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錫有望為摩爾定律「續命」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總是籠罩在摩爾定律難以為繼的陰霾之下,但是新材料的出現,或可讓它迎來又一個拐點。美國猶他州大學的工程師們,已經發現了一種由一氧化錫製成、只有單原子厚度的新型平面材料。這種材料可讓電荷以更快的速度通過,遠勝矽與其它3D材料。相比之下,在傳統電子設備上,電荷會以各個方向穿過電晶體、以及玻璃襯底上其它由矽層組成的部件。

  採用錫氧材料打造的更快的半導體器件

  直到近年,工程師們才更多地將目光放到了諸如石墨烯(graphene)、二硫化鉬(molybdenumdisulfide)、硼墨烯(borophene)等2D材料上。

  領導這項研究的AshutoshTiwari教授稱其強制電子「僅在單層上以快得多的速度通過」,是加快填補電子新材料缺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與石墨烯和其它近似原子厚度的材料不同,其同時允許負電子和正正電荷穿過,因此研究團隊將之描述為「現有首種穩定P型2D半導體材料」。

  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一切,事物將會以快得多的速度推進。

  團隊認為這種材料可用於製造比當前所使用的更小、更快的電晶體,讓計算機和行動裝置的運行速度提升百倍,同時溫度更低、效率更高,並且延長電池的續航。

  當前該領域異常火熱,人們對它深感興趣。有鑑於此,我們有望在2到3年內看到一些原型設備。

相關焦點

  • 突破性研究發起新一輪電晶體微縮革命,有望為摩爾定律續命
    摩爾定律統治了電晶體的發展50多年,目前電晶體的尺寸已經逐步逼近了物理極限。超過這個極限(小於3納米)漏電流便會大到不可忽視。近日,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新型分子,這種新型結構可以防止漏電流的產生,從而有望使電晶體尺寸突破物理極限。
  • 為摩爾定律續命? 自旋電子技術暫難當大任
    該定律指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每18個月約翻1倍。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摩爾定律為半導體工業的發展節奏設定了基本步調。自摩爾定律提出以來,不論是從單個晶片電晶體數目角度,還是從微處理器晶片、半導體存儲器以及系統軟體角度來考察,摩爾定律的預言與現實都驚人地吻合。可晶片上電晶體的尺寸不可能無限制地縮小下去,晶片單位面積上可集成的元器件數目會達到極限。
  • 給摩爾定律續命 EUV光刻暫難當大任
    之所以備受關注,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有傳聞稱,EUV光刻有望成為摩爾定律的「救星」。  半個多世紀以來,半導體行業按照摩爾定律不斷發展,由此驅動了一系列的科技創新。隨著晶片尺寸越來越逼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在未來是否依舊奏效,成為現在全行業都在關注的問題。  那麼,這項技術能否為摩爾定律「續命」?它又是否已經到了最好的應用節點?
  • 延續摩爾定律: 新型超平面錫氧半導體材料有望讓晶片提速百倍
    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總是籠罩在摩爾定律難以為繼的陰霾之下
  • 實現2nm工藝突破,臺積電為何能給「摩爾定律」續命?
    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臺積電在2nm工藝製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發進度超越預期,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的良率可以達到90%。相比較於關注熱鬧的當下,我們不妨追蹤這條技術線索,來看下臺積電保持先進位程工藝的經驗,看下它是如何來為遊走在失效邊緣的摩爾定律來「續命」的。
  • 摩爾定律終結了嗎?史上最小 1 nm 電晶體將為之續命
    >《摩爾定律已死,半導體行業發展會停滯嗎?》、《摩爾定律這次真的到頭了! 》、《存在 50 年的摩爾定律正在失靈?》……近年來,關於摩爾定律即將走向盡頭的報導簡直數不勝數,各方專家也紛紛發言表態,支持這一說法。如此看來,這一科技界的鐵律真的沒有繼續生存下去的空間了嗎?正當我們為之疑惑嘆息之時,計算技術界突然傳來了一個好消息:科學家已將電晶體製程從 14 nm縮減到了 1 nm!
  • 胡正明獲IEEE最高榮譽,一己之力續命摩爾定律數十年
    特別是發明了使摩爾定律得以延續數十年的3D結構器件(FinFETs)。IEEE榮譽勳章每年評選一次,最早始自1917年,首屆得主為美國無線電工程先驅、發明家阿姆斯特朗。在華人圈,此獎項除了胡正明,還有卓以和、張忠謀分別在1994年和與2011分別獲得過。
  • 臺積電2nm工藝突破,摩爾定律又續命5年!1nm臺積電還有奇蹟?
    今年可以說是臺積電最為高光的時刻了,在之前如果沒有特別關注於晶片這一塊的,估計都不知道臺積電到底是個啥,但是隨著臺積電今年技術不斷的突破,也是證明了其全球晶片代工頂尖巨頭的地位,尤其在今年的5nm技術量產了之後,成功的將摩爾定律繼續延續,但是最近臺積電可沒閒著。
  • 5nm怎樣給摩爾定律續命?巨頭開打製程之戰
    縱觀今天下大勢,隨著5G和AI技術的發展,以及大數據的爆炸式激增,未來新產業、新應用的計算需求和功耗也正等著5nm晶片戰果的嗷嗷待哺,催促著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不斷衝刺物理極限的天花板,火拼先進位程給摩爾定律續命。刀鋒至此,臺積電、三星、英特爾摩拳擦掌,5nm戰爭即將一觸即發。
  • 續命摩爾定律新進展!英特爾提出電晶體密度翻倍新工藝
    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編譯 | 子佩編輯 |Panken芯東西12月30日消息,英特爾在本周的IEEE國際電子設備會議上展示了一項新的研究,或為續命摩爾定律提供下一步可行方向。英特爾的堆疊納米片電晶體技藝,會帶我們走向摩爾定律的下一步嗎?我們拭目以待。來源:IEEE Spectrum
  • 巨頭晶片製程之戰:5nm如何給摩爾定律續命?-虎嗅網
    縱觀今天下大勢,隨著5G和AI技術的發展,以及大數據的爆炸式激增,未來新產業、新應用的計算需求和功耗也正等著5nm晶片戰果的嗷嗷待哺,催促著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不斷衝刺物理極限的天花板,火拼先進位程給摩爾定律續命。刀鋒至此,臺積電、三星、英特爾摩拳擦掌,5nm戰爭即將一觸即發。
  • 臺積電2nm全環繞柵(GAA)電晶體——摩爾定律還能再續多久?
    摩爾定律(Moore's Law)近年來成功地在世界範圍內推廣傳播,哪怕不從事相關行業的人也耳熟能詳。需要說明的是,摩爾定律這個翻譯並不準確,其僅是集成電路行業發展規律的一個總結,更準確的翻譯是「摩爾規律」。摩爾定律自提出後便根據不同的集成電路發展方向演變出多種不同的闡述形式,總體上可以概括為集成電路性能每隔一段時間會獲得一倍的提升。
  • 摩爾定律難以為繼? 新型二維材料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預言
    摩爾定律難以為繼? 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總是籠罩在摩爾定律難以為繼的陰霾之下。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呂勁團隊與楊金波、方哲宇團隊最新研究表明,新型二維材料或將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的預言。他們在預測出「具有蜂窩狀原子排布的碳原子摻雜氮化硼(BNC)雜化材料是一種全新二維材料」後,這次發表在《納米通訊》上的研究,通過實驗證實了這類材料存在能谷極化現象,並具有從紫外拓展到可見光、近紅外以及遠紅外波段的可調能隙功能。
  • GAA技術給摩爾定律續命,臺積電先進5、4、3、2、1nm晶片工藝製程布局
    >ycgEETC-電子工程專輯 ycgEETC-電子工程專輯二、FinFET的替代者出現,GAA技術給摩爾定律續命ycgEETC-電子工程專輯摩爾定律表明:每隔18~24 個月,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便會增加一倍,晶片的性能也會隨之翻一番。
  • 臺積電新推2nm全環繞柵(GAA)電晶體,但摩爾定律還能再續多久?
    摩爾定律自提出後便根據不同的集成電路發展方向演變出多種不同的闡述形式,總體上可以概括為集成電路性能每隔一段時間會獲得一倍的提升。摩爾定律在被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來後的幾十年裡一直指引著集成電路,尤其是超大規模數字集成電路(比如CPU,GPU等)的發展與演進。
  • FeFET有望延長摩爾定律壽命
    Colin Johnson據德州大學(奧斯汀)的研究人員稱,DRAM、SRAM、快閃記憶體和幾乎每一個電晶體的通用存儲器可能因基於鍺的鐵電門溝道材料成功製造而被取代。他們成功的鐵電門堆棧有望延長原來國際半導體技術藍圖(ITRS)關於摩爾定律大約2028年底失效的預測。「我們還沒有製造出一個完整的鐵電場效應電晶體
  • 三維電晶體陣列有望打破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看似已難以維持。美國密西根大學一研究團隊卻另闢蹊徑,將電晶體陣列帶入三維空間,在最先進的矽晶片上直接堆疊第二層電晶體。這一研究為開發打破摩爾定律的矽集成電路鋪平了道路。 摩爾定律認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目前矽集成電路的電晶體密度已接近極限。
  • 摩爾定律如何「續命」?高通、臺積電、英特爾同臺論「藝」
    作者:DIGITIMES 韓丁摩爾定律引領下的集成電路生產正在逼近物理定律的極限,晶片產業迫切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創新與合作是永久的話題,通過解決散熱問題、尋找新材料與設計結構創新以及更大規模的合作,沿著摩爾定律的道路繼續向前推進。
  • 超材料或將延續摩爾定律?
    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使得傳統意義上的摩爾定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甚至有聲音說:「摩爾定律要失效了!」因此,如何延續摩爾定律成了當今半導體行業熱議的話題。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周濟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超材料有可能從工藝和原理兩方面延續摩爾定律,為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技術路線。
  • 摩爾定律一
    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發展歷程被稱為計算機第一定律的摩爾( Moore)定律是指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