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每日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內分泌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吃多了會胖」是說得最多的廢話,和熱量和平相處,成了地球人的一個共同理想!然鵝,貌似艱難的事情,小X書、微博上很多美食博主卻可以做到。
如果在開吃之前有個人告訴你:這盤食物的熱量,需要鍛鍊2小時才可以消耗,那估計你可能會三思而後行了。
怎麼知道食物熱量的呢?稱量計算可以,不過有些麻煩,今天要告訴大家不用稱量,就可以估算出食物的熱量。
假如生活中我們要對一個物體進行長度測量,尺子就是我們的量具;而在沒有尺子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找參照物,如手機或A4紙的長度來大體對比估算你測量物體的長度。
難道有了參照物和手勢,就可以對所有食物熱量進行估算了嗎?
我們從食物種類來劃分,將單位數量的食物,對應的單位熱量以及如何衡量做了歸納總結,滿滿的乾貨記得一鍵保存!
這樣看很容易,那點外賣或在外應酬,熱量是不是就不好估算了?從操作性來說確實不如自己烹飪好評估,但在外就餐,基本都是高油、高鹽,還是要注意量!至少米飯是可以進行大體計算的…….吃了多少熱量,要做到心中有數!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年人每天各類食物的份數大約如下:
除了數量會影響熱量的攝入,烹飪方法也會有影響!儘量減少烹飪流程才是王道,想看如何選擇烹飪方法就動動手指點讚在看吧~
參考文獻: 中國營養學會編著,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6:286-292.
版權聲明
本文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End-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推薦搜索
飲食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