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所不豫,行且通焉。科學研究本就是一個通過不斷實踐去解決問題的的過程,唯有守得住寂寞和靜得下性子,才能走好科研之路。來自西南交通大學材料學院的周紹兵,就是這樣一個有追求、有想法、有耐心、有毅力的"四有教授"。
興趣讓夢想開花
從2004年以人才引進到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今,他已經在材料學院進行教學科研工作了十六年。回憶起當初的選擇,周紹兵稱自己最開始走上科研這條道路是源於對研究方向濃厚的興趣。但經歷了十多年的研究,行走至今,支持他的早已不再是單純的"興之所至",而是希望自己科研成果真正起到造福社會的夢想。
"癌症的死亡率在我國已經排到前一二位,每年大約會有三百萬人因為腫瘤死亡。而現在治療癌症的大部分化療藥物都是進口於國外。"周紹兵說道,"如果有一天我們國內的抗癌藥物能夠取代進口,那麼不僅病人和他們家庭的醫療負擔能夠降低,而且能救更多的人。我希望我從事的高分子化學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能夠解決相關疾病,能夠提升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狀態。"正是這樣的想法支撐了周紹兵十多年來堅持開展此項研究。
周紹兵和他的團隊所研究的方向,是將高分子材料與化療藥物結合製備納米抗腫瘤藥物製劑,來提高它的治療效果和降低其毒副作用。而且他們在該研究方向已取得效果:將研製的抗腫瘤納米藥物製劑注射進建有腫瘤模型的裸鼠身上,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治療,腫瘤可以完全消失並且小鼠可全部存活。研究結果得到了國內外同行專家的肯定,在國際頂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響因子19.7),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materials等發表論文數十篇,申請多項國家發明專利,還被MaterialsViews China連續報導。周紹兵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為病人減輕痛苦,為更多的人能夠得到救治,服務人民。"能減輕病人因為疾病受到的痛苦,這,就是我的夢想。"
歷經苦寒終綻放
時光荏苒,周紹兵從大學畢業到中科院攻讀博士到如今成為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這一路上,有光環,亦有坎坷。而走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在他看來,靜心、耐心、恆心是每一個科研人都應具備的素質。
回憶起過去的研究歷程,他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對於材料的合成。做材料合成研究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不但需要較好的化學基礎,還需要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需要不斷嘗試新的合成方法,以此找到可以應用的、最適合的新型材料。而這樣的工作又恰恰多為創新,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鑑,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很多次想出了可能有效的方法,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可到最後可能還是失敗。"
但周紹兵並沒有放棄過。拋卻心底難免的灰心喪氣,他把這些看作是對於自己的一種考驗——能否調整好心態,從失敗中有所收穫。"至少它告訴了你,這種思路在這個研究裡行不通,可你不去嘗試,就永遠不知道它到底行不行。"在這樣一次次的心態調整中,周紹兵積累著經驗,不斷完善著實驗的思路,帶領團隊,一路向前。
時至今日,他所發表過的文章已有百餘篇被收錄,被引用的次數則更是難計其數,目前還擔任許多期刊的編委、評審人等。曾獲得過多項榮譽:
2003年榮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
2011年榮獲"第十一屆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2014年獲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2015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
2014年被學校評為首屆西南交通大學"十佳研究生導師"
2015年以第一完成人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
2017年榮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始終如一的堅持,就如一場春風,吹開了料峭春寒中的孤梅,讓它綻放出最耀眼的顏色。
德高為師育英才
世人評價"科研多寂寞"。然而在周紹兵看來,外面的世界固然精彩,科研也確實寂寞,但當看到帶領的學生一天一天的成長,看到學生們取得的創新研究成果,看到自己的夢想一個個被實現,自己也能深刻體會到科研的樂趣。
在團隊的管理與學生培養方面,周紹兵一直有著自己的方式。對於剛入科研大門的學生,他嚴格、鼓勵,努力培養出他們在科研方面的素質與能力;而對於已經熟悉科研的學生來說,他放手、引導,只提出建議與問題,讓他們自己學會解決科研問題。對學生的每次失敗,他更多的給予鼓勵,讓他們在失敗中總結經驗。他相信,經過一屆一屆學生的不懈堅持,終究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他用他自己的方式帶出了許多出類拔萃的學生——他帶的研究生中,曾有多人畢業論文獲四川省優秀碩士論文獎,以及獲校優秀碩士論文獎;還有博士生畢業論文曾獲四川省優秀博士論文獎。培養的碩士生、博士生目前有多位以副教授身份到高校繼續從事相關研究工作,有多位到耶魯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名校繼續攻讀博士和博士後研究。
德高為師,身正為範。身為西南交通大學的教授,他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們的學習典範。而他也對學生們有著這樣的期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珍惜大學四年的時光,為自己培養一個興趣,堅持到底,找到自己的方向,常去圖書館豐富自己,努力學習,相信自己,因為努力就一定會有結果!"
素材來源:西南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