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永遠不會失重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十九場側記
「當我的戰友翟志剛用力拉了三次,艙門沒有一絲反應,後來才覺得這就是天地的差別。但當時我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絕對不能讓全國人民失望!」語畢,現場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4月28日,「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十九場活動現場,主講嘉賓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景海鵬,聲情並茂地作了題為「茫茫天宇寫忠誠——在載人航天偉大實踐中感悟核心價值觀」的演講,分享了他理解和堅守的核心價值觀。
景海鵬在演講。光明網記者孫佳涵攝
從最初媽媽在背心上繡的五隻海鷗使自己萌生了飛翔夢,到不甘老師所謂的自身條件不符「私自」去參加體檢競爭航天員名額。景海鵬為了不使自己的飛天夢「夭折」,考試時從原本只能遊30米到超常發揮遊完了200米,獲得當兵以來的第一次嘉獎;離心機訓練、低壓艙訓練,一次次生命的較量;飛行10年期間,從未耽誤過一個飛行日,安全飛行1200小時……臺下的聽眾在景海鵬深情地講述中感受到了他「夢在心中,路在腳下」的堅毅和力量。
在太空是什麼感覺?景海鵬回答了令大家都好奇的問題。「在太空除了能體驗到身體失重下輕盈飄逸的美妙,更能體驗到人的心靈不會失重,心中的價值觀變得更加清晰、具體、深刻、莊嚴,浩瀚的宇宙中,會感覺到個人的渺小,也更真切地體會到生命可貴,感受到家園的可愛,更感受到祖國的偉大。」
「什麼是戰友?」景海鵬把問題拋給了現場聽眾。清華大學一名飛行員學生站起來擲地有聲地回答:「戰友就是在戰場上能替你擋子彈的人!」景海鵬立刻帶頭鼓掌,他補充道:「我對戰友有著特殊的理解,那就是戰時生死與共,平時親密無間。我兩次16天,370小時,246圈的飛行中,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集體的力量,感受到全體戰友提供的技術支持和全方位的保駕護航。」
「其實在太空,工作了十幾天,當聽到來自地球上親人的問候和祝福,感覺無比幸福。」提到家人,景海鵬眼裡無限溫柔。「爸爸你還記得我生日嗎?」「等爸爸和兩位叔叔安全返回之後,一定給你過生日,爸爸提前在太空祝你生日快樂。」景海鵬與兒子的一段「太空對話」,惹紅了許多現場觀眾的眼睛。
「十年的磨礪,三次出徵兩次考驗,我變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心態更加平和,更加陽光,更加懂得感恩。」景海鵬語氣中透出堅定,「但不管我飛得再高,飛得再遠,我都時刻提醒自己,永遠不能忘記國家和部隊的培養,永遠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永遠不能忘記所有航天人的託舉,永遠不能忘記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中國倫理學會會長萬俊人在點評時指出,正如景海鵬所講,在太空中身體會失重,但心靈是永遠不會失重的。當前國家和社會正處在火車加速式的轉折過程中,社會轉型使我們很多人頭暈、心慌,不僅是身體失重,而且是心靈失重。怎麼確保每一個人心靈不失重,這是每個人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國家、我們這個社會共同思考的問題。只有解決好信仰的問題,才能讓大家的心不再失重,靈魂不再飄蕩。
演講結束後,清華大學聯合培養「雙學籍」飛行員黃閱頗有感觸地說:「聽到景海鵬航天員描述從太空中俯瞰的景象,深邃而美妙,深感自己的渺小,也為自己內心深處的航天夢添了一份寧靜,更添了十足的分量。」
活動現場,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為景海鵬頒發了百場講壇演講嘉賓證書。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陸先高主持了本次講壇。
光明網記者 康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