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資訊】創造驚喜的6條方法論

2021-03-04 聚商圈


許多年來,「驚喜」一直是最痴迷的概念。科學史上充滿了驚喜,阿司匹林、微波爐、X光透視,都是驚喜的產物。再比如,我們今天普遍使用,甚至沒有就絕對不行的一種物質,玻璃,也是驚喜的產物。

創造驚喜的方法論第一條,就是——

至於那好運是什麼,不知道,但它就是會發生的,這事兒你必須提前知道。

有一個人,在 28 歲之前,沒啥太多的好運,甚至厄運連連。

出生就營養不良,乃至於後面幾顆牙齒都發育不全;

上學沒多久,滑冰栽倒,腦震蕩,後遺症就是原本很會唱歌,結果那次之後就開始五音不全;

初中的時候,晚上回家寫作業趴桌子上睡著了,結果三叉神經麻痺 —— 就是面癱;

又過半年,騎自行車被大卡車從後面「追尾」整個人飛出幾米之外;

高二的時候,在一場能決定是否保送清華的計算機競賽中,他的名額被老師換成了他的侄子;

高考前的三周,急性闌尾炎入院手術……

他是什麼時候開始篤信自己將來一定會有好運的呢?是大學認真研究概率論的時候。

如果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隨機的,而有些事件是好的,有些事件是壞的,那麼無論我現在遇到過的壞事兒有多少,好事兒還是會出現的,大小不同而已,早晚而已。這是多簡單的道理啊!

果然,26 歲之後,他的倒黴事兒開始少了起來,幸運事兒漸漸開始多了起來……這就是樂觀,這也是樂觀的力量。樂觀是一種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才能生成的態度。

不要給自己建造圍牆。

圍牆的作用除了可能提供一些庇護之外,更大的作用是讓別人走不進來、也讓你走不出去。

在 Twitter 上 Follow 了 18,000+ 帳戶,為什麼呢?因為不覺得預先篩選信息對我有好處。而且從邏輯上看,我們明明要的是信息,卻通過人來過濾,這是效率相當低下的方式。

有些東西、有些知識,一旦知道了,就是不可逆的,你不可能從此裝作不知道。於是有些人就開始去研究這個東西去了……

可問題是,如果像絕大多數人一樣,給自己建個圍牆,提前過濾了很多信息,只關注自己覺得重要的人物。

開放(Open)就是可以創造好運和驚喜的,無論在哪個領域。

學習,從來都是創造驚喜、創造好運的最優路徑。每個真正習得過技能的人終究有一天會發出驚嘆:真沒想到在這裡可以用上!

學習就是掌握一系列新的概念。

那一本初中的教科書來說:

這麼厚厚一本書,就那麼幾個概念;講一個概念就要花費一個章節的篇幅,講的都一樣,無非是,它是什麼,它不是什麼,它和別的概念有什麼異同,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怎樣使用是正確的,怎樣使用是錯誤的,容易發生錯誤的地方是什麼……

其實這段話,也是學習任何概念的方法論,不就這點事兒麼!

為什麼持續學習一定會產生好運和驚喜呢?理由也很簡單,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們之間才有機會產生「意外的連接」 —— 即,所謂的融會貫通。

若是你腦子裡有用的概念寥寥無幾,他們之間有什麼連接價值啊?就算有連接,又怎麼可能有「意外的連接」呢?這道理是不是很淺顯?

所以,學習的定義,在我的作業系統也是不一樣的——

學習就是反覆打磨概念與方法論,等著註定的驚喜註定地發生。

只有節點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有「意外的連接」出現。概念如此,那麼,掌握概念的人們更是如此罷。

認識很多的人,其實是沒用的,因為絕大多數人是沒有作業系統的,或者即便有,也是過時的作業系統。認識他們沒用,因為你在耽誤自己可能的效率。

要想辦法認識很多真正擁有高效率的作業系統的人。

長期以來,外界的定義都是沒用的,學歷、身份、地位等各種標籤,都是除了迷惑他人之外完全沒用的東西。到最後,只有一種方式有用:交流。

可能是坐下來喝茶,也可能是讀對方的文字,更可能是長期觀察。甄別出那些有屬於自己的高效作業系統的人,甄別出那些願意打磨自己的作業系統的人,遇到了,必須馬上連接。

因果思考,是人類固化在基因裡的一種思考模式。隨機就是不講究因果的,所以,這樣的事情需要千百年才能形成學科,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刻進人類的基因。

所以,即便是現在,在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作業系統裡,依然運行著這樣的方法論:「萬物皆有因果」。

事實上,宗教之所以長存,依賴的也是這個方法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都是完全基於因果的世界觀。

可是,一旦概率論確立,這世界上開始有一些人能夠理解隨機的概念,開始明白:這世上有些事兒是不講因果的。

你拋一個硬幣,結果是正面,為什麼呢?為什麼不是反面呢?不是因為你拋了一個硬幣,也不是因為你上一次拋硬幣的結果是反面…… 沒有原因。

反過來,當你拋出一個硬幣的時候,因為我們知道那是隨機事件,所以我們也知道那結果不是正面就是反面,至於究竟是哪一面,概率是 1:1 ——雖然我們不知道確切的結果,但我們確切地知道可能性。

對,在一些時候,在一定程度上,跨越因果思考與判斷,在生活、工作、學習中多一點隨機性,就是創造驚喜的方法論。在我們所創建的社群中,因為我們刻意創建了更多的連接,所以就更有機會隨機地去認識一些人。

一定要想辦法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多任務作業系統,不要做一個低級的單任務作業系統。

我們每個人天生都是多任務作業系統,我們的輸入設備那麼多,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不是多任務作業系統如何處理?

從小上學,就是第一節課語文,下節課數學,再下一節課生物……我們從來都是一天裡處理很多事情,面對很多領域的,你什麼時候見到一個學校這樣安排課?第一周只學語文、下一周只學數學……就這樣一路讀到博士,竟然寫篇論文說切換任務浪費時間降低效率,這也太過份了吧?

通過恰當的統籌,讓自己多開幾個進程,齊頭並進地去做一些事情,永遠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手段。

而多管齊下,齊頭並進,也是創造驚喜的好方法。理由很簡單,效率高了,成果就多了,這些成果本身也是節點,它們之間也會產生連接,最終一樣產生聚變,至於能夠獲得什麼,我們還不知道,但我們知道一定會有所獲得。

其實,這六點都是老生常談,無非是在說這麼幾件事兒:

邏輯很重要、概率學很重要、統籌學很重要。—— 這些明明原本就是應該在學校裡就搞定的事情,卻基於種種原因,被絕大多數人忽視了、誤解了、稀裡糊塗地放棄了而已。

—做新經濟時代第一產融生態圈—

聚商圈

微信ID:ijushangquan

更多轉型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帳號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

相關焦點

  • 社會學方法論的基本問題
    因此, 社會歷史關係既不是絕對主體的自發創造, 也不是絕對給定的客觀實在, 而是一種包含著不確定性的非二元論的時空性建構。這意味著社會學的任務不只是解釋世界, 同時還要改變世界。  關鍵詞:社會學方法論; 關係主義; 建構主義; 主客體二元論;  方法論問題是一門學科的核心問題, 不同的方法論立場往往意味著不同的研究視角或先入之見, 進而衍生出不同的問題框架、
  • 開啟驚喜探險之旅《大航海之路》1.24隱藏發現物攻略_行業資訊...
    隨著諸多新增隱藏發現物的開啟,一場挑戰與驚喜並存的海上收集之旅,即將再度起航。  一、死亡之秤  卡卡讀書(6條線索),要求人物75級,冒險聲望105000,歷史19級,前置發現物「摩亨佐達羅印章」。  馬賽接任務再回到卡卡,後然後到第烏酒吧對話,莫三比克買棕櫚酒,送回第烏完成倒酒遊戲。
  •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批判
    在盧卡奇所開創的批判方向基礎上,東歐新馬克思主義者從青年馬克思思想出發,張揚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特質,並在馬克思人道主義的方法論與實證主義的方法論之間進行了明確區分,進而對後者進行了深刻批判,試圖將馬克思辯證法從純粹的反映論窠臼中拯救出來。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夾瓶條有哪些特性優點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夾瓶條耐化學藥品性:具有優良的耐化學藥品性,除強氧化性酸液外,在一定溫度下和深度範圍內能耐各種腐蝕性介質(如:酸、鹼、鹽)及有機介質,在80℃的濃鹽酸、75%的濃硫酸、20%的酸中性能穩定。
  • 淺析新興產業哲學與方法論
    論文關鍵詞:新興產業,國家安全,產業集群,區域競爭   最近關於新興產業的議論很多,本文認為關於新興產業的討論應該重視產業哲學和方法論。為此,想從產業分類、產業規律、產業創新、產業哲學與方法論四個方面談談。   一、產業分類   產業分類是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的。
  • 恩格斯晚年重申唯物史觀的方法論性質
    在探究恩格斯晚年捍衛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貢獻時,以往學界把研究重心放在了歷史合力論等方面,忽略了恩格斯對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一種方法論的學科性質的強調。實際上,恩格斯晚年曾多次申明歷史唯物主義不是現成的答案、不是教條,而是進行更具體研究的方法,是去尋求真正答案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 2分鐘讓你快讀商業模式的概念、方法論和三大利潤律
    哲學觀、方法論、三大利潤律又是什麼?在商業模式使用心法上,企業經常出現哪三類錯誤?勞莘專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是新經濟時代強大的理論武器,在本專欄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商業模式的概念、哲學觀、方法論和三大利潤律等,這些內容如同該武器的內功心法。
  • 曹堂哲:公共行政學方法論流派爭論的焦點
    本文在知識類型學的基礎上,將公共行政學的主要方法論流派劃分為實證主義方法論流派、技術設計流派、評估研究方法論流派、詮釋主義方法論流派、批判主義方法論流派,這些流派圍繞五個焦點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論,這五個焦點問題是第一,公共行政學探討對象的本質是什麼?第二,公共行政學的核心議題是什麼?第三通過什麼途徑獲得公共行政知識?第四,行政學是科學還是職業?第五,公共行政學的學術規範是什麼?
  • 漫談MGTOW方法論
    二來則是想談一談筆者對MGTOW方法論的一些個人淺見。MGTOW方法論的定義首先我要強調一點,MGTOW是一門自成體系的完整學說,它具有與其知識體系相配的方法論。一門完整的學說都是包含了世界觀和與之對應的方法論的,符合what,why和how的大致順序,可以類比佛教的核心教義四聖諦」苦集滅道「。任何一門學說的方法論哪怕再寬泛,都應有一個基本的框定範圍,在這個範圍之內的才能算做這門學說的方法論。
  • 核聚21天暴力突破英語,核聚老師核聚英語訓練營
    核聚21天暴力突破英語,核聚老師核聚英語訓練營尤其30歲之後,財富獲得的速度會越來越慢,但多一張證書,你會收穫很多想要的結果:升職、加薪、副業收入、人脈……核聚21天暴力突破英語可是道理誰都懂,但生活、工作已經夠忙了,時間精力有限,怎麼才能快速通過考試
  • 毛澤東哲學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它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體。  毛澤東指出:世界本來是發展的物質世界,這是世界觀;拿了這樣的世界觀轉過來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問題、去指導革命、去做工作、去從事生產、去指揮作戰、去議論人家長短,這就是方法論,此外並沒有別的什麼單獨的方法論。所以在馬克思主義者手裡,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個東西,辯證法、認識論、邏輯學,也是一個東西。
  • 高考政治知識點:聯繫的多樣性原理及方法論
    【方法論】:聯繫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因此,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自身的主觀條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總之。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 人類創造出僅有1條或2條染色體的酵母菌株
    英國《自然》雜誌1日在線發表了兩項遺傳學重磅研究:中美兩國科學家已經創造出僅有1條或2條染色體而非傳統16條染色體的新型酵母菌株,融合酵母全部染色體未顯著損害細胞適應性。 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分散在多條染色體,染色體數量因物種而異。
  • 方法論的選擇:定性還是定量
    應該說這個區別不僅僅是方法上的區別,也是方法論的區別,或者說具有方法論的意義。方法論是關於方法的理論學說。我們通常在三種意義上討論方法論的問題:方法論作為完整的理論體系。這種理論體系是具有某種邏輯結構並經過一定實踐檢驗的概念系統,從中已產生一系列既定結論,如應用於傳播學研究的資訊理論、控制論、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等。方法論作為方法體系。
  •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在2013年12月和2015年1月,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專門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舉行過兩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集體學習時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
  • 翻譯史研究的方法論
    文章觀點摘自:屈文生,《翻譯史研究的面向與方法》,載《外語教學與研究》2018年第6期,第830—836頁,文中參考文獻從略,具體請參考原始文章。因而,增強翻譯史研究方法論意識首先應增強史識觀意識,即需要確立和明辨自身的史識觀。 史識觀和翻譯史研究方法論是相互作用、無法分離的兩個方面。沒有與史識觀相脫離的孤立的翻譯史方法論,也沒有不具備方法論意義的單純的史識觀。史學觀既決定了學者展開研究的「程序」、對史料的認定和取捨,也容易形成表述思想、闡明主張的模式和風格。
  • 丙烯二聚-PMP:疫情把這條完全不能自主產品鏈推向風口
    ECMO膜肺膜肺是ECMO系統的核心部件,承擔血液氧合功能,膜肺材料目前主要使用的是PMP(聚 4-甲基1-戊烯)中空纖維膜,成膜樹脂PMP(聚 4-甲基1-戊烯)首先是通過丙烯二聚製得4-甲基-1-戊烯(4MP1)單體聚合,而丙烯二聚截止目前,國內還沒有產業化。
  • 西方主流經濟學方法論的三大困境
    西方主流經濟學方法論的三大困境 2015年01月14日 08: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梁建洪 字號 內容摘要:西方主流經濟學方法論的三大困境奧地利經濟學家米賽斯指出:經濟學借用自然科學方法
  •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高度統一——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
    同時,組織了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學習,就如何準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對集團公司經濟增速的影響、投資體制改革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國資國企改革對企業治理的影響、重點領域改革對企業運營的影響、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對企業的影響、構建開放型新體制對企業「走出去」的影響等6個方面進行了認真討論;結合陳進行董事長在集團公司2014年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就集團公司戰略修訂、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結構調整
  • 核聚21天突破英語,哪裡學習核聚老師的英語學習
    我積累了將近500頁的進步本,在最後98天裡,將原來6小時的複習時間,壓縮到1個小時,還利用「費曼終極學習法」加深記憶。結果可想而知。所以你看,一張證書的作用是多麼的大,要是沒有這張證書,我可能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透明」,焦慮迷茫地過下半生……更令我驚喜的是,核聚老師教的學習方法不僅對個人提升考試有幫助,遷移應用到其他方面也能獲益——比如業務上的學習我先用「費曼終極學習法」記專業知識、術語,接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