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贊回答身邊,有個讓人放鬆的人是什麼感覺?答案我太喜歡了

2020-12-06 程小亦

知乎上有個問題,身邊有個讓人放鬆的人是什麼感覺?

有個高贊回答是,你會願意敞開心扉與他分享身邊的喜樂哀怒,分享最真實的自己。

這句話,深得我意。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把人際關係處理得非常乾淨,可往往撇得越清楚的人,內心越是戰戰兢兢,活得也就越累。

一個能讓人放鬆的人,相處起來如釋重負,如沐春風,自然而然會得到他人真心以待和坦露心扉,做好以下三點你也能成為一個讓人放鬆的人。

對錯誤寬容相待

一位人際關係學專家曾說過,在跟人打交道時,不能把對方想像成理性的動物,而必須時刻記著對方是情感動物,並且滿是偏見,基於自尊心和虛榮心而先去。

深以為然。

一個能夠站在他人立場,用尊重的態度去發現和處理問題的人,往往更容易與他產生情感連接。

曾經看過一位作家,寫過關於自己從事諮詢師的真實經歷。

在心理界,每一位新的諮詢師都要接受資深諮詢師的督導。

當時,這位作家還是一位新人諮詢師,每天工作之於要記錄到訪者的問題,以及自己的回答,然後提交給資深諮詢師。

資深諮詢師會根據他提供的記錄,指出問題所在,以及如何回答這些問題。

與他對接的資深諮詢師常常會鼓勵他:「你的報告很優秀,我聽了你的報告,建議你哪個部分可以說得更好些,可是這都是事後諸葛亮,即使是我在現場,也不一定能有更好的回答。」

簡單的一句話,就讓他覺得自己的人格沒有被否定。面對錯誤問題,前輩能夠以鼓勵的方式引導,於他而言這也是對他工作的認可。

後來,這名作家也成了心理界出名的諮詢師。

莎士比亞曾說,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

一個人總是在提出別人錯誤前,先提出自己也有可能犯的錯,實則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不但給對方留下了自尊心,還為對方搭建起一道心理防線,減少了在交流過程產生不必要的緊張氛圍。

不輕易否定他人,他人的錯誤寬容相待之人這樣的人與他相處起來,更讓人放鬆。

不隱藏自我缺點

《在共情式溝通》一書中,作者說到,生活中,誰都有缺點,越是不試圖掩蓋缺點的人,相處起來才越讓人放鬆。

同事張帥在我們班裡非常討人喜歡。

有一次,我們班組織外出野餐,要求每個人必須自帶一份食物。

張帥帶了漢堡。當時,很多同事都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張帥笑笑地說,為了完成這次任務,自己做了拿手的漢堡,他接著說到,中間的芝士醬沒有塗均,雞排煎的有點糊。

同事們紛紛朝著張帥走過去,伸出手索要一個漢堡愉快地吃了起來。

其實,這次野餐很多同事都選擇購買成品食物,而張帥卻很坦誠地讓我們看到了他的不足之處,在場的同事們並沒有因為他帶的食物不完美而吐槽,反而讓大家都覺得與張帥一起出來玩很輕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一面,只是有些人願意坦誠表露缺點,而有些人卻選擇默默收起缺點,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相處模式就是學會共情。

在這本《共情式溝通》書中,講到了很多共情是一生種未被欣賞的存在,共情是溝通的靈魂,想要做到更好地與人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共情。

與不想讓人看到弱點的人,相處起來心會累,因為他們在心中為自己築起了一座壁壘,不想讓我們看到真心,也不會對我們講真話;而與不刻意隱藏缺點的人相處起來,別人不覺得比你差,更容易產生親近感,相處起來也更讓人放鬆,這樣建立起來的感情是不會因為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學會適當的給予

凌子是我參加普通話培訓的同學。

普通話培訓為期一個月,在這期間,參加培訓的十名同學最大的願望就是如願拿到合格證書。

下課鈴聲一響,同學們都把老師圍的水洩不通,有的在請教疑難字發音,有的則是在詢問考試的相關信息。

可凌子卻與大多數同學的想法不同。

凌子隔三差五都會把自己收集到的考試材料,上傳到考試群裡共享,有時甚至還在家裡提前列印好材料,拿到班上分享給同學們。

我曾不解地問她:「為麼這麼樂此不彼地分享辛苦得來的材料?」

她笑笑地說到:「與其一個人埋頭學習,不如拿出來與大家共同事習,一起進步。」

培訓期間,凌子總是在不斷給予,下課後,同學們也會主動過來與她探討學習上的問題,大家有都覺得與她相處起來特別放鬆,還可以收穫很多新知。

有一次,有一位同學從凌子的朋友圈得知,她正在參加一場比賽,有個項目需要拉票,同學們都自發在朋友圈拉票,最終凌子以票選第一名的好成績,成功進階。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對他人的付出是否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其實,你的每個行為都會成全你在他人心中的理想地位,甚至是讓對方產生依賴讓人覺得與你相處起來很放鬆。

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施比受更有福,真正的快樂是施予後的那份安慰的喜悅。

很多時候,你的付出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反作用於自己你給予人越多,他人也更願意與你交往,你也因此而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幫助。

人心都是相互的,哪怕是生活中一點點不起眼的小事,比如,一句「謝謝」,一個溫暖的提醒,都可以讓人感覺到你的善意和關心。

共情才是溝通的靈魂。你怎麼對他人,別人其實都看在眼裡:

對錯誤寬容相待,來自於內心的清明澄澈;

不隱藏自我缺點,來自於心靈深處的善意;

學會適當的給予,來自於為施予後的喜悅;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便是與他人相處起來讓人覺得舒心、放心。

讓人放鬆,才是一個人行走社會最大的能力。

願你我在這紛擾的世界裡,都能成為一個讓人放鬆的人。

我是@程小亦 如果你也喜歡今天的話題,或是你覺得讓人放鬆的人具有其它特徵,不妨在下方給我留言哦!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認真寫的回答得不到知乎高贊?
    為什麼你認真寫的回答得不到知乎高贊呢?這篇文章可能給你答案。而作為知乎的回答者,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呢?下面正式給出知乎高贊的三條原則:原則一:在臨界點之內我們已經知道,是馬太效應使大部分長尾答案得不到展示。那有沒有可能存在這樣一個臨界點?
  • 知乎引流深度乾貨文,5000字長文教你知乎快速漲粉
    再說說一句話介紹,這裡劃重點,這幾乎是知乎官方唯一認可的廣告位置,不管是V還是公眾號,都可以在這裡留,如何在十幾個字內寫出轉化超高的文案,答案是拋誘餌,用戶渴望什麼就給什麼,具體電子書裡有說。至於用戶名,儘量生活化和有趣化。之前有個老哥問我為啥知乎粉絲不上漲,我讓他發下暱稱我搜,結果「V:...."
  • 知乎高贊:長大後,發現什麼樣的人不值得深交?
    最後問我為什麼沒對象,給我的定義是性格太內向,所以找不著對象。無論我說什麼,都能找到反駁我的理由,瞬間氣氛尷尬到極點,我也開始有意保持沉默,甚至後悔自己為什麼要出來。為什麼總有人看什麼都不順眼?看完後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01遠離你身邊不停貶低你的人喜歡通過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人,通常層次都不太高。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用知乎:它做了什麼?
    我認為不喜歡用知乎的用戶,通常來說就會喜歡用百度知道、悟空問答等知識社區。因為「知乎」與「百度知道」「悟空問答」都是知識分享產品,為網民解決問題,卻又有些不同。先來說說知乎上都有什麼內容以及它的定位。我知道有「知乎」這個知識社區網站,是在5、6年前。根據「知乎」發展歷程,知乎網站2010年12月開放,如今已有8個年頭,而去年9月才公布擁有過億用戶量。作為網絡問答社區,「知乎」連接著各行各業的用戶。用戶分享著彼此的知識、經驗和見解,為中文網際網路源源不斷地提供多種多樣的信息。
  • 美國「知乎」上這個回答又火了!
    最近,在美版「知乎」Quora上這樣一個提問火了:你去過的國家裡,有哪個是與之前聽到的描述完全不一樣的?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中國!這位外國網友說:這是地球最安全的國家,在這裡,我從未感到過害怕!
  • 美國「知乎」上這個回答又火了
    最近,在美版「知乎」Quora上這樣一個提問火了:你去過的國家裡,有哪個是與之前聽到的描述完全不一樣的?
  • 來自知乎的靈魂一問:人這一輩子,最不能透支什麼
    現在別說葛優躺,就是坐著碼一兩個小時字,再起身,都感覺腰酸背痛。有很多別人費盡口舌說的道理,在年輕的我們看來,也不過是杞人憂天。別人說得再多,我們也會不以為然,不走心地應和著,不會的,沒事的。所以往往很多的苦口婆心,都被錯當成了無病呻吟。
  • 推薦5個知乎高贊的視頻剪輯網站,一年輕鬆多賺幾十萬
    今天為大家分享5個知乎高贊的視頻剪輯網站!乾貨分享實用且免費的視頻剪輯網站,每一個都逼格滿滿。1、快剪輯我用過的剪輯網站不少,細數下來手機端從幾個輕度剪輯短視頻網站到硬核一些的。pc的各大剪輯和特效軟體等都有著數小時的剪輯經歷,用了這麼多網站,快剪輯的濾鏡效果支持顏色調整,感覺非常棒,比市面上大部分剪輯軟體都出色,未來希望能再增加一些如顆粒感或銳度等選項,視覺特效希望能更豐富。
  • 知乎高贊回答:有什麼相見恨晚的學英語方法?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在當今社會,英語還重要嗎?  點讚第一的回答是——英語可以差,但你的口語一定要好!  你記住了1萬個單詞、將語法書倒背如流、英語成績名列前茅、英語證書一大摞。  但你的口語差,看見老外張不了口,說話吞吞吐吐、詞不達意,沒有人會認為你的英語好,升職加薪永遠沒有你的份。
  • 知乎產品分析報告
    (3)用戶使用場景:用戶在什麼情況下會使用產品 舉例: 用戶類型1:小A,男,30歲,在日本留學後工作並定居,十分了解日本文化,喜歡分享生活。想通過回答問題、開辦Live、發表文章,來幫助某些想去日本留學、旅遊的人更加了解日本。並且通過分享知識,小A自己也賺了一些錢。
  • 面試官問:「你的興趣愛好是什麼?」這樣回答,面試官最滿意
    」就是這種類型的,這個題目相對放鬆,回答也多元化,沒有統一的答案,但遠遠不是為了找同好,所以還是需要注意,好好回答。1 面試官為什麼要問這道題?面試官時間是很寶貴的,在短短一個小時之內,需要對候選人深入的了解,所以問任何問題都是有目的性的,那面試官問:「你的興趣愛好是什麼?」有什麼目的呢?
  • 章澤天以網絡侵權為由起訴知乎 頻頻被人針對的知乎這個鍋背得冤嗎?
    因為大部分起訴其實都緣於網友在社區裡發布的帖子,網友千千萬,有的人喜歡奶茶妹妹,有的人不喜歡奶茶妹妹,甚至會有惡意中傷、造謠,甚至有人身攻擊的不良言論,從這點來說與知乎無關。為何又說知乎不冤呢?因為它為這種不良言論提供了溫床,作為一個問答社區,沒做好內容的把控,出事情了,找誰呢?茫茫人海總不能順著網線找網友算帳吧?那肯定只能找知乎了。
  • 遇到真正喜歡的人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拿著手機一直看,想著他在幹什麼做什麼,他此時此刻在想什麼?自己想給他發信息卻又不好意思主動給他發。自己總是想看見他,只要見到他就會非常開心。當分開的時候又戀戀不捨。總覺得相處的時間太短。想一直陪在他的身邊,喜歡他的全部就算他有什麼表現不好的地方。自己也會覺得非常完美。當兩個人非常熟悉的時候。又想一直和他聊天都沒有話題的時候,自己努力的在找話題。
  • 自律的人是不是大多都無欲無求?
    關於怎樣變得自律,知乎上很多高贊回答都給出了詳細的方法。比如說,怎樣提升自控力,怎樣制定計劃等等。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失敗了。原因在哪?在我身邊,有好幾個大佬都屬於這類人。年紀輕輕就幹出一番成績,成為我們羨慕的對象。還有一些人,在年輕時只想著輕鬆穩定,安逸享樂,不去想太長遠的事。然而,當嘗到生活足夠多的毒打之後,才開始醒悟。
  • 美版知乎:您對中國有什麼印象?外網熱議:無知是西方的一種疾病
    但是偏偏總有那麼一群人抱著固有的偏見在大肆聲張。嫦娥五號剛剛升空,美太空軍便開始渲染「中國威脅」。對於這樣的一些言論臆造出來的「事實」我們不必太在意,這是西方政客們偏愛的戲碼。相比於這些,那些真正接觸過、了解過中國的西方民眾所發出的聲音則顯得有意義的多。日前在美版知乎上,一位名叫克裡斯·艾伯特的網友提問稱:您對中國有什麼印象?
  • 4.2億知乎新知用戶 品牌如何挖掘內容營銷紅利?
    有什麼領域是幾乎每個企業都在做,且持續增加預算的?我的答案是「內容營銷」。相信大家都對「內容為王」這個已經被市場/行業廣為接受和認可的觀點有所了解。說到內容營銷,知乎是一股蓄勢待發的力量,2020年甚至被網友們戲稱為「知乎年」。
  • 知乎高贊:為什麼有些人年紀輕輕卻思想深度遠高於常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些成功比較早的人,往往都是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知道了很多人一輩子才明白的道理。知乎上有個點讚1.7萬贊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年紀輕輕卻思想深度遠高於常人?
  • 知乎高贊:985計算機視覺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怒刷leetcode...
    新智元帶你看看這個70萬瀏覽量問題下的答案乾貨:找工作難,是因為前兩年AI領域泡沫太大。然而,真正的人才什麼時候都緊缺,搞紮實自己的基本功比什麼都重要。心態放平,好好刷leetcode,好offer總在不遠處。   計算機視覺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AI專業畢業後是不是找不到工作?近日,有知乎網友提問,獲得了70萬閱讀量。
  • 「一輩子不生孩子,晚年什麼感覺?」3個65歲丁克女人說出心裡話
    但一些反對丁克的人卻不這麼認為,我見過很多催生的人,大概意思相似:結婚不就是為了生孩子嗎?不生孩子兩個人過有什麼意思?也太自私了吧,年輕時想享受,老了你就知道了。 其實不過是每個人選擇的生活不一樣,真輪不到誰去議論誰的生活怎麼樣。
  • 遠離過勞死,也不要「報複式放鬆」|8種深度放鬆的方式
    事實上,在「高強度內卷」和「不幹就滾」之間,還存在一段可調節的灰度:放鬆的能力。——如果你說「噫,這不是廢話嗎」?那就請試試看:在3分鐘內進行一次深度放鬆。在我的小範圍調查裡,大部分人都沒法完全做到。ta們的反應是:啊,時間太短了吧。不行!我現在有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