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守望生命——記一例重症肺炎成功救治經過

2021-01-10 九江視聽網

■徐方林、劉明姣/文 攝

當踏入醫護的行列,就意味著要承擔神聖的使命;當穿上潔白的戰衣,就意味著要承擔光榮的職責。在重症醫學科病房內,處處可見二十四小時堅守崗位的身影,披星戴月,以科為家,他們無怨無悔。

2020年6月30日凌晨1點左右,在生命活水醫療集團總院重症醫學科,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每一位值班的醫護人員都知道,這又是有重症患者徘徊在生死邊緣,急需他們幫助。果然,這是來自感染科的急會診電話,患者張先生,53歲,是一位正在發熱、呼吸困難的雙側幾乎白肺的重症肺炎患者,在高流量氧療的情況下末梢血氧飽和度仍急劇下降,病情危急。值班二線汪衛東醫師立即趕往感染科,看完病人後,初步診斷: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膿毒性休克,病情非常危重,需轉入重症醫學科搶救。但患者生命體徵不平穩,氧合狀況極差,對氧氣高度依賴,轉運風險極高。此時就是與死神賽跑,汪衛東立即向科主任徐方林匯報,建議立即在感染科床旁氣管插管,利用ICU轉運呼吸機將患者轉至總院重症醫學科。

患者的轉入,對於ICU內醫護人員來說,挑戰才剛剛開始。6月30日上午,患者血壓靠大劑量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勉強維持在100/64mmHg左右,有大量黃綠色稀水樣痰,兩肺滿是溼羅音,在肺復張和高呼吸機參數(氧濃度100%,PEEP16cmH2O)支持條件下SPO2勉強維持90%左右,氧合指數小於80。總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在做好保護性機械通氣,肺泡灌洗,並將灌洗液送mNGS檢查,留置鼻空腸管行腸內營養和有創血壓監測等治療措施後,建議家屬行俯臥位和體外膜肺氧合(ECMO)通氣改善氧合。但家屬表示無力承擔ECMO昂貴的費用,總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只好給患者實施經濟成本最低、風險較高的俯臥位通氣治療。所謂俯臥位通氣就是將患者由平臥位改為俯臥位,促進重力依賴區塌陷肺泡復張,改善通氣血流比例和呼吸系統順應性,同時促進痰液引流。其主要併發症有心跳驟停、一過性血壓下降和氧合下降、氣管導管堵塞或脫出、壓瘡、嘔吐等。為保證該技術順利實施,徐方林科主任組織大家再次觀看俯臥位通氣教學視頻後,帶領醫護人員一起將患者由平臥位翻成俯臥位,大約半小時後患者末梢血氧飽和度逐漸上升至98%,給了大家很大信心。第一天俯臥位持續12小時,引流出痰液大約160毫升,氧合改善明顯,呼吸機條件也能適當下調,看到好的療效,讓大家興奮不已。這個操作需要6-7人配合,且在俯臥位過程中需要嚴密觀察,防止心跳驟停、脫管或壓瘡等,但是看見好的結果,大家覺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之後6天患者每天進行俯臥位通氣16小時左右,這期間,在科室微信群裡,醫生護士們不分晝夜的更新患者病情信息,隨時根據病情調整處理措施。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總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的精心治療下,7月11日,患者氧合明顯改善,感染得到一定控制,總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大膽脫離呼吸機,拔除氣管插管,改為經鼻高流量氧療(HFNC)序貫治療3天後換成鼻導管吸氧,這樣讓患者避免了氣管切開,縮短住ICU時間。

7月18日,患者病情穩定,轉回感染科。7月26日患者出院時,其兒子還特地到總院重症醫學科感謝醫護人員救了他父親,看到在死亡邊緣掙扎的患者能夠順利康復出院,讓我們更加自信地沿著重症之路繼續負重前行,不負患者生命之託。

面對困難,我們臨危不懼;面對工作,我們不計得失。數不清多少個白天夜晚,總院重症醫學科曾將無數個危重的生命從死亡線上拉回,我們尊重生命、救死扶傷;我們情系蒼生、愛滿人間;我們披星戴月、守望生命!

俯臥位通氣體位示意圖

醫護一起進行俯臥位翻身

轉出前與患者溝通交流

檢查管路是否堵塞或者脫落

相關焦點

  • ...剝筍」擒真兇——婁底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見重症肺炎患者
    半個月前,身患重病的她只能靜靜地躺在婁底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ICU)的病床上。在全封閉式的重症監護室病房裡,白熾燈代替太陽與月亮,只有儀器聲此起彼伏。醫生初步診斷為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隨時有生命危險。18日凌晨,彭曉曉被緊急送往ICU搶救,ICU醫護人員立馬為她實行緊急插管,依靠呼吸機維持呼吸。
  • 南華附一醫院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重度肥胖重症肺炎患者
    成功實施俯臥位通氣。紅網時刻衡陽9月3日訊(通訊員 肖志勇 記者 譚倩)對重度肥胖且合併重症肺炎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是重症醫學領域難以逾越的鴻溝,患者進退維谷,醫護工作者如臨深淵。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突破重重困難揮戈返日,憑藉精湛醫術成功搶救一名體重380斤合併患有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肺動脈高壓心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慢性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病3級(很高危組)和2型糖尿病的重症肺炎患者。目前,該患者各器官功能逐漸恢復,在8月14日病程第10天已經成功脫呼吸機拔除氣管導管。
  • 江西省胸科醫院成功救治一名急性間質性肺炎患者
    中國江西網訊 胡小萍報導:近日,江西省胸科醫院成功救治一名急性間質性肺炎(AIP)患者,於10月27日好轉出院。  60歲的謝某入院時確診為重症肺炎、Ⅱ型糖尿病。經省內呼吸及ICU專家擴大會診,考慮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持續5天機械通氣氧濃度為90%-100%,氧合指數仍無改善,病程中並發左側氣胸,生命垂危。
  • 上海四院成功搶救一名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
    1月12日,經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及該院多學科醫護團隊全力搶救,一例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順利轉至該院康復科行後期康復治療。1月初,該院急診科緊急收治了一名年齡32歲、體重高達160公斤的男性患者小張。
  • 航天醫院成功救治一名新生兒重症肺炎並氣胸患兒
    寶寶剛來醫院情況是氣胸合併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患兒,情況十分危急。醫護團隊緊急會診搶救,患兒轉入新生兒科後氣促明顯、面色發紺、呻吟,新生兒科廖主任立即帶領醫護團隊爭分奪秒進行搶救,予輻射臺保暖、清理呼吸道,面罩復甦囊療正壓通氣等治療,患兒目前已轉危為安,康復出院。新生兒氣胸是指新生兒胸膜腔內有氣體,大多是氣體從縱隔氣腫或胸膜下大泡破裂逸入胸膜腔所造成,可為自發性氣胸或繼發於疾病。
  • 「紅區」裡的守護神——記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
    「紅區」裡的守護神  記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  □ 本報記者  廉穎婷  □ 本報通訊員 王 煜 任偉鋒  「出生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家在大學對面,父母就給我起了『西京』這個名字。」張西京說。  這位溫文爾雅身著白大褂的醫生,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
  • 科學救治 生命至上——各地支援湖北醫療隊這樣交出救治答卷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 題:科學救治 生命至上——各地支援湖北醫療隊這樣交出救治答卷  新華社記者  一張疫情期間的「中國答卷」,這樣記錄下艱苦卓絕的努力——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4.2萬餘名醫務工作者逆行出徵湖北和武漢,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 上海四院多學科聯合診治成功搶救一名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
    央廣網上海1月13日消息(記者周洪 通訊員蔣駿 肖鑫)1月12日,經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及該院多學科醫護團隊全力搶救,一例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順利轉至該院康復科行後期康復治療。1月初,該院急診科緊急收治了一名年齡32歲、體重高達160公斤的男性患者小張。
  • 【武醫先鋒】徐亮:為重症患者守住最後的「生命防線」
    作為重症醫學科主任、黨支部書記,徐亮每天都在和死神展開較量,在時間、人員、設備上,給予患者最「精心」的保護:進來的患者都是生命垂危的,包括器官衰竭患者、嚴重感染患者、嚴重併發症患者等,無一不是在生命線上掙扎。可以說,進ICU,是患者的最後一道保障。
  • 中醫藥介入重症救治 為膿毒症治療拓新徑
    該研究結果全文於2020年6月發表於國際期刊《SHOCK》雜誌,為中醫藥治療膿毒症誘導心功能障礙療效顯著提供了新的循證醫學依據,是中醫藥介入重症領域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28日,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症醫學學術會議在廣州召開,張敏州團隊向媒體介紹了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救治重症患者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醫藥介入救治重症患者得到了極大的肯定。
  • 頑固性心搏驟停成功救治一例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例頑固性心搏驟停成功救治的病例處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麻醉經過 患者術前查體:溫度(T)36.2 °C,脈搏67 bpm,血壓(BP)159/100 mmHg。入室後監測心電圖(ECG)、脈搏75 bpm、BP 170/103 mmHg,SpO2 95%。
  • 又一例!男子洗皮皮蝦被扎手,重症監護室裡搶救半個月
    記者了解到,近日,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又接診了一例被蝦扎手後感染 " 海洋創傷弧菌 " 的兇險病例,幸運的是,經過重症監護醫生全力救治,這名患者最終脫險,保住了性命。   △陳先生的右下肢因感染海洋創傷弧菌而潰爛。
  • 濱州鄒平市開展首例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救治一名重症肺炎患兒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近日,濱州鄒平市人民醫院開展了首例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救治了一名患有重症肺炎的兒童,這也是該市首次開展此類手術。據醫生介紹,患者入院時發生重症肺炎,肺部的炎症出現擴散,引起肺不張,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
  • 南溪山醫院呼吸康復團隊助力一名重症肺炎患者成功「脫機」康復
    近日,一名重症肺炎、慢阻肺肺性腦病患者經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救治,最終逃離了「鬼門關」,並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順利康復出院。期間,呼吸科肺康復團隊為該患者能成功脫離呼吸機發揮了關鍵作用。該團隊自組建以來已成功為多個脫機或氣管切開堵管困難的患者成功脫機、拔管。
  •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成功挽救一名「軍團菌」重症肺炎患者
    在與死神競速整整40天後,這名因軍團菌重症肺炎命懸一線的中年男性在十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的護持下,終於迎來新生,順利康復出院。與死神競速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成功挽救一名「軍團菌」重症肺炎患者(央廣網發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提供)中年的士司機突然暈倒,檢查結果令人膽寒患者是一名58歲的計程車司機,中年大叔容易「招惹」的健康問題他幾乎佔全了——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十多年,兩年前還因為心梗裝了冠脈支架。慢性代謝性疾病對健康的侵蝕總是悄無聲息,而一旦發難,後果就不堪設想。
  • 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這個「溫州唯一」都經歷了什麼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上,一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接受表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冠肺炎救治團隊作為溫州唯一先進集體,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 疫情中新職業——呼吸治療師,一呼一吸 守護生命
    4月17日,省人社廳、省衛健委、省中醫藥管理局發文對112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突出貢獻的衛生工作者進行表彰,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呼吸治療師方毅敏獲記大功獎勵。和他個人戰疫經歷一起被關注的,還有他所從事的職業——呼吸治療。疫情發生以來,呼吸治療這一在中國發展超過20年的冷門職業,似乎突然火了。
  • 新型肺炎確診440例,死亡9例!病毒存在變異...
    牽動人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人數仍在上升。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介紹,截至1月21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國內13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440例,報告死亡病例累計9例,新增3例,全部為湖北病例。
  • 重症醫學專家張西京:生死關頭,必須爭分奪秒!
    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攝「嘀,嘀,嘀嘀嘀……」生命體徵監測儀紅燈閃亮,報警聲不斷。呼叫值班醫生,穿戴防護裝備,跑進病房,投入搶救……爭分奪秒,腳步匆匆,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的常態。快速誘導氣管插管、有創輔助通氣……一位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被成功救治。總結時,張西京提高了講話的聲音:「我們還可以再快一點!」
  • 重症救治、血漿輸注、市民就醫……蔡立民一一解答!|核心訪談④
    東莞市人民醫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承擔著救治市內危重症患者的任務。面對兇險異常的病毒,救治工作能給全市人民帶來多大的信心,這項任務就有多艱巨,市人民醫院就承擔著多大的壓力。全省為數不多的死亡病例中,東莞就有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