鰟鮍魚的兩大做法,剁醬清蒸味道鮮,幹煸酥脆無骨,酥香鰟鮍魚

2020-12-03 舌尖計

魚菜其實非常好製作,這清蒸就是非常簡單的製作方法呢。想吃辣味的,就將其放上剁椒,來做個剁椒魚菜,味道非常的好。鰟鮍魚小小巧巧的,一口一個都不是萬體,愛吃魚的你趕緊來試試這道菜吧,味道非常不錯呢。#家常下飯菜#

準備需要的食材:鰟鮍魚500克,剁椒2勺,蠔油1勺,鹽少許,料酒適量,糖少許,老薑1小塊,香蔥適量,油適量。

步驟一:鰟鮍魚它的體形和鯽魚相似,但比鯽魚小,眼有彩色光澤,背面淡綠色。略帶藍色的閃光,腹面銀白色,在國外,這魚被稱為中國彩虹。

步驟二:這種魚養不大,最大不超過8-10釐米,而且多是野生的。鰟鮍魚的魚鱗是軟的,大多數人做的時候都不去魚鱗的。把買回來的鰟鮍去掉內臟後清洗乾淨後碼入盤中。

步驟三:淋上料酒,放上老薑片,加入1勺蠔油,適量鹽,再鋪上2勺剁辣椒,再根據剁椒的鹹淡加適量糖調下味。

海天上等蠔油700g*2瓶,不管是炒菜還是制調料,或者是醃肉,蠔油都能用上哦。

步驟四:蒸鍋中倒入適量水,大火煮開後把鰟鮍魚放入鍋中,大火蒸10分鐘,即可,出鍋前撒上香蔥,淋入熱油。

步驟五:做法特別簡單,原本清淡的鰟鮍加入了剁椒,入味又下飯。鰟鮍蒸的時間不用太久,水開後10分鐘即可。

這樣一道好吃的蒸魚菜,就製作好啦,吃著味道可棒啦。喜歡吃魚類食材的朋友,可以試試這道菜哦,味道還不錯呢。

鰟鮍魚500克,幹辣椒20克,油炸花生100克,青紅椒各50克,熟芝麻5克,蔥姜蒜適量,香菜適量,豆豉、孜然粒、乾花椒、胡椒粉少許,鹽、醋、黃酒少許,植物油100克(實際使用30克)。

步驟一:將處理乾淨內臟的小魚用清水反覆的淘洗幾遍,一方面徹底去掉血水,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淘洗的過程去掉一部分魚鱗。徹底清洗乾淨後控幹水分,放入薑片,蔥段,鹽,胡椒粉,黃酒抓勻醃製15分鐘。

步驟二:鍋裡放油,把油溫燒到6-7成熱,這時候放一個蔥末下去,瞬間炸黃溫度就夠了。把鰟鮍魚(還有其他魚的魚段)下鍋先用大火炸,炸到微黃後就可以改中火繼續炸,炸到金黃色即可出鍋控油。就這樣分批把魚炸完。

步驟三:鍋內油溫升到7成,將所有鰟鮍魚下鍋。鍋內油不多也不要擔心,不停地翻炒一下就可以了。直到把魚炸到酥脆,色澤金黃就可以出鍋控油待用了。

步驟四:關火,等鍋內油溫降下來,下花生用小火浸炸,炸到花生熟透沒有生味就可以撈起控油待用。這一步也可以用現成的油炸花生代替。青紅椒切圈,蔥香菜切末。姜蒜切粒,蒜要比姜多一些,因為蒜需要兩次下鍋,這樣煸出來的小魚更香。

步驟五:一把幹辣椒剪成段後用清水浸泡,可以去掉灰塵又防止下鍋即糊。鍋留底油,下豆豉,花椒粒,孜然粒用小火炒香。

步驟六:油溫逐漸上來後倒入一半蒜粒,全部姜粒,以及控幹水分的幹辣椒段。提高火力,用中大火炒出香味和微紅的油色。將鰟鮍魚倒入,用最大火翻炒幾下,沿鍋邊倒入一丟丟醋烹香。

步驟七:將青紅椒圈,油炸花生米,蔥香菜末倒入,繼續大火翻炒十幾秒,加適量鹽調味。關火,撒入熟白芝麻,翻炒均勻即可。

這樣一道非常簡單的,幹煸鰟鮍魚就算大功告成了。鰟鮍魚已經徹底酥脆,無骨無渣,麻辣鮮香,特別適合佐酒。

相關焦點

  • 中國原生魚中最常見的鰟鮍 但是想養好鰟鮍卻很不容易
    當然這些被注入愛意或興趣的小生命總是無福消受這種禮遇,往往活不過幾天就煙消雲散,換來小孩子的幾滴眼淚。當然雖然現代城市的發展,這種兒時的撈魚摸蝦已經變成商場中的小網撈金魚。小朋友們多半對金魚飼養是沒有什麼概念的,大多數時候只是苦了家長......
  • 互為育仔的鰟鮍魚和河蚌
    經過求愛,配偶的鯉、鯽、鯿、刁產卵於叢叢水草上;青、草、鰱、鱅產卵於滔滔流水中;黃顙、才魚需雙雙做巢產卵;羅非魚產卵後直接含入口中;海馬產卵於雄性腹囊內,讓雄海馬去生仔;食蚊魚、孔雀魚則直接生魚仔仔……。而鰟鮍魚是將卵產到河蚌的外套腔中,讓河蚌去給它們孵化。河蚌對於鰟鮍也不是白幫忙,而是禮尚往來,順將幼仔產於鰟鮍魚身上,互為育仔,互當養母。
  • 中國彩虹-漢江鰟鮍魚
    這種魚讓很多釣魚者感到厭煩,我父親也是如此;每當垂釣之時有魚上鉤之後父親都會慌忙提竿,可是一看到出水之後的小白魚片子,都會說上一句:「又是這長不大的石光片」。程繼東(攝)飼養的鰟鮍魚  這種被大家叫做「石光片」的魚,學名叫做高體鰟鮍(páng pí),是鰟鮍亞科大家族裡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位。
  • 鰟鮍
    朝鮮鱊隸屬於鱊亞科,是一種常見的原生魚,但是它的近親似乎更加出名,這就是鰟鮍。鰟鮍魚和鱊是近親,同屬於鯉形目——鯉科——鱊亞科,又稱四方皮、境魚、葫蘆片子、彩園兒、旁皮。鰟魮魚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種類多樣,常見於淡水湖沼中,尤其多見於水質潔淨的溪流中。它們的平均體長在六釐米左右,在北京最常見的鰟鮍是高體鰟鮍,經常可以在各種水域見到它們成群結隊地覓食。
  • 漢江流域「五彩魚」大爆發,原來是最不值錢的鰟鮍魚
    鰟鮍魚是其學名,但它的「俗稱」可能有幾百個,什麼死光皮、苦花魚、麻婆魚、苦鯿魚等等等等..... 如此多的俗稱,也可見它在我國分布範圍之廣,種群之繁盛——這跟鰟鮍魚的繁殖習性是分不開的,鰟鮍魚的繁殖產卵量不多,但其繁殖過程卻極為安全、孵化率極高! 這是為何?
  • 魚怎麼做好吃?香炸、清蒸、水煮,哪種做法你最喜歡
    首先要看你喜歡什麼樣的口味,有人喜歡吃水煮,有人喜歡吃清蒸,還有人喜歡紅燒,每種魚的做法還不一樣,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喜歡哪種味道的。 我們閩南人做魚菜,一般有三種,清蒸、醬燜、香炸,可以稱為海魚三部曲了。
  • 湖北釣魚人釣起「巨型鰟鮍魚」,網友:跟鯽魚雜交了
    「巨型鰟鮍」,幾乎有二三兩一條,令人感覺不可思議。 一條鰟鮍魚要長到這麼大,得需要多少年? 這還是鰟鮍魚嗎? 確實令人匪夷所思,畢竟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鰟鮍魚是一種「很容易死」的魚。
  • 用方言來說小龍蝦螃蟹,鬥魚蝦虎魚,鰟鮍麥惠魚,沙塘鯢,有趣
    鰟鮍_鰟鮍魚:別的地方鰟鮍魚有很多叫法,有叫天堂魚的,有叫菩薩魚的,我們這裡比較簡單就叫鰟鮍。這種魚其實是一種寵物魚裡面非常有名的原生魚。魚鱗在陽光反射之下是彩色的,非常漂亮,所以喜歡養寵物魚的人都喜歡去外面打野捕撈這種野生鰟鮍魚。而我們這裡很少養鰟鮍魚做觀賞魚,主要還是吃。
  • 不管什麼魚,別再紅燒或清蒸,教你新吃法,一魚雙做,湯鮮肉又香
    不管什麼魚,別再紅燒或清蒸,教你新吃法,一魚雙做,湯鮮肉又香!今天是2021年元旦小長假的最後一天了,在新年到來之際,少不了要小聚一下,而新年宴上面,有一道菜是不能少的,那就是魚了。這新年吃魚可是有講究的,寓意年年有餘,預示新的一年愛情,事業,家庭都豐收,新的一年越過越好。
  • 這個季節最肥美、最好吃的魚就是它了,25元一斤,不吃就虧了
    去買菜的時候看到一水產攤位上有賣鰟鮍魚,而且非常大,賣25元一斤,我立馬讓老闆給我秤了點,這魚只有在每年的油菜花開的時候最為肥美,對於愛吃魚的我家來說是萬萬不可錯過這隻有春天才有的這個美味的。它雖然是一種很普通的魚,但對水質的要求卻比較高,喜歡在清亮透明的水中,一旦水質變壞它就會死去,鰟鮍的最長壽命僅為4-5年,因此,鰟鮍多不大,而且人工養殖成活率不高。我們小時候河道裡比較多,放學後經常會和小夥伴一起去抓魚,每次都會有收穫,只是現在的水質河裡已經很少看得到這種魚了。鰟鮍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有補氣健脾的功效,對身體虛弱的人有很好的幫助。
  • 科普 | 鰟鮍
    鰟鮍是鯉形目鯉科鱊亞科一類魚的通稱,是一類小型淡水魚類。鰟鮍一般體長5釐米左右,體重在20克左右,屬於小型魚。體態側扁,一般頭較短且小而尖,口小,口裂傾斜,有些種類具有一對口須,臀鰭始於背鰭基下方,背、臀鰭頗長,有或無硬刺;腹鰭腹位;尾鰭叉狀。北京常見的鰟鮍主要是鰟鮍屬和鱊屬兩大類,兩者的區別是鰟鮍屬的側線不完整,而鱊屬側線完整。
  • 魚趣魚樂,盤點那些鬧鉤的小魚,又愛又恨的鰟鮍魚
    說起鰟鮍魚,相信所有的釣友都認識這種魚,釣大魚的時候它鬧鉤,可恨之極,但在沒有大魚可釣的時候,釣點鰟鮍魚回去下酒,也是非常不錯的享受,因為這種魚特別貪吃,吃口特別猛烈,用軟竿細線,手感也是特別舒服的,而且這種魚的味道也是很不錯的,油炸之後很鮮美,之前聽說這種魚吃起來有點苦,那是因為品種問題
  • 「山茶花」鰟鮍、羅漢魚和虎頭鯊
    張凌雲鰟鮍、羅漢魚和虎頭鯊,都是家鄉一帶常見的小魚。這幾種小魚,除鰟鮍為學名外,後兩種都是俗稱。羅漢魚的正式名稱是麥穗魚,虎頭鯊是我們當地的叫法,不同於原產東南亞一帶作為觀賞用的同名魚類,屬塘鱧魚科,與前兩種屬於鯉科的魚差異較大。
  • 野採的鰟鮍魚體色豔麗,放到魚缸裡為什麼不發色?
    究其原因,是因為鰟鮍魚的種類繁多,不但包括鰟鮍,還包括各種鱊,它們也可以和鰟鮍混養,值得我們去不斷淘寶。另一個原因就是鰟鮍魚的體色豔麗,還有一定的群遊效果、它們攝食兇猛,在魚缸裡活力四射,還有一點就是,它們可以和河蚌在魚缸裡共生繁殖,這又為我們飼養它們增添了一定的樂趣。
  • 既漂亮又健壯的魚有沒有?當然有,你身邊土生土長的鰟鮍魚就是
    特別是雄性鰟鮍魚在發情繁殖期間,身體上的色彩會愈加絢麗動人,極大地增加了鰟鮍魚的觀賞性。因此鰟鮍魚可以生活的溫度空間跨度還是比較大的,在冬季的時候,在室內進行餵養問題也不大,這也是鰟鮍魚利於餵養的重要原因。在光照方面,室外陽臺餵養注意在炎熱的夏季設置遮陽網,不要高溫直射。如果是在室內,普通的光照適用即可。
  • 河道裡釣了不少小魚,全身紅紅的很像鰟鮍魚,可鰟鮍有紅色的嗎?
    這次原本計劃約上幾位釣友,然後去離家較遠的一個大水庫連續釣魚的,結果釣友們都有事情走不開,這次計劃只好推遲了。不過難得能有時間去釣魚,釣友們沒有時間,那小編就自己一個人去。這次也沒去太遠的地方釣魚,選了一個離家比較近的小河作為釣點,本想著能釣到一些鯽魚也就心滿意足了,誰知天公不作美,小編這點微末的請求也沒能得到實現,最後只釣到了一些小魚。
  • 原生魚現狀:濫捕火山鰟鮍的背後,太多負能量
    當時人們對它並不了解,發現者根據品相,大致可以分辨出其作為鰟鮍應有的所有特徵。由於這種魚並沒有出現在任何資料中,發現者根據它鮮豔的體色,將其命名為火山鰟鮍。而「火山」兩個字,恰好是發現者名字的拆分。火山鰟鮍的出現,其實對我國原生魚研究發展有積極作用,因為一條魚的體型、體長、顏色甚至口的形狀都可以體現出物種發展方向以及當地地理特徵。
  • 網評東北最好吃的7種魚,吃過5種以上的,請允許我叫你一聲土豪!
    網評東北最好吃的7種魚,吃過5種以上的,請允許我叫你一聲土豪!第一種:島子又名白魚,是「十八子」中的一種,在東北,還有一種說法叫做「三花一島」,這一島便是島子。島子魚用來清蒸味道是極好的,在黑龍江人們經常用清蒸島子魚來招待客人,當然了幹煎味道也不錯,無論哪種都非常美味!
  • 醜得媽都不認識,才是東北人對一條魚的最高誇讚
    鯽花俗稱花吉溝,中文正式名花䱻,不是尋常的鯽魚,長得像川丁子魚,橢圓形肥大而肉鮮,越大越好吃,可煮湯可清燉可清蒸可煎燜可紅燒。鯿花即鯿(Parabramis pekinensis),也叫長身鯿、長春鯿,以鏡泊湖所產最為有名。鯿花長得不大,但是肥美不膩,脂肪都藏在肌肉之間,可煎可燉可燒,本地漁民尤其喜歡架起火來烤著吃,用鹽醃製後曬乾煎熟。
  • 我們管這種原生魚叫鰟鮍魚,你們呢?它可曾是原生魚圈子的風向標
    好久沒和大家聊到關於原生魚的話題了,這篇文章想和大家聊一聊一種比較經典的原生魚品種,鰟鮍魚。這種原生魚曾經是整個原生魚圈子裡的風向標,原生魚的火熱程度可以從鰟鮍魚的普及程度就看得出來。鰟鮍魚可以說是我國原生觀賞魚裡面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類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