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科幻作家郝景芳一起傳播科學知識 再燃全網航天科普熱

2020-11-30 驕陽網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其計劃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

其計劃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中國預計 11 月底擇機發射 「嫦娥五號」。

郝景芳是科幻作家、雨果獎獲得者,長期關注天體空間,一直以來,為全社會航天知識科普貢獻巨大。關於此次備受矚目的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她加入了《月球,我們又來了》知識官計劃,和我們一起傳播科學知識,再燃全網航天科普熱!

嫦娥五號特邀 「知識官」郝景芳快問快答:

1、全球的航空航天事業,您比較關注哪些方面,如何看待今年的 「航天熱」?

郝景芳:我關注新技術的發展,比如新型材料、能源技術、太空種植,另外的關注點就是商用航天,包括太空旅遊。

我們未來只有更多地調用全社會的力量做商用航天,才能讓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壯大。比如我現在特別關心小行星採礦,我自己其實也蠻希望參與到未來的商業航天領域的工作中。

2、 中國航天逐漸從追趕者到引領者,面向未來,中國在天體空間有哪些有想像力的事情可以做?

郝景芳:未來的想像空間很大,中國可以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國際太空建設過程當中,一是空間站,二是月球的基地建設,三是更多商用航天的應用。

3、如今,公眾越來越關注航天科學,這意味著什麼?您對航天科普有哪些建議?

郝景芳:公眾關注航天科普可能主要是關心結果,什麼時候能到外太空定居呀等等,我還是蠻希望航天熱能帶動一些真正對科學學習的熱情,讓各個領域的人願意參與,讓更多的孩子願意往這個方向努力。

美國的航天熱是在六七十年代,就有很多小朋友受到感召,長大以後就成了科學家、工程師,我希望這種航天熱從教育上面影響到下一代。

4、中國探月可以說是最為成功的工程之一,請您暢想一下我們未來可以在月球上做什麼?

郝景芳:未來在月球上還是很多科研方向的工作,一方面是建立更好的天文觀測基地,因為在月球上做任何天文觀測都比地球的條件更好,沒有大氣汙染、重力很輕,月球可以作為一個到太空裡面最好的一個中轉站,那麼以後更多的火箭發射可以從月球上面去發射,可能從月球上面到火星上面來來回回就不用再回到地球地面了

5、 您期待太空移民特別是月球移民嗎?為什麼?請您描述一下百年後,人類會有怎樣的太空之旅?

郝景芳:我覺得其實移民月球和火星肯定生活是非常不舒適的,哪怕火星經過很多年的改造,可能還是遠遠比不上地球,沒有這麼多豐富有趣的環境,也不適宜人居住,人只能勉強在那邊生存吧。

它都是科研意義大於生活居住的意義,可能只能到 100 年,200 年後,人們已經在那個地方開發了非常久的時間,它才能夠真正去承接一些移民吧。

相關焦點

  • 航天知識科普
    打開APP 航天知識科普 網易科技 發表於 2020-11-24 11:15:37 值此航天發射之際,網易科技推出《月球,我們又來了》大型策劃報導IP,將對嫦娥五號探月進行全程報導和科普傳播。 郝景芳是科幻作家、雨果獎獲得者,長期關注天體空間,一直以來,為全社會航天知識科普貢獻巨大。關於此次備受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她加入了《月球,我們又來了》知識官計劃,和我們一起傳播科學知識,再燃全網航天科普熱!
  • 網易新聞攜手歐陽自遠院士等八大知識官,科普火星知識
    浩瀚無垠的宇宙星河吸引著數輩中國航天人前赴後繼,也激勵著無數中國人的航天夢想。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25日擇機發射,這是中國行星探測的裡程碑事件。網易新聞將聯合科普中國、中國航天科普等推出重磅策劃《一起去火星》。
  • 「遙望火星致敬科學經典」科學傳播沙龍活動成功舉辦
    遙望火星致敬科學經典」科學傳播沙龍活動。、南方科技大學教授、科幻作家吳巖,果殼網主筆、著名科普大V、科普作家瘦駝,結構生物學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科幻作家葉盛做客本次沙龍。
  • 網易新聞《一起去火星》科普來了
    浩瀚無垠的宇宙星河吸引著數輩中國航天人前赴後繼,也激勵著無數中國人的航天夢想。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25日擇機發射,這是中國行星探測的裡程碑事件。網易新聞將聯合科普中國、中國航天科普等推出重磅策劃《一起去火星》。
  • 科普作家尹傳紅:科普最重要的是傳播科學思維方式
    尹傳紅(左)和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右)在新書發布會上尹傳紅是個會講故事的人,現任《科普時報》總編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著有《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該死的粒子:理趣閱讀司南》等15部作品,曾獲評「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此次作品是從尹傳紅多年來創作的100多個人物傳記中精選而出,並重新編排撰寫。
  • 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參加X-Talk科學脫口秀,探討人工智慧怎樣改變生活
    今天,騰訊首屆X-talk科學脫口秀在北京舉行,同步全球直播。 在這場科技大佬勵志出圈的大會上,科學家和跨界嘉賓雲集。科幻作家郝景芳、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山世光、復旦大學教授徐英瑾將圍繞「讓AI全面服務人類,我們離這一天還有多遠?」進行現場對談。
  • 從科學到科普,從科普到科幻
    但他最近一次「火出圈」卻是因為寫了一本科幻小說《月球旅店》。這本書獲得了第六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當然,作為一個科幻作品,作者也融合進了一定的技術跨越與想像,讓人感到虛實交織,從而更加具有真實感」。從科學到科幻,從科學家到作家,吳季有怎樣的心路歷程?記得俄羅斯科學家、著名的人類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說過這樣一句話:首先一定是信念、夢想,甚至是傳說、故事;其次,是科學的計算;最後,才是終極夢想的實現。根據我自己的經歷,我覺得我們大多數人走得是反過來的一條路。
  • 「脫口秀」不比明星差,還能帶你一起玩科學,這些重磅嘉賓都來了
    這場全球性系列科學活動,將在11月15日舉行一場面向社會公眾的科普性活動——首屆騰訊科學脫口秀X-Talk,主持人張騰嶽,攜手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獲得者陳楸帆、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張宇識等重磅嘉賓,以及兩位神秘的騰訊科學家帶大家走近科學,用時下年輕人喜歡的方式
  • 科幻愛好者的福音:2019科普科幻創作北京高級培訓班正式開課
    6月15日上午,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北京)高級班在科學出版社正式開課。為培養更多科普科幻創作人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近年來在全國各地組織了「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系列培訓活動,2019年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天津、長春等地組織了科普科幻創作高級培訓班、初級培訓班和科普編輯培訓班。
  • 浦東科幻論壇: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裡面構造了一個外星世界,有兩個外星的星球是我們根據現有的一些科學資料,塑造了兩個這樣的星球,我們把它稱之為好奇星球。再加上繪本等等構建起天文館面向兒童的這樣的一個,科普也好科幻也好(的教育),我們的課程當中也有外星人,比如:你想像中的外星人長成什麼樣子?
  • 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南京站)高級培訓招生啦!
    當今階段,中國的科幻文化正朝著大眾化、產業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為傳播中國科幻文化、弘揚科學精神、創想未來發展,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將承辦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南京站)高級培訓項目,挖掘和培養科普創作的青年人才。
  • 科幻——從科學出發,旅行到宇宙盡頭
    著名的科幻作家劉慈欣也曾在採訪中表示過:「對我來說,克拉克的影響可能比我父親還要大。」其實,撇開西方國家的科幻影響,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中也或多或少地帶了些科幻的影子。因此,科幻作品所展現的可能性是趨近於科學的同時,又不受限於科學的。換句話來說,我們永遠不應該拘泥於科學。
  • 科幻作家劉慈欣講「航天的意義」:這是生命本能
    「問航天事業的意義在哪兒,就如同問生物從海洋走上陸地的意義在哪兒。」在劉慈欣看來,這是生命的本能——不斷向外擴張。  「不要問具體有什麼用,中國的科學和很多方面曾經的落後,就是因為幹什麼都要問有什麼用。有些東西,是作為人的最根本的衝動,是不需要問有什麼用的。」劉慈欣說。
  • 中國科幻小說創作中的科普問題
    奇幻冒險推理的敘事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科學幻想小說」取代「科學小說」成為這一文類新的名稱。在「向科學進軍」的時代需求下,「科學幻想小說」被納入科學普及讀物的旗下,確定了向青少年讀者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的歷史使命。
  • @想成為科普作家的你 首屆「流行歌曲的科學密碼」徵文活動來啦
    事實上,大量流行歌曲也有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例如周杰倫的《青花瓷》、鄧紫棋的《泡沫》等。如果藉助流行歌曲來開展科學知識的普及,一方面可以發動更廣泛的社會大眾來創作科普作品,讓大家明白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大家明白,找到合適的著眼點,創作科普作品其實很容易。
  • 第五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夏令營圓滿落幕
    7月31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世界華人科幻協會、《科普時報》、《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協辦,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五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夏令營今日在北京王府學校圓滿落下帷幕!
  • 科普童書|從身邊的科學開始 探索萬物由來的秘密
    哈爾濱學院副教授、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楊藻老師也來到活動現場,和小朋友們一起探索萬物由來的秘密的同時,也分享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此外,小朋友們還做動手做了「能在水裡飄的氣球」科學小實驗,當了一回小小科學家,一起度過了一次歡樂難忘的科學之旅。自6月29日起,買歡樂兒童餐或20元美味套餐,可得「Discovery萬物由來的秘密」系列圖書一冊。肯德基「一周一實驗,科學享不停」暑期科普季也拉開帷幕。
  • 有道精品課牽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開辦作文課 頂尖科幻作家將在線...
    據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官方消息,網易有道精品課成為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在線教育獨家合作夥伴。9月17日,有道精品課與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大賽承辦單位清大紫育,三方舉行籤約儀式,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科幻世界》入選2020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
    近日,為響應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的號召,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組織開展了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試點工作。經過層層篩選審核,最終評選並公布了50種科普期刊進入2020年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