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人是不是大多都無欲無求?

2020-12-05 張小鳴說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人問我關於自律的問題:

如何克服懶散拖延?如何讓自己每天充滿動力?怎樣改掉熬夜晚睡的壞習慣?怎樣才能變得像你一樣自律?

很多人認為自己無法自律的原因是自控力不足,也有人覺得是自己欲望太多,難以克制。

剛好,前兩天在知乎看到這個問題:自律的人是不是大多無欲無求?

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同時也希望你能真的明白,自律是怎麼回事,從而慢慢成為一個拔尖的人。

01

在我看來,自律的人不是無欲無求,恰恰相反,他們都有非常強烈的欲望。

關於怎樣變得自律,知乎上很多高贊回答都給出了詳細的方法。

比如說,怎樣提升自控力,怎樣制定計劃等等。

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失敗了。

原因在哪?

自律的人之所以自律,並不是意志力超群,也不是計劃做的多麼細緻完美。

最主要的是,他們都有長遠打算,非常渴望做成某件事。

比如說:

你很想考入某個心儀大學的研究生;你想穩定一點,考上家鄉的公務員;你渴望做點副業來提升收入。

你的欲望越強,執行力就越強。

關於這點,有類似經歷的人更容易理解。

總之,我想說的是,一個人對某事有了強烈的欲望,就會爆發出強大的動力,這股動力會讓你克服一切困難,向著目標奔跑。

而那些安於現狀、及時享樂的人,哪怕再詳細的計劃也沒用,他根本沒有動力,何談自律。

02

對某個長遠目標有強烈的欲望,這是一個人實現自律的關鍵。

因為在短期的享樂和長遠的回報之間,大多數人都是很難做出取捨的。

趨利避害、貪圖安逸是人類的天性,這早已經寫進了基因裡面。

從這點來看,我們沉迷手機、貪戀美食、享受安逸,這是很正常的,符合人類的天性,沒什麼不好意思說的。

但是,有這麼一小部分人,他們克制自己享樂的欲望,寧願現在過得苦逼一些。

他們做出這些「反人性」的行為,圖啥?肯定不是為了自虐。

面對唾手可得的快感不聞不問,很明顯,目前的東西已經無法滿足他。

在他心中,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野心。

為了能夠收穫這份長遠的回報,他必須捨棄一些及時滿足的誘惑。

說起來簡單,但真沒幾個人能做到。

因此,這種人往往是非常可怕的。

當一個人能夠延遲及時滿足的快感時,他所追求的東西一定不簡單。

而他本人,也在追求這件東西的道路上,變得越來越自律、越來越強大。

03

說到這裡,有些人會問,如何才能像那些自律的人一般,把關注點放在長遠回報上面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之處,就看你的追求是什麼。

有些人早早的就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他們能夠一往無前,堅定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所以,我們在熬夜追劇的時候,他們還在苦逼的打怪升級中。

在我們看來,他們是非常自律的一群人。看起來無欲無求,實際上他們對長遠回報的欲望遠大於即時的誘惑。

在我身邊,有好幾個大佬都屬於這類人。年紀輕輕就幹出一番成績,成為我們羨慕的對象。

還有一些人,在年輕時只想著輕鬆穩定,安逸享樂,不去想太長遠的事。

然而,當嘗到生活足夠多的毒打之後,才開始醒悟。

為了改變現狀,他們就像變了個人一樣,從開始的懶散頹廢,到現在的自律上進。

剩下的多數人,生活的苦吃了不少,也很想改變這種頹廢狀態,但總是難以拒絕身邊的誘惑,最後在生活的毒打中慢慢變得麻木。

04

我曾經在知乎上寫了一篇自律的回答,將近10萬贊。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我是一個比較自律的人。

實際上,我是被生活按在地方摩擦之後,才明白自己應該追求的是什麼。

這股欲望足夠強烈,動力也很強勁,所以才會讓我像打了雞血一般。

但這不代表我不喜歡安逸、享樂。

比起早起讀書,我更想睡到自然醒;比起自我提升,我更喜歡和朋友玩幾把王者;比起周末窩在房間寫作,我更喜歡和同學擼串蹦迪。

可每次我一想偷懶享樂的時候,就被內心那股追求長遠目標的欲望壓下去了。

坦白說,一個人在面對及時享樂和長遠目標的時候,是很難取捨的。

你有多自律,取決於你對長遠的目標有多強烈。

我認為,這才是自律的核心。

05

王小波說,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而自律,則是讓一個人越來越優秀的途徑。

因此,如果一個人總是獨來獨往,沒什麼娛樂活動,業餘時間都用來做看書、學習、健身這些「無聊」的事,千萬別小看他。

他這一系列自虐行為的背後,目的只有一個:有強烈的欲望去追求他想要的東西。

這類人,遲早是個牛逼的人。

相關焦點

  • 大多時候,我們都在假裝很努力
    「成功人士」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有一個固有的特質,就是努力!而努力的外在表象呈現出來的便是自律、專注、堅持而繁忙。普通人為了讓自己貼近成功,也會讓自己看起來自律、專注並忙碌起來。即使不是為了虛榮地追求「成功」,只為了讓自己變得正向充滿能量,也努力著粉飾自己的生活,扮演著「努力」的模樣。
  • 關於自律的經典句子
    1.如果說成功有哪些捷徑,我覺得其中的一條應該是:每天做一點點有益小事,然後繼續執行,保持自律的狀態.2.很多時候,你可以發現一個事,那就是胸中藏有大志的人,往往是一個很自律的人.3.經歷了很多事後,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可能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所以不要做欲望的奴隸,自律可以令我們活得更舒適高級.4.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如若你想徵服全世界,你就得先徵服自己.
  • 自律是人生最重要的準則
    自律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是克制人的劣根性最有效的辦法。不能自律的人,遲早是要失敗的。很多人成功過,但是曇花一現,根本原因就在於他缺乏自律,忘記了自律。自律,究竟是什麼?對照一下,你是不是這樣的人?
  • 朋友圈自律的人,都有哪些特質
    2020-09-22 20:15:58 來源: 看鑑人文歷史 舉報   自律的人面對誘惑時往往更擅長抵抗
  • 「口蜜腹劍」的人,大多都是這樣的
    這樣的人看似無害,實則是個定時炸彈,和這樣的人交往,無異於在自己身邊埋上一個隱患。而口蜜腹劍的人,大多都是這樣的。喜歡恭維老話說:「口出蜜言,十人九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脾氣,因此無論是在和人交往的起始,還是過程中,都不會過於的去討好和奉承。因此剛認識的人不屑於討好;而要好的人,沒必要去討好。
  • 自律的人,最值得深交
    自律與否,也和朋友密切相關。在一群放縱的人中間,很難想像自己能努力進取。走過半生,遇到過樂觀的人,悲觀的人,智慧的人,愚蠢的人,形形色色。到頭來,還是自律的人最值得深交。刷到過一個話題:自律的人都很無趣嗎?只想說一句:「他們之所以顯得無趣,不過是因為戒掉了低級欲望。」
  • 學霸「草稿紙」走紅網絡,班主任直言,自律的人演算都是工整的
    但是對於學霸來說,草稿紙就像是輔助材料一樣的存在,很多學霸的草稿紙每一頁都寫得密密麻麻,而且用過的才告知也不會丟掉,而是整整齊齊的存放好。學生的學習成績好壞、有時候可以從草稿紙進行區分很多人總是認為,每一個學霸的出現,都是和先天的智力有關,認為之所以可以「輕鬆」擁有好成績,都是天才的表現。
  • 卓越的人只有一種:逼自己自律,把自律做到極致的人
    稻盛和夫在《敬天愛人》裡面說:「越是努力的人,越是能力大的人,越要時時刻刻反省,天天反省,否則,人這個東西就會墮落,這是規律」。我們會發現,越是成就大的人,越是優秀的人,就越是強調這種時時反思反省的自律,那麼我們就要問一個問題,到底為什麼需要如此重視反思反省,自律,到底自律什麼?我們的敵人在哪裡?一切的答案,就在大腦裡面!
  • 自律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沒理解對,我想去闢謠
    莫名其妙,近期手機和電腦總出現關於「自律」的文章推薦。有的說人需要自律,自律就能變成億萬富豪;有的說,試了自律之後,幾乎抑鬱崩潰。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多人,對自律的理解都錯了。這些所謂的「自律」,說得難聽點兒,要變成「自殺」,已經錯到沒邊兒了。
  • 都什麼年代了,你還靠「意志力」堅持自律嗎?
    都說小成功靠天分,大成功靠自律,沒錯,自律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一個人成就的層次。道理誰都懂,可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正所謂「大道至簡」,如果你做一件事覺得非常困難,大概是因為方法錯了。真正的自律其實並不需要和懶惰作鬥爭,不僅簡單溫和,而且會讓人「上癮」,愛上自律的自己。
  • 自律和不自律之間,差的是整個人生
    記得我曾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提問:為什麼要小心,過年也吃不胖和長不胖的人?有個高贊回答是,他們不是不容易發胖,而是不允許自己發胖。他們也不是對自己的身體嚴苛,而是對自己嚴苛。也許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你過得好不好,沒人知道,但你長得胖不胖,別人一眼就知道。其實,能夠管理好自己身材的人,並沒有什麼了不起。
  • 攻克歌德巴赫猜想,自律人多可怕
    陳景潤學習數學的時候注意力高度集中,任何外界的幹擾都無法阻止他。有一次他去圖書館看書,一整天都泡在圖書館裡,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他想出去的時候發現圖書館的門關了。對他來說,這樣也好,反而不緊張了。直接繼續看起書來,困了就在圖書館的椅子上睡了。學習學得忘記吃飯,那是經常的事情。後來索性,一天只吃一頓,留下來的時間就用來看數學資料了。
  • 「棉花糖實驗」:孩子遲延滿足背後是自律,5個方法養出自律好孩子
    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屈服於誘惑,只有大約30%的孩子成功地推遲了滿足感。那些能夠等待的孩子在日後表現出更好的處理壓力和控制憤怒的能力。是什麼能夠讓那些孩子成功推遲自己滿足感?是自律。美國著名教育家魏克禮說:家長教育孩子,並不是應該控制孩子,而是應該教孩子如何自律。
  • 巧用「馬蠅效應」,讓孩子越來越自律,家長少操心
    文丨箐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常聽人說,自律的人生就像是開了掛一樣。相信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像開掛一樣,什麼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每天都能自覺地起床,穿衣洗漱,然後上學認真學習,回到家也不用自己在後面一直催著他做作業。不過大部分的孩子自律性都是比較差的。
  • 二十英裡法則:自律的人從來不是有多努力
    我最近在想:自律的人不是每天都要像個超人,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而是能夠堅持每天都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在那個領域深耕。低強度的自律,才更適合新手,先從小事上堅持,才能越來越自信。
  • 孩子的寒假作業別死盯,一二年級關鍵時期,自律源自他的自尊心
    01我有看過一本書,書名是《恰如其分的自尊》,從書裡面悟出一個道理:人的自律來自於他的自尊水平,越自尊越自律,而自尊水平不高的人,也沒有多自律。而福林現在的習慣,跟一次沒有得到老師準備的獎品經歷有關。①愛玩是孩子的天性;②沒有自律來抑制自己的天性。孩子的好奇心和愛玩的天性,導致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短,但是他們恰恰缺乏自律,不會克制自己想要玩其他東西的衝動,因此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自律 是疫情期間最好的特效藥
    在孔二老師看來,此次疫情所衍生的諸多問題,都是由於一些人普遍缺乏自律原則所造成的。比如網友嬉笑怒目的吃蝙蝠、吃野生動物等,也比如抖音裡各種被曝光和抨擊的不戴口罩、不聽勸告、隨意走動、強行闖路、屯菜搶購、隱瞞病情、花樣謠言等。 人,似乎總是缺乏一份管理自我的能力。
  • 一位教師堅守奮鬥的自律人生,自律是讓孩子值得擁有的優秀品質
    教室很小,同樣分配到這兒當老師的人,看到學校的模樣,掉頭就走了。可白玉國卻決定留下來。「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傾注了我的心血,在我手中一點一滴建起來的,早已經捨不得。」20多年的堅守,白玉國對學校、對學生有著極深的感情,「只要學校在,我就會一直堅守下去。」沉下心來做教育,本本分分做老師,是白玉國一生永不改變的誓言。堅守的歲月,那份清苦和孤寂只有白玉國心裡最清楚。
  • 跑步不受傷,才是自律的高級表現
    他們相信只有每天堅持跑步,嚴格的自律才能激發潛力,才能跑出好成績,自己不能偷懶,即使受傷了,只要能跑就要堅持。  很多人有這樣一個誤區以為:不跑步就是不自律,只要跑步就是自律。  其實不然。能控制住自己少跑甚至不跑,有時候才是真正的自控力強大。跑多了、跑快了、亂跑,有時候都是不自律的體現。
  • 6條高效建議 I 教你如何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歲月並沒有在她臉上留下痕跡,無論是甜美風還是御姐風,各種風格都能完美切換。這和她的自律是離不開的。她每天早晨堅持打坐冥想,堅持晨跑。她呈現給大家的是一種健康的、有力量的美。如果堅持運動你也會有好身材,如果堅持學習你會有很大的提高,如果……正如一句話所說,懂得很多道理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管不住嘴,邁不開腿。自律,實踐起來似乎比「死」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