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田園女權聖經 之一】 有性生殖的起源——為何萬物皆分陰陽?

2021-01-19 腦洞一籮筐

男女兩性的根本區別,在於身體構造的不同——這聽起來是一句十足的廢話。然而,大家卻都是在上幼兒園的年紀,如同發現新大陸一般覺察到班上有一半的小朋友在穿著、髮型和上廁所的方式上和自己不同,從而意識到人是可以被區分成男女兩類的。稍大一些後就更會意識到,不光是人,所有肉眼可見的動物也分雌雄,之後更是會從生物課上知道,連植物也是有性別的,比如會結白果的銀杏樹是雌樹,只長葉子不結果的是雄樹。

 

按照中國傳統哲學的「太極生陰陽」原理,生物都有雌雄兩性乃天經地義。而西方創世神話中,諾亞帶了各種飛禽走獸各一公一母上了方舟躲避滅世洪水,證明洋人們也意識到了生命只有陰陽交合,才能繁衍生息,一個只剩下單一性別的物種是註定要滅絕的。

 

但上帝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呢?為什麼非要異性結合才能有後代?這或許是千千萬萬「單身狗」人群經常指著天對他老人家的哀嘆和咒罵。確實,有性生殖帶來的求偶需求,導致一個生物個體如果在目力所及範圍內找不到異性的另一半,就會孤獨終老。而求偶過程中所耗費的能量和面臨的危險(祈禱你不是一隻雄蜘蛛或者螳螂吧),也讓性別的出現看起來是件很不合理的事。

 

事實上,低等生物如細菌病毒,確實是沒有性別的,它們的繁殖方式很簡單:細胞簡單的分裂之後,就能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只要營養充足,一隻「單身狗」細菌照樣可以在短時間內繁殖成一大坨,除非分裂過程發生突變,否則每一個後代都是老祖宗的一模一樣的「克隆」,大家共享同一套基因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但這也意味著,如果某種抗生素針對上了這群細菌的一個共有的基因弱點起效,那麼遺傳上高度同質性的這坨細菌,即使數量有上億個,也會一同被「團滅」。好在,細菌繁殖周期短,所以基因突變的頻率也高,總會有個別漏網之魚能進化出耐藥基因,所以,超級抗生素和超級細菌的賽跑一直在進行中,這是題外話。

 

所以,對於高速繁殖和突變單細胞生物,沒有性別之分,無法通過有性繁殖交流基因,問題還不算大。然而,隨著時代的推移,多細胞生物開始出現,並且有了組織分化,生育後代的工作不再是整個機體一分為二,而是通過出芽生殖進行。隨著生物體積的增大,繁殖速率也開始下降。這意味著,多細胞生物要像細菌那樣靠增殖過程中不斷基因突變試錯來增加自身的基因多樣性,也不再是件容易的事。


更糟糕的是,多細胞生物還需要額外去遏制住體細胞分裂過程中的突變率,否則就會因為細胞無序突變,而得上一種單細胞細菌永遠不會患上的絕症——即大名鼎鼎的癌症是也!這麼一來,能夠靠突變產生一個有利於後代生存的優勢基因,概率幾乎就相當於彩票中大獎!

 

這種狀況下,原始多細胞生物在缺乏基因多樣性的「克隆」生殖環境之下,很容易就會被外界的環境變化一網打盡。並且,無性生殖的後果是,兩個不同個體即使同時彩票中頭獎,突變出了不同領域的優勢基因,他們的後代之間也無法實現「強強聯合」。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生物需要一套能夠便利交換基因的機制,這套機制後來被稱為「有性生殖」。

 

於是,一種被稱作「生殖器」的新型器官橫空出世(你家花瓶裡插著的鮮花,和酒缸裡泡著的牛鞭都是)。在生殖器官中,體細胞的基因組先被隨機一拆為二,通過「減數分裂」形成一個叫「配子」的全新細胞,被排出體外去和來自另一個個體的配子結合,成為一個新的擁有完整基因組的幼年生物個體,從而開啟自己和「父母」完全不同的生命生涯。

 

上文的「父母」之所以打上引號,是因為在早期「有性生殖」,或者準確地該叫作「配子生殖」的階段,生物尚無雌雄之分,所有的個體都產生同樣的配子。這看起來似乎完美解決了基因交換這個困境,至今,許多真菌類生物仍然使用著這套繁殖方式。然而,這卻不是故事的終點……

 

因為,多細胞生物不同於單細胞細菌,兩個單細胞「配子」結合成了一個新的不同於上一代的全新細胞,被稱作「合子」之後,仍然需要更多儲備營養的支持,才能真正地從單細胞發育成多細胞,直至具備獨立生存能力。而毫無疑問,其生身「父母」除了貢獻一人一半的祖傳染色體之外,還需要給孩子提供上路的乾糧。

 

這份營養由誰提供,就引發了原始生物的又一場進化博弈大戰:如果給配子提供更多的營養,就有助於其更好地成活,但如果省下這份營養,卻能夠生成更多的配子來把自己基因傳遞到更多的地方去……最終的結果是,配子功能實現了兩極化,其一提供了子代獨立發育期間所需的全部營養,代價是成本昂貴,且運動不便,我們稱之為「卵子」,而另一種配子則不攜帶任何提供給子代的營養,好處是可以廉價地大量製造,並擁有很強的活動能力,這種不安分的細胞,我們叫作「精子」。

 

大多數的植物,和一些低等動物,可以既當爹又當媽,身上攜帶有兩套性器官,比如一朵鮮花裡就既有著可以產生花粉(可以理解為植物的精液……)的雄蕊,又有著可以接受花粉從而發育成果實的雌蕊。但對於高等動物(也包括一些像銀杏樹這樣的植物)來說,同時長著兩套生殖器,是件又麻煩,又不划算,並且聽起來還不體面的事(可以腦補……)。所以,每個個體只擁有其中的一套,才是天擇的最後結果。


這麼一來,上帝就讓亞當把能夠產生卵子的生物叫作「雌性」,把四處播撒精子的動物叫作「雄性」,生物性別的創造就這麼完成了。有性生殖的誕生,加速了基因的強強聯合與優勝劣汰,令生物的進化速率大大提升,並成為導演「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直接推手。然而,長達6億年的兩性博弈,卻也就此開始。這個將留待下一話繼續開講……

相關焦點

  • 從郎朗結婚到警校招生,田園女權是怎樣煉成的?
    所以,作為一個對田園女權厭惡至極的人,我也應該站在她們的角度,去想想她們的思維方式是如何煉成的。就像那個經典的問題:要把大象裝冰箱,總共分幾步?槓精思維如果想成為田園女權,你必須要有這個基本的思維方式。
  • 一個女人為何要反女權?|百家故事
    施拉夫利的傳記作家之一Felsenthal分析,施拉夫利對那些詆毀家庭婦女的不耐煩,有部分可能因為她的母親。她的母親希望自己可以待在家,做家庭主婦,參與一些公益事業,而不是幾乎無休止地工作,養家餬口。 因為父親不能提供經濟支持,施拉夫利的生活過得並不寬裕。
  • 「陰陽」並不是指男女,萬物皆有陰陽
    很簡單,有大太陽,陽光明媚心情就會感覺愉快,做事就有激情,一定為陽。陽向外擴張,陰則向內收縮,就如炎熱天氣一樣,熱起來大家都會脫衣服,想接觸冷空氣。一到下雨降溫時大家就開始穿衣服,身體經常縮到一起,這樣才不會著涼。
  • 致道絕學:萬物皆道與宇宙全息論的一段闡述
    為何《易經》具有預測的功能?那是因為它有宇宙全息論作支撐。全息理論說的是每一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與整體相同,是整體的成比例縮小的規律。道生無極,無極為混沌,混沌中生太極,太極產生陰陽兩極,陰陽相化相生,化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皆是道的衍生,萬物皆有陰陽,太極無處不在,這裡的太極和陰陽都是全息元。萬物都是全息元組合而成,所以萬物一體,萬物皆道。
  • 「太陰太陽,孰弱孰強,陰陽相濟,天下稱皇 」送你兩本人族聖經
    虛空大帝的《虛空經》無疑是其中之一, 虛空大道,消磨萬物鋒芒,化解萬物紛爭,協調萬物光輝,混同萬物塵垢,但己身卻永遠虛空,永恆存在。《虛空經》絕對是最厲害的經文之一。此外更有人道古經《道經》,只可惜不完整,只有前面的一截,後面的不知所蹤。還有瑤池西皇的《西皇經》,「仙路到頭誰為峰,一見無始道成空」的絕世大帝,無始大帝的《無始經》自然不能缺。姜家恆宇大帝的《恆宇經》。
  • 《老子》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那麼老子這段精湛的宇宙理念中,道為何物,如何生一,二有什麼代指,三如何生萬物呢?想找到答案,不得不從他的道家哲思出發。何為「道」老子創造了「道」,賦予它廣袤而深奧的意義。他認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 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又反入於機。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
    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寧;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人又反入於機。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羊奚草與不生筍的老竹結合,使老竹生出竹根蟲,竹根蟲生出豹子,豹子生出馬,馬生出人,人最後又返歸自然造化之中。萬物皆因造化而生,最後又都歸於造化這句話說明了生物之間的各種循環與變化。生物進化首先要有微生物,然後是植物,再由植物演化為動物,動物又慢慢地進化為人。生物之間的循環就是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物質循環。這些物質都是生物,通過「機」形成循環,所以說:「萬1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這裡的「機」就是自然機理。老子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 易學基礎概念:陰陽四規律
    陰陽有四個規律,只有明白了這些規律,才能理解以後由此衍生的易理與易數,才能明白易佔的根源。陰陽的四個規律為:陰陽同體,陰陽互化,陰陽對立和陰陽互根。這些由曆法和物象總結而來。陰陽同體: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地球的陰陽結構與太陽有關,萬物分為二,對立而統一,對立意味著相斥,統一意味著相吸。在古代曆法中,表達一年的周期時,不論是任何一個物象,都同時具備陰陽二種屬性,也需要同時用陰陽來表達。
  • 《老子》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竟然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不光是我們現代的科學家,古代的一些學者們也早早地開始探求宇宙起源的秘密,而且通過研究和想像,湧現出了一大批擁有真知灼見的哲學家,其中有的人認為萬物起源於上帝,有的則認為萬物來源於混沌,而我們則醉心於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可以說雖然文化不同,但各有千秋。
  • 陰陽 ▎ 走進「陰陽」(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3、天氣的變化陰陽之變。4、陰陽—————萬事萬物皆有陰陽。陰陽力是維持力,可轉化,可變化,並且是永不停歇的運動。絕對的運動特性。5、中醫的假設性概念萬事萬物陰陽的特徵:星球具有對稱性,陰陽具有對稱性,越是高能的陰陽體,對稱性越高。
  • 道家《太平經》中「天人相應」觀點:萬物都是陰陽相合的產物
    宇宙萬物有自身的規律,人在生存過程中,必須與宇宙規律相適應,這就是「天人相應」。「道者,乃天地所常行,萬物所受命而生也。」道,是指生物與自然變化相適應的內在規律。元氣是種原始的物質,是萬物生成的根源,把客觀自然規律概括為「元氣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為天;分而生陰而成地,名為二也;因為上天下地,陰陽相合施生人,名為三也」、「元氣歸留,諸穀草木吱行喘息蠕動,皆含元氣"。總結出的意思,是說由元氣而生萬物。對於「一」,可以解釋說:「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氣所起也;一者,天之綱紀也。」
  • 萬物皆有靈,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覺悟傳統文化興時態
    【萬物皆有靈,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覺悟傳統文化興時態一、萬物皆有靈大自然是神聖不可冒犯的,人類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災大難。《史記·禮書》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 女性主義的發端與性別不平等的起源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說文解物】,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在目前的網絡環境之下,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人們無法否認『女權主義』這一名詞已然被汙名化。以「田園女權」為代表的「女權主義者們」在未深入探究女權主義本質以及中心訴求之前,就開始打著女權主義的旗號,追求女性群體特權,在要求權益的同時又拒絕承擔相應的責任。
  • 方位南北與人體頭腳丨陰陽對萬物起什麼作用?
    按照一分為二的法則,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也就是太極分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分八卦。在《黃帝內經·素問》第六篇《陰陽離合論》中卻有一種特殊的分法,不是一分為二,而是一分為三,於是有了一個嶄新的概念叫「三陰三陽」。這是很了不起的,是《黃帝內經》的偉大發現!
  • 夸克也分陰陽,物質無限可分,老莊是玩科學的高手
    世界很大,古老的中國人喜歡從宏觀上觀察這個世界,講究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世界上形成的種種東西,只不過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下的產物。而西方人喜歡眼見為實,喜歡探討微觀的世界,拿人體講,肌肉是肌肉,骨頭是骨頭,各個系統相互獨立,各自完成各自的工作,都是在各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我的小宇宙在爆發了連載一,起源
    我們對於現在的一切有一個非常貼切的叫法,叫做物質世界,對於物質研究就是物理學科,它所對應的是神學等非物質領域的研究。科技的發展主要體現在物質的研究和應用。但世界真的只有物質嗎?顯然不竟然,為了填補物質研究中的種種疑惑,如是出現了反物質這種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對宇宙有全面研究的地方,只是這些研究因為過於全面,沒有把某一類別單獨拿出來去研究,從而沒有形成體系化的學科。
  • 走進「陰陽」(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3、天氣的變化陰陽之變。4、陰陽—————萬事萬物皆有陰陽。陰陽力是維持力,可轉化,可變化,並且是永不停歇的運動。絕對的運動特性。5、中醫的假設性概念萬事萬物陰陽的特徵:星球具有對稱性,陰陽具有對稱性,越是高能的陰陽體,對稱性越高。
  • 伏羲八卦是宇宙萬物演變過程的抽象圖,能量變化是萬物誕生的根本
    由太極生陰陽,再從陰陽兩氣變化而成八卦。無極到太極是一個從無規則(或許已經有了規則,只是沒有被激活)到有規則的過程,這個規則就是古人說的陰陽理論,我們說的唯物辯證法,宇宙萬物的演變都遵循這個規律。萬物的陰與陽其實質是指能量,陰氣是負能量,陽氣是正能量,萬物的誕生是陰陽能量變化的結果,陰陽能量的變化與組合導致物質(元素)的變化與組合而生成宇宙萬物,萬物與其所帶的陰陽能量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物質是肉體,而能量是指靈魂!
  • 遊戲圈的萬惡之首,一個比「田園女權」還要噁心的組織!
    本期的內容將會為大家講述的是在遊戲圈中,除了「田園女權」外,還有一個同樣不受玩家待見的組織,他們打著「保護動物」的口號,實則碰瓷各大遊戲廠商。近期演員姚晨因力挺楊笠被頂上了熱搜,事件起因於在一檔《反跨年》的脫口秀節目中,其中藝人楊笠的言論涉嫌性別歧視,多次辱罵全體男性,煽動群眾內部矛盾,製造性別對立。當然這些演藝圈和微博,都不太是遊戲玩家關心的地方。
  • 驚奇隊長的「女權」觀為何遭受抵制?
    截至目前為止,它在IMBD的評分已經跌落到6.9分,在同類電影裡連中位數都沒達到。驚奇隊長的粉絲表示這都是「白人男性」給她刷的低分,甚至認為只需要有色人種和女性的支持就足夠了。   黑猩猩和人類的接近度在當年可是讓不少學者嘆為觀止(圖為黑猩猩的幼崽,他們和倭黑猩猩的區別是面部顏色,幼年黑猩猩的面是粉色的,而倭黑猩猩是黑色的)   當然萬事皆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