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時光]老照片追憶內蒙知青歲月(四)

2020-11-24 央視網

[雕刻時光]老照片追憶內蒙知青歲月(四)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0日 09:37 來源:

    CCTV.com消息: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之際,CCTV.com推出特別策劃《知青歲月?雕刻時光》,今天繼續推出一組兵團戰士進行生產勞動的圖片,請您逐一翻閱這些珍貴的老照片,共同追憶那段逝去的歲月……

 [雕刻時光]老照片追憶內蒙知青歲月(一) 

 [雕刻時光]老照片追憶內蒙知青歲月(二)

 [雕刻時光]老照片追憶內蒙知青歲月(三)

                                沙漠深處大寨田

                                 四海風雲胸中裝

                                   甜菜外運

                                 我愛飼養這一行

                               陽光雨露育新苗

  查看留言

相關焦點

  • 讀知青歲月看奮鬥人生
    已是第二次閱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書,首次閱讀就深深被青年習近平主動紮根西北黃土地、將自己根植群眾之中的魄力和精神所感動。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知青歲月中,實幹始終是最亮的底色。從在梁家河村推動「廁所革命」到創辦識字夜校,從帶領村民打壩淤地搞生產到建成陝西全省第一口沼氣池,知青年代的習近平正如梁家河村村支部書記石春陽所言「群眾需要什麼,近平就幹什麼。」始終以實幹者的姿態,解決群眾最想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知道,任何人光鮮的背後都藏著實幹的汗水,看似成功的「面子」裡都包含著「裡子」的厚重。
  • 老照片!成武記憶,每一張都是滿滿的回憶!
    …… 1974年白浮知青農村鍛鍊 、老地方、老場景 或許能讓你 再重溫一下歲月的點點滴滴。   時光憑荏苒,歲月更風情。   2、所有照片可以自行提交到中共成武縣委宣傳部《「成武記憶」老照片》徵集辦公室,或以電子版本通過電子郵箱提交,圖片JPG格式。電子郵箱:8622149@163.com 。信函方式請寄:山東省成武縣委宣傳部《「成武記憶」老照片》徵集辦公室,郵編:274200,信封上請註明「成武老照片徵集」。特別珍貴的老照片,可聯繫縣委宣傳部派人登門徵集。
  • 難道「新知青」是「城市化」進程必然產物
    「知青」是知識青年的簡稱,這一代青年不是因為特別有知識才被稱作「知青」,而是在當年「知識青年接受再教育」的號召下,經歷了上山下鄉的一代城鎮青年,用現在的時髦話來說是「4050後」。這一代人的絕大多數最終還是返城了。
  • 開卷有益,書香檢察丨好書推薦第二十七期之《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開卷有益 書香檢察 額爾古納市人民檢察院 政治部於立傑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是由29名採訪對象的口述匯集起來的一本採訪實錄,受訪者以口述歷史的方式,再現了青年習近平紮根陝北黃土高原,七年來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連、魚水交融的青春面貌
  • 青春如火,草原如歌——第一批內蒙古知青的故事
    9天後,其中200多名知青到達錫林郭勒盟的東烏珠穆沁旗。不過,那114名到達滿都寶力格牧場的知青,卻險些與日後承載了他們激情歲月的牧業隊失之交臂。  為什麼呢?  當時,場部的當權派「6·18」很希望知青們留在場部「搞革命」,先是給他們大講睡熱炕、住房子的好處,沒過幾天,又提出來年給他們單獨辦個分牧場,美其名曰「特殊待遇」。
  • 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開展「知青下鄉」研學體驗活動
    國慶期間,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開展「知青下鄉」研學體驗活動,讓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親身經歷,去感受勞動教育,追憶祖輩芳華。孩子們登上解放車,換上知青服,開始了他們的下鄉生活。
  • 知青文學的「從政」軌跡:從文革血淚史到時代沉思書
    [摘要]剛剛過去的2013年,梁曉聲的《返城年代》和韓少功的《日夜書》相繼出版,讓沉寂多年的知青題材重回公眾視野。知青經歷對於文革親歷者來講,究竟是一段不堪的歲月,還是受用終生的財富?當年的知青已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今天的我們該如何從文學的視角審視這段歷史?剛剛過去的2013年,梁曉聲的《返城年代》和韓少功的《日夜書》相繼出版,讓沉寂多年的知青題材重回公眾視野。知青經歷對於文革親歷者來講,究竟是一段不堪的歲月,還是受用終生的財富?
  • 「我家的兩岸故事」:追憶兩岸漂移時光的傳家篇章
    「我家的兩岸故事」:追憶兩岸漂移時光的傳家篇章 2019年10月10日 08:16:00來源:華廣網 展覽以多元互動方式呈現遷臺人物及其後代真實經歷的影音紀錄及文物,包括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現代水墨畫之父名家劉國松、蘇州「嚴家花園」園主嚴家淦四公子嚴雋泰、出身上海文人世家的知名策展人陸蓉之、親送老兵骨灰歸葬故裡的「感動中國」人物高秉涵、表演與相聲大師宋少卿等,紛以他們的生命故事,溯源一頁遷臺史的流變脈動。
  • AI修復港星老照片,王祖賢最美,林青霞不輸流量小花
    上世紀的港風女神,是眾多人心中的白月光,成為了真正驚豔了時光的存在。近日,網絡興起了一股AI技術修復老照片的熱潮,通過先進的技術使模糊的老照片清晰起來。這些港風女神如王祖賢、林青霞等的照片就在這場修復熱潮中又火了一把。看著被修復後的高清照片,美貌一覽無遺,網友紛紛感嘆道:女神們下凡辛苦了!
  • 2017年最美日曆:想和你這樣一起「雕刻時光」
    我們為您傾心收集了2017年極具收藏價值的最美日曆,新的一年就想和你這樣一起「雕刻時光」。  >>>最中國<<<  《故宮日曆》  故宮出版社  這是一本被珍藏起來的曠世歲月  每一頁的記載 每一頁的傳承
  • 雷射雕刻機打造魚竿雕刻得定製時光
    每個釣者的魚竿都有著屬於自身的印記和味道,雷射雕刻機打造專屬於魚竿釣者的定製時光喜歡釣魚的人對魚竿的選擇上事比較苛刻的,也比較有講究無論是在魚竿的材質或者魚竿的外形上,每個釣者都會有自己的習慣和要求。魚竿按材質分為竹木、玻璃鋼(玻璃纖維材料)魚竿、碳素魚竿三大系列。
  • 溫情的任達華,感人的吳君如,在銀幕上「尋回」被歲月偷走的時光
    歲月看似雲淡風輕地拂過,卻為我們的生命刻印下雋永的烙印。記憶中,那些裹挾著時代色彩的時光如同我們生命的印記,將我們的回憶刻印在了以歲月為軸的虛擬坐標系中。然而這些生命專屬的記憶,在歲月拂過之後,卻成為了它的獨家藏品,我們用生命留下的印記,如今只能通過記憶觀摩,卻再難實質性的觸碰。
  • 「知青歲月」跟著父母下鄉的日子
    小知青盡力拼搏全家樂前路光明1974年初中畢業後,我回到生產隊務農,正遇上「山區建設民兵團」在全縣組建,我被生產隊派到民兵團。這一下,我在業餘時間學的石匠有了用武之地,開山劈石、打眼放炮,我考了個專業爆破證主管:管理炸藥、雷管、導火索。
  • 「家團圓 國昌盛」開國大典珍貴影像與錦州老照片
    ▲時光回歸本編搜集整理了一些此前那一時期錦州市的老照片,與朋友們共同回憶那令人難忘的激情歲月……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向前,不斷創造美好生活。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 儀隴:重返「芳華」老知青 支援「第二故鄉」建設
    ,時隔42年,笑容、熱淚、擁抱、暢談、傾訴,時光仿佛又到了那段燃情歲月。村民回憶說,這些知青們不怕苦、不怕累,和他們種田犁地,與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飯後茶餘、勞動過後,多才多藝的知青們奏起樂器、唱起歌、跳起舞,讓寧靜的山村多了很多熱鬧和歡樂。受知青們的感染,不善表達情感的山裡人也快樂了起來,多了許多開心時刻,而有一件事更是讓村民王樹珍記憶深刻,感激了這麼多年。
  • 「知青歲月」殺年豬迎新年
    我去高新家,我的好友王山也在,他們正在為同組知青老沈上調到揚州冶金廠而祝賀。衛福從興化回來,他知道仇志剛到邗江中學當代課老師,立即約我到施橋與他歡聚。在邗江中學我們暢所欲言。仇告訴我們:今年全國將舉行武術選拔賽,揚州專區先在泰州進行武術選拔賽。他與我的校友王資鑫、我的好友駱雲龍均已報名參加邗江縣武術隊,近日集訓後去泰州選拔。
  • 時光如書,剪切了歲月,唯美了滄桑
    #2020我相信#時光,剪切了歲月,流逝了真情,在無言的蒼茫中,留下了幾分唯美的滄桑。有人說過我是個懷舊的人,我沒有回答,也許是對的,我很懷念以前,那些逝去的時光,逝去的風景,還有那些逝去的情懷,我依然那麼留戀。感慨歲月的無情,帶著點滴的情緒,靜靜地去享受著現在城市的喧囂,美麗的畫面總是需要自己執筆,再好的心情也需要自己去釋懷。
  • 阿諾為《狼圖騰》舍《少年派》 戲稱也有「知青」經歷
    他特別有感觸地提到《狼圖騰》講述了一個年輕的北京知青去內蒙草原,然後愛上內蒙的故事。而自己曾經也有過同樣的「知青」經歷,在從電影學院畢業後被送到了喀麥隆,最後愛上了非洲。因此他願意放棄片約,來中國拍這個電影。   談到片中最大的明星狼,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對養狼頗下工夫的製片人王為民也特別給大家分享了養狼的故事。
  • 走近柳河,尋找一抹舊時光的回憶
    歲月是一首悠長的歌,是一條奔騰的河,更是一段塵封的歷史,一部濃縮了的人生。歲月,平添了額頭的白髮,每一道皺紋溝壑,都有數不盡的滄桑過往。歲月斑駁了斷瓦殘垣,每一張發黃的照片,都是一抹舊時光的回憶。館內存有「五七」幹校時期老照片258張、文史類資料132件、實物53件,具有很高的史存價值、研究考察價值和人文價值。柳河農場,街道並不是不長,常駐人口也不多,然而,就是這麼個小地方,每天卻周而復始的迎來送往一批又一批客人。他們或是曾經在這裡工作和生活過的,或是循著歷史的足跡來這裡遊玩的。
  • 穿越「時光」隧道 閱讀百年東山
    近日,連接東山口地鐵和多個路口的千米市政人行地下通道改造成「東山印象」時光隧道正式開放。該隧道設計了25棟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東山洋房,用55個燈箱「點亮」建築內部,通過燈光+平面展覽、插畫繪製+老照片的形式,巧妙運用建築空間設計,將百年東山與現代藝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