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世界(上)

2021-01-21 木瓜同學的窩

 嗯,今天我們來聊聊分形問題。

 我們還是從一些攝影作品開始吧:

     

                     

 從這些圖形我們可以看出,自然界中很多圖形的在子結構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這種相似性就給予了我們通過無限次的迭代產生子結構來模擬出自然界的可能性。而在數學中,這種方法,往往被稱作分形

 從上述圖形中,我們通常可以歸納出分形圖形三個有趣的性質:子結構相似性,分形維度性以及無處可微性(不用試圖從書中找這三個性質…這些都是根據wiki翻譯出來的…)。

 首先先說子結構相似性。來自於wiki的表述是:如果我們對圖形細節進行不斷放大,我們並不能找出新的結構,相同或相似地結果不斷地重複出現,就像下圖:

 啊,不對,是這張:

 而關於分形維度性,我們則可以思考下面這個問題:

如果一條線段是一維圖形,沒有面積的屬性。但是如果在這條直線的一半處對摺,然後在分成的兩小段上繼續分別選取一半的位置對摺,不斷重複,就像下圖醬

 那麼試問無窮多次迭代後,這個由無窮多個有限長度組成線段圖形是否可以填滿某個圖形?我們是否還可以將這個圖形視為一維(不具有面積屬性)的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引入分形維度來將其與拓撲維度作區分。而分形維度大小會根據其迭代次數介於1維與2維之間(神奇的分數維度圖形)。而面積屬性通常歸屬於拓撲維度的討論範圍,並不在這裡分析。

 但是我們依舊可以猜想,進行如下圖方式的迭代,我們已知這條曲線可以覆蓋整個四邊形(參見皮亞諾曲線的證明),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根據線段長度的極限值推算出四邊形的面積呢?

 最後,關於連續不可微性(是不是有同學想到了一個叫張宇的人)。我們直接舉科赫雪花來說,首先根據迭代規則,我們可以發現圖形的邊界的連續性,然而我們卻無法找到一條可微分為直線線段的邊界。這樣的性質也註定我們無法用傳統的微分來計算分形曲線的長度性質。

 因而在以往經驗中,這種無法通過微分解決的分形計算通常通過分析遞推公式,然後求極限的思路來進行計算。(還記得初中數學競賽題裡的「計算雪花大小」嗎,就是科赫雪花求面積的問題)。然而我們卻很難真正分毫不差地將圖形繪製出來。隨著計算機的發展,今天我們有更多的可能性繪製出來這些圖形。例如蕨類植物,雪花等。

 而如何通過Python代碼繪製出這些美麗的分形圖,將在下周為大家帶來。



參考文獻:

[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ctal

[走進混沌系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77221&do=blog&id=601957

[maxtrix67的博客]

http://www.matrix67.com/blog

[用python做科學計算——分形與混沌]

http://old.sebug.net/paper/books/scipydoc/index.html


···············································································

喜歡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分形的世界
    誰不知道熵概念就不能被認為是科學上的文化人,將來誰不知道分形概念,也不能稱為有知識。
  • 龍港二小第六屆數學節——分形的世界
    分形(一種幾何形狀,被以越來越小的比例反覆摺疊而產生不能被標準幾何所定義的不標準的形狀和表面)是由混沌方程組成,它包含通過放大會變的越來越複雜的自相似圖案。要是把一個分形圖案分成幾小部分,結果會得到一個尺寸縮小,但形狀跟整個圖案一模一樣的複製品。      分形的數學之美,是利用相對簡單的等式形成無限複雜的圖案。它通過多次重複分形生成等式,形成美麗的圖案。
  • 奇妙分形:大自然的代碼
    在經典的歐幾裡得幾何學中,人們習慣上認識的世界都是整數維的,比如點是零維、線是一維、面是二維……也就是說,人們習慣上認識的世界是由直線和光滑的曲線構成的,而分形在數學上存在於一個奇怪的世界—介於一個整數維和另一個整數維之間。
  • 奇妙分形:大自然的代碼
    在經典的歐幾裡得幾何學中,人們習慣上認識的世界都是整數維的,比如點是零維、線是一維、面是二維……也就是說,人們習慣上認識的世界是由直線和光滑的曲線構成的,而分形在數學上存在於一個奇怪的世界—介於一個整數維和另一個整數維之間。
  • 不可思議的分形世界:簡單規則如何導致複雜結果?
    介於一維和二維之間的雪花曲線是人類構造的一種分形圖案,它由簡單的規則產生,卻反映了自然界中的複雜形狀。 今天的文章摘選自數學家伊恩·斯圖爾特(Ian Stewart)的科普著作《不可思議的數》,在書中,作者講述了許多數字背後的故事,帶領我們進入了奇妙的數字世界。
  • 什麼是分形 | 集智百科
    分形在不同的尺度上看起來是相似的,就像曼德布洛特集 Mandelbrot set的連續放大一樣,因此,分形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分形在數學上是處處不可微的。分形模型通常是通過分形生成軟體創建的,這些分形生成軟體運用到上述所說的技術。譬如,利用遞歸算法和L系統 L-systems技術,可以在計算機上模擬樹木、蕨類植物、神經系統細胞 、血液和肺血管系統及其他自然界的分支圖形。某些圖形的遞歸性質是很明顯的——比如一棵樹的樹枝或蕨類植物的葉子是整個模式的微縮複製品:它們不完全相同,但在本質上是相似的。
  • 數學素養閱讀 數學世界之概率、混沌和分形
    本節課上,小魚老師給我們講了數學世界中三個很有趣的知識:概率,混沌和分形。為了更加形象地了解混沌,老師給我們播放了兩個小視頻最後,我們學習了奇特的分形。● 簡化後圖形表示的分形● 分形世界,小魚老師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門,讓我們去認識更多的有趣的分形。課程的最後,老師給我們播放了有關分形的有趣視頻。
  • 分形幾何:從寶塔菜花說起
    終於在1975年,曼德布羅特發表了被視為分形幾何創立的標誌性專著《分形:形、機遇和維數》。從此,一門嶄新的數學分支學科——分形幾何學躋身於現代數學之林。經過40多年的開拓和發展,分形研究不但在數學、哲學、物理學、經濟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一展身手,甚至在電影、美術和書法等藝術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對現代科學產生了至為深遠的影響。
  • 多圖預警|分形是什麼?為何分形有如此迷人的魅力?
    誰不知道熵概念就不能被認為是科學上的文化人,將來誰不知道分形概念,也不能稱為有知識。——物理學家惠勒雖然惠勒的這句話目前並沒有達到標準,但是可以看得出,分形在他心中有著多麼崇高的地位。所謂的分形,就是下面這些圖片的模樣。
  • 不可思議的分形世界:簡單規則如何導致複雜結果?|展卷
    介於一維和二維之間的雪花曲線是人類構造的一種分形圖案,它由簡單的規則產生,卻反映了自然界中的複雜形狀。今天的文章摘選自數學家伊恩·斯圖爾特(Ian Stewart)的科普著作《不可思議的數》,在書中,作者講述了許多數字背後的故事,帶領我們進入了奇妙的數字世界。
  • 一不小心撞進了上帝創世的實驗室的分形理論
    我們不能從形狀和結構上區分這部分海岸與那部分海岸有什麼本質的不同,這種幾乎同樣程度的不規則性和複雜性,說明海岸線在形貌上是自相似的,也就是局部形態和整體形態的相似。中國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認為:分形幾何不僅展示了數學之美,也揭示了世界的本質,還改變了人們理解自然奧秘的方式;可以說分形幾何是真正描述大自然的幾何學,對它的研究也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認知疆域。
  • 人物 | 曼德博——分形之父
    曼德博的研究範圍廣泛,從數學物理到金融數學,但他最大的成就則是創立了分形幾何。他創造了「分形」這個名詞,並且描述了曼德博集合。下圖為曼德博集合,只要計算的點足夠多,不管放大多少倍,都能顯示出更加複雜的局部圖案。這些局部既與整體不同,又有某種相似的地方。曾被稱為「上帝的指紋」。
  • 分形理論在天線技術中的應用
    但是,傳統的天線在幾何形狀上基本上都是基於歐幾裡德幾何的設計。雖然,隨著天線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微帶天線, 具有低剖面、重量輕、成本低,可與各種載體共形,適合印刷電路板技術批量生產、易於實現圓極化、雙極化、雙頻段工作等優點,但其致命的缺點是窄帶性,從而 限制了它的廣泛應用。因此,迫切需要運用新的理論和方法,探索現代天線的設計,解決傳統的天線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
  • 分形流暢性:人類大腦天生會因分形而愉悅
    人類早在懵懂之中,就學會利用這一特徵:想一想家裡床單、牆紙和窗簾上的圖案。這被稱為「分形流暢性」。原理大概是重複的視覺元素可以降低大腦處理視覺信息時所用到的運算資源,所以會令人感到輕鬆愉悅。對幼兒的新研究表明,這一反應並非是通過後天環境暴露習得的——3歲幼兒的大腦就已對分形圖案有所響應。它甚至可能是寫在DNA底層的。
  • 帶你探索分形的世界.(初步)
    於是,分形幾何學就應運而生了。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分形幾何學」---THE FRACTAL GEOMETRY分形幾何學,重點在「分形」,而「分形」,又是與「分維」密不可分的。分維,全稱「分數維度」 分數維度?
  • 牛頓分形——數值計算的藝術
    以下就是一些分形的圖片。,可是研究分形僅僅是為了好看嗎?其實分形可以應用在諸多實踐問題當中。比如海岸線就可以看作分形,我們可以使用分形的數學理論來計算海岸線長度。又,多孔介質可以使用分形來建模,因此有多孔介質的地方便可用上分形,比如油氣開採,現代醫藥等領域。那到底什麼是牛頓分形?
  • 大自然的幾何——分形中的數列與迭代
    今天的主題是幾何,大自然的幾何,一說到幾何,大家肯定不陌生,三角形,正方形,圓等,但是自然界中的形狀都是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嗎,並不是,經典幾何學所描繪的都是由直線或曲線,平面或曲面所構成的各種幾何形狀,他們是顯示世界中物體形狀的高度抽象。伽利略說:大自然的語言是數學,它的標誌是三角形、圓和其他圖形。但是對於了解大自然的複雜性來講,歐幾裡得幾何學是一種不充分、不具有普遍性的抽象。
  • 地球最震撼天然分形圖案 從鹽沼到雲團
    分形(一種幾何形狀,被以越來越小的比例反覆摺疊而產生不能被標準幾何所定義的不標準的形狀和表面)是由混沌方程組成,它包含通過放大會變的越來越複雜的自相似圖案。要是把一個分形圖案分成幾小部分,結果會得到一個尺寸縮小,但形狀跟整個圖案一模一樣的複製品。 分形的數學之美,是利用相對簡單的等式形成無限複雜的圖案。它通過多次重複分形生成等式,形成美麗的圖案。
  • 攻克最強大腦「分形之美」
    《最強大腦》節目基於分形理論創造出的數學項目:「分形之美」,複雜的理論、函數方程以及海量圖形的組合讓現場嘉賓很是崩潰。
  • 新媒體藝術|你知道什麼是分形世界嗎?
    一位「管理員」控制「參照」的解析度,而另一位控制屏幕上的解析度。這三位參與者都是這個完整的媒體系統的一部分,但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Julius Horsthuis的Mandelbulb3D分形動畫分形(Fractal)一詞,是曼德勃羅(B.B.Mandelbrot)1973年,在法蘭西學院講課時,提出的分形幾何設想。其原意具有不規則、支離破碎等意義,分形幾何學是一門以非規則幾何形態為研究對象的幾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