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茫茫天宇寫忠誠
現場觀眾提問。孫佳涵攝
編者按:4月28日,由中宣部指導,光明日報社、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倫理學會共同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十九場在清華大學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景海鵬作演講並與現場觀眾和網友進行了互動。現摘編景海鵬的部分精彩演講內容,以饗讀者。
非常高興和大家歡聚在清華,也很榮幸參加「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廣大人民對社會主義國家、社會和個人道德修養的美好祝願和期望。
今天我匯報的主題是「茫茫天宇寫忠誠」,這裡最關鍵、最核心的是「忠誠」二字。為祖國越飛越高,在茫茫天宇書寫對祖國無限忠誠,這就是我和我的戰友們報效祖國的價值所在,也是我們的夢想。
今天結合我自己的成長經歷,30年的軍旅生涯以及兩次飛天的感受,和大家分享我所理解和堅守的價值觀。
起點和基礎
我的家鄉是山西運城,這裡也是以「忠、義、禮、智、信、勇」為文化精髓的關雲長的家鄉,這六個字從小便在我心裡打上了烙印。
上小學時,媽媽在我的背心上繡了五隻海鷗,這使我心中萌生了飛翔夢。讀中學時,雖然當時生活非常辛苦,但那六年培養和磨礪了我的意志和品質,使我懂得什麼是苦和甜,更加堅定了對美好生活與夢想的追求。
讀高中時,空軍到我所在的學校選拔飛行員,但班主任認為我身體條件不符。我不願放棄機會,毅然選擇「私自」去參加體檢,競爭飛行員名額,否則我就與飛行事業失之交臂了!最終,經過政審、統考,我以優異成績於1985年6月1日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飛行學員。
攀登與磨礪
飛行學員不是真正的飛行員,要想實現藍天夢,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前行。
成為飛行學員後,我們在華北一個航校參加訓練。當時的遊泳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制,如果不合格就沒有機會成為飛行員。要求是50米及格,100米良好,200米優秀。直到考試前一天我都只能遊30米,考試當天,當我遊過25米標誌線的那一刻無比清醒,我告訴自己:這是決定命運的時刻,如果掉下去,夢想就沒了。結果是我超常發揮遊出了200米優秀的成績,並因此得了當兵30年的第一個嘉獎。
在飛行部隊飛行10年期間,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原因耽誤過一個飛行日,即沒有「翹過」一堂課,同時安全飛行1200小時,連續10年實現飛行安全。
1997年10月30日,我被通知成為中國首批預備航天員,那天正好是我兒子滿月。為了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我給孩子起名叫宇飛,這寄託了我人生的夢想和追求。1998年1月5日,我正式成為中國首批預備航天員的一員。飛行員不是航天員,預備航天員也不是真正的航天員。我深知,要真正實現航天夢、飛天夢,還要面對很多挑戰和考驗。
第一個考驗,突破極限,磨礪自我。從1998年首批航天員進入北京航天城開始訓練,到2003年,我們要完成8大類、58個專業的訓練,離心機訓練、低壓艙訓練……每一次都是生命的較量。
第二個考驗,永不放棄,挑戰自我。2005年我入選「神舟六號」的任務梯隊,雖然沒有飛天,但是我沒有放棄,我深知這是又一次磨礪。我不斷總結自己,虛心向教員、戰友學習,彌補不足,向已經有航天飛行經驗的楊利偉等人請教,找我和戰友之間的差距。2008年我和戰友終於圓滿完成「神七」飛行任務。
第三個考驗,永不止步,越飛越高。在「神九」選拔現場,一位領導問我已經上過一次天為什麼還要上?我回答:我是一個從農村長大的孩子,能成為一名飛行員、航天員,登上一個又一個臺階,是國家、軍隊培養了我,我有責任和義務回報國家;航天員是我的職業和事業,我會為此奮鬥終生,和其他所有航天員一樣兌現自己對祖國的誓言和承諾。
超越和升華
在太空看到地球、宇宙是什麼景象?漂亮到難以用語言描述。從飛船的懸窗凝望,地球家園呈現綠的森林、棕黃的土地、緞帶般的江河,美不勝收,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家園。經常有人問我在天上什麼感覺,其實在太空除了能體驗到身體失重下輕盈飄逸的美妙,更能體驗到人的心靈不會失重,心中的價值觀變得更加清晰、具體、深刻、莊嚴,浩瀚的宇宙中,會感覺到個人的渺小,也更真切地體會到生命可貴,感受到家園的可愛,更感受到祖國的偉大!
當然,在天上體驗到的並不全是美妙的東西,除了展現給大家的那種飄來飄去的瀟灑,我們在天上也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太空飛行前三天的失重環境,人體會出現太空運動病,十分難受。在「神七」飛行期間,我們還曾遇到過兩個小小的「意外」,當時就是靠著「無論如何,決不能讓全國人民失望」的念頭排除了障礙。
2008年「感動中國」頒獎晚會上,主持人敬一丹問我們,「當時你們有沒有想到回不來?」我接過話筒開玩笑道:「回不來是指像彗星一樣繞地球轉嗎?」當時全場哈哈大笑,笑聲沒有停住之前,我又補充道:「即使我們回不來,也一定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
支撐與後盾
價值從來都是和感情聯繫在一起。我相信誰都離不開社會、家庭、親人、朋友們的鼓勵和支持。我是一名軍人,對「戰友」二字有著特殊的理解:戰時生死與共,平時親密無間。兩次16天、370小時、246圈的飛行中,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集體力量,感受到全體戰友給我們提供技術和全方位的支持,為我們加油鼓勁,為我們保駕護航。
剛才提到戰友情,讓我想到親情。我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從孩子上幼兒園到現在,我沒有參加過一次家長會。在「神七」上時,有一天我和兒子通話。小傢伙問我:「爸爸,你還記得我生日嗎?」我說記得,但其實當時底氣特別不足。我說:「等和兩位叔叔安全返回之後一定給你過生日,爸爸提前在太空祝你生日快樂!」那天雖然沒能給他過生日,但我堅信,我在天上給孩子的祝福一定是送給他最好的禮物!
從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時間,我沒能陪父母過一個春節。所以,我也是一個不稱職的兒子。2012年「神九」返回地面,在航天大隊,我老遠看到迎接我們凱旋的隊伍,其中有領導、戰友、專家。在與眾人敬禮、握手、擁抱時,突然在人群中我摸到一雙乾澀的大手,一抬頭,是老父親,餘光看到老媽媽就在後面。老人家彎腰駝背,頭髮花白,那一刻相顧無言,我緊緊地和父母抱在一起。我在心裡說:爸爸媽媽,兒子當兵幾十年雖然沒有盡到孝心,但是今天完成了國家交給的重要任務,這是對二老的最大孝心!
體會和思考
作為一名農家子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從青年學生成為飛行員、航天員,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夢想,我非常知足。人是知足以後,才會知道感謝、懂得感恩,並努力回報。
2008年底和2013年年初,在兩次「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頒獎晚會上,同一家媒體提問,「你飛天以後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最大的變化是什麼?」我當時這麼說的:十年的磨礪,三次出徵、兩次考驗,我變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心態更加平和,更加陽光,更加懂得感恩。但不管我飛得再高,飛得再遠,我都時刻提醒自己,永遠不能忘記國家和部隊的培養,永遠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永遠不能忘記所有航天人的託舉,永遠不能忘記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同學們,戰友們,我們都肩負著報效國家、創新發展的神聖使命,你們內心一定湧動著各種各樣的夢想,也一定有自己的價值追求,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定能夠成功開創屬於你們自己的一片天地,實現人生的價值。夢在心中,路在腳下!希望大家把握好人生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從個人之夢到家庭、民族之夢,共鑄中國夢。
(本文摘編自「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十九場活動的現場演講實錄,記者康慧珍整理)
◎中國倫理學會會長萬俊人點評:景海鵬是我們時代的一個特殊人物,是民族和國家的驕傲,我也分享他的榮耀。他今天講到,在太空中身體會失重,但是心靈永遠不會失重。當前國家和社會正處在「火車加速式」的轉折過程中,社會轉型使我們很多人頭暈、心慌,不僅是身體失重,而且是心靈失重。怎麼確保每一個人心靈不失重,這是每個人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共同思考的問題。基於此,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我們時代最緊要、最關鍵的課題,關係到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到底往何處走,怎樣進一步凝聚全社會的價值共識。這個課題解決好,大夥的心就不再失重,靈魂不再飄蕩,理想和目標變得越來越清晰,每個人的心中就充滿著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