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原清華美女教授顏寧女神發的一條微博,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議論,他大致內容說的是,自己在清華當正教授時,年薪僅10萬,但幸虧導師教導有方,才沒有為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所困擾,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廣大網友們對於教授該拿多少工資的問題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毫無疑問,顏寧作為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青年科學家,是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中國人,從美國留學回來後,就兢兢業業的在清華工作了10年,其實力以及奉獻精神都是可以肯定的。雖然說現在因為各種原因又重新回到了美國的懷抱,但仍然瑕不掩瑜。至於說一個大學教授該拿有什麼樣的待遇,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堂堂一個清華大學教授,年薪僅僅10萬的話,確實有些「為難」她了。
北京的生活消費水平眾所皆知,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無論是誰,都要面對生活以及工作的壓力,對於一個科研人員來說同樣如此,顏寧年僅10萬的工資收入,相比較國外的科研環境以及待遇來說,相差得確實太遠了,雖然說生活上面沒什麼問題,但是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這樣的待遇顯然無法與她的才能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很難全心投入自己的科研工作。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國家的科研發展,肯定在一定程度上的造成了「內部流失」,許多青年科研人才一方面需要面對經濟上的壓力,一方面也要面對自己科研工作的壓力,應對有些高昂的房價以及生活上的壓力,不得不採取退而求其次的可能,選擇放棄暫時的科研情懷,而選擇前往那些並不需要自己專業領域的單位工作,這無異於「大材小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的科研技術向前的步伐。
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就是這些科研青年科研人才,如果不引起重視或者關注的話,長此以往只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心灰意冷,選擇去往他國效力或者選擇在無法發揮自己特長的崗位上工作。給他們提供一個無後顧之憂的工作待遇,以及舒適的科研環境,讓他們不再為生活上的煩惱,為了「金錢」感到困擾,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國在未來才會更加強大,才會吸引更多的海外華人科學家回歸祖國,這樣一來,中國才會更富強或繁榮。對此,大家又是怎麼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