治療癌症的效果而在於其本身的副作用。正因如此,緩解副作用的藥物如人參皂苷Rh2也開始被廣泛關注。
  • Nature子刊:新研究揭示HIV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期間的藏身之處
    2019年12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可能發現了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期間HIV在體內潛藏的地方。在動物模型中,他們指出這種病毒可能潛藏在脾臟和腸道的淋巴結中。他們認為這些淋巴結是HIV在治療停止後準備重新反彈的堡壘。
  • 中國濾泡性淋巴瘤診斷與治療指南_濾泡性淋巴瘤_FL_治療指南_醫脈通
    )指南及一些相關的循證醫學數據,結合目前我國淋巴瘤的診治水平和現狀制訂中國FL指南。1、2 和3a 級FL患者臨床表現為惰性,而FL3b 級患者的治療則按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治療策略進行治療。目前FL3a 和3b 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相似,治療若干年後部分患者可能轉化為侵襲性的淋巴瘤,主要為侵襲性DLBCL,預後差。
  • 吉利德Yescarta獲加拿大衛生部批准 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
    美國製藥巨頭吉利德(Gilead)近日宣布,加拿大衛生部已批准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KTE-C19),用於既往接受二線或多線系統治療的復發性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LBCL)成人患者的治療,包括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原發縱膈大B細胞淋巴瘤(PMBCL)、高級別
  • CD30陽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現狀
    也已有研究進一步探索含BV方案(BrECADD方案、聯合免疫治療)在cHL一線治療中的作用,對於ASCT後高風險復發患者,BV可顯著延長PFS。多項研究表明,BV單藥或聯合免疫治療在HL患者中顯示出高緩解率,及去化療的優勢。那麼CD30陽性的B細胞淋巴瘤治療現狀如何?
  • 腫瘤醫院曹軍寧教授談"淋巴瘤的診斷與治療"
    在我國,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位於惡性腫瘤的第9-10位。根據病理學分類,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後者還可細分為約60種病理亞型。惡性淋巴瘤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化療和放療,但根據不同的病理亞型有不同的治療原則。不同的病理亞型,其腫瘤的惡性程度也明顯不同。如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是一種低度惡性的疾病,發病緩慢,某些情況下可以定期隨訪,暫不治療。
  • 淋巴瘤來源於人體免疫系統中的癌症,主要分兩類,治療較為困難
    3、胸悶當肺霍奇淋巴瘤發生在胸部的時候,可能會導致壓迫到器官或者其他的臟器,這時候你就會引起胸口發悶的症狀。4、面部麻木、說話困難當淋巴瘤影響到患者的大腦時,患者就會出現面部麻木的症狀,如症狀加重,還會使患者說話困難。
  • 疾病科普與規範治療雙管齊下 2020「世界淋巴瘤日」患者關愛活動在...
    、淋巴瘤之家共同主辦,百濟神州支持的「2020世界淋巴瘤日患者關愛活動」在南京舉辦。2020「世界淋巴瘤日」患者關愛活動在南京舉辦當天,來自各地的數十位淋巴瘤患者,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主任、浦口慢淋中心主任李建勇教授,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副主任徐衛教授,患者組織「淋巴瘤之家」創始人顧洪飛先生及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化學研發負責人王志偉博士共同參與了一系列患教科普與座談活動,圍繞我國淋巴瘤診療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 淋巴瘤治療:彎道超車的新一代BTK抑制劑,到底好在哪?
    這個臨床試驗,是為在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申請藥品註冊的研究,非常關鍵,如果順利通過,Zanubrutinib就能獲得批准上市,治療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 1. 什麼是淋巴瘤和MCL?
  • 吉利德Tecartus治療套細胞淋巴瘤獲歐洲有條件批准
    Tecartus是一種自體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適用於經過兩次或更多次的系統治療(包括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的復發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成年患者。)無效或治療後出現了復發。
  • 這家醫院用CAR-T治療一名惡性淋巴瘤患者
    經過三個月的治療,一名MALT惡性淋巴瘤患者張先生從鄞州人民醫院出院了。這是寧波首例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細胞治療惡性淋巴瘤。22年前,張先生不幸患上了一種名為MALT的惡性淋巴瘤,這種淋巴瘤相比於侵襲性淋巴瘤惡性度較低,卻容易復發。
  • 濱州市人民醫院專家:淋巴瘤早發現規範治療,半數患者可能治癒
    因此,從人體出生到生命終老,這兩大主戰場上就充斥著激烈的廝殺。受環境、壓力等因素影響,淋巴細胞發生質變也就不足為奇了。作為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淋巴瘤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的淋巴組織,是全世界最常見的血液腫瘤。在我國居各類癌症發病的第8位,且近幾年呈增長趨勢。王立盼介紹,淋巴瘤致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確。
  • 新型CD20單抗聯合CHOP方案治療淋巴瘤
    入選標準1、經組織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為CD20陽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且未經治療(18歲(最小年齡)至75歲(最大年齡)排除標準1、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和繼發性中樞神經系統受侵,介於Burkitt和DLBCL之間的灰區淋巴瘤、介於DLBCL和HL之間的灰區淋巴瘤
  • 2019CSCO丨朱軍教授:淋巴瘤免疫治療的應用和發展
    會議期間,健康界臨床前線有幸邀請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朱軍教授,就淋巴瘤免疫治療的應用和發展進行訪談。2019CSCO丨朱軍教授:淋巴瘤免疫治療的應用和發展(標清)健康界:1997年,利妥昔單抗率先在美國上市,開啟了淋巴瘤免疫治療的時代,能否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淋巴瘤免疫治療的現狀?
  • 他給全世界帶來希望,告訴HIV感染可能被治癒
    即便是當時最先進的檢測手段,也無法從他的血液裡找到病毒的痕跡。在作為病毒主要儲存庫的淋巴組織中,也只能檢測出痕量的病毒。對於這一現象,科學家們眾說紛紜。得到確診消息後,他開始接受齊多夫定的治療,並在次年進一步使用了蛋白酶抑制劑。和許多HIV感染者一樣,雞尾酒療法壓制了他體內的病毒,讓他過上了正常的生活。這樣的時光持續了10年。這名平時身體健康,騎車10英裡(約16公裡)上下班的翻譯員日益感覺疲憊。有一日,他甚至無法騎到1英裡外的一家飯店吃午餐。
  • 兩例中醫治療有效的淋巴瘤患者的醫案
    患者因為頸部淋巴腫大發現淋巴瘤,患者排斥西醫治療,未進行任何西醫治療,要求純中醫治療。考慮患者需要工作,煎藥不方便,故開了些中成藥。效不更方,囑患者暫時繼續原方案治療,秋涼後再來北京複診。病例二姜某,男,1944年生,科研工作者。常住地:甘肅蘭州。2018年3月9日初診,淋巴瘤。1988年前因為工作關係接觸過苯,接觸時間約兩個月。後來多數時間在辦公室工作。2017年8月份因為乏力低燒食慾不佳,11月份確診為淋巴瘤。患者的弟弟曾患胃癌。
  • 新型CD19 CAR-T 治療B細胞淋巴瘤
    CAR-T治療在惡性血液腫瘤方面,如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細胞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均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結果。但CAR-T治療仍然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首先,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對CAR-T治療敏感,存在治癒率低的問題;其次,接受CAR-T治療後即使獲得完全緩解的患者仍會出現疾病復發。
  • 科學家揭示PD1封鎖治療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外周免疫特徵
    科學家揭示PD1封鎖治療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外周免疫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1 18:57:00 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Margaret A. Shipp和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