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水溝沒了、河水清了、岸坡綠了、路也亮了。
每天傍晚,在橋東河回龍壩段河邊散步閒逛的居民絡繹不絕。「這兩年河道治理變化大,現在我們每天都有去處走走,看看風景,活絡活絡筋骨,跟城裡沒區別!」沙坪垻區回龍壩鎮大橋村萬家橋社居民陳大伯感慨道。
「臭水溝「變身清澈河流
亂倒亂排、環保設施不足導致曾經的橋東河一度成為遠近皆知的「臭水溝」,人人避而遠之。從2018年起,回龍壩鎮集中力量開展重點環境問題河道整治,一河一策針對性治理,多次召開橋東河治理黨政聯席專項會議,實施場鎮雨汙分流、主管網分流和環境改造工程。
橋東河回龍壩場鎮段,淤泥清掏現場。回龍壩鎮供圖
整治中拆除了大量的違法建築,實施大規模清淤清髒,新建汙水管網3000米,生化池10個約1500立方米,修復雨水溝13條1600餘米、沉沙井30餘個,清掏垃圾和淤泥累計4000立方米……原來髒、亂、臭的河道地面逐漸變得乾淨整潔、寬闊平展,連接場鎮的入河口也增加了大口徑排汙管道。
河道保潔員對橋東河開展保潔工作。回龍壩鎮供圖
「現在河道順暢了,河水不臭了,大家也不好意思再亂排亂倒了。看到它一天天變好,我幹起工作也有幹勁。」在橋東河河道開展保潔作業的王師傅感慨道。
回龍壩鎮實施的一系列整治舉措讓橋東河多年來排洩不暢、汙水倒灌、雨汙混排、淤積成疾等「黑歷史」問題徹底成為了過去,清澈河流又回來了。
「菜園子」變身綠色走廊
在回龍壩鎮橋東河場鎮段河岸,綠油油的草坪隨風輕擺,整治後的橋東河沿岸一改舊貌,優美而怡人。
整治後的橋東河沿岸,優美而怡人。回龍壩鎮供圖
橋東河場鎮段居民眾多,河岸沿線一度成為了周邊居民的「菜園子」。為恢復自然生態環境,避免土質疏鬆,造成河道淤塞,回龍壩鎮實施了河岸綠化工程,對沿途種植的蔬菜進行清理,通過漿砌片石護底、河岸水泥砂漿勾縫、沿河硬化1.5米寬人行步道等方式對橋東河回龍壩場鎮段河道進行整治。不僅如此,還修建了護欄420米,綠化人行道250米,栽種紅葉李等樹種80餘顆,麥冬草、木春菊等草本2000餘株,進一步打造整潔優美、氛圍舒適的河岸環境。
河水變清變亮,河道變綠變美,來到兩岸休閒玩耍的居民越來越多。前不久,橋東河場鎮段綠色路燈全部安裝完成,到了夜間,整齊排列的綠色路燈為村民點亮了回家的路。
橋東河場鎮段河岸道路寬1.5米,長420多米,不僅是一條休閒步道,更是沿線100餘戶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道路,目前,道路上13盞太陽能路燈已經安裝完畢。萬家灣社的村民陳大伯說:「以前每次看見小孩子到這裡玩耍都提心弔膽的,怕掉進河裡,現在踏實多了。」
回龍壩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落實好常態化河道養護的市場化運作,並發動黨員、帶動沿河周邊居民一起參與到河道整治、管護當中去,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