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病痛往往是情緒創傷的表達?藉助潛意識幫你找到創傷壓力點

2020-12-02 影心療愈

您好,您現在看的是【教你用潛意識喚醒內在的神醫】第七章;喚醒內在的治癒力,你才是自己最偉大的醫生。

內容摘要:幾乎所有的疾病秘密,都藏在潛意識裡,你有可能忘記了,有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但如果你能深入潛意識,發現原來在自己身上多做工夫,便能夠遠離疾病。

現在你已經非常理解壓力是如何影響身體的健康的,那麼讓我們進一步的探討疾病與潛意識的深層關係。

1、幾乎每種疾病都指向一個長期忽略的內在的情緒問題。

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是,有一些疾病的出現,僅是因為過去的傷痛未被釋放。

身體像忠實的記憶創傷筆記本,然後通過疾病把它表達出來!

著名的肖然醫生在TED演講上說了一個真實的案例,他有一個鄰居的病是心衰,也即是心臟不能正常運作。

她女兒陪她來看病時已經是非常的危險,隨時有死亡的危險。

當肖醫生扶住她的後背去觸摸它背後通往心臟的神經,發現在她的左肩胛與脊柱之間有一個非常僵硬的部分,是很硬的包塊。

多年的經驗讓肖醫生敏感的意識到了什麼,便帶著愛溫和的觸摸那個包塊的部位,一邊問那個阿姨到底是什麼事情讓她那麼傷心?

神奇的事發生了,那個位置的衣服溼了,她的眼睛也溼潤了,她開始流出眼淚,並告訴肖醫生,大概5年了,沒有人讓她流過眼淚,從她媽去世的那天起,她沒有哭過。

原來她媽媽在六年前和她在小區裡遛彎的時候,突然來了一輛汽車,把她媽給撞死了。

當天被送到醫院,她的心臟有條樹狀神經斷裂了,她在醫院做了手術,但她的症狀沒有被解決,慢慢的出現了心衰,出現了嚴重的心臟病。

中國有一個詞叫「撕心裂肺」,情緒巨大的創傷是可以造成神經斷裂的。

了解到這一點,肖醫生一手摸著她的脈,一手放在包塊的地方,鼓勵她從心底非常非常悲痛的哭出來。

當她完全釋放掉之後,她覺得五年來從來沒有這麼舒服過,從來沒有感覺到內心那麼敞亮過。

當用聽診器聽她的心臟的時候,讓肖醫生無法想像的是,他驚訝的發現她混亂的脈搏開始變得清晰而有節奏,她的心衰開始慢慢緩解。

再後來,經歷了幾個月心理的陪伴和身體的調整,她徹底的恢復了健康。

2、還有一些疾病超乎想像的是,居然是因為潛意識裡未被實現的願望而出現的。

曾有一位香港的女士,和丈夫結婚後跟公婆住在一起,並育有一男一女。

她希望有自己小家庭的空間,提出過與婆家分家的要求卻遭到拒絕,慢慢的她也不提這件事情了。

後來卻突然得了肺癌,檢查出來的時候都已經是晚期了,兩次化療之後,她住進了特護病房,因為家庭經濟情況較好,她的房間是一個三十多平方的套房,有一個小的會客室,從臥室的窗口可以看到外面的草坪。

除了接受西醫的治療外,她的家人還幫她找了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療師。

面對一切的治療她都顯得很平靜,家人問她需要什麼,她只說希望丈夫,兒女每天都來看看她,事實上她丈夫基本上晚晚都睡在小會客室陪她。

當心理治療師在一次催眠治療中問她,這輩子最大的心願是什麼?

「我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家,跟丈夫,兒女在一起,有自己的房子,不用很大,幾十平方也可以,可以看到外面綠色的植物。

「那你希望住多久?」治療師問。

「不用很久,幾個月就好。」她平靜地說出自己的心願,嘴角滑過一抹連她自己都沒有察覺的微笑。(註:在治療中,這位女士的潛意識說出了內心多年的願望,這個願望竟以得癌症住院的形式實現了。)

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疾病秘密,都藏在潛意識裡,你有可能忘記了,有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

但不記得不等於不存在,觸景生情,某個相似的場景在生活中一再出現,使你產生了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導致壓力,壓力是一切疾病之源。

你的潛意識有多少的創傷,就有多少的壓力種子,這些種子像一顆顆不定時炸彈,只要有觸發點便會在體內引爆!

或許看到這裡你會問,為什麼?

相關焦點

  • 你的情緒類型,決定了你的身材
    有人說:正是因為身體的能量系統遭到了損害,人才會感覺的負面情緒的存在。之後,這種負面情緒又會加劇身體的病痛,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很多女人都有宮寒的問題,但是平時忙碌的我們,總會忽視身體,克制情緒,等到身體的問題變嚴重之後,才開始慌。
  • 創傷理論的演進與文學性創傷敘事的意蘊
    進入19世紀後,隨著西方啟蒙運動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專業人士,愈加認識到創傷不僅會給人們帶來身體上的痛苦,也會帶來精神和心理上的痛苦。於是一批專門研究精神與心理創傷的學者應運而生,現代性的創傷理論開始出現。法國神經學家馬丁·沙可是系統研究創傷的拓荒者。馬丁·沙可關注的對象是西方越來越多的歇斯底裡症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
  • 從《身體從未忘記》看創傷與我們的生活
    創傷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好像還挺遙遠的,很多人會認為只有經歷了地震、戰爭、海嘯這樣的事件才會產生心理創傷。《身體從未忘記》這本書中的數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研究表明:1/5的美國人在兒童時期被性騷擾;1/4的人被父母毆打後身上留有傷痕;1/3的夫妻或情侶之間有過身體暴力;1/4的人有酗酒問題的親戚長大;1/8的人曾目睹過母親被打。
  • 解離的發生與創傷的治癒
    希望今天你看過之後,能夠認知童年創傷的影響,客觀看待精神疾病,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創傷,理解身邊人的行為。創傷,無論是來自童年還是成年後的,都應該積極的治療。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是否會覺得不可思議呢,會否覺得這只是電視劇,是被誇大了的形象,你覺得它是高於生活的嗎?很多年前一個長輩告訴我電視劇的基礎首先是源於生活的,現實其實比電視劇情節更誇張。從那之後我開始認真的去看,原來這樣的情節真的不誇張,現實生活往往更殘酷。張宰烈的母親表現出來的症狀是一種精神疾病—解離症狀,常見的解離症有以下幾種:心因性解離症、心因性迷遊症、多重人格異常及失現實感。
  • 以赫本為例,談談童年創傷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及如何應對
    作者在書中告訴我們:雖然你已是成年人,但是童年的一些經歷,比如被忽略、被傷害,會對你一生的性格、心理和行為造成影響,而這一切,你自己可能並不知道。Step2.清理童年創傷,進行原痛處理,嘗試表達。由赫本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對於童年創傷,逃避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我們始終要有勇氣去接納它允許它的存在,要相信這些情緒是可以被疏導,可以被處理的。
  • 新研究通過AI挖掘找到驅動創傷解離的大腦區域
    來自McLean醫院的一項新研究潛在地發現了驅動童年時期遭受虐待和創傷的個體所報告的解離反應的大腦區域
  • 心理學:「創傷」和「成癮」正在折磨著你的身心,如何擺脫?
    傷痛可以是肉體上的,也可以是情緒上的,或兩者兼有。大多數人在一生中都至少會承受一種傷痛,而對於有的人來說,他們承受得更多。根據美國精神病學會(2013)的定義,創傷是指如下身體傷害事件: 車禍、性侵、軍事戰鬥、肢體暴力、火災、颶風、龍捲風或其他自然災害、恐怖襲擊、威脅生命的傷病、親密之人突然去世、工傷事故、家庭暴力。
  • 現場|徐雲博士主講NLP執行師課程:創傷康復與人生發展
    教師節將近,9月6日—8日,徐雲博士主講的NLP執行師系列課程:創傷康復與人生發展,在軍悅假日酒店15F多功能會議廳拉開帷幕!前面的話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創傷,有些可能是身體的,有些則可能是心靈的。
  • 國防大學心理學專家:你被疫情「替代性創傷」了嗎?
    替代性創傷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 1.與個體自身素質有關 自身素質既包括身體強健也包括內心強大。從心理層面來看,容易發病的人,一種是精神壓力大的人,他們身體易疲憊,吃不好睡不香,不能及時補充營養,未能緩解疲勞,易受攻擊,造成免疫力不斷下降。
  • 如何判斷創傷後應激障礙,又知道它有哪些症狀?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發病率因精神創傷的種類不同,從5%到50%不等。暴露於巨大的精神或身體創傷(如女性強姦)可導致PTSD的高發病率,平均為50%。上升到12%。個體的生存期風險為3% ~ 58%,女性PTSD患者生存期患病率較高而在男性中,這一比例大約是女性的兩倍。超過1 / 2的PTSD患者經常伴有藥物濫用和其他精神障礙阻塞。PTSD患者的自殺率是一般健康人群的6倍。
  • 9個跡象表明你有未癒合的創傷|這可能使壽命縮短20年
    所以,那些總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時間能治癒一切」的人往往都是胡扯。 如果你忽視創傷,把他埋起來,他不會自己消失,他只會深埋在你的心中,伴隨你一起長大,當突然有一天有某件事刺激到他的時候,他會像打開的潘多拉魔盒,肆意蔓延不受控制。
  • 汶川十年,你還好嗎?|關於創傷後應激障礙
    影響因素創傷性事件指威脅到個體的生命、身體或是精神世界的完整,帶來異乎尋常痛苦的人生遭遇,是PTSD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只要創傷性事件的強度達到一定水平,即能導致PTSD的發生。創傷組PTSD患者ISS平均值顯著高於非PTSD患者,提示損傷部位越多、程度越重,患者受到生理和心理雙重的折磨就越嚴重,發生PTSD的可能性就越大。
  • 9個跡象表明你有未癒合的創傷|這可能使壽命縮短20年!
    2020年冬天的「季節性抑鬱」,似乎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早一些——最直觀的感覺是最近編輯部開會時,同事們情緒肉眼可見的低落,講話的聲音一天比一天虛弱,空氣也愈發頻繁地凝固。 情緒一低落,就需要尋找出口,尤其找一個能怪罪的對象,於是「創傷」雖遲但到。
  • 簡讀《身體從未忘記》:情緒按鈕下那些被隱藏的秘密、禁忌
    他親自使用過《身體從未忘記》這本書裡介紹的所有治療方式,這使本書更加具有可信性和實操性。相比其他晦澀的神經科學和精神病理學典籍,這是一本面向大眾的自助性心理讀物。對我們普羅大眾來說更是一個誠摯的邀請。那麼什麼是創傷呢?其實識別創傷並不困難,那些讓你不舒服的情緒就是創傷。
  • 在原生家庭受的創傷如何自我療愈?88萬人熱贊的方法是什麼?
    創傷事件發生後,大腦對信息處理有兩種:一種是顯性記憶,一種是隱性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記憶可能會變形或者遺失,但是,當事者對事件仍然具有感知。事件不記得,但是當時的感覺和情緒,會深入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以及今後人生的情緒、行為中。如果不去自我療愈,那就會影響自己和孩子的生活……02.代際創傷已經發生後,該如何自我療愈?
  • 情緒能量,轉移影響到身體,可能只需九個月!
    身體上不明原因的疼痛與病痛常常與情緒能量的阻塞有關係這篇文章將帶你系統地了解情緒能量的運作與轉化原則,我們可能會受到譏笑、毒打一頓、被羞辱一番,因為,社會化的生活裡,表現出情緒往往不為人欣賞。這些情緒都是能量,並不會因為表意識上壓下去就消失不見,這些能量都座落在我們的潛意識裡,當能量從這個口出不去時,它會用另一個型式展現出來,或是積累在身體裡面,以身體病痛或精神狀態的方式展現出來。
  • 遭遇創傷速查百度地圖,第一時間獲取創傷中心地址及路線
    身體受到意外創傷,如何高效就醫?據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我國,每年因創傷就醫的人數高達6200萬,每年因創傷致死的人數達70-80萬,約佔死亡總人數的9%。而目前,各地創傷中心雖在大力發展建設,但由於公眾不了解醫院的救治特色、救治能力,遇到緊急情況時仍不知去哪裡就診最合適。
  • 情感撕裂與分手挽回(三萬字乾貨長文保證你治癒失戀創傷)
    你很有可能找到的諮詢師,有以下幾種類型:1、直接告訴你,你該怎麼辦,完全不管你多難受;2、直接處理你的情緒,不說怎麼辦,不為你分析;3、只幫你分析,不告訴你怎麼辦,也不處理情緒,你知道了為什麼,但你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也不知道分析對了沒有,更加疑惑了。4、處理情緒+分析+怎麼辦的組合。
  • 心理創傷可能會「遺傳」給後代,但幸好,它也能夠被後天逆轉
    越來越多現代醫學和心理學的研究發現,童年的創傷的確會對個體產生極大的影響。《南方周末》最近一篇文章指出,童年生活中的創傷事件會令大腦無法有效地處理外界的威脅和痛苦的情緒,其殘餘影響會持續到成年,影響後續健康。比如,一個人積累的童年創傷越多,後續罹患精神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高。
  • 童年創傷,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下)
    人擁有的最珍貴的禮物 就是自由選擇的權利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空白用心等待,屬於你的終究會找到你你說,從小到大,A受到的創傷更多?還是B受到的創傷更多呢?我個人對童年創傷的理解是:面對曾經的童年創傷,「你會怎麼辦」決定了你會不會出現童年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