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上我否定了領導,卻意外升職加薪:真正優秀的人從不盲從

2020-12-06 就叫米勒也行

周末的時候,和朋友老劉痛痛快快的吃了頓大餐,為了慶祝老劉抓住了2019年年末的小尾巴,成功升職了。

說起老劉的升職也是非常的驚險,真的可以說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老劉所在的策劃部,在三個月前接了一個大項目,大家都沒日沒夜的加班,終於在年底完成了整體策劃,就差細節的修改。

領導最後一次在會議敲定了方案後,很形式化的向大家提問:「你們看看對方案還有什麼建議可以大膽提出來。」

其他同事們都表示沒有,領導說沒問題就沒問題。

可是這時候老劉卻舉手說:「我有問題。」

其他同事們都面面相覷,旁邊的同時還拉著老劉的衣角輕聲地說:「你膽肥了,方案領導都通過了,你還有啥問題,否定領導小心沒好果子吃。」

可是老劉就是個眼裡容不得沙子的人,領導點頭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老劉有理有據的說明:「昨天我加班重新比對了方案中的數據,發現有一處數據漏洞,如果按照這方案,我們一定是虧損的,所以我做了一份心的數據表單,請您過目。」

領導看完之後,沉默了好久,最後拍拍老劉的肩膀說:「很好,你的細心和專業為公司挽救了極大的損失,希望各位同事也能向老劉學習,敢於提建議,畢竟我也有出錯的時候。」

沒想到這位領導如此開明,老劉也正因為這次「強出頭」的舉動位置獲得了晉升的機會。

有時候,決定你升職的可能就是你敢於和領導說不。

1、你是職場的跟隨者還是破局者

其實,在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像是老劉的那些同事一樣,只是個跟隨者。

沒有自己的主見,跟著領導走隨其他同事的大流總不會錯,可結果你永遠是公司裡不起眼不被重視的小透明。

往往那些有主見有想法敢和領導「作對」,不和同事拉幫結派的人最後能成大事,成為走在前面的人。

如果老劉也和其他同事一樣明知有問題也不敢提,那麼結果就是方案出現問題,公司出現虧損,連帶著自己一起倒黴。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毛毛蟲效應」。

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布爾做了一個實驗:

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並在花盆的不遠處,同時放置了毛毛蟲最喜歡的食物。

毛毛蟲們開始圍著花盆轉起圈來,一連走了七天七夜,誰也沒脫離隊伍,最終因為飢餓和精疲力盡餓死在明明距離自己很近的松葉旁邊。

心理學家把這種喜歡跟著前面路線走的習慣稱之為「跟隨者」習慣,把因跟隨而導致失敗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

我們何嘗不是毛毛蟲呢?

看見別人投資賺錢了,你也借錢炒股票,結果虧得血本無歸;

看見別人戀愛、結婚生子,你也想著到了年齡就結婚,隨便找個人就嫁了;

看見別人工作插科打諢,你也開始偷懶,想著反正大家都這樣……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習慣了做一個「跟隨者」,穿自己的鞋,走別人的路,卻往往路越走越窄,最後反而困住了自己。

2、毛毛蟲效應的三種表現,你是否中招?

如果你也是個毛毛蟲,那麼無論你有多努力,其實都是在原地打轉,毫無長進。

在生活中,我們改如何檢驗自己是否成了「毛毛蟲」呢,可以問自己這3個問題,看看是否中招毛毛蟲的表現。

(1)當人有我無時,我會焦慮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陷入「別人都這樣,我也要這樣」的想法,然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舉動

例如:身邊的人都結婚了,而自己還沒有伴侶,就會急著給自己找個伴。這時候出現的對象就算自己不是很合意,自己也會更容易答應。

又比如現在流行偽精緻,別人用大牌口紅,你即使沒錢也會刷信用卡買,就因為別人也有,我也得有。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說: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

當人有我無時,我們就會陷入焦慮,這就是毛毛蟲的第一種表現。

(2)我是否相信,埋頭苦幹總能成功?

職場上,很多人堅信「一萬小時定律」,就是把一件事堅持做到一萬個小時,就能成為專家,一個人只要願意埋頭苦幹,總會有出頭之日。

但事實上,你只是用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就像雷軍所說的,這個世界上努力勤奮的人太多了,但是最後成功的,往往不是這種人。

當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只會埋頭苦幹,這就是毛毛蟲的第二種表現,不會思考如何獲得前方的食物只顧著跟著前面的人走。

(3)我是否盲目相信領導的決策?

這就像老劉的同事一樣,認為領導的決策都是正確的,領導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他們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沒有向上管理的思維。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再精明的領導也有偶爾出錯的時候,員工不只是執行者更是幫領導解決問題的人。

如果你也只會一味聽從執行,這就是是「毛毛蟲效應」的第三種表現,永遠停滯不前,不利於個人發展。

以上三點,是每個都要自省的問題,你中招了嗎?

3、不做職場毛毛蟲,做到三點成功破局

法國科學家約翰·法布爾曾說:「走別人走過的路,固守原有認知模式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死路。

我們該如何不做原地打圈的毛毛蟲,而是成為那個幹破局,改變路勁找到食物的那個智者呢?

(1)嘗試「豐田五問法」

「豐田五問法」,又叫「五個為什麼(5 Whys)」,簡單來說就是出現問題時可以通過連問自己五個為什麼,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

就拿毛毛蟲舉例:

第一步,提問第一個「為什麼」挑選出一個問題症狀作為開端:「為什麼這件事情正在發生?」

把答案一次羅列出來:

為什麼不去找食物?因為沒找對方向;

為什麼沒找對方向?因為不知道方向。

為什麼不知道方向?因為不知道食物在哪邊。

為什麼找不到食物?因為總跟著前面的毛毛蟲走。

為什麼要跟隨前面的毛毛蟲?因為它在走,我以為它知道。

就這樣我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我在跟著前面的毛毛蟲走錯誤的路」。

通過「5 Whys」,可以找出問題的根源,從而你不會隨大流繼續原地打轉而是會重新找出路,高效解決問題。

愛因斯坦說:給我一小時解答一題,關於生死。我會用50分鐘去思考這題目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不到10分鐘甚至壓縮到5分鐘就夠我去回答了。

「5 Whys」的關鍵所在:鼓勵解決問題的人要努力避開主觀的假設和邏輯陷阱,從結果著手,倒推因果,順藤摸瓜,直至找出原有問題的根本原因。

(2)不盲從權威,學會質疑

很多人在職場都是選擇明哲保身,從來不敢否定領導。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學做我朋友老劉。

不盲從權威,學會質疑。專注問題本身而不是自我後果。

在平時工作中我們就要培養自己的主動學習能力,主動發現問題,在下次領導問:「誰還有建議的時候。」

你能大膽舉手提出說:「我有不同意見」。

如果你的想法可行,明事理的領導一定會重視你,如果領導因為你質疑他就對你疏遠,那麼這樣的領導並不值得你跟隨。

記住,在這個時代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3)逆向思考,避免從眾心理

歷史上司馬光砸缸就是典型的逆向思維,司馬光知道自己不能爬缸救人,就選擇了另一種把缸砸碎。

「逆向思維」的訓練,可以用三種辦法刻意培養。

①反轉型逆向思維法這種方法是指從已知事物的功能、結構、因果等相反方向進行思考。

②轉換型逆向思維法在研究問題時,由於一開始解決這一問題的手段受阻,而轉換思考角度,採取另一種手段,以使問題順利解決。

③.缺點逆向思維法並不以克服事物的缺點為目的,相反,要利用事物的缺點,將缺點變為可利用的東西,化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從而使事情得到更好地解決。

訓練逆向思維要注意兩點:

①必須深刻認識事物的本質

所謂逆向不是簡單的表面的逆向,不是別人說東,我偏說西,而是真正從逆向中做出獨到的、科學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超出正向效果的成果。

②堅持思維方法的辯證方法統一

正向和逆向本身就是對立統一,不可截然分開的,所以以正向思維為參照、為坐標,進行分辨。才能顯示其突破性。

4、寫在最後

在職場上,如果你也是盲目追隨的現象,可能陷入了「毛毛蟲效應」。

不妨試一試上面的辦法,或許會讓你從豁然開朗。

林語堂說:「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希望我們都不是那可憐的毛毛蟲,而是做那個敢為人先的龍!

相關焦點

  • 年輕人能力多強,都要明白三個潛規則,讓領導主動給你升職加薪
    所以在公司中,做員工更應該扛住壓力,並且在領導面前主動表現你的工作能力,讓領導心知肚明,你在職場中是死心塌地為公司服務的,並不是說在公司賣力苦幹就可以獲得領導器重,其實在職場中年輕人無論能力多強都要明白以下這三個職場潛規則,才能夠讓領導主動給你升職加薪。
  • 這3種工作態度,正在堵死你的升職加薪之路
    在職場上,很多人就像和菜頭那個副班那樣,工作被動,每天根據領導交待的任務和工作方法,完成既定的工作。一旦出現意外的狀況,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或是流程不順,工作就此停滯擱淺,也從不主動尋求解決方案。學生時代,大家每天跟著老師的節奏上課、下課,按時完成作業,然後複習、等待考試。什麼階段該做些什麼,老師都規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這屆職場人,總想「被升職」:關於晉升的3個誤區
    原來,連續幾次得到領導表揚後,她篤信自己會被提升為主管。結果年初晉升名單上的人不是她,而是同組成績並不突出的傑妮。她非常懊惱:「為什麼領導看不到我的努力,反而提拔不如我的人?」 其實,辛迪的疑惑在職場中覆蓋率極高,但能成功破局的人卻少之又少。
  • 領導提拔的人都有這3個優點,不僅僅要會說話,還要有潛力
    職場上,人人都想升職加薪。所以,想在職場上好好混,就必須知道領導喜歡提拔什麼樣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激勵自己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最終讓自己升職加薪。其實領導提拔的人都有這3個優點,他們悶聲發大財,越混越好,你身上有這些優點嗎?
  • 為什麼領導不提拔勤快老實人?這「四個關鍵詞「,說到點子上了
    有人經常諮詢:為什麼同事中越狡猾的人越容易升職?為什麼我很勤快很老實卻得不到提職?這是一個老生常談、永遠無解的「矛盾題」。行走職場,用人權掌握在用人者手裡,用人標準藏在用人者心裡。員工既不能用員工思維來評價領導者的用人觀念,也不能僅僅揣摩現任領導的用人好惡,一定要堅持遵循職場升職的內在規律,才能行穩致遠、持續提職加薪。
  • 領導提拔你的3個假象,學會辨別,別傻傻相信,任人擺布
    職場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升職加薪,很多時候升職加薪的決定權掌握在領導手裡。有句話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在職場也如此,一個人是否即將獲得提拔,從工作中的蛛絲馬跡就能看出來,最重要的一點自然是獲得領導重用。
  • 想要升職加薪嗎?據說這種髮型機會更大
    想要升職加薪嗎
  • 職場故事| 升職加薪要靠努力打拼,即使你有貓主子的富貴命
    職場故事| 升職加薪要靠努力打拼,即使你有貓主子的富貴命 有鬼君 2019-08-20 14:23 來源:澎湃新聞
  • 別再相信那些「職場潛規則」了,真正的強者的生存法則只有這一條
    先說一句扎心的話,大家喜歡的那些職場潛規則只能是錦上添花,並不能真正幫你升職加薪,而要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得到老闆的青睞,獲得提拔和賞識,根本只有一條,這一條也是所有職場高手的生存法則,那就是「一切以成果為導向,要麼出色,要麼出局」。
  • 2018年考試日曆來啦,今年升職加薪就靠它了~
    另外,專業技術人員要注意啦以下這44項考試有可能讓你今年升職加薪!人社部辦公廳曾印發《關於2018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計劃及有關問題的通知》,公布2018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工作計劃,並對有關問題做出安排。
  • 職場潛規則:情商高的人,懂這些相處技巧,終身受用
    他的同事們只在需要的時候才來找他,他們從不把他當作自己人,也不叫他來吃飯。他問我們:「我是不是情商太低,不善於與人溝通,不善於奉承領導?」聽了他的話,我也恍然大悟。我突然覺得自己對如何與領導和同事相處有了新的認識。那麼,我們在工作場所需要什麼樣的情商呢?
  • 年會上領導讓你發言,沒有思路怎麼辦?給你一個套路,不用謝
    年會是個神奇的節日,沒有固定地點和時間,對於老闆而言,一開年會,各個公司開始進入領導異常興奮和員工日常苦逼的狀態,一個準備「洗腦」,一個準備節目。領導臨時興起再點名讓你來個即興發言,表現好升職加薪,表現差就...
  • 《羅織經》的權謀智慧:厲害的人都深諳人性,升職才體現真功夫
    而我們經常會發現,那些混得最好的,升職最快的往往並不是能力最強的,最會做事,效率最高、才華最好的那群人,而是那些實力中等,但很會處事的人。 曾經,有一個和我一起進公司的同事,他平時辦事拖沓,工作能力差,但卻成了我們那一批人中最快升職的人。
  • 2月3日起,獅子座金星與木星角度適宜,事業方面有這些意外收穫
    大部分人接近獅子座,都是因為被獅子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進入2月3日,獅子座的事業蒸蒸日上,意外收穫不斷!職場上升職加薪每個人都渴望職場上升職加薪,但是像獅子座一樣,敢想敢做的人並不多,他們確定一個目標就會全力以赴,無論別人怎麼卻說,獅子座都不會回頭,即使目標定錯了,撞了南牆,獅子座也不會灰心。
  • 不懂這幾種職場利益交換法則,你活該還在底層,更別談升職加薪!
    所以別再說,我這麼相信她,她竟然背後來這手;我把她當朋友,她竟然做出這樣的事情。當人與人產生利益衝突的時候,所謂的友情便不存在了。要想朋友關係穩固,那就不要扯上利益。03為什麼會有利益衝突?既然是利益交換,那就有買方和賣方,你的領導就是買方,買方在花任何一分錢的時候,都會計算這筆錢花的是否划算?真正的職場高手會先讓自己有價值,這樣才能夠讓領導有興趣和自己進行利益的交換。
  • 王億:埋頭苦幹的人為什麼當不了領導?
    王億:埋頭苦幹的人為什麼當不了領導?難道這些人真的沒有當領導的能力和素質嗎?1、敗就敗在「埋頭」二字上其實公司裡兢兢業業的員工當不了領導,並非全部跟能力有關係,關鍵還在「埋頭」二字。因為只懂得低著腦袋幹活,不會抬起頭來看天。
  • 同事升職請客,只給自己和領導點螃蟹,桌上同事:我以後再不參加
    職場上,升職是最令人高興的事。升職不僅是對個人前期工作的肯定,也是為下一步發展打下基礎。升職後,一般都會請領導和同事們一起吃飯慶祝一下,為的也是大家開心開心,同時也對個人前期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前段時間,我們公司的小劉在提升為人力科副科長後,請科室和部門總共12個人在一家海鮮大酒店吃飯慶祝。
  • 升職加工資,老闆加500,不滿意怎麼和老闆說?學會這3招
    升職加工資,老闆加500,不滿意怎麼和老闆說?學會這3招 升職加薪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是人的欲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也正是因為我們無法滿足的欲望,所以沒有人能夠覺得現在自己的現狀就還不錯,每個人都想往前衝。
  • 年底了,如何讓老闆加薪升職
    今年業績不錯,年會上有個發言機會,但是講什麼?怎麼講?最後幾句謝謝太潦草。最日常的場景,跟領導匯報了很多很多工作,領導對我卻不知所云。我覺得自己完成的工作堪比奧斯卡最佳影片,同事們聽到的卻是「爛番茄」!委屈不,還沒地方說?我們常常說,一個人能力很強。怎麼體現這個「強」呢?本質上是看他能不能解決問題,能解決多少問題。
  • 領導私底下對你說這3句話,其實是在忽悠你,當真你就輸了!
    在公司中,有時候領導或者老闆說的一些話,只是表面的上鼓勵,並不是代表真正的獎勵。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懂得分辨,別把別人隨口一說的話當真,到時候鬱悶的是自己。1、我一定會幫你爭取,下一次的機會就是你的比如說當你為了一次策劃案精心設計和策劃,準備了很久,在會議進行演示的過程當中,大多數人對於你的策劃也是比較滿意的。而正當你覺得這次的策劃是你拿下的時候,結果領導那邊卻採取了另一個小組的方案。最後領導告訴你,下一次的機會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