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或可以從蝙蝠直接傳播給人類,不需要中間宿主

2020-11-22 生物谷

2020年3月1日訊 /

生物谷

BIOON /--三年前,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陪同疾病生態學家Kevin Olival前往馬來西亞婆羅洲進行實地考察。


Olival是非營利研究組織生態健康聯盟的成員,他在那裡捕捉蝙蝠並收集它們的體液樣本。然後他和他的合作者將測試樣本中的病毒。蝙蝠以攜帶一些危險的病毒而聞名,尤其是那些有可能通過所謂的"溢出效應"(動物病毒跳到人體內)引發全球疫情的病毒。


因此,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下一個重大威脅。


他們的研究結果使中國目前的冠狀病毒疫情有了全新的認識。科學家說這是由一個溢出事件造成的。樣本收集項目的調查結果表明,這種溢出實際上已經在中國悄然發生了多年。

圖片來源:Kevin Olival


蝙蝠取樣


證據來自於數小時艱苦的樣本採集過程,就像NPR在婆羅洲所看到的:


Olival在一片熱帶雨林的邊緣,坐在一個臨時搭建的戶外實驗室裡。在一張摺疊桌上,他放了一隻雌性小蝙蝠。


"好吧,女孩。沒事的,小女孩。"Olival邊說邊安慰地看著蝙蝠扭動身體。


Olival解釋說:"我們把口腔拭子放在喉嚨後部。我只是用兩個手指捧著她的頭。"


他笑了。"噢,好的!那個拭子上肯定有一些樣本。"


蝙蝠突然發出吱吱聲。


"那是對直腸拭子的反應,"Olival挖苦地說。


再抽幾下,就完事了。


"現在她得到了特殊的待遇,"Olival說。"一點芒果汁作為獎勵。"


當時,Olival和他的同事也在收集中國數千隻蝙蝠的樣本。


快進到現在。Olival說,他們的發現令人震驚:"從我們在中國採集的所有樣本中,我們總共發現了大約400種新的冠狀病毒。"


這意味著有400個可能引發另一場疫情爆發的候選病毒。畢竟,早在2002年,一種冠狀病毒就在中國引起了一場大規模的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目前的疫情是由SARS相關的冠狀病毒引起的。


通往人類的直接道路


更糟糕的是:科學家們認為病毒擴散的情況很少見--蝙蝠冠狀病毒通常不會感染人類,因此採取了複雜的步驟。第一步:蝙蝠冠狀病毒必須感染一些比蝙蝠更接近人類的動物。第二步:在其他動物體內,病毒需要獲得新的

遺傳

密碼。


但Olival說,採樣項目發現這些步驟是不必要的。


"我們所展示的是,這些蝙蝠種群中的SARS相關病毒有直接進入人類細胞的潛力,而不需要感染另一個宿主的額外突變步驟。"


換句話說,引發新疫情的途徑可能要直接得多。


例如,研究人員發現的一種冠狀病毒與非典病毒的基因非常相似。所以他們把它放在有人類細胞的培養皿中。病毒成功地感染了細胞。


接觸蝙蝠


Olival說,蝙蝠冠狀病毒至少在實驗室環境中具有這種生物能力,這一事實提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下一個問題:有證據表明這些病毒正在感染現實世界中的人類嗎?


因此,研究人員開始從居住在他們研究的蝙蝠洞附近的中國村民身上提取血液樣本。


李紅英(音譯)是生態健康聯盟的生態學家。她說,這些人有很多可能無意中接觸到蝙蝠的唾液、尿液或便便。


"在一些地方,你會發現蝙蝠棲息在人們的家裡,"她說。"很多人都說,'有一次一隻蝙蝠飛到我家,我把它打死了',或者'蝙蝠在我家後院吃水果'。"

圖片來源於 :Kevin Olival


人們甚至參觀了蝙蝠洞,李說。在夏天,洞穴是一個特別受歡迎的去處,因為它們可以緩解炎熱。


"當我們去洞穴採樣時,我們通常會看到人們的啤酒瓶和水瓶,"李說。


她和她的同事檢查了村民的血液,尋找最近感染蝙蝠冠狀病毒的跡象。研究小組又對其他一些農村地區的人做了同樣的實驗。每次,李說,"我們發現冠狀病毒已經蔓延到人類。"


這些是未被發現的多次小型疫情。


Olival說,這一發現是一個巨大的危險信號:"有跡象表明,這些與非典相關的病毒正在侵入人體,即使它們沒有引起任何明顯的疾病。"


事實上,人們甚至可能有症狀,但衛生當局從未注意到它。


溢出效應


溢出效應引出了目前冠狀病毒的爆發。生態健康聯盟在中國的長期合作夥伴(主要是武漢病毒學研究所和武漢金銀灘醫院的研究人員)一開始就將這種新病毒與他們採集的蝙蝠樣本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了二者非常接近。


Olival說:"病毒分類學家可能會把這種病毒稱為同一種病毒。"


Olival說,這表明這次感染了數萬人的疫情可能直接來自蝙蝠。


而且,他補充說,更重要的結論是明確的:"這些與蝙蝠非典相關的冠狀病毒正在活躍地向人類蔓延。"


並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引發致命的流行病。但這種溢出發生得越頻繁,機會就越大。(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柳葉刀談新冠病毒:蝙蝠冬眠,誰是中間宿主?
    第四,在SARS和MERS中,蝙蝠都是其自然宿主,另一種動物作為中間宿主,而人類作為最終宿主。該研究在取自患者的全部10份基因樣本中均發現了2019-nCoV,包括8個完整基因組和2個部分基因組。各樣本的基因序列幾乎完全相同(超過99.98%的基因序列相同),這表明該病毒是最近才侵染人類。
  • 新冠病毒直接來源於蝙蝠嗎?這三個問題需要解答
    鑑於蝙蝠與人類的交集不多,目前科研界普遍認為存在中間宿主,香港大學教授管軼、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沈永義、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研究員陳金平等把目光投向了被走私最多的野生哺乳動物——穿山甲。三個團隊拿到了廣東和廣西海關2017年到2019年打擊走私繳獲的馬來亞穿山甲樣本,檢測發現,這些馬來亞穿山甲體內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一致性在90%左右(三個團隊檢測的數據不盡相同)。
  • 海外最新研究揭示蝙蝠攜帶新冠病毒可能直接感染人 無需經過中間宿主
    專家稱他和同事們採集蝙蝠的研究項目發現,蝙蝠病毒並不需要在另外一種動物體內發生變異才能感染人類。「這些步驟是不必要的。我們所展示的是,這些蝙蝠種群中與SARS相關的病毒有直接進入人類細胞的潛力,而不需要感染另一個宿主導致額外突變。」
  • 新研究稱樹鼩、雪貂或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新研究稱樹鼩、雪貂或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Winnie Lee • 2020-04-07 08:46:07 來源:前瞻網
  • 龜鱉不可能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致吳建國教授的公開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冠病毒來源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科學研究的重點。近日,暨南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院吳建國教授作為通訊作者之一在《醫學病毒學雜誌》上發表論文並得出結論:龜類也可能是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潛在中間宿主。
  • 最新研究表明: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繼蝙蝠、穿山甲之後,2月26日,暨南大學吳建國課題組聯合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的劉龍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發表文章稱,龜類(西部錦龜、綠海龜、中華鱉)也可能是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潛在中間宿主。
  • 流浪狗是中間宿主?新研究:新冠病毒更可能在哺乳動物消化道中進化
    隨後,科學家一直在尋找人類與蝙蝠之間的中間動物宿主,其自身可能會攜帶多種冠狀病毒,並首次將 SARS-CoV-2 傳入人群中。 穿甲山被認為是可能的中間宿主,但實際上,從它們身上分離出的冠狀病毒與 SARS-CoV-2 的差異很大。「如果向前追溯,這表明該病毒與新冠病毒的共同祖先應該存在於很久以前——大概是 1960 年代。」
  • 新冠病毒從何而來——從蝙蝠到人類的演變之路
    從蝙蝠開始,病毒經過怎樣的傳播和演變最終成為危害人類的新冠病毒,需要我們去好好探尋一番。、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等,它們的自然宿主都是蝙蝠。,但是由於大部分蝙蝠都生活在深山老林的山洞中,很少與人類接觸,所以,蝙蝠身上的病毒一般很難傳播到人類群體中。
  •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新冠病毒中間宿主仍未找到
    18日下午,在中關村論壇的平行論壇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新發傳染病中心主任石正麗介紹了新冠肺炎病原學鑑定和可能的起源。她透露,團隊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也不排除其他野生動物,但中間宿主尚未找到,這也證明,該病毒非常狡猾,從野生動物傳到人類社會悄無聲息,這個過程也是後續在新冠病毒病原學研究中需要重視的部分。
  • ...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是穿山甲?華南農業:可能還有其他小型食肉動物
    這項研究成果是攻關團隊分析1000多份樣品之後的結果,鎖定穿山甲為潛在中間宿主,通過病毒檢測,並對病毒基因組進行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基因序列相似性表達99%。不過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沈永義稱:「穿山甲是潛在的中間宿主,但中間宿主可能有多個。以SARS為例,除了果子狸,其他小型食肉動物也可能對病毒擴大作用。」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專家:需公開基因序列
    記者 | 陳鑫2020年2月7日凌晨,一則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消息迅速在網絡流傳。這是繼蛇和水貂假說後,又一項針對新冠病毒中間宿主進行的研究。「這個成果首次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的中間宿主,有利於阻斷病毒動物源,避免病原的長期傳播,促進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防控。」肖立華說。界面新聞多次致電華南農業大學及肖立華,截至發稿未有接聽。廣州動物園辦公室人員表示,目前不接受採訪。
  • 新冠病毒譜系或已在蝙蝠中傳播數十年
    近日,《自然》子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了一篇探討新冠病毒起源的論文,提出新冠病毒可能在約40年至70年前就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了。這一發現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SARS-CoV-2)的病毒譜系可能已經在蝙蝠中傳播了數十年。
  • 最新研究駁斥新冠病毒為「人造」產物 蛇不是中間宿主
    :蛇是這種新病毒的中間宿主,以及一種關鍵的冠狀病毒蛋白與HIV-1蛋白有著「不可思議的相似之處」。現在,最新發表在ACS《蛋白質組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反駁了這兩種觀點,並指出,有鱗的、類食蟻獸的穿山甲是在蝙蝠和人類之間傳播SARS-CoV-2的缺失環節。了解致使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的SARS-CoV-2病毒的來源和傳播方式,對其控制和治療非常重要。大多數專家認為,蝙蝠是天然的SARS-CoV-2宿主,但要讓這種病毒從蝙蝠傳染給人類,還需要一個中間宿主。
  • 新冠病毒中間宿主有新發現!穿山甲被冤枉了?宿主或是這兩種動物
    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至今,關於病毒的來源問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一個重點,了解新冠病毒來源,對於防止疫情死灰復燃意義重大。從最開始的蛇、水貂、烏龜到近期的穿山甲,科研人員尋找中間宿主的腳步從未停止,但找尋過程並非大家想像中那麼簡單,可能需要不斷推倒重來。
  • 穿山甲體內病毒與新冠病毒相似度達99%,它會是潛在中間宿主嗎?
    被分離出來的毒株和感染人體的新型冠形病毒的毒株的序列相似度高達99%。於是,他們認為穿山甲有可能是潛在的中間宿主。此前,許多研究團隊也曾陸續發表過新型冠形病毒可能的宿主,比如:蝙蝠直接跨種傳播,或者蛇。但事實上,穿山甲體內毒株的序列相似度要遠超過蝙蝠,蝙蝠體內毒株的序列相似度僅有91%,而穿山甲則高達99%。
  • 美機構建議暫停蝙蝠研究:擔心蝙蝠被人類傳染新冠病毒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1日報導,新冠肺炎是由一種動物源病毒(即可在動物和人類之間來回傳播的病毒)引發的。目前尚不清楚它傳染人類的確切路徑。科學家們說,傳播步驟可能包括停留在一種中間物種身上,比如被大量走私的瀕危哺乳動物穿山甲。研究已表明,引發新冠肺炎的這種病毒能由人類傳染給動物,包括狗和貓。最近,紐約市布朗克斯動物園一隻馬來亞虎經檢測感染了新冠病毒。
  • 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譜系或在蝙蝠中已傳播幾十年
    來源:科技日報國際戰「疫」行動 科技日報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一項最新病毒學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或在40年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其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經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華農這一最新發現意味著什麼?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肖立華表示,團隊的發現,首次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研究結果有利於阻斷病毒動物源,避免病原的長期傳播,也可能促進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防控。視頻:華農團隊確定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宿主,高清電鏡照片曝光,時長約2分25秒華南農業大學發現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是如何發現的?有何意義?
  • 新冠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
    新華社倫敦7月28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國際團隊28日在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報告說,新冠病毒可能在40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有不小難度,因為不同病毒之間會交換遺傳物質而重組,病毒基因組亞區可能起源於不同的祖先。
  • 穿山甲或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
    據新華社倫敦5月8日電《自然》雜誌日前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科研人員基於基因組數據比對等分析發現,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這項研究由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動物園等機構研究人員合作開展。之前,相關成果2月份已在國內發布,當時曾引起較大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