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頓長篇小說《幸福街》發布:我的野心是還原時代

2021-01-09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兆紅 實習生 張曉瞳 通訊員 陳漫清)「作為作家,如果說我有什麼野心的話,就是做時代的記錄者和書記員,我希望百年以後的讀者,手裡捧著一本《幸福街》,就知道當時湖南的生活就是這樣。」昨日,著名作家何頓的長篇小說《幸福街》在湖南圖書館舉辦新書發布會,回望這部現實主義小說的創作緣起,何頓這樣說。

經過生死沉澱後寫出來的時代史

《幸福街》描述了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幸福街的時代變遷,以及街上兩代人數十年的命運遭際,真切反映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社會變遷,幾乎在所有細節上,都是經得住檢驗的,成為「歷史的書記」。

在何頓的作品中,始終不乏對普通人的關注與書寫。《我們像葵花》中的馮建軍、李躍進、劉建國,《就這麼回事》中的侯清清、李志斌,《黃泥街》中的張遜……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像生活在你我身邊的人。有人說,何頓扎紮實實是一棵生在長沙長在長沙的樹。現在,這棵始終接著地氣、認同世俗卻絕不媚俗的「樹」又結出了更繁盛的果實——新作《幸福街》。60年,一條街,在兩代人的命運裡,折射出跌宕起伏的歷史風雲。

「我想寫這部書,動了十幾年的心。」何頓一直想寫他們這一代人的故事,十幾年前,何頓還年輕,覺得這代人還有很多的可能性,還不到動筆的時候。直到2015年,何頓得了一場大病,在醫院的一個黑板上,寫著他的真名:何斌,直腸癌。「我天天望著,不知道還能活多久,不找點事就荒廢了。我就想死之前把這個寫了。」經過近20年思考,經過生死沉澱,何頓生發了寫作這本書的強烈欲望。為什麼叫《幸福街》?「因為健康就很幸福,活著就很幸福。」

在評論家看來,這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因為現在整個當代創作,流行一種非歷史化、跟現實嚴重脫節的現象,很難看到真實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歷程,而《幸福街》深刻地還原了時代的風貌。

書稿改了4輪,力爭成為經典

何頓是一個辨識度很高的作家,他的寫法是一種很自由的寫法,就是直接面對生活,生活什麼樣,他就將它提煉、表現出來。

何頓原來的作品基本上是一稿而成,寫完就出版。但《幸福街》得到省、市文聯的高度重視,在寫作過程中,他曾請來全國最好的批評家提意見,有的意見非常尖銳,書稿改了4輪。這樣的修改力度超過了以往很多重點小說。修改是多方面的,內容更凝練,人物更鮮明,情節發展更合理。而在省作協副主席、文藝評論家龔旭東看來,語言是修改後的《幸福街》最出彩的部分。何頓的語言是很率性的,他的率性的語言已經形成了風格特徵,甚至有點粗糙,糙恰恰是人物身上的特質。

何頓也坦承,這部小說自己是放肆動了腦筋的。「面對電腦,我就看這一段話有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我在做手藝匠人,要把花繡好,細節就是一朵一朵的花,把每朵花繡好,就組成了一幅《清明上河圖》。這次印出來有38萬字,動好多腦筋,頭髮白成這樣了。」

何頓是高產的。在《幸福街》的寫作過程中,他的下一部長篇寫作計劃就蹦出來了,這是一部有關國術的小說。「沒辦法,我天生就是個寫小說的。」何頓笑說。

相關焦點

  • 何頓作品《幸福街》研討會3月1日將在京召開
    紅網時刻2月26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陳漫清)眾所周知,最近有兩部長篇小說尤其引人關注,一部是李洱的《應物兄》,另外一部就是何頓的《幸福街》,如果說《應物兄》是「當下的《圍城》版」,那麼《幸福街》就是「當代的《京華煙雲》」。《幸福街》從構思、寫作、幾易其稿到正式出版上市,在長達十多年的漫長歲月裡,作家何頓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想表達什麼?
  • 何頓《幸福街》新書發布暨籤售會在長沙舉行
    1月27日,路遙文學獎得主何頓《幸福街》新書發布暨籤售會在湖南省圖書館舉行。活動現場。何頓、龔旭東與讀者書迷們合影。何頓《幸福街》圖書立體封面。紅網時刻1月27日訊(記者 施文 通訊員 陳漫清)再大的歷史風雲也會在小人物的命運裡得到投射,一條街「凡俗裡」的人間煙火,敘述著兩代人「中國式」的命運跌宕。今日,路遙文學獎得主何頓《幸福街》新書發布暨籤售會在湖南省圖書館舉行,湖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祝平良,湖南省作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遊和平,長沙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王俏等出席,上百位讀者書迷到場聆聽。
  • 何頓:活著就很幸福
    3月1日,由湖南文藝出版社舉辦的「何頓長篇小說《幸福街》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位評論家圍繞何頓寫作及其新作《幸福街》展開討論,評論家認為何頓的寫作經驗和悲憫情懷讓《幸福街》呈現出了「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經典作品」的氣象。《幸福街》通過勾勒新中國成立後幸福街兩代人的命運遭際,全景式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普通人的生活、思想、命運境況與時代風雲激蕩的歷程。
  • 何頓:我天生就是個寫小說的
    1月27日,著名作家何頓的長篇小說《幸福街》在湖南圖書館舉辦新書發布會。《幸福街》描述了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幸福街的時代變遷,以及街上兩代人數十年的命運遭際,真切反映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社會變遷。何頓是一個辨識度很高的作家,他的寫法是一種很自由的寫法,就是直接面對生活,生活什麼樣,他就將它提煉、表現出來。「沒辦法,我天生就是個寫小說的。」
  • 專訪|小說《幸福街》作者何頓:「五零後」的「大江大河」
    幸福街是一條住著八十戶人家的小街,平整的青石板路徐徐鋪開,街兩旁大多是古舊平房。街上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都出生於1958年。他們的父母,有的是大米廠職工,有的是舊社會的資本家、姨太太,有的是小學老師,有的是政府幹部,有的是理髮師……這是小說中的幸福街,也是作家何頓曾真實生活過的幸福街。
  • 何頓:中南傳媒深耕原創 凝聚心血的作品從這啟航
    《幸福街》圖書封面。紅網時刻4月20日訊(記者 何超 蔡娟 攝影 秦樓 李長宏)「全國一流的作家,他們願意把自己的心血交給中南傳媒,證明它在出版界非常有影響力。」操著一口長沙話,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何頓道出了願意把自己作品《幸福街》交給中南傳媒旗下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原因。4月20日,「書寫新時代」中南傳媒原創·精品新書發布會在長沙市樂之書店舉行。會上,何頓感謝《幸福街》發行後,中南傳媒不遺餘力地在省內外發起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
  • 星辰文藝丨胡平:何頓寫出了歷史的迷霧
    (何頓《幸福街》。 湖南文藝出版社/供圖)  何頓確實很認真的在做這部書,而且他的每一部書都特別紮實。《來生再見》、《我們像葵花》,我覺得都是能流傳下去的東西!這部書也是這樣的,他有特別強的現實生活的基礎,中國這個國家是長篇小說題材大國,中國這一百年,長篇小說為什麼會出史詩類的作品?就是風雨激蕩,非常有得寫。作為50後這一代的作家,我們今天總結起來也仍然是最厲害的,就是因為他們經歷了社會動蕩,作家自己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長篇小說。何頓前一段寫《來生再見》,在前面寫的很有必要,那些材料如果不及時搶救,恐怕就不行了,搶救完那個,再寫這個經歷,我感覺非常紮實。
  • 嘉賓觀點丨何頓:中南傳媒在原創上肯下功夫,一流作家願意把心血...
    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何頓發言。相關連結:直播回顧丨書寫新時代——中南傳媒原創·精品新書發布會嘉賓觀點丨莊聰生:民營經濟創造了無比美好的便捷生活,所以值得為它樹碑立傳嘉賓觀點丨王躍文:這幾年我一直在讀明清史,讀史書讓我們懂得敬畏知道謙卑嘉賓觀點丨楊雨:關注青少年成長的原創才是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原創」
  • 文學是一束光,在何頓和竹林的生命裡反覆激蕩
    今天帶來作家何頓和竹林談自己的成名作。那年我在《上每文學》第九期和《收穫》第六期上相繼又發表了《我不想事》和《弟弟你好》,這引起了評論家陳曉明、張頤武、王幹、鄒平等等的注意,他們撰寫的文章從各個渠道反饋到我耳朵裡,讓我非常吃驚而且高興,於是覺得自己可以寫,於是就再寫,當然文壇上就有了今天的何頓。很多年前,我十分好勝地想,達摩緘口無語地面壁十年,這可真是一種令我輩欽佩得五體投地的精神。
  • 楊柏峰長篇小說《天擇》出版
    日前,一部出自業餘作者之手,內容和作品水準卻得到業內肯定的長篇小說《天擇》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天擇》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渭北高原農民生活為背景,他們剛剛經歷了民國十八年的災荒,渴望風調雨順的生活,小說核心是該地區農民的自發抗爭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土地革命,以農民領袖和領導農民革命的共產黨人事跡為素材,以文學藝術手段塑造了為人民幸福生活不惜流血犧牲的渭北革命者群體
  • 論"50後"作家長篇小說創作風格:嚴肅成熟
    時代饋贈與恢宏表述  長篇小說強調一定的長度、廣度、密度與深度,它能有效地涵括歷史、社會、人生等畛域,反映作者深厚的生命積累與藝術積澱。  「50後」作家的長篇小說普遍有恢宏大氣的特性,這既得益於時代的饋贈,也與其自身濃重的史詩情結密切相關。「50後」作家筆下的文學世界立體而豐富,他們一面對社會現實有細緻的體察和真切的表現,一面對迂闊的歷史有智性的思考與深度的勘測,由歷史燭照現實,以現實呼應歷史,體現出把握完整歷史、觀照整體生活的文學追求。
  • 著名作家馮驥才《單筒望遠鏡》獲年度長篇小說獎
    2019花地文學榜揭曉,莫言獲「年度作家」,馮驥才憑藉《單筒望遠鏡》獲「年度長篇小說 1942年出生的馮驥才已77歲,2018年寫了兩本新書,一本是《漩渦裡》,寫他近二十多年來投身於文化遺產保護的歷程,下半年就寫了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
  • 人民日報推薦2017年五部長篇小說
    我們從2017年眾多文藝作品中選出5部長篇小說推薦給大家,讀者可以從中看到作家對當下生活進行近距離藝術觀照,努力把握時代脈搏,盡力保持與人民聲息相通。小說再現了重慶袍哥的江湖世界、當地望族的生活世界,以及郭沫若、老舍等進步文人的文化世界,層次豐富,富於意蘊,在新時代銘記抗戰歷史,以「重慶之眼」講述中國故事。
  • 攜首部長篇小說《最初之前》來沈 張皓宸:希望靠我的「流量」讓...
    攜首部長篇小說《最初之前》來沈 張皓宸:希望靠我的「流量」讓大家回歸閱讀 作者:張寧 2019-09-09 10:01   來源:瀋陽晚報     9月8日下午,「90後」暢銷書作家張皓宸攜首部長篇小說《最初之前》現身瀋陽玖伍文化城,與讀者進行面對面交流。
  • 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考研筆記99)
    2、作為一個學生,我沒有時間去看誰在網上先發表了類似的內容,更沒有時間去弄清撲朔迷離的平臺的「規則」。所以,企圖舉報我的「用戶」們,不要來糾纏了,很多書等著我去讀,很多知識等著我去複習,沒有時間陪你們。
  • 陝西兒童文學作家王曉一長篇小說《藍格盈盈的彩》面世
    同樣的童年,在陝北高原上的圪梁村裡,因由時代的變遷,三代人體味到不同的滋味——近日,我省青年兒童文學作家王曉一的兒童文學長篇小說《藍格盈盈的彩》由未來出版社出版發行,小說表現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城鄉巨大變化。
  • 馮驥才最新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出版
    馮驥才:在中西最初接觸之時,彼此文化的陌生、誤讀、猜疑、隔閡乃至衝突都在所難免;而在殖民時代,曾惡性地誇張了它,甚至將其化為悲劇。歷史存在的意義是不斷把它拿來重新洞悉一番,從中獲得一點未來所需的文明的啟示。馮驥才先生的最新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
  • 馮驥才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出版,再續津味「怪世奇談」
    2018年12月,作家馮驥才的最新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部近十五萬字的長篇小說是馮驥才繼《義和拳》《神燈前傳》後又一部長篇。19世紀,天津是東西方最早衝突的地方之一。《單筒望遠鏡》也延續了馮驥才獨特的津味,將斑駁的歷史再次拉入人們的記憶中,還原一百多年前天津人、普通民眾的精神性格,在種種社會矛盾下,在小人物的愛恨情仇與心靈歷程中,演繹著中西文化歷史碰撞下的時代悲劇與命運悲劇。
  • 泉州「雙11」冷與熱:幸福街有點冷 品牌「火力全開」
    ­幸福街一些商家仍然忙碌,但生意不如以前好做­  幸福街的「雙11」也曾輝煌過­  2013年的「雙11」當天,幸福街商戶們的交易量達到了7000萬單。­  早在2008年年底,鞋街一些批發商戶開始轉型嘗試網絡銷售,實體批發業務逐漸向網絡批發轉型。2011年,幸福商城開通新的網上供銷平臺,後來該平臺又與天貓合作,在「閩品匯」熱銷的鞋子也會被推薦到天貓去,批發商又多了一條銷售渠道。時間來到2014年,當年的「雙11」第一天的總銷售訂單金額就達1.5億元。
  • 林森長篇小說《島》明天首發籤售,No man is an island!
    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裡。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喪鐘為你而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