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好烏鎮、發展好桐鄉」,近幾年來,烏鎮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囑託,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網際網路項目紛至沓來、旅遊發展獲新突破、鄉村振興創新模式、百姓獲得感再提升……烏鎮,內外兼修地交出了一張漂亮的答卷,再一次讓人們「耳目一新、刮目相看」。
漂亮答卷的取得,離不開「三治融合」的助力,讓和諧、文明、美麗、有序、禮讓、包容等美好的因子鑄就「來過便不想再離開」的美麗烏鎮。
「管家精神」凝聚合力
前不久,在烏鎮鎮南宮社區,有一戶人家的廚房突然失火,經過了消防培訓的社區居民孫明松第一時間發現了火情,他迅速拿著滅火器把火撲滅了。60多歲的孫明松是「烏鎮管家」中的一員,他說:「身為『烏鎮管家』,就應該為烏鎮的平安獻計出力。」
在烏鎮,像孫明松這樣的「烏鎮管家」如今已有近4000人。「烏鎮管家」這支隊伍是在2015年成立的,他們大多由普通的烏鎮人組成,但他們在烏鎮的建設中卻發揮了極不普通的作用。他們參與環境整治、開展志願宣傳、參與矛盾調解等,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是對烏鎮發展有利,「烏鎮管家」們都會去儘自己的一份力。
這幾年,「烏鎮管家」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們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管理小鎮上的事,如今,烏鎮人不管是不是身在「烏鎮管家」隊伍中,都會秉持著「烏鎮是我家,我是大管家」的主人翁精神,儘自己所能,為他人、為社會做一些事情。
這樣的管家精神已在烏鎮許許多多的社會組織中發酵,融入了烏鎮的社會治理中。烏鎮人家民宿行業協會由在烏鎮從事民宿業的民宿老闆、管理者等組成,從2013年成立至今,協會解決的大小行業問題數不勝數,這為烏鎮的平安創建、旅遊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新居民自治小組和出租房屋房東協會則為小區的矛盾化解、平安建設、文化生活等發揮了積極作用,營造了房東和承租人一家親的氛圍。
大到一個鎮、一個行業,小到一個社區甚至是一個樓道,烏鎮都在探索百姓自治模式,讓烏鎮的事由烏鎮老百姓自己來管,激發大家更強烈的「我自愛烏鎮」精神,從而凝聚起更強大的「建設好烏鎮」合力。
「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烏鎮鎮顏家村建有一個名為「之江法雲」的普法群,這個群很活躍,它以「全民學法、全民懂法、全民守法」為宗旨,為廣大群眾提供法律服務。
「之江法雲」是一個由法律顧問團(律師團隊)成員、司法所工作人員以及該村村民組成的微信群。在這個群裡,每天都有「微新聞」「微普法」等各種案例發送給大家,村民們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學法。此外,村民也會在群裡向顧問團提出自己的疑問,顧問團成員會依法依據給予解答。
顏家村的村幹部說,以前村民之間發生矛盾糾紛或利益衝突後,經常會因為不懂法而爭論不休,甚至上演「全武行」。自從有了「之江法雲」群後,這樣的事件明顯減少了。通過各種案例的學習,很多村民能舉起法律大旗來維護自身利益,村民不明白或無法解決的事情,會在群裡請求顧問團來評判。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微信群,解決了很多的矛盾糾紛。
在烏鎮,法治思維已深入人心。這幾年來,烏鎮通過各種方式促使大家形成懂法、學法、守法的自覺,尤其是自「七五」普法啟動以來,烏鎮先後深入開展了「憲法宣講你我同行」「護航重大峰會,普法在行動」「法律十進」等系列宣傳活動,同時突出重點對象,不斷強化國家工作人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新居民學法用法,著力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和「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行動,形成了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大普法格局。
「德潤人心」提振精神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烏鎮的領導深知「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因此,在社會治理中,特別重視德治,通過以學修德、以文養德、以評立德等方式,提升大家的修養、激發精神的力量。
以學修德,提振幹群精氣神。今年3月,「烏鎮學堂」邀請烏鎮鎮文體站站長章建明為烏鎮廣大幹部群眾帶來了一場題為「烏鎮歷史文化漫談」的講座,旨在讓烏鎮的幹部群眾更加熟悉小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從而激發出更為強大的文化自信。在烏鎮,「烏鎮學堂」是一個主要的學習平臺,面向烏鎮的幹部群眾開設,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幹部群眾的能力素養。此外,烏鎮還有「烏鎮文化講堂」等,這些學習的平臺為烏鎮人提供了以學修德的載體,讓大家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有新收穫、新啟示。
以文養德,培育積極價值觀。烏鎮的文化活動可謂豐富多彩,一年到頭,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動,但是,這些文化活動絕不只是圖個熱鬧,而是有很多深意蘊含其中。今年4月,烏鎮在茅盾廣場舉辦了烏鎮「香市」傳統武術展演暨「記憶中的味道」美食節,在這個活動中,除了好看的武術和美味的小吃外,還有生活垃圾分類、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各項工作的有獎問答,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都來到現場設攤,為廣大烏鎮居民講解、宣傳,激發大家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情。一個活動,既豐富了群眾的業餘生活,喚醒了大家對傳統美好事物的記憶,同時也號召大家參與到政府重點工作中來,一舉多得。在烏鎮,像這樣的文化活動還有很多,老百姓在歌聲舞姿中,日漸樹立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以評立德,促文明之風勁吹。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普通人,他們用行動詮釋著「最美」的意義,還原了「務實、守信、崇學、向善」的內涵。為了讓更多人學習身邊的榜樣,烏鎮曾開展「烏鎮榜樣」評選,並舉辦了烏鎮榜樣頒獎典禮,表彰了十佳道德模範、十佳烏鎮管家等14個類別的140名烏鎮草根榜樣,以身邊人教育身邊人。此外,烏鎮還深化「星級文明戶」、「優美庭院」評創工作,開展了「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評比活動,讓文明、和諧的新風吹遍烏鎮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