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看見|毛利高達75%?3張圖告訴你電子菸行業有多賺錢

2020-12-06 騰訊網

近日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因為年終獎上了頭條。

據媒體報導,美國電子菸初創公司Juul Labs在與美國菸草巨頭奧馳亞集團(Altria)達成128億美元投資協議後,決定向公司1500名員工發放20億美元年終獎,平均每人將得1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95萬元)。電子菸是怎麼誕生的?每年抽電子菸的人有多少?電子菸行業的毛利率有多高?不同國家及地區對電子菸監管有啥不同?

電子菸是這樣誕生的

1963 年,美國人 Gilbert提出「電子菸」的設想,並研發出一種無煙非香菸的裝置。該裝置通過加熱液態尼古丁產生蒸汽模擬吸菸的感覺。隨後數家公司開始嘗試生產電子菸,但均未獲得市場認可。

2004 年,我國藥劑師韓力發明了現代意義上的首款電子菸,並通過北京如煙公司進行生產銷售。由於對健康的影響等不確定因素,2006 年 5 月,原國家衛生部表示對於如煙這種產品,需要多部門共同監管。2008 年,如煙銷售額高達 2.78 億元。

在美國,監管部門對電子菸也一直持有警惕態度。2008-2010年, FDA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禁止了 Sottrea,Inc.等製造商進口、銷售電子菸,這對電子菸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2010年,美國上訴法院判定 FDA 針對電子菸銷售的禁令敗訴,至此美國電子菸市場打開,並迅速成長為全球第一大電子菸市場,傳統菸草巨頭開始布局電子菸產業。

2014 年,菲莫國際研發出一款新型電子菸 IQOS,即加熱不燃燒電子菸。IQOS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專用煙彈、加熱棒和為加熱棒充電的充電盒。使用時將煙彈插入加熱棒中,無須點火,吸完一支煙後,將加熱棒放回充電盒充電後再次使用。IQOS面世後先在日本以及義大利市場試點,此後在多個市場獲得成功。有數據統計,截止2017年底,IQOS已推廣至全球38個國家及地區,銷售額達 36.4 億美元。之後,眾多巨頭也紛紛布局加熱不燃燒電子菸,GLO、 PLOOM 相繼面世。

目前,全球電子菸市場到底有多大?

只有約0.57%的中國菸民會用電子菸

據《2017 年世界菸草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全球電子菸市場規模達到 120 億美元,其中海外市場佔比 94%,美國是最大的電子菸市場。2017年美國電子菸的市場規模約為 46.3 億美元,佔全球電子菸市場的38.6%。

在電子菸的消費者數量方面,據《2017 年世界菸草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電子菸消費者達到 3500 萬人,且消費者主要集中在海外,電子菸在中國普及率並不高。

據衛生部統計,我國約有3.5 億菸民,佔全球菸民數近 30%。2017 年國內捲菸產量/銷量 4738萬大箱,約佔全球 40%。

3.5 億中國菸民中有多少會用電子菸呢?有數據統計,中國電子菸消費者約有150-200 萬,也就是說,在中國菸民中,只有約0.57%的中國菸民會用電子菸。

電子菸行業毛利率有多高?

據華爾街日報曾援引消息人士評價表示,Juul Labs毛利高達75%。對比一下2018年9月不同行業毛利率排行發現,傳統菸草製品業的毛利率為72.08%,Juul Labs的毛利率比傳統菸草行業的毛利率還高。

毛利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之一。Juul Labs的毛利率水平能代表整個電子菸行業嗎?

我們以在A 股及新三板上市的電子菸公司,盈趣科技、麥克韋爾、思格雷這三家公司為例,進行比較。

上圖中可以看出,中國主要電子菸生產企業的毛利率水平主要集中在25%-50%,並沒有Juul Labs的那麼高。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中國電子菸企業的毛利率水平比美國電子菸Juul Labs低,但考慮到我國菸民龐大的基數以及菸草巨大的產銷量我國電子菸擁有非常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潛在市場需求。基於此,這些國內的電子菸企業或許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這些國家禁止銷售電子菸

雖然電子菸在海外有巨大的市場,但在具體操作中,電子菸的定性問題一直存在爭議。對於電子菸,不同的國家的監管思路有所不同。例如,在巴西和沙烏地阿拉伯,是禁止電子菸銷售的。

在我國,電子菸的監管幾乎處於空白狀態,它既不屬於藥品、醫療器械,也未正式歸入菸草。我國的《菸草專賣法》第二條規定,菸草專賣品是指捲菸、雪茄菸、菸絲、復烤菸葉、菸葉、捲菸紙、濾嘴棒、煙用絲束、菸草專用機械,蒸汽電子菸等不在其中。

相關焦點

  • 去年淨利超20億,電子菸行業「霸主」麥克韋爾為什麼這麼賺錢
    需要先釐清的一個業內常識是,麥克韋爾旗下雖然也有電子菸品牌,但其主要的身份還是電子霧化設備製造商,通俗一點理解,就是電子菸行業的「富士康」。在大家都想靠電子菸撈金子時,麥克韋爾是在河旁邊賣鏟子的。招股書顯示,自2016年至2018年,麥克韋爾營收從7.07億增加至34.34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120.3%。
  • 汽車隔音棉公司轉產熔噴布,毛利高達74%!布廠到底有多賺錢?
    找塑料視點報導,8月27日熔噴布價格如下:90級32升流量現貨報1.2萬/噸95級85升流量現貨報5萬/噸99級85升流量現貨報7萬/噸95級油性FFP2現貨報17萬/噸01 躍飛新材轉產熔噴布,毛利高達
  • 電子菸第一股思摩爾市值超1500億港元,行業靠微商帶銷量
    此次IPO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A股市場多家相關概念公司也跟著一輪大漲。當這些是否預示著電子菸行業風口的回歸?業內人士並不樂觀,認為再掀風口的可能性很小。正因如此,此前麥克韋爾被稱之為電子霧化設備行業的「富士康」。根據招股書顯示,麥克韋爾本次IPO募集的資本,有50%將用於提高產能,包括在廣東省江門及深圳建立產業園;另外將有25%用於新生產基地自動化生產及配線、升級現有工藝;其餘將用於投資研發和運營開支。簡言之,麥克韋爾此次用意為,加大研發力量提升毛利,並擴大生產。
  • 你抽電子菸嗎?深圳這條街億萬富豪密度最高!賺錢像撿錢
    作者:有靈審稿:知新在2020年度的胡潤百富榜上,出現了一個大家都非常不熟悉的中年男人。他今年44歲,卻憑藉著640億的身價,位列百富榜第59位。這個其貌不揚的男人就是電子菸行業的首富,思摩爾公司的創始人陳志平。
  • RCEP協定成功籤署,對電子菸行業影響有多大?
    RCEP的目標是消除內部貿易壁壘、創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資環境、擴大服務貿易,還將涉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競爭政策等多領域區域合作,成員包括東協10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共16方。協定最受關注的內容當屬「十年內降至零關稅承諾」,這對對外貿易來說是重大的利好,也必將惠及電子菸行業。
  • 眼鏡行業有多暴利?分析博士眼鏡財務報表
    普通人對暴利的認知就是原料多少錢跟賣多少錢比較,財務上就叫做毛利空間,毛利越大就越暴利。例如貴州茅臺的毛利高達90%,這還是出廠價,如果算上市場價格,那麼茅臺的毛利超過95%,這當然是非常賺錢。只是絕大多數毛利高的企業,都要付出比成本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銷售費用來支撐市場。
  • 電子菸絕地求生:線上被禁線下等待,它還是門好生意嗎?
    「目前公司合作跟自營店鋪有幾十家,大部分都還不能開店,人流量也不多,還面臨店鋪租金壓力。」Gimme電子菸品牌合伙人Ken告訴「子彈財經」。不止是銷售端,生產端能否保證供給也是Ken擔憂的問題。「疫情下,各地封路影響物流,如果疫情再延長,就怕斷貨,因為目前生產還不能復工。」
  • 花2500就拿國際認證,電子菸賺錢太容易,劣質煙油危及健康
    聚焦3個月回本、減害95%、國際認證?電子菸來錢快,電子菸對健康的危害比較小,是戒菸神器,可以拿出國際認證來佐證。這些都是電子菸的宣傳話術,但行業瘋狂擴張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近日,電子菸行業消息不斷。
  • 探秘電子菸工廠:如何用39天創造一個電子菸品牌?
    一位電子菸行業從業者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電子菸行業的進入門檻極低,現如今電子菸供應鏈日臻成熟,只需要一個廠房,刷一點地板漆,買兩條生產線,請一些工人組裝,沒有檢測環節,更枉論生產標準,幾萬元就可以開個廠,買點原料回來一裝,直接就可以找客戶賣了。該業內人士表示,從品牌註冊到工廠定版再到最終產品問世,整個流程只需要39天。
  • 電子菸悶聲發大財 鋰電企業乘勢而上
    「 電子菸是一個悶聲發大財的行業,電子菸行業標準仍然缺失,相比於蜂擁而至的品牌創業者,背後產業鏈企業大多低調行事。」一位電子菸業內人士向高工鋰電道出了行業現狀,在新國標落地前,電子菸行業還有一段能急速奔跑的窗口期。高工鋰電注意到,近幾年,各路資本重磅押注,市場空間增長可觀,電子菸市場觸碰到了鋰電企業的市場「神經」。
  • 做空特斯拉的人7個月內賠了近600億 馬斯克笑開了花 | 財看見
    編譯|米娜出品|騰訊新聞X財看見
  • 電子菸行業不能說的秘密
    最近美國發生的一系列問題或許是對電子菸的一個重創,但必須強調的是,電子菸在美國已經流行多年,為什麼會突然在今年發生許多肺病致死事件呢?一位資深的電子菸業內人士告訴「子彈財經」說:或許電子菸是背了四氫大麻酚(THC)該背的黑鍋。
  • 「線上禁售」半年後,電子菸行業幾乎虧掉底褲
    那麼,已經打響價格戰、渠道戰和傾銷戰的電子菸行業,將會突破困境捲土重來還是就此一瀉千裡?行業內企業突破價格底線的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樣的挑戰和危機?低價產品不賺錢:只求轉化「在這幾家推這個九塊九煙杆之前,市場上最便宜的是小煙(一次性電子菸)。」
  • 思摩爾轉戰港股:電子菸風口難續
    從麥克韋爾到思摩爾,成立將近十一年的思摩爾從電子菸初露鋒芒到大熱,再到風口漸冷。現在的思摩爾開始嚮往國際舞臺靠近,而其之所以一直為資本所注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賺錢程度讓人嘆為觀止。賺錢利器在還是麥克韋爾的時候,思摩爾就有著電子霧化設備行業「富士康」的稱號。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19年思摩爾以營收76.11億元人民幣的成績,佔據全球電子菸市場16.5%的市場份額。
  • 電子菸亂象調查:行業野蠻生長 山寨橫行質量堪憂
    資料圖為電子菸參展商工作人員演示吐霧。 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央廣網北京11月1日消息(記者譚朕 孫永 唐國榮)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美國接二連三的電子菸相關致死案例,給風頭正盛的電子菸行業澆了一盆冷水。
  • 電子菸剎車,寒冬在深圳沙井裡逐漸蔓延
    「擁護國家政策,堅決貫徹通告內容」,朋友圈裡充斥著各大電子菸創始人旗幟鮮明的表態。暴雨已至,一時間人人自危。時間拉回兩個月前,在鋅財經主辦的電子菸行業分享會上,即便不少業內人士對不明朗的政策憂心忡忡,但分享會上每一個人依舊保持著微笑。雖然之前對於國家保護未成年人、網禁電子菸的方式早有耳聞,但與美國電子菸高達30%的滲透率相比,中國的滲透率僅有0.6%,兩者的差距成了很多人的保護傘。
  • 電子菸交兵線下:拓店「飆車」 一個月後死掉一半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電子菸交兵線下:拓店「飆車」 一個月後死掉一半「由於線上渠道的失守,電子菸被迫進入線下渠道的爭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人告訴第一財經。去年11月1日,一則通告讓電子菸行業告別了線上紅利。
  • 電子菸被「3·15」點名引發行業震動 將何去何從?
    電子菸將何去何從?回溯近幾年電子菸行業發展歷程,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國內電子菸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截至目前並無一家頭部企業,包括數家涉及電子菸的上市公司;二是不少創投機構看好電子菸行業,多家上市公司也對電子菸產生了濃厚興趣,認為電子菸可以抗衡乃至部分取代傳統菸草,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三是電子菸政策前景不明朗,在全球多地遭遇禁令。
  • 風口背後的電子菸代理商們:酒吧老闆、美甲店長、轉型創業者……
    憑人脈賺錢的生意 2013年,國內電子菸市場一片空白。 在那個時期,能把電子菸代理做起來的人,他們有一個共性:擁有大量人脈。 仇野電子菸代理開端是RBA設備,可重建化芯。這種電子菸屬於高玩範疇,需要自己動手做發熱色和倒油材質,而且, 「這東西玩了上癮」。 「它玩起來講究很多。用多粗的發熱絲?燒多少圈?繞的圈直徑多大?棉花多粗?怎麼擺棉花會讓口感更好?配多少電阻適合你?這才是真正的亞文化。」 仇野屬於圈裡的高級玩家,提起這些產品性能,可以滔滔不絕。
  • 電子菸行業深度報告:乘風破浪,電子菸行業蓄勢待發
    1)各國對電子菸的政策監管對行業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目前來看,全球各國的監管整體趨嚴,但是與此同時也在逐步認可電子菸對於傳統菸草的替代。在禁菸活動中,電子菸作為較好的替代品得到推廣,並且在發展早期時行業監管寬鬆,這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行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