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厭了,看了在大街上行駛的SUV,今天就來談談汽車行業的清流般的存在吧,那是旅行車,美麗的空間和廣闊的空間,相對來說小的人形容旅行車是比較合適的,但是小編認為只有普拉多不是適合自己開車的車,用旅行的名義來定義旅行車也是不錯的選擇,旅行車在歐洲的任何地方都有,但是在中國很少見。
說起國內旅行車的鼻祖,一定是桑塔納旅行版,回顧旅遊車在國內的發展,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是風靡一時的桑塔納旅遊版,其出現將旅遊車帶到了中國,但是,當時和旅行完全沒有關係,由於出色的空間利用率和耐久性,作為警察的車被大量使用,這輛車一共賣了一百萬輛,在街頭經常能看到,現在已經是「古董車」了。
要說真正的第一輛國產旅行車,那就是廣州標緻505SW,和桑塔納旅行版很相似,這是桑塔納旅行版6年前發售的,這是1986年廣州標緻生產的第一款車型,是中國國內最早的旅行車,搭載了2.0升的引擎,搭載了5級手動變速器,最大功率為70KW,前置驅動器當時的價格很高,一般只有在機構才能看到。
1、斯柯達-明銳旅行版
明銳旅行版果然有旅行的趣味,特別是沿襲海外版明銳Scout的境界,不失優雅野性,底盤考慮到國內道路的實際情況提高了一點,行李箱的容積達到了1740L,重點是,價格供應能力從原來的14.49萬元起步價下降到12.99萬元,終端優惠後,低檔配合版價格調查到10萬元左右,有心情的瓦罐黨已經不需要低頭看錢包了。
2、別克-閱朗
閱覽朗是英朗的派生模型,尺寸比明銳的旅行版小,外觀更時尚,更個性化,但是旅行車的細長感不夠,由於車身較短,載貨能力也不及明銳旅行版,現在的終端可以打3萬元左右的折扣,服務之後,和明銳旅行版沒有區別,科技布局比較豐富,性價比也很高,但是,全部搭載了3個氣缸的引擎,可以無視被接受。
3、一汽大眾-蔚領
大眾對旅遊車的感受可以說是當時日本旅遊的影響很大,即使現在,對旅行車的追求也一直表現在行動上,蔚領雖然有著獨特的不羈風格,但在奔騰等光環之下,幾乎是一種被遺忘的緣分,相比別克閱朗,蔚領的門檻會更低,折扣後,汽車的起步價估計在9萬元,雖然預算不足,但對於憧憬旅行車的瓦罐粉來說,還是很有魅力的。
4、上汽大眾-朗逸兩廂版
朗逸可以說是中國的定製模式最終比較成功的事例,那三廂版的銷售量也比兩廂型好,朗逸掀背版有旅行車的情趣,新設計的D柱線有拉伸效果,除了屋頂的行李架之外,兩廂車的設計看起來更長,那個車身的尺寸接近傳統的旅行車,朗逸掀背版的價格相對來說比三廂版高,但在承載臉部價值和空間方面,兩廂版更傾向於年輕消費者,對於追求獨特品味和個性的年輕人來說,這輛車更有魅力。
5、北京現代-逸行
北京現代逸行不是記不住這輛車,而是什麼樣的車?與其說是旅行車,不如說是兩廂車和旅行車之間的跨度正好,在這麼多推薦的車型中只有最小、4.4米的車,搭載了1.6L和1.4T的引擎,加上6齒輪手冊、6齒輪的自一體和7齒輪的2個離合變速器,100公裡的耗油量低到5.3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