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區北閘口鎮北義心莊村:「蛙稻田」裡豐收忙

2020-11-26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在天津市津南區北閘口鎮北義心莊村始創農業觀光體驗基地,140畝稻田喜獲豐收,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滿眼是令人心醉的金色波浪。數輛水稻收割機在稻田中縱橫馳騁,農民臉上喜笑顏開。

近年來,該基地積極探索水稻種植套養黑斑蛙、南美白對蝦、中華絨螯蟹和優質魚類,努力打造生態型、立體化、全鏈條的農業發展模式,在津南區駐北閘口鎮北義心莊村幫扶組的積極協調幫助下,年產水稻十多萬斤,基地內的「北義蛙稻」項目也被納入2020年小站稻產業振興項目,有著良好發展前景。(津雲新聞編輯李彤)

相關焦點

  • 三萬隻黑斑蛙「定居」遼中稻田
    丁家村副書記丁楊(右)和村民姜庭若正在往稻田地裡放蛙。王雁攝「稻花香裡說豐收年,聽取蛙聲一片」。7月11日,記者走進瀋陽市遼中區老大房鎮丁家村,領略了這詩詞裡的美妙佳音。三萬隻黑斑蛙定居稻田,清脆的蛙叫聲摻雜著人們的叫好聲,綠油油的稻田襯託著藍天白雲,仲夏時節,一幅田園農耕笑語圖就這樣在眼前呈現。一田兩用一地雙收走進姜庭若的承包田,碧綠色的紗網映入眼帘,一眼望不到邊。「我現在種了60畝地蛙田米,平均一畝地產1000斤水稻,市場價能賣到12萬元左右,純利潤能掙到7萬多元,以前種60畝普通大米純利潤也就三四萬元。
  • 稻田溼地改善生態扮靚環境
    初秋,記者驅車來到西青區王穩莊鎮,小雨剛剛停歇,稻田溼地美如畫。這是西青區王穩莊鎮特色農業休閒體驗綜合景區,萬畝稻田生機盎然,稻束散發陣陣稻香。涼爽秋風吹拂,記者沿著木棧道一路漫步前行,兩邊稻浪起伏,白鷺展翅高飛。跟著副鎮長高俊成,登上20餘米高的「豐收塔」,巨幅稻田畫映入眼帘。
  • 又是一年豐收時|十月金秋 三秦大地稻田美蟹兒肥
    央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記者溫超 陝西臺劉天緒 寶雞臺王宏強 侯曉敏 漢中臺陳華 略陽臺張敏)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陝西的秋天,像是一副濃墨重彩的油畫,由北向南漸漸鋪開,暈染出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在豐收的季節裡層林盡染,五穀豐登,瓜果飄香。豐收是對農民幸苦一年最好的獎賞。十月的三秦大地上,隨處訴說著春華秋實的喜悅。  金秋時節,碩果纍纍。
  • 凱裡大風洞鎮都蓬村:稻田魚蛙喜迎豐收
    「稻花鄉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時下正是金秋豐收時節,走進大風洞鎮都蓬村「平良貢米」種植基地,稻田裡稻子圓潤飽滿、肥魚遊、壯蛙跳,呈現出一片豐收的景象。
  • 「蛙稻共生」新模式,繪就從化鄉村振興致富路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這描繪的是稻穀豐收時節, 群蛙在稻田中齊聲喧嚷的場景。 然而,隨著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生態環境發生變化,青蛙漸漸變得越來越少。
  • 稻田裡「種」風景
    原陽縣太平鎮水牛趙村稻田裡各色水稻「畫」出惟妙惟肖的畫卷,吸引了大批遊客慕名而來(8月18日攝當地合作社採用稻蟹、稻蝦、稻魚等「稻田+」生態立體式農業共養模式,推廣種植優質水稻2.2萬畝。
  • 【豐收·十二時辰·亥時】來年還是豐收年
    【豐收·十二時辰·亥時】來年還是豐收年 2020-09-23 0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讀黃陂四,農機小鎮豐收忙,胡興咀灣稻花香,好一片鄉村慢時光
    在這一片豐收和喜悅的地方,我們看到的是無窮無盡的廣闊天地,風吹稻浪,感受著空氣中被收割過後還殘留著的青草般味道。成片的稻田將不復存在,稻子從稻稈走進糧倉,白淨的新米,也將陸續走進武漢市民的餐桌。金黃色的稻穗,把稻稈壓低了頭,走進稻田之中,如在金黃色的海洋中暢遊。不同於春的璀璨與夏的絢爛,秋天的稻田斑斕得仿佛一幅幅油畫。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一片金黃。
  • 300多萬元虧出來的重慶「蛙王」,如今他的600萬隻稻田蛙成熟了……
    池塘邊爬滿了小青蛙慢新聞-重慶晚報消息,青蛙要上市了,收穫的季節,一年中特別重要的日子,小張和他的幾十個蛙工從早忙到晚這是普通的水稻,按批發價,青蛙一般40多元一公斤,稻穀的價格有時與蛙不相上下。開初,小張沒料到是這樣的。買蛙的人大多都會要稻米。正因有了這些蛙,稻米的價值截然不同。一「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大足城郊6公裡外,黃果村,從公路邊左拐下去,一溜平整的稻田,300畝。蛙聲陣陣,一下熱鬧了。
  • 農民在稻田裡養它,畝產值2萬元
    可隨著農業成本的增長,雖然稻穀年年豐產,但是豐收卻不容易,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香稻甲魚」這種生態立體種養模式,被起魅力深深的吸引了。為了徹底的搞清楚在稻田裡養殖甲魚的優勢,於清民採取了試種的方式,在2011年搞了2畝田做起了試驗。在試種的第一年,雖然沒有大獲成功,但是其經濟效益比單種水稻要高很多。
  • 18萬小蝌蚪在舒適的稻田生活裡長成了可愛的稻田蛙
    於是只能以大塊頭的方式收藏自己的作品了畢竟他們還得連夜回小喬看青蛙呢我想三俠客中的神秘嘉賓也該出場了其實瑞哥一直都在與傑哥、黃博士一同在田間揮汗如雨而且近水樓臺時不時圍觀他倆上演的田園笑場劇(看,那個扶著開溝機也很帥的就是瑞哥)同時,我也通過瑞哥的視角第一次發現每一隻在夕陽下享受日光浴的稻田蛙
  • 古詩詞裡敲「蛙鼓」
    這是明代高啟的《田園書事》,描寫了一幅初夏時節蛙鼓敲夏的意趣景象:西園春去,綠蔭愈加細密,微風顯出涼意。窗前的屋簷下,晚歸的雨燕互道平安,院中的池塘裡,亂蛙隱草叢,不停呱鳴。進入夏天,一場雷雨過後,池塘裡的蛙鳴便此起彼伏了。蛙聲如鼓,叫出夏天的意向,敲出夏天的涼意。古代文人墨客似乎更加鍾情於蛙鳴,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句。
  •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中的蛙聲實際指的是什麼?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中的蛙聲實際指的是什麼?時間:2020-06-04 11:43   來源:優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提問!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中的蛙聲實際指的是什麼?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中的蛙聲實際指的是什麼?雄蛙的叫聲、雌蛙的叫聲、雌性一起的叫聲。
  • 京西王佐鎮稻香飄 北京六城區內最大稻田今日開鐮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 王巍 王穎)10月18日,時隔一百五十多天,在北京西南邊的豐臺區王佐鎮佃起村,城六區內最大稻田迎來了開鐮節。新京報記者獲悉,今年王佐佃起村時隔40年再種水稻,水稻收成好於預期,預計明年佃起村的水稻種植面積將進一步增加。
  • 聽取蛙聲一片的美景,再也沒有了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每每想到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就會想到家鄉的「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情景。曾幾何時,傍晚在自家閣樓上,屋外的稻田裡,「呱呱呱...呱呱呱」青蛙叫個不停。前幾年,稻田裡剛栽秧苗不久,抓黃鱔的時候會碰到很多青蛙。
  • 農民想出一妙招稻田裡養螃蟹,村民調侃:螃蟹長大了,稻子也沒了
    這位村民家種植的是稻穀,因為家裡的地皮有限,如果只種稻穀,感覺收成賣的錢不夠補貼家用,於是思來索去,決定在稻田裡養螃蟹!螃蟹是國人非常喜愛的一種美食,各種餐廳每天都大量地收購螃蟹,銷路非常好,因此養螃蟹是最合適不過了。
  • 瞰豐收 | 稻香瀋陽
    10月裡,走進廣袤的鄉村,秋天的到來讓人興奮。北方爽利的秋風之下,大地的面貌為之一變。色彩鮮豔的農作物自成一道靚麗的風景,也為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和富足感。俯瞰遼寧大地,豐收自有另一番顏色。你的家鄉是什麼顏色的?
  • 玉雕裡的蛙類,沒想到它們的寓意如此美好!
    夜色瀰漫,曲曲折折的荷塘裡,傳來一片片蛙叫,伴隨著涼風徐徐吹拂,感到一種別樣的清幽,獨屬童年的夏天仿佛也定格在了這一幕。在物資匱乏的時代,童年的樂趣就是捉青蛙玩,聽一片蛙聲,望著一望無際的稻田,沁人心脾,恬靜愜意。然而現實生活中,青蛙這種動物,雖然承載了很多人的回憶,但是長得卻不夠討喜,導致一些人看到青蛙就會感到害怕。
  • 好作文|杭州市求知小學六(5)班許諾:稻田裡的歌
    秋天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豐收,可我卻一直不明白,豐收有那麼喜悅、那麼新奇嗎?而就在我到外婆家的那一刻,這首「歌」給了我個完美的答案。公雞還沒打鳴,我就被外婆早早地叫了起來。我們挑著四個籃筐,晃晃悠悠地來到了田裡,眼前的一幕可真是讓我感到無比的驚訝。
  • 現在來嘉北郊野公園,你會遇到一個8米高的巨人!
    今年,市民不僅可以在公園的各個角落看到形式多樣的稻草雕塑,還可以在稻田裡聽演唱會、看露天電影,通過「吃稻」「看稻」「聽稻」「知稻」「玩稻」,體驗嘉北郊野公園的自然樂趣。據了解,本屆稻草文化節邀請了藝術家親自設計稻草藝術雕塑,並為每個區域設置了各具特色的主題,包括海洋、農田、豐收等,聯動整個公園,市民可以打卡和不同的主題雕塑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