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展」韓國科學家開發新型抗癌療法可預防耐藥性 減輕不良反應

2020-10-24 轉化醫學網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化學療法對多種癌症具有顯著的療效,然而,在許多臨床適應症中,耐藥性降低了化療的有效性和敏感性,導致治療失敗和癌症復發。近期,韓國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抗癌藥,可以潛在地預防耐藥性

這種藥物在機體中遇到癌細胞時,會與癌細胞中過表達的組織蛋白酶B反應,產生的結合物與耐藥性抑制劑一起在癌細胞中特異性釋放抗癌劑,從而有效治療癌症。不僅可以抑制癌細胞固有的耐藥性,而且可以抑制癌細胞在化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獲得性耐藥性

這項工作由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的Kwang-meyung Kim博士領導,並發表於《生物材料》雜誌,題為「Cancer-specific drug-drug nanoparticles of pro-apoptotic and cathepsin B-cleavable peptide-conjugated doxorubicin for drug-resistant cancer therapy」。

研究人員通過結合一種抑制耐藥性的藥物(SMAC)和一種抗癌藥(阿黴素)開發了這種新藥。

所產生的藥物起先在機體中保持無活性,直到遇到癌細胞並與在癌細胞中過度表達的組織蛋白酶B反應。該研究小組表示,該結合物可與抗藥性抑制劑一起在癌細胞中特異性釋放抗癌劑,從而有效治療癌症。它不僅可以抑制癌細胞固有的耐藥性,而且可以抑制癌細胞在化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獲得性耐藥性。

圖解摘要

組織蛋白酶B在正常細胞中產生的量相對較少。因此,該藥物納米顆粒(DD-NPs)在正常細胞中保持無活性並且不會釋放藥物,這將減少與常規化療相關的副作用

Kim說:「這種特定於癌症的藥物納米顆粒可有效抑制耐藥性,同時降低對正常細胞的毒性,因此有望將其用作新型抗癌藥,預防耐藥性和不良反應。」

研究人員通過將促凋亡肽藥物(SMAC; Ala-Val-Pro-Ile-Ala-Gln, AVPIAQ)組織蛋白酶B裂解肽(Phe-Arg- Arg-Gly(FRRG)阿黴素(DOX)結合,從而產生SMAC-FRRG-DOX,該蛋白可以自組裝成納米顆粒。並且僅在過表達組織蛋白酶B的癌細胞中特異地將所得的DD-NPs裂解為促凋亡SMAC和細胞毒性DOX,從而誘導了促凋亡活性與化療的協同作用。

研究顯示,在MCF-7乳腺癌荷瘤小鼠中,DD-NPs通過增強通透性和滯留(EPR)效應在靶腫瘤組織中大量積聚,釋放SMAC和DOX,顯示協同促凋亡/化療作用。此外,在轉移性肺癌模型中,DD-NPs顯著抑制腫瘤生長並提高整體生存率。

游離DOX、DOX/SMAC或DD-NPs治療後,在指定時間點,通過 IVIS Lumina Series III全身生物發光成像觀察轉移性肺癌的生長 來源:韓國科學技術學院(KIST)

研究人員表示:「總的來說,這種腫瘤特異性藥物納米顆粒可能是治療具有高癌細胞特異性的耐藥性癌症的一種有前途的策略。」

參考資料:

【1】https://www.genengnews.com/news/novel-anticancer-therapy-reportedly-overcomes-drug-resistance-and-adverse-effects/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0305937#!

相關焦點

  • 韓國科學家開發新型抗癌療法可預防耐藥性,減輕不良反應
    這種藥物在機體中遇到癌細胞時,會與癌細胞中過表達的組織蛋白酶B反應,產生的結合物與耐藥性抑制劑一起在癌細胞中特異性釋放抗癌劑,從而有效治療癌症。不僅可以抑制癌細胞固有的耐藥性,而且可以抑制癌細胞在化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獲得性耐藥性。
  • 科學家識別出新型潛在的生物標誌物,有望幫助開發抗癌新療法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潛在的方法能夠預測哪些患者會對阻斷Wnt信號產生的癌症療法產生反應,比如一種在新加坡開發的新型藥物ETC-159,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新型個體化的癌症療法。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協同抗癌聯合療法 有望靶向治療多種類型的癌症
    為了消滅癌細胞,科學家們越來越多地轉向開始使用組合性的療法;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馬普高分子所和中國大連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將化學療法與光動力療法結合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抗癌聯合療法
  • 面對腫瘤「叛變軍師」——TGF-β 科學家在開發哪些抗癌療法?
    它們不僅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還能利用基因突變等方式獲得耐藥性。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稱為TGF-β的分子扮演著重要角色。不過,它的特殊性在於,會根據腫瘤的發展進程,表現出抑制腫瘤和促進腫瘤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應答反應。這像極了「叛變軍師」。
  • 面對腫瘤「叛變軍師」――TGF-β 科學家正在開發哪些抗癌療法
    它們不僅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還能利用基因突變等方式獲得耐藥性。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稱為TGF-β的分子扮演著重要角色。不過,它的特殊性在於,會根據腫瘤的發展進程,表現出抑制腫瘤和促進腫瘤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應答反應。這像極了「叛變軍師」。
  • 癌細胞對療法產生耐受性分子機制 可能幫助開發新型抗癌療法
    ,其或能在癌症藥物療法治療時仍然保持腫瘤細胞的生長,相關研究結果或為科學家們開發新方法來阻斷癌細胞生長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大約在10年前,很多癌症研究人員主要聚焦於研究癌細胞的突變以及如何關閉這些突變,而這種專注以治療的形式得到了回報,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型療法能從本質上關閉大約在一半皮膚癌中發生突變並調節腫瘤細胞生長的基因的表達,然而不幸的是,這種昂貴且艱苦的療法也有其局限性,僅有一半的癌症患者機體的腫瘤會消失1個月至1年時間,而存活下來的癌細胞則會促進癌症患者疾病復發,這種細胞對藥物會產生一定的耐受性。
  • 癌細胞可轉化為脂肪細胞?看最新研究怎麼說—抗癌管家
    而癌細胞可以通過基因突變,降低靶點被抑制的可能性(如在靶點蛋白上的突變導致藥物無法再跟靶點結合,或者激活各種信號通路),帶來的結果是攜帶突變的癌細胞對靶向療法產生耐藥性。 近年來,不斷有研究表明: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
  • 「PNAS」巨噬細胞被「策反」怎麼辦?卡羅林斯卡科學家開發新型免疫療法來應對
    近十年來,對抗癌症的免疫療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仍然有一些類型的癌症對現有的免疫療法無反應。近期,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一項研究報告了一種新型的免疫療法,這種療法正是針對那些被腫瘤「策反」的巨噬細胞,該療法有望為將來的癌症治療提供更多選擇。
  • 激活p53,創新血癌組合療法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在很多癌症中,TP53基因突變與患者的不良預後相關,通常與抗癌藥的耐藥性和較差的總體生存率也相關。目前,沒有針對這一MDS患者群體的治療選擇出現。 APR-246是一款小分子藥物,可「重新激活」已經突變失活的p53蛋白。它已在許多治療實體腫瘤和血液癌症的臨床前研究中觀察到抗腫瘤活性,包括MDS,AML和卵巢癌。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這篇文章於近日發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雜誌上,指出了mAbs在治療感染疾病中的潛在應用以及作為預防手段降低個人的感染風險、延緩疾病爆發。文章中,研究人員強調了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將促進快速、有策略地開發mAbs以預防和治療日益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最終可能改變流行病學進程。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COVID-19doi:10.1038/s41591-020-0998-x近日,來自範德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基於目前臨床前研究的積極結果,我們所開發的潛在中和性抗體或有望作為一種潛在的療法幫助抑制和治療COVID-19,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了國際雜誌Nature Medicine上。
  •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發布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
    今日發布的綜合性報告回顧了截至2020年7月底,過去一年裡我們在抗擊癌症路上獲得的眾多進展。它不但包括對創新抗癌療法的總結和對癌症研究最新進展的梳理,還對預防癌症和患者護理做出了詳盡的匯報。不論你是藥物研發人員、患者、護理人員,還是只想增進對癌症的了解,這份報告都能給你提供有益的信息。今日,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與讀者分享這一報告的精彩內容。
  • Cell:科學家闡明微生物組和機體抗癌免疫監視之間的關聯
    從19世紀晚些時候,研究癌症和微生物之間的關聯就已經成為科學界的研究重點了,從那時開始臨床腫瘤學家等研究人員就已經開始嘗試分離微生物產物及製劑來治療多種人類疾病,比如基於減毒牛分枝桿菌而開發的表淺性膀胱癌療法,以及利用溶瘤皰疹病毒治療黑色素瘤的新型療法等。
  • 2020年,愛滋病領域有什麼重大進展?
    |世界愛滋病日專題策劃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攜手防疫防艾,共擔健康責任」,旨在強調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背景下,加強團隊合作。在世界愛滋病日到來之際,我們來盤點一下,今年在愛滋病領域都有哪些重大的進展?公共衛生策略的進展1.
  • 研發日報丨信達生物宣布阿達木單抗注射液在中國獲批新適應症
    【藥品審批】賽諾菲疫苗獲歐盟批准 用於12個月及以上人群預防腦膜炎球菌病11月23日,歐盟委員會(EC)已批准賽諾菲巴斯德(Sanofi-Pasteur)疫苗MenQuadfi®可針對12個月及以上的人進行主動免疫接種,以預防由A、C、W和Y群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侵襲性腦膜炎球菌病
  • 科學家們在癌症亞型研究上的新進展!
    圖片來源:www.neurosurgery-blog.com【6】Oncogene Oncotarget:解析兒童腦瘤亞型的分子特性有望幫助開發新型個體化抗癌療法.2017.276    doi:10.18632/oncotarget.20949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gene和Oncotarget上的兩篇研究報告中,來自費城兒童醫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對常見的兒童腦瘤—小兒輕度神經膠質瘤(PLGG)進行研究發現,在突變基因與其它基因相結合的過程中或許存在關鍵的生物學差異能夠驅動兒童癌症的發生,相關研究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有效的抗癌療法來精準靶向作用患者機體的腫瘤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腸癌模型 或有望揭示癌細胞如何對免疫療法藥物...
    2020年11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英國倫敦癌症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複雜的模型系統,其或能模擬最常見的腸癌,並能揭示腸癌是如何躲避免疫療法攻擊的;2020年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虛擬展示會上所展示的一項正在進行的研究的初步研究結果對科學家們闡明腸癌如何對藥物cibisatamab產生耐藥性提供了新的見解,該藥物是由羅氏製藥公司開發的一種新型的免疫療法藥物
  • 可消滅實體腫瘤細胞!985高校專家提出納米抗癌新策略,成果已公開發表!
    作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天津大學始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今年以來,學校在腫瘤研究領域不斷取得新成果,為人民生命健康貢獻"天大"力量。天大設計新型納米武器精準打擊癌細胞傳統癌症化療在靶向性、耐藥性、副作用、轉移復發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
  • ...揭秘科學家們如何利用組織幹細胞來開發新型靶向性再生醫學療法!
    ,同時還闡明了幹細胞如何介導天然的組織再生並執行損傷所引起的機體的再生行為,此外,研究人員還討論了在機體老化期間這些通訊網絡是如何中斷的,以及理解組織中幹細胞的特性如何幫助改善再生醫學療法的研究和開發。
  • 近期肺癌相關研究進展一覽
    (NSCLC),這表明一種可能的新方法可用於治療已對靶向EGFR抑制劑奧西替尼產生抗藥性的癌症。Cell Stem Cell:新型類器官平臺或能加速早期肺癌的研究 有望幫助開發新型潛在的靶向性療法doi:10.1016/j.stem.2020.07.022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Stem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哈佛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加速平臺,其或用來研究早期階段的肺癌並能識別和檢測潛在的新型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