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澳大利亞站點的歷史 (薄黑色) 和模型投影 (厚紅色和藍色陰影) 天氣變量和太陽能/風力發電。左是所有時間段,右是只有一個高峰期 (i.E.,一年中五個最熱天的下午)。
隨著地球氣候的變化,創紀錄的炎熱夏季和極端天氣事件證明了這一點,許多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電場。
可再生和可持續能源雜誌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調查當前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場和未來的氣候是否會有所不同。
研究人員專注於澳大利亞,因為這是一個理想的案例研究極端天氣事件,如叢林火災和風暴。選定的地點在南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附近和新南威爾斯南部,根據澳大利亞能源市場運營商的系統計劃,可變可再生發電機位於或未來可能位於這裡。
研究人員分析了關鍵的天氣變量,如溫度、表面太陽輻照度和風速,在 1980 年到 2060 年的 30 分鐘間隔。
「我們發現,每年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總體時間趨勢由於氣候變化而引起的變化量是小的,它每十年平均產量的 1%,」作者之一黃靜說。
然而,在每年最熱的五天,氣候變化對可再生能源生產的影響更為嚴重。在這些與高峰能源需求和高峰價格相吻合的高峰溫度日,太陽能發電產量下降了 0.5%-1.1%,而風電場產量降低介於 每十年 1.6%-3%。
研究人員的發現旨在告知電力部門在不同溫度條件下互聯電網的可靠性。例如,中央電力運營商需要為所有突發事件做好計劃,以避免停電。
雖然這項研究著眼於澳大利亞的兩個地點,但量化溫度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影響可以推廣到澳大利亞以外的其他地區。
「對於不同的地區,氣候變化有不同的影響,」 黃說。
他說,重要的是在其他地區和氣候地區進行更多的案例研究,以檢查空間氣候變異性,並將這些發現與能源系統的其他方面結合起來,如負荷和輸電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