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智花:世界城市化發展路徑及啟示

2020-12-05 中國社會科學網
冷智花:世界城市化發展路徑及啟示

2017年06月12日 09:2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冷智花

字號

內容摘要:隨著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第二、三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增加,人口由農業部門向工業、服務業轉移,產業結構的轉變伴隨著收入水平的增長,城市化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結果。而城市化發展速度過快的國家如巴西,由於產業發展、社會發展跟不上城市化的節奏,反而出現了各種城市病和城市化發展矛盾,因此我們需要注意城市化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而非手段,只有實現經濟與社會、產業與城市化的同步發展,才能避免城市化發展陷阱。經濟轉型背景下,中國面臨人口老齡化、農業結構轉型、城鄉收入差距較大等多重挑戰,中國在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要重視城市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切忌片面追求城市化率,應實現城市化的均衡發展,謹防城市化發展陷阱。

關鍵詞:城市化發展;城市化進程;經濟發展;實現;巴西;增長;城市人口;日本;均衡發展;發展模式

作者簡介:

  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城市化發展路徑形成方式與實現機制、政府作用、土地制度都有較大差異。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的城市化發展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城市化發展水平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隨著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第二、三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增加,人口由農業部門向工業、服務業轉移,產業結構的轉變伴隨著收入水平的增長,城市化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結果。通過分析全球城市化發展歷史進程,結合中國城市化發展實際情況,筆者得出以下幾點看法。

  克服城市化高速發展弊端

  從發展速度來看,歐美歷經一百多年才逐步完成其城市化進程,花費時間較長。美國城市化進程始於1840年,當時美國城市化率只有10%左右,1920年達到51.2%,1970年達到73.6%,基本完成了其城市化進程。從美國城市化的發展速度來看,其整個城市化發展進程沒有大起大落,而是循序漸進、水到渠成。1940年至1950年間,美國的城市化發展速度相對於其他年份要稍快一些,城市化率由1940年的56.5%提升到1950年的64%,增長了7.5個百分點。總體來看,美國的城市化發展速度與其經濟發展相匹配,美國農業發展的規模化、現代化為實現城市化與農業的均衡發展提供了基礎,而對於人少地多的美國而言,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發展是優勢所在。

  日本城市化開始於明治維新後,1920年日本城市化率達到了18.04%,1955年達到56.1%,1970年基本完成城市化進程,城市化率達到72.07%。日本的整個城市化轉型也花費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1950年至1955年這段期間是日本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從1950年的37.29%到1955年的56.1%,增加了18.81個百分點。

  韓國在1950年時城市化率僅為21.35%,從1950年至1990年是韓國城市化的加速發展時期,1980年韓國城市化率達到56.72%,1990年達到73.84%,基本完成城市化進程。韓國整個城市化發展僅用了40多年,可謂實現了快速城市化發展。

  巴西也僅用了約40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城市化,1950年巴西城市化率約為36.16%,從1950年至1990年巴西完成了快速城市化發展進程,1990年城市化率達到73.92%。

  通過綜合考察上述國家的城市化發展速度與進程,人們不難發現,英美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其產業結構與城市化同步協調發展,在城市化進程中遵循經濟發展原則,並沒有強行推進城市化。而城市化發展速度過快的國家如巴西,由於產業發展、社會發展跟不上城市化的節奏,反而出現了各種城市病和城市化發展矛盾,因此我們需要注意城市化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而非手段,只有實現經濟與社會、產業與城市化的同步發展,才能避免城市化發展陷阱。

  注意城市化與農業均衡發展

  從城市化發展模式來看,日韓採取的是高度集中化的城市化發展模式,日本的第一大城市東京吸納了全國30%的人口,而日本的東京、名古屋、大阪三大城市吸納的人口達到日本城市人口的70%以上,這三大城市創造了日本全國經濟總量的70%。日韓在城市化進程中,都出現了城市化和農業發展不均衡的困局,因而它們在城市化中後期都開始重視城市化和農業的均衡發展,制定一系列的農業保護政策,來實現城鄉一體化。

  歐美國家的城市化發展主要由工業化帶動,在城市化進程中注重產業結構與人口結構的協調發展,城市化完成較為順利。巴西、阿根廷是拉美城市化模式的典型代表,巴西的快速城市化模式並沒有相應的工業經濟發展作支撐,帶來了一系列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土地過度集中和無地農民運動成為巴西城市化轉型中的主要矛盾,隨著城市化發展,巴西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階層矛盾惡化。

  非洲部分國家則經歷了沒有增長的城市化,其城市化發展並非是城市和產業的發展所致,因此,儘管城市人口在增長,但並沒有帶來相應的集聚效應和經濟增長。這些國家的高城市化率主要是由高人口增長率推動的。通過分析發達國家城市化發展模式與歷史進程不難發現,城市化進程中忽視農業發展,可能導致糧食安全問題。此外,土地過度集中也可能會帶來嚴重的社會與經濟問題。

  協調城市與人口規模

  從城市規模和人口分布來看,日本、韓國第一大城市人口佔其總城市人口比重(首位度)排在全球第一、二位,日本第一大城市人口佔比達到32%。德國城市人口分布則較為均衡,因城市間的公共福利差異化不大,形成了大小城鎮錯落有致的城市化發展體系,人口並沒有過度集中在大城市。美國城市化進程中形成了大城市與小城鎮多樣化發展的城市體系,東部城市如紐約、華盛頓人口集中度較高,南部的小城鎮人口分布較鬆散,美國曾經歷過從城市化到逆城市化的發展歷程,城市群發展和田園小城鎮同時共存。

  中國未來城市群發展可以進一步形成人口集聚空間,加上特色小城鎮的建設,可形成大小城市多樣化發展空間。從全球城市化進程中城市規模和人口分布規律來看,中國現階段可以放鬆人口在城市間的自由流動,利用市場規律調節人口與產業的均衡配比,達到城市最優規模,產生集聚效應。此外,還應注意實現城市間的公共福利均等化,而不僅是限制城市規模與人口流動。

  縱觀全球城市化發展史,只有實現有增長的城市化,實現社會與經濟同步增長的城市化,才能避免城市化發展所帶來的風險。拉美城市化發展陷阱、非洲城市化發展困局,給正在高速發展的中國城市化帶來警示。經濟轉型背景下,中國面臨人口老齡化、農業結構轉型、城鄉收入差距較大等多重挑戰,中國在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要重視城市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切忌片面追求城市化率,應實現城市化的均衡發展,謹防城市化發展陷阱。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城鎮化背景下糧食結構性失衡應對政策研究」(16BJY105)、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重點項目「城鎮化結構均衡發展機理與實現路徑研究」(XSP17ZDI028)階段性成果,文中數據來源於Wind資料庫)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商學院)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韓卓吾)

相關焦點

  • 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政府角色和路徑依賴問題
    橫向比較「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簡稱「BRIC」),中國的城市化道路獨樹一幟,尤其明顯區別於巴西、印度等發展中人口大國的城市化路徑。更令世界矚目的是,這一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出色的表現堪稱史無前例。
  • 城市化:極化發展及其未來
    經過近四十年的快速推進,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已來到一個十字路口,人口紅利的終結以及傳統產業的陸續外遷轉移,已經給中國城市化的發展格局帶來重大變化,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情況下,產業格局的持續演變必將帶來區域經濟、城市發展的新一輪調整。縱觀世界城市化的歷程以及中國過去四十年來的城市化發展脈絡,中國城市化的未來之路顯然也並不是那麼迷亂地無從尋路。
  • 甘肅省城市化發展監測評價體系研究
    美國新版的《世界城市》:「都市化是一個過程,包括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人口從鄉村向城市運動,並在都市中從事非農工作;二是鄉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轉變,包括價值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第一方面強調人口的密度和經濟職能,第二方面強調社會、心理和行為因素。實質上這兩方面是互動的。我們認為,城市化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導致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變化的過程。
  • 世界將繼續城市化 |《2020年世界城市報告—可持續城市化的價值...
    聯合國人居署在當天發布的《2020年世界城市報告》指出, 城市是從新冠危機恢復和全球經濟復甦的關鍵。  關鍵信息摘要    1、世界將繼續城市化。  要想知道2020年的疫情是否會導致人口結構的永久性變化還為時尚早,但從長遠來看,我們仍然可以做一定的預測, 未來10年,世界將進一步城市化,城市人口佔全球人口的比例將從目前的56.2%達到2030年的60.4%。未來10年,每個地區都會更加城市化,不過,已高度城市化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將會放緩。
  • 城市化進程加快 農村會在城市化過程中消失嗎
    理性的城市化將使農村變得更美好  張學良  ●所謂「農民的終結」,其實是「小農的終結」  ●城市化目標不應是在空間上消滅農村  ●城市化成果需要分享,城市化過程更需尊重民意與民俗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一些傳統村落逐漸消失,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 王微:服務業發展水平與城市化程度密切相關
    王微   從世界城市化歷史來看,城市化從起步到相對成熟,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可以將城市化率劃分為城市化初期 (城市化率低於30%)、中期(城市化率在30%—50%)、中後期(城市化率50%—70%)及後期(城市化率高於70%)。當前我國城市化率已超過50%,剛剛進入城市化中後期。
  • 矽谷發展經驗及其對雄安的啟示
    原題目《矽谷發展經驗及其對雄安的啟示——京津冀一體化系列研究之四》 結論或者投資建議: 建設國家創新型現代化心臟區域和中國的「矽谷」是雄安的重要使命之一。本文回顧了美國矽谷騰飛的主要經驗,並結合當前中國現實,為雄安提供若干啟示。 矽谷經驗之一:科研與高等教育。
  • 世界三大城市產業轉型路徑帶來哪些啟示?
    可以預見,未來以城市群為依託、以協同發展為目標,國內有望形成更多的區域發展增長極,推動中心城市完成產業轉型。世界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實踐和經驗1.倫敦第一階段:金融改革推動倫敦進入了「服務經濟」時代。20世紀90年代初,英國政府在全球範圍內最早提出發展創意產業,頒布《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詳細詮釋了創意產業的概念。政府還設立「創意優勢基金」,鼓勵社會資本支持倫敦創意產業中有才華的企業家。
  • 中國經濟新動能|中國未來高質量發展要實現「雙重城市化」
    劉瑞明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研究工作,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世界經濟》、《中國工業經濟》、Research Policy、China Economic Review等雜誌發表40多篇學術文章,主持完成過多項國家級課題,獲得「教育部第七屆中國高校科學優秀成果獎」、「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第六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等多項學術榮譽。
  • 落實「房住不炒」,關鍵在於擺脫路徑依賴
    多維度觀察我國城市化進程,農業農村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勞動力、新移民、大市場;快速工業化中的鄉鎮企業、農民企業家發展了中低端製造業;市場化進程盤活了不可再生的土地資源,地產經濟使城市財富效應飛速膨脹……千百年來農耕文明形成的置業財富觀念,使當代國人對於房地產的偏好勝過其他大部分國家和民族。
  • 中科院戰略研究院聯合大富科技發布中國企業創新發展路徑課題報告
    此外,自2020年初起,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蔓延,嚴重影響了全球範圍內的實體貿易往來,極大地衝擊了現有的國際貿易體系、全球產業鏈與價值網絡。疫情、第四次工業革命和中美技術脫鉤是擺在中國企業創新發展面前的三個巨大挑戰,也是中國擠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所必須戰勝的考驗。
  • 東莞的均質城市化
    這個規劃構想出臺10年,東莞的工業格局卻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內河航運作用的下降,石龍的工業發展並沒有成為東莞的龍頭,樟木頭、常平、厚街、虎門、長安卻都各自發展出一套特色產業體系,陳文勝承認:「各鎮的發展主要靠市場推動,形成了今天這樣的格局。」在彭佐治的規劃中,要以莞城為中心,相連石龍、虎門兩鎮,稱「未來城市化將沿此中軸線發展」。
  • 專家指出,城市化發展應與有機環境相融合
    專家指出,城市化發展應與有機環境相融合 2016-04-13 18:00:03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4月13日電(記者 張希敏)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指導,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辦的第
  • 中國工程院院士嶽清瑞:山東城市化發展應重視城市功能和品質提升
    齊魯網6月17日訊 17日上午,「智匯齊魯 科創未來」2019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院士懇談會在山東大廈召開。
  • 舊金山灣區發展啟示:從淘金勝地到科技矽谷的涅槃之路
    世界頂級城市群大多分布在灣區,全球沿海地區的經濟總量和人口主要集中在灣區,灣區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如今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又有哪個灣區將立於浪潮之巔?把目標瞄準為世界第四大灣區席位的粵港澳大灣區,又將如何在世界競爭新格局中展現中國力量?
  • 探索網絡型城市群發展的優化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一文中指出,「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並特別強調,「要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形成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習近平總書記以上這些重要論述與當今世界多中心化的網絡型城市群發展趨勢相契合,為我國未來的城市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 2020-2026年中國生態城市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2.1 世界環境保護產業c    2.1.1 全球注重環境與生態保護n    2.1.2 世界環保產業發展綜述中    2.1.3 環保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智    2.1.4 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特點林    2.1.5 世界工業的綠色發展趨勢預測分析4  2.2 國內環境保護產業0    2.2.1 中國環保產業格局分布0
  • 40年來 深圳經濟特區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史上的...
    40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深圳經濟特區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蹟。深圳從一個邊陲農業縣發展成為現在一座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創新中心之一,也是國際樞紐城市。我們有組數據,讓大家感受一下深圳的滄海巨變。40年前,深圳人口不到3萬人,發展到今天成為國際化的大城市,現在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人。
  • 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化問題?
    但是不同國家的城市化發展進程是有差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直接導致城市化的地區差異。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知識拓展 城市化進程示意圖 城市化進程示意圖是通過城市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特徵描述,來展示城市發展形成過程的圖示,通常以過程圖、坐標圖等形式呈現。對於該類示意圖判讀,主要應把握「三判斷」: 1.
  • 智旗揭秘花西子小罐茶成功關鍵,新消費下半場誰是最後贏家?
    二.從花西子小罐茶的價格體系,看新消費品牌的定價邏輯為什麼會選擇研究花西子、小罐茶這兩個品牌,有兩大原因:一是他們都是智旗參與合作的品牌,對品牌建設的了解更深入、更系統;二是它們都因為定價的成功△ 智旗戰略品牌營銷方法論三.戰略定心,品牌如何贏得新消費下半場?在任何一個新興行業或企業的發展都存在這樣一條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