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綠色能源生產的影響

2020-08-20 老樹新葉聊科技

兩個澳大利亞站點的歷史 (薄黑色) 和模型投影 (厚紅色和藍色陰影) 天氣變量和太陽能/風力發電。左是所有時間段,右是只有一個高峰期 (i.E.,一年中五個最熱天的下午)。

隨著地球氣候的變化,創紀錄的炎熱夏季和極端天氣事件證明了這一點,許多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電場。

可再生和可持續能源雜誌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調查當前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場和未來的氣候是否會有所不同。

研究人員專注於澳大利亞,因為這是一個理想的案例研究極端天氣事件,如叢林火災和風暴。選定的地點在南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附近和新南威爾斯南部,根據澳大利亞能源市場運營商的系統計劃,可變可再生發電機位於或未來可能位於這裡。

研究人員分析了關鍵的天氣變量,如溫度、表面太陽輻照度和風速,在 1980 年到 2060 年的 30 分鐘間隔。

「我們發現,每年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總體時間趨勢由於氣候變化而引起的變化量是小的,它每十年平均產量的 1%,」作者之一黃靜說。

然而,在每年最熱的五天,氣候變化對可再生能源生產的影響更為嚴重。在這些與高峰能源需求和高峰價格相吻合的高峰溫度日,太陽能發電產量下降了 0.5%-1.1%,而風電場產量降低介於 每十年 1.6%-3%。

研究人員的發現旨在告知電力部門在不同溫度條件下互聯電網的可靠性。例如,中央電力運營商需要為所有突發事件做好計劃,以避免停電。

雖然這項研究著眼於澳大利亞的兩個地點,但量化溫度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影響可以推廣到澳大利亞以外的其他地區。

「對於不同的地區,氣候變化有不同的影響,」 黃說。

他說,重要的是在其他地區和氣候地區進行更多的案例研究,以檢查空間氣候變異性,並將這些發現與能源系統的其他方面結合起來,如負荷和輸電基礎設施。

相關焦點

  • 英能源和氣候變化委員會前主席:太陽能是庫布其能源發展的未來
    作為此次大會的重量級演講嘉賓,中英(廣東)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中心顧問、英國新絲路能源有限公司主席、英國下議院能源與氣候變化委員會前主席提摩西•楊近日在大會前夕接受了環球網記者的獨家採訪。英國是老牌發達國家,在經濟、能源、環保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特別是在清潔能源。近年來,英國率先在海上建立發電廠,節約土地成本。
  • 中國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回顧與展望
    本文對中國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的發生、發展和解決方案進行了歷史性的回顧,對能源、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治理的前景進行了展望。【關鍵詞】能源;環境;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以下簡稱能源、環境和氣候)問題是伴隨著工業文明的進步而發生和發展的。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政府16日公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目前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遠的。報告還認為,未來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將取決於今天的選擇。
  • 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下篇)
    氣候變化會程度不同地影響到全球和各地區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如主要農作物及畜牧業的生產、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資源供需、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人類居住環境與人類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類社會系統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隨其地理位置、時間、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條件而變化。
  • 應對氣候變化刻不容緩 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本報記者 劉慧極端寒潮在冬天肆虐了北半球,人類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應對氣候變化,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保護賴以生存的家園,中國已經行動起來。中國提出力爭於2030年前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新目標為綠色低碳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
  • ...瑞和:後疫情時代應推動「綠色復甦」 中國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對此,塗瑞和表示,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已經從過去的參與者、貢獻者身份,逐漸轉變為引領者的身份,尤其在應對氣侯變化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推動綠色復甦勢在必行《21世紀》:你曾經提過後疫情時代的復甦應該是「綠色復甦」,為什麼?塗瑞和:當前各國都在努力應對這場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希望儘快走出疫情影響,恢復經濟和社會活力。
  • 中國氣象局長警告:氣候變化影響中國重大工程的安全性穩定性
    氣候變化影響重大工程(如,青藏鐵路、電網、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能源工程、生態工程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影響重大工程的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影響重大工程的技術標準和工程措施等。本文原標題為「高度重視氣候安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文如下:因為乾旱無雨,重慶一兒童正在收集山上滴下的泉水。
  • 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施耐德電氣踐行數據中心"綠色行動"
    雖然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5)在西班牙馬德裡已經落下帷幕,但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講,」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越來越危險和明顯,COP25必須向世界傳達改變進程的堅定決心」。氣候變化問題,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人們開始愈加關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 中國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共促綠色經濟發展
    許多綠色技術已經成熟,在大多數情況下,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能源更便宜。最近的證據表明,與傳統的財政刺激相比,設計良好的綠色項目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並為每一美元的支出帶來更高的短期回報。  「今天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投資,產生了可觀的長期回報和成本節約,而對氣候變化不採取行動或行動遲緩的成本很高。
  • 塗瑞和:後疫情時代應推動綠色復甦 中國成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引領者
    最近對53個國家230名經濟學家的一項調查顯示,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綠色和氣候友好型經濟刺激措施、更大力度促進向清潔能源轉型,是重振經濟的最佳選擇,能產生最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21世紀》:各國應該如何進行綠色復甦?
  • 保障氣候安全 給藍色星球一個綠色明天
    氣候變化是不容置疑的一個事實。從1880到2014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升高了0.85℃。1983年-2012年是北半球140年來最暖的30年,也是1850年以來也是最暖的30年。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已經對地球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在水資源、生態系統、糧食生產、人類健康等領域,已經檢測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此次評估報告繼續支持了人類活動是全球氣候變暖主要原因的結論。
  • 核電是不是綠色能源
    【解疑釋惑話核電】核電是不是綠色能源——訪中國核工業集團總公司「快堆」工程首席專家徐銤光明日報記者 袁於飛 張蕾  相較於化石能源和其他非化石能源一般認為,水電、太陽能、風電、核電都屬於清潔能源,儘管它們在發電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但是如果從設備、系統、整體的角度,把電廠的建設、運維等考慮在內,每種新能源也都存在一定的碳排放。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發布的報告顯示:每生產1千瓦時電力,煤炭需要排放357克碳當量,光伏需要排放76.4克,水力需要排放64.4克,風能需要排放13.1克,核能只需要排放5.7克。
  • 徐冠華: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和對策
    全球變化指的是什麼?當前的人類會走向何方?如何面對當前全球變化給人類帶來的挑戰?4月20日,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徐冠華院士在西安向陝西省第十九屆「科技之春」宣傳月領導幹部科技報告會的聽眾做了一場《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和對策》的科技報告。
  • 氣候變化影響草原進退
    中國氣象報記者徐文彬  草地是地球陸地表面僅次於森林的第二個綠色覆被層,約佔陸地面積的24%。隨著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日益擴大,草地生態系統退化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 應對氣候變化對中國發展的意義
    第三是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的科學性。減緩方面,以節能減排為主的,包括增加非化石能源比例、增加森林土地碳匯等措施的減緩氣候變化的行動。在化石能源仍佔據重要地位的階段,節能直接帶來三方面的效果:第一方面是對不可再生的煤炭和石油等資源的節約;第二方面是減少化石能源開發和利用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和汙染物排放;第三方面是減少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
  • 氣候變化對蔓越莓生產造成影響
    負責研究氣候變化對植物影響的生物學家Libby Ellwood說:「植物依靠每年寒冷的冬季和休眠周期,得知春天的到來。」 蔓越莓對熱度也很挑剔,夏季溫度太高,葉子和果實會被烤焦。去年夏天中期,下一季的嫩芽已經露頭,而今年,成熟的果實仍在藤上。
  • 氣候變化怎樣影響人類歷史走向
    縱觀歷史,人類的活動影響著氣候,而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也波及每個國家和個人。在人類發展的許多時刻,氣候常常施展威力,成為影響歷史走向的無形之手。蒙古草原上氣候的變化悄無聲息地介入了歷史,這場降溫幾乎毀掉了整個草場,西徵的拔都和他的蒙古騎士們不得不放下刀。他們原計劃入侵奧地利,毀掉維也納,然後沿著德意志的各個公國推進,繼而將進攻的矛頭指向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誰知天意難料,氣候變化的威力勝過千軍萬馬,嚴寒讓蒙古人的野心遭遇了創傷。
  • 英語沙塔|經濟學人精讀|能源工業與氣候變化
    微信公眾號:英語沙塔本文節選自《經濟學人》2019.02.09期,Leaders 版塊中的一篇關於能源工業和氣候變化的報導staking A on B:拿……冒險,用……打賭fill A with B:用B裝滿A【寫作推薦】詞組在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也是第二大汙染者,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越來越難以忽視
  •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PM2.5生成最主要原因來自化石能源過多的...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何建坤在會上表示,人類社會過分消耗化石能源,導致越來越多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使大氣當中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增加,溫室效應不斷增強,導致全球不斷變暖,氣候變化以及帶來日益顯著的負面的影響,而且現在面臨著是如果當前氣候變化速度太快,未來變化的幅度過大的話,就會給地球的生態帶來災難、不可逆轉的危險,所以人類要應對氣候變化。
  • 【世界糧食日】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糧食安全
    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產生顯著影響,尤其對農業生產影響非常大。我國農業人口多,資源壓力大,地域類型複雜、各地氣候差異明顯等特點,使我國農業成為氣候變化影響最敏感的領域之一。氣候變化主要通過溫度、降水、二氧化碳濃度、極端氣候事件等因素直接影響糧食生產,在不同的區域和不同的季節對糧食生產有不同的影響。節約每一顆糧食,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每一顆糧食都關係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