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六年級典型複習題解題思路

2021-01-10 自主互動快樂微課堂

關於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曆來都是小升初考試中的高頻題,下面我就結合例題分享三例,希望對孩子有所幫助。

實例一:一個正方體的稜長擴大到原來的2倍,它的表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 )倍,它的體積就擴大到原來的( )倍。

解析:因為正方體的表面積就是六個面的總面積,六個面都是形狀大小相同的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等於邊長的平方,稜長2的平方就是4,所以一個正方體的稜長擴大到原來的2倍,它的表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4倍;又因為正方體的體積等於梭長的立方,稜長2的立方就是8,所以它的體積就擴大到原來的8倍。

實例二:用3個稜長為2cm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表面積減少了( )平方釐米 ,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 ) 立方釐米。

解析:用3個稜長為2cm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反過來可以這樣理解,把一個長方體截成大小相等的三個小正方體,截成3個要截2刀,每截一刀增加兩個面,截兩刀就增加4個面,每個面是正方形,4個面的面積就是4×2×2=16平方釐米;用3個稜長為2cm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反過來就是減少16平方釐米;用3個稜長為2cm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體積不變,即拼之後的長方體體積等於拼之前3個小正方體體積之和,列式為3×2×2×2=24立方釐米。

實例三:小正方體的體積比大正方體的體積少36立方釐米,大正方體的體積正好是小正方體的體積的3倍,則小正方體的體積是( )立方釐米 ,大正方體的體積是( )立方釐米。

解析:設小正方體的體積為A,則大正方體的體積為A的3倍,即3A,再根據小正方體的體積比大正方體的體積少36立方釐米列出方程為3A-A=36,解得A=18,3A=54。

本文由自主互動快樂微課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3道小學六年級幾何數學題,愁壞了家長,看到答案,直接哭了
    經歷了漫長求學路,告別了象牙塔,當你以為從此可以和數學說一聲「青山綠水,後會無期」時,數學再次不期而至——娃上小學了。氣定神閒的你進入了「輔導作業」第一季拍攝現場,只是,這次數學又是「最佳男主角」。看了3道小學六年級的幾何數學題,自詡大學理工科畢業的你滿臉愁容,順利的被小學數學難倒了。
  • 小學數學必須掌握的典型應用題解題技巧之「歸一問題」
    「小升初必掌握的28種典型應用題」小學階段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單就小學數學來講,就需要掌握28種典型應用題。掌握這些題型有什麼用?可以幫助孩子鍛鍊思維,為初中打好基礎,畢竟初中的很多解題思路就是在小學的基礎上加深加強。
  • 小學數學立竿見影的「畫圖」解題方法,教給孩子
    小題大做工作室 每一小題都有大學問 01 小學數學到底學什麼 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思維方式的運用在學習數學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數學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 小學數學:1-6基礎公式大全和解題思路公式匯總!提升成績就靠它
    數學一直是很多孩子的痛,因為數學拖累總分,導致排名上不去的孩子特別多。而其中的公式類題目是小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是不少孩子的噩夢。一段時間沒用,公式就記得不熟練了,半天想不起來了,好不容易想起來了,還是個錯的,從而導致題目不會做,出錯率高。
  • 小學三年級數學周長計算,數學老師教你45分鐘學會
    下面卓越麥斯數學小編結合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通過三道典型的問題帶大家一起來全面學習周長的計算應用問題吧。典型問題1、把長130釐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接頭處重合2釐米,要使長比寬多18釐米,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釐米?
  • 小學數學各年級學習規劃以及重點
    這個時段的孩子仍然會學習計算,相比一、二年級的時候,難度更大。除此之外、三、四年級的孩子還會接觸到難度加大的幾何圖形以及大量的應用題;五、六年級又稱小高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的知識難度會增大,針對小學的知識點學習也比較系統了。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小學各個年級數學學習的重難點,為小學做好學習規劃。
  • 小學四年級數學重要性及銜接性
    一到三年級是小學的基礎期,四年級是小學的轉折期,是小升初準備的關鍵期,尤其是計算方面。通過蘇教各年級重點知識點,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下四年級的重要性以及銜接性。3.複習計算方面:四年級數學是小學一二三年級數學計算計算基礎和綜合運用的能力總結,這一年將學習完小學整數基礎計算,如加、減、乘、除法的豎式。
  • 五年級數學:5類典型應用題詳解,期末考試常考,孩子要掌握好!
    五年級數學:5類典型應用題詳解,期末考試常考,孩子要掌握好!五年級數學,說難也不難,有同學們就能經常考滿分,但也有同學數學不及格。為什麼孩子之間成績相差如此大?主要還是因為孩子沒有掌握好數學學習技巧,尤其是在數學應用題這一塊沒有掌握好解題方法。
  • 六年級數學60分,學生:扇形這章太難了!教師:思路最重要
    六年級數學60分,學生:扇形這章太難了!教師:思路最重要小學數學六年級人教版的扇形是圓這個章節中比較難的一節了。扇形是圓的一部分,同一個圓中,扇形是不能超過圓的面積的。這一章雖然這位同學及格了,可是這位同學只對了三道簡單的題,五道題對了三道。我們一起看看這份試卷吧。
  • 宅家玩轉數學 演繹別樣精彩 春暉小學開展數學文化節活動
    2011年——國際數學協會正式宣布,將每年的3月14日設為國際數學節,來源則是中國古代數學家祖衝之的圓周率。  這一天,「數學」遇上「春天」,好比理智、高冷的「數學」披上華麗的衣服,頓時變得美豔、俏皮。為了豐富春暉學子們的數學文化,切身感受數學的魅力,濟南高新區春暉小學開展了以「讓數學文化潤澤兒童生命成長」為主題的數學節活動,各級部精心開展活動,為孩子們打開五彩繽紛的數學大門!
  • 初中數學:幾何證明9大解題思路,數學想考高分,不能少了它!
    數學這門課程,一直以來都是孩子們重點學習的科目。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習都是非常基礎的知識,而到了初中階段以後,不僅學習知識內容增加了,而且難度在不斷上升,數學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幾何證明題。初中階段的數學,是非常關鍵的。
  • 小學數學一至六年級所有單位換算公式及練習
    單位換算是小學文字題裡面經常考察的重要知識點,由於是分階段學習,所以各個年齡段的同學都很容易遺忘各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尤其是低年級階段,計算能力較差,換算的方法不成熟。高年級的同學主要是記憶不深刻,知識點多,容易混淆。今天我們來整理一下小學階段常見單位之間的換算方法。
  • ...一句話道破小學潛規則:四年級是道坎,五年級是個坡,六年級是座峰
    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大潘老師都是普普通通的中等生。,是因為沒有看透解題思路。 站在高手的肩膀上,才能更好地看到世界, 這一次,大潘老師就和4位有道精品課的「數學高手」聯手打造了小學數學高分訓練營。
  • 小學1-6年級數學經典應用題匯總,將這些題目都摸透,期末保底98
    小學1-6年級數學經典應用題匯總,將這些題目都摸透,期末保底98學生在實際解決應用題過程中會發現,許多問題不是通過正常的解題思路就可以解決的,這種情況,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轉變思考角度,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例如,「某大型公司有員工6000人,女性員工佔比7/12。
  • 重慶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練習題及答案
    導讀:重慶2012-2013學年六年級(上冊)期末考試就要開始,下面是往屆重慶小升初六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練習題。   重慶奧數網1月8日:2013 重慶小升初已經開始,重點中學在收取擇校生的時候主要是看孩子小學5、6年級的期末考試成績。
  • 六哥結構物理:力學解題三大思路
    物理相對於高中階段的其他學科來說,算是難度係數較大,學生最為頭疼的課程,因為它既要學生數學基礎好,又要有很強的空間立體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  就拿力學來說,力學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為後面的電學和磁學打基礎的關鍵。但在這一知識點學習的階段,又頻繁出現一個問題「聽得懂,做不來題。」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不會求周長怎麼辦?簡單實用!1個方法就學會!
    有些孩子在小學三年級時,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有困難,家長不厭其煩地給予講解,但是效果不好,孩子聽得不明所以,家長講得精疲力盡。往往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作業。其實,這是孩子對圖形的想像能力還不夠完善、不夠靈活。作為家長,我們在給孩子輔導時不能只用成年人的理解方式進行講解。
  • 小學1—6年級:必背數學公式大全!孩子學習用得上,一定要收藏好
    小學1—6年級:必背數學公式大全!孩子學習用得上,一定要收藏好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總體來說難度不會太大,大部分知識點內容都是非常基礎的,一方面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解題思路,同時也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數學這門科目充滿學習興趣,要知道興趣可是學習當中最好的老師,試想一下都不喜歡這門科目,在考試當中還能取得好成績嗎?
  • 未考試的三年級孩子們做套數學綜合卷,熟悉解題思路,衝刺高分
    數學在所有學科裡是很拉分的學科,如果這門學科拿不到高分,那麼就一定會影響到期末的整體成績。留給孩子們複習的時間不多了,在跟老師一起瀏覽本學期所學知識點的同時,更要注重總結和分析,多做習題,數學複習要通過做一些期末複習綜合測試卷,來檢驗是否將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點掌握好。熟悉解題思路,提高思維能力。好的學習方法會讓孩子的學習效率事半功倍,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要注重方法和技巧。
  • 六年級數學:分數應用題中的「對應思維」
    今天說的是「對應思維」在六年級解分數應用題時的應用,希望能引起大家對它的重視。「對應」二字在我們各科學習中隨處可見,語文上給你拼音讓你寫出對應的漢字,英語上給你英文單詞、短語讓你寫出它們的漢語意思,數學練習裡常見的把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填到對應的框裡,這都是一種「對應」現象,說這些,是告訴大家,「對應思維」其實很常見而且並不深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