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12月15日報導 (編譯:Jasmine)
獵雲網註:Reddit是個社交新聞站點。用戶(也叫redditors)能夠瀏覽並且可以提交網際網路上內容的連結或發布自己的原創或有關用戶提交文本的帖子。本文講述了這個矽谷創業巨擘走過的10年艱辛歷程。在燒錢不止、創始人紛紛離開、投資人過多幹涉公司事務、用戶理想與廣告盈利的矛盾之間,Reddit的10年發展之路,恰巧是一個創業公司從草根初創到成功、再到陷入迷茫、期待重新復甦、努力將用戶量轉化為實際利益的真實且生動的寫照。獵雲網編輯君為您獨家編譯了這份將近2萬字的深度調查文章,希望能給創業者和創業道路上的迷茫者提供一些啟示。
在正式遞交辭呈前幾個月,Reddit CEO黃易山(Yishan Wong)幾乎已經被壓垮了。在員工們眼裡,他那段時間明顯壓力很大,不再像之前一樣享受工作。一個商業夥伴10月份的時候曾經到他辦公室拜訪過一趟,他說黃易山當時僅僅是過得不太好,但糟糕的是這種不太好的日子好像沒有盡頭一樣。
當然,經營任何一家公司都避免不了壓力,不過Reddit當時的壓力又上了一個新層面: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Reddit就深陷好萊塢豔照門事件;為了獲得一輪巨額投資,公司強迫遠程員工搬去舊金山工作,否則就開除;公司一位元老級的員工辭職,另一個之前被解僱的員工也掀起了一輪公眾反對聲浪。作為Reddit的CEO,黃易山在處理這些事情上的方式方法,遭到了大量批評質疑。
2012年初Reddit分離出來,成為一家獨立公司的時候,黃易山就接管了這家公司,成為了CEO,當時他也知道這將會是一個棘手的工作。據一些了解他的人說,從這個社會新聞網站創立之初,他就一直活躍在這個平臺上,所以他在剛接管Reddit的時候,就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他要保護它,確保沒有任何人能夠摧毀它。當時Reddit面對著大量爭議,許多用戶利用這個平臺發表未成年色情圖片、偷拍的街頭婦女照片、仇恨言論、槍枝買賣信息等,還開帖子參與對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嫌疑人的政治迫害。
最終,了解他的那些人說,他的失敗很大程度上跟上下班耗在路上的時間太長,為了網站忽視了家庭,而網站維護也不像一開始計劃的那麼輕鬆。他提出將Reddit的辦公室從舊金山遷到戴利城,他堅稱那裡土地價格更加低廉,那些想住在公司附近的員工也能負擔得起。但是後來有個作家曾這樣描述戴利:「戴利就像海灣地區的煉獄。」很多員工都反對遷去戴利,董事會也並不贊同這個意見。
這是最後一根稻草,黃易山為此閃辭。
Reddit 前CEO黃易山拿著投資人YC董事長阿爾特曼(Sam Altman)送的禮物。
黃易山一直沒有對這件事情做出評論,但是在11月13日,他辭職的消息正式公布的幾小時後,他在問答SNS網站Quora上承認:「我已經完完全全精疲力竭了。」
黃易山在剛剛擔任CEO的時候,就和很多員工有過摩擦,很多人後來都抱怨說他溝通很成問題。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他不求高薪,曾供職於Facebook和PayPal,經驗豐富,且為人低調,從不追求好名聲或是媒體關注。他兢兢業業,一心一意經營著Reddit。所以他的辭職,讓他的員工、朋友以及投資者都為之震驚。畢竟,哪個心智正常的人會因為不給換辦公室地點就辭職?
「我知道這聽起來簡直難以置信(並且這也確實是我曾親身參與過的最瘋狂的職業事件)」關於黃易山辭職事件,剛剛領投了Reddit5000萬美元融資的YC董事長阿爾特曼(Sam Altman)在黑客資訊上這樣寫道:「但很遺憾,它確實發生了。」
在Reddit戰略合作部部長鮑康如(Ellen Pao)擔任臨時CEO之前,阿爾特曼已經在Reddit默默頂替了8天。或許更引人注目的,是Reddit聯合創始人亞歷克西斯·歐海寧(Alexis Ohanian)宣布回歸,他表示將回到Reddit擔任CEO,並表示:「我很高興能再次回到這裡。」
Reddit領導團隊的核心再一次改變,就因為辦公地點的問題。當天晚上,聯合創始人史蒂夫·霍夫曼(Steve Huffman)在一封郵件裡簡單概括了當前公司形勢:「不混亂就不是Reddit了。」
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為問題 但絕不包括流量
當初,創始人亞歷克西斯和史蒂夫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自主創立了Reddit,並且爭分奪秒,在徹底分崩離析之前將它賣了出去。被時尚傳媒巨頭康泰納仕(Conde Nast)收購後,Reddit團隊卻越發感到資源的匱乏,因而一個接一個的,創始人和早期員工相繼離職。最終,這個龐大且爭議纏身的社區管理工作,落到了一群新人的頭上,他們的手段明顯比創始人遜色許多。現在,創始人之一回歸,他計劃發展移動版本、提升用戶體驗、開發社區工具,通過各種手段確保社區安全性,提高界面友好度,以期吸引更多用戶。但是,現在看來,很可能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有著滑稽名字的自主創業公司,在一開始並沒有靠山的情況下,活得比其他「高富帥」競爭者還要久,在各種創始人戲劇性的閃辭中存活下來、在母公司給予的巨大壓力下存活下來,最終又獨立出來,重新掌握自己的命運——這一切,都為著一個網際網路頭條之夢。它的用戶量每年都在翻番,哪怕是在最艱難的時候,網站發展到現在每月平均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1.75億。
Reddit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網站如何能夠吸引大批忠實用戶。儘管有一些混亂,公司內部也缺乏有力的管理,但它正在努力將人氣轉化成盈利業務,這提醒了我們一個道理,對於科技公司來說,最艱難的事情不是吸引廣大忠實粉絲,而是怎樣利用這些人氣。
任何事情都能是問題,但用戶量永遠不是問題。
史蒂夫和亞歷克西斯創建了許許多多假帳戶在Reddit上傳了各種連結,這樣遊客就不會看到一個過期頁面。
2005年4月,史蒂夫·霍夫曼和大學同學亞歷克西斯·歐海寧坐在回東海岸的慢吞吞的火車上,他們宿醉未醒,垂頭喪氣。就在前一天,這兩個胸懷大志的創業者申請加入一個有前途的新創業加速器,但遭到了拒絕。那一晚,他們點了一瓶又一瓶瑪格麗塔還有多瑟瑰啤酒,把挫敗灌入愁腸。
「他媽的,我們幹嘛要千裡迢迢上趕著來吃閉門羹啊!他明明已經承認咱們的想法了。」史蒂夫回憶起那場漫長的車程中,他這樣咒罵道。
幾周之前,他倆趁著大四春假從美國維吉尼亞州中部城市夏洛茨維爾,長途跋涉來到了美國麻薩諸塞州城市坎布裡奇,去聽知名企業家、網際網路創業導師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演講,演講標題是「如何建立一個初創公司」。演講結束後,亞歷克西斯對保羅說,他們正在努力創業,為此千裡迢迢從維吉尼亞州來到這裡,專程拜訪他。這個理由顯然吸引了保羅,他給了兩人單獨見面的機會,時間就在當晚,地點是一家叫做Cafe Algiers的咖啡館。
「把你們的想法說來聽聽吧。」 等到坐下來喝了咖啡,保羅對兩人這樣說道。
他們的想法其實就是「我的電話菜單」,這是一款移動應用,讓用戶可以提前向餐館訂餐。保羅對此很感興趣,於是邀請兩人正式加入他在YC(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的新項目。他們當時認為這差不多就是板上釘釘了——他們拿到了創建一家真正公司的手券。
然而這已經是他們第二次從麻薩諸塞州返程回維吉尼亞州了,從那之後至今差不多快1個月,他們一無所獲,有的只是越來越多的挫折。史蒂夫一邊忙著畢業設計——一款基於WEB形式的應用程式,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時間表——另一邊為他們荒謬的遭遇抓狂。亞歷克西斯則在嘗試寫畢業論文,關於二戰歷史上最受爭議的事件之一德勒斯登大轟炸。同時,他一直在試圖安撫史蒂夫,亞歷克西斯是一個積極的思想家,他嘗試將遭遇的拒絕轉化成動力,加倍努力創立自己的公司。
史蒂夫的父親是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工程師,在父親的影響下,小史蒂夫8歲的時候就對編程起了濃厚的興趣。後來他的父母離了婚,但他們仍然都還支持他對編程的熱愛,確保他的房間裡總有一臺電腦。周末的時候,他的父親常會和他聊天,問他將來想要擁有一家什麼公司——卡丁車溜冰場、小型高爾夫球場或是酒吧。他的父親一輩子都沒有離開工程師的崗位,在上大學之前,史蒂夫也從沒真正想過要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在維吉尼亞大學讀一年級的時候,史蒂夫和亞歷克西斯認識了,他們是室友。亞歷克西斯是獨生子,很黏父母。很小的時候,他就為雷神之錘II在雅虎的Geocities上創建了自己的第一個網站,試圖把遊戲和做網站這兩個愛好統一起來。青少年時期,他在美國一家較大的電腦零售公司CompUSA得到了一份工作,主要是為客戶演示軟體。他後來說,正是這份工作教會了他說話的技巧。等到上大學的時候,他早已修煉出了無敵的忽悠大法。他之前的大學教授Mark White曾說:「他現在什麼樣,當時就什麼樣。」最大的不同是,那時候他染了綠色的頭髮。
亞歷克西斯最開始的時候,模仿的美國金屬樂隊的貝斯手的打扮,相當潮,而史蒂夫是個金髮碧眼的書呆子。身高上,亞歷克西斯也完爆史蒂夫。他們這個組合看上去簡直不要太奇怪,但是事實上他們可算是「一見鍾情」了,並且雙方都很滿意彼此。
史蒂夫有些內向,還有些情緒化,為此朋友們給了他一個綽號,叫「黑臉霍夫曼」,但他是個技術天才,對自己在產品開發方面的眼光相當有自信。亞歷克西斯不是個程序猿,但他雄心勃勃,長袖善舞,像個萬金油,周旋於律師、媒體和企業之間。他似乎永遠都是冷靜的——即便遇上再糟糕的事情。
史蒂夫和亞歷克西斯在維吉尼亞大學讀大一時候,作為室友而相識。照片中他們正在分享一杯……果汁?
而在坎布裡奇,保羅他們重新考慮了「我的手機菜單」,發現這個想法大錯特錯:他們想要推出一個移動應用,但當時才是2005年,還沒有應用商店,於是他們首先需要為食品產業研發一款工具,但這樣他們就不得不從零開始構建這些關係,這根本不現實。
但是Y Combinator創始人傑西卡·利文斯通(Jessica Livingston)被他們一次又一次長途跋涉的拜訪和決心打動了。她當時對他們充滿了母性的憐惜,開始稱呼他們為「小松糕」,這是一個相當憐愛的暱稱。她說:「老實說說,我希望能留下他們,但是我們都一致認為他們的想法太天真了。」
某一天,在又一次拒絕了他們之後,保羅用自己的手機打電話給亞歷克西斯,承諾只要它們放棄這個想法,就讓他們加入YC,他們可以立刻回到波士頓,從事其他的工作。亞歷克西斯和史蒂夫在下一站下了火車,跳過鐵軌,到另一邊等候著北上的列車。
當天,傑西卡打開郵箱,看見了保羅發來的一封新郵件,看到標題的時候,她就知道「小松糕們得救了」。
上圖為Reddit創立早期的照片:聯合創始人亞歷克西斯·歐海寧(右)和史蒂夫•霍夫曼(左)
史蒂夫大學實習的時候曾在維吉尼亞一家叫做Image Matters的軟體公司做過軟體工程師,畢業後就留在這家公司做了一段時間的全職工作,亞歷克西斯就沒有那麼具體的職業規劃了。比起找工作,他們還是把在維吉尼亞大學的最後幾周花在了新項目設計和名稱的討論上。
Oobaloo、 Octopop 還是 360scope?
那場漫長的列車之旅後,他們再一次和保羅單獨見了面,並放棄了自己的想法。亞歷克西斯後來在回憶錄中詳細寫道,保羅讓他們忘記移動應用,把重心放到瀏覽器上。他們談到了在科技新聞網站Slashdot、社會化網絡書籤Del.icio.us等網站上形形色色的連結裡篩選有用信息時的崩潰感覺。然後他們注意到了Del.icio.us上「popular」這個部分,那上面會收集收藏率高的連結。他們認為在這個方面還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
Newstew還是Snoo ?
網際網路需要的是有一個網站,能夠將搜索率高的連結都給一個重點提示,而不僅僅是常被收藏的連結,這樣用戶就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感興趣的內容了。他們三個還認為,網際網路需要的是「首頁」,一旦這個項目啟動,YC將會給予1.2萬美元的支持。
Reddit還是Reditt ?
「我們努力尋找的是這個世界需要的,」保羅在一封電子郵件裡回憶道:「我們之所以知道像Reddit這種東西有市場需求,是因為人們已經在使用del.icio.us/popular了,而Reddit具有同樣的性質。」
保羅和史蒂夫在命名方面也給出了很多建議,但是亞歷克西斯在大學圖書館裡想出了Reddit這個名字,他想像有一天會說:「我正在Reddit上讀它呢。」他當時就想出了現在這個標誌性的外星人logo,不管保羅怎樣反對,他都堅持了這個想法。
畢業後,他們搬進了麻薩諸塞州梅德福的一間公寓裡,開始作為YC的一份子全職開發Reddit。
亞歷克西斯·歐海寧關於Reddit第一個logo的各種設計稿。
儘管後來亞歷克西斯和史蒂夫獲得了許多成功,但在當時他們還不是團隊裡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潛在創業者。
當時,首批Y Combinator創業孵化班很多成員都認為,如果有誰能夠獲得成功,那一定是山姆·阿爾特曼,他在09年就創立了定位社交應用Loopt。還有年輕的編程天才亞倫·施瓦茨(Aaron Swartz),後來成為了一個網際網路激進主義分子,他從史丹福大學輟學後建立了infogami軟體公司,公司主要是幫助用戶建立網站。賈斯汀·坎(Justin Kan)和艾米特·謝爾(Emmett Shear)當時也很拔尖,他們後來成為了Twitch的創始人,當時他們正在開發一款叫做Kiko的在線日曆服務。
艾米特回憶說當他第一次聽到「Reddit」這個名字的時候「不厚道地笑了。」不過接下來,這個創業小班裡一個又一個有著愚蠢名字的公司誕生了,這都是拜域名搶註所賜,想申請一個簡單好記的域名簡直比登天還難。艾米特形容Reddit時說:「我根本沒有想到Reddit能發展到今天這樣龐大,我想當時任何人也都沒有想到。」
Y Combinator第一批畢業生成員照。
史蒂夫剛把Reddit建立起來沒幾周,保羅就已經開始催他們啟動該網站了。他認為不需要一上來就很完美,但是史蒂夫不這麼認為。
史蒂夫說:「保羅就跟我們屁股後面催。」沒辦法,他只能妥協。2005年6月下旬史蒂夫和亞歷克西斯推出了Reddit——一個「超級傻逼」的版本,整個網站就提交了三個連結。第一個連結還是亞歷克西斯上傳的,分享的是唐寧街備忘錄的故事,底下只有史蒂夫孤零零地投了一張反對票。
網站剛一面世,保羅就在他自己有影響力的個人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並連結到了Reddit。很快,網站流量飆升,同時飆升的還有史蒂夫的脾氣。「我不知道他會這樣做,」史蒂夫咆哮:「Slashdot上的評論都在貶低Reddit,有個傢伙還寫了一篇博文痛斥Reddit如何傻逼。這簡直是再糟糕不過的一天了。」
Reddit剛推出時的主頁。
接下來的幾周,史蒂夫和亞歷克西斯創建了許許多多假帳戶在Reddit上傳了各種連結,這樣遊客就不會看到一個過期頁面,他們還努力邀請朋友來網站上發帖,隨便寫點什麼都行。8月的一天,史蒂夫一整天都沒有碰Reddit——這真是個稀罕事兒。不過等晚上臨睡覺了,他還是沒忍住上了網站。然後他看到主頁上蹦出一個新帖子,那個帖子不是他和史蒂夫發的,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帖子。
他高興壞了,說這是「最大的轉折點」。
他們只是個山寨貨,一個複製品。
Reddit建立之初,創始人們都把注意力放在Del.icio.us上面,但他們在Y Combinator的同行則看見了一個更直接的競爭對手:Digg(掘客)。和Reddit一樣,Digg也渴望成為網際網路的主頁,和Reddit不同的是,Digg 的創始人凱文·羅斯(Kevin Rose)當時在科技界已經小有名氣,,並於2005年10月籌得大筆資金。Reddit推出短短幾周內,史蒂夫和亞歷克西斯就開始注意到了這個真正的對手——而這個對手也開始注意到他們。
「在Reddit建立之初,我記得我曾這麼評價過它們:『他們只是個山寨貨,一個複製品。』」 Digg的元老,加拿大開發者歐文·伯恩(Owen Byrne)這樣說道:「但是它很快開始用事實證明,他們不僅僅是一個複製品,而是一個真正的對手。」
但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對手,Reddit還需要大量的時間,開發新的功能。2005年末,兩個創始人經過長時間的爭論,Reddit終於引進了發表評論的選項,這在現在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但當時並沒有評論功能。確切的說,第一個評論的發表對這家公司而言,至關重要。
2008年初,他們決定讓用戶創建自己的自定義reddit,或是子版塊(subreddit)。這一改進在社區中激起了如潮好評,也使得Reddit終於真真正正和Digg有了區別。其實當時亞歷克西斯的意思是建立一個更加傳統一點的標記系統,但史蒂夫堅持允許用戶建立子版塊。
多年以來,用戶們已經創建了無數子版塊,包括科技、書籍、無神論、景色圖片、GIF動圖、浴中沉思錄、PS大作戰、食色圖片、文胸配件、松鼠吃披薩、復古遊戲視頻秀等等。這些子版塊給了用戶更加親密的體驗,提高了用戶參與度,並且有時候會給廣告商提供機會,根據不同的愛好接觸目標用戶。
Del.icio.us創始人沙切特(Joshua Schacter)說他也曾提議創建一個類似的功能,連名字都想好了,就叫Islands。但Del.icio.us在2005年下半年被雅虎收購,雅虎方面反對這個提議。Digg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歐文·伯恩說:「實際上我早就提議開發一個類似子版塊的功能。」當時他計劃把這個功能稱為「私人Digg」,但Digg創始人,被歐文明褒實貶稱為「冷靜的仲裁者」 的凱文·羅斯卻對該功能避如蛇蠍,他害怕「這個功能潛在的會帶來混亂局面。」
事實證明凱文·羅斯是對的:這個功能確實帶來了混亂。Reddit用戶後來創建子版塊來分享未成年人以及街頭偷拍的婦女的照片。子版塊的創立使得Reddit一時間人氣爆棚,但同時也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其實史蒂夫創立子版塊的意圖很簡單:讓用戶自己做主。但是Reddit前總經理埃裡克·馬丁(Erik Martin)這樣形容史蒂夫的想法:「把最要害的部分丟給了用戶自己處理。」
歐文承認:「我想正是這個功能,害得我們被用戶折磨得精疲力竭。」
在梅德福的第一個夏天結束後,亞歷克西斯和史蒂夫離開了那間公寓,搬去美國麻薩諸塞州薩默維爾市和Y Combinator創業孵化器項目認識的克裡斯多佛·斯洛(Christopher Slowe)住在了一起。
克裡斯當時25歲,比他倆都要大一些,讀研究生的時候他就創辦了一家叫做Memamp的公司,當時Memamp這個項目已經被YC認可並接受,但很快就悲劇了。
克裡斯的公寓於是就變成了新的Reddit總部,而克裡斯也很快就成為了這個團隊的第三個成員。「我們有兩個起床點,平時都是下午,但如果早上六點半Reddit崩潰了,我 7點就得起床,」克裡斯回憶說:「然後我叫醒史蒂夫,他向我展示如何重啟Reddit。」克裡斯當時很猶豫要不要正式加入Reddit,因為他還在讀研究生,但史蒂夫一直努力說服他,終於在11月克裡斯成了他們第一個員工。
他們三個一起在網站上奮鬥,通常是從下午9點一直到凌晨一兩點。工作的時候他們得用帶子把椅子固定在地板上,因為整棟公寓樓都有一點傾斜。凌晨過後,年紀大一點的克裡斯就會上床睡覺,而另外兩個傢伙還跟打了雞血似的玩魔獸世界玩到早上6點,克裡斯早上起來去上學的時候,他倆才去睡覺,然後一覺睡到下午兩三點,然後循環前一天的日程。
談到那段時間,克裡斯說:「那時候我們根本沒什麼社交娛樂,也根本顧不上這個,因為壓根沒有時間。」
然後他們得到了第4個隊友:亞倫·施瓦茨(Aaron Swartz)。剛加入YC的時候,這個IT天才剛剛19歲,並且當時他就聲名赫赫了。青少年時期,他就參與創造了RSS,一款超級強大的新聞訂閱工具。後來,他供職於Creative Commons,加入YC的時候,他正在開發Infogami,這是一個幫助人們創建網站的網站。再後來他同意把這家公司和Reddit合併,給Reddit提供了很多幫助,以此換取對方的幫助。
2006年2月,他終於和克裡斯、亞歷克西斯還有史蒂夫4個人一起,擠進了克裡斯那套三臥室的公寓裡。直到那一年晚些時候Reddit被收購之前,這家公司都只有這四名員工。
史蒂夫和亞倫擠在一間房裡,關係很快就融洽起來。在史蒂夫看來,亞倫就像一個小弟弟,他們整天在一起工作,直到下午晚些時候亞歷克西斯來接班。亞歷克西斯當時在努力提升公司知名度,大量散發印有公司logo的貼圖,並努力和媒體拉關係,2006年Reddit終於獲得了一點點媒體關注,而當時Digg依然是媒體的寵兒。
其實在這背後,還有很多戲劇性的事件。Reddit剛推出一個月,亞歷克西斯的女朋友在德國出了事,陷入了昏迷。那年夏天晚些時候,他的媽媽被診斷出患有晚期腦癌。即便很多年後,提到媽媽的病,他的聲音依然會哽咽。
「診斷下來之後,我在醫院看到媽媽的時候,她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 亞歷克西斯說道:「她就是那樣的女人,在她看來,沒有任何事情比他的兒子實現夢想還要重要。」
在Reddit剛剛面世至關重要的幾個月裡,他一直在公司和家庭之間來回奔波著。亞歷克西斯說:「那段時間我很多時候都守在媽媽身邊,筆記本隨身帶著,媽媽用她的愛和力量激勵著我,我別無選擇,只能如她所希望的那樣,勇往直前。」
「他需要經常回家」史蒂夫回憶說:「那段時間對他來說,負擔真的很重。」
亞歷克西斯和他的媽媽。
2006年春天,克裡斯搬出去和女朋友同居,又要花更多的時間來修博士學位。亞倫、史蒂夫和亞歷克西斯就搬去了位於戴維斯廣場的一間公寓,同樣是三間臥室。但是亞倫的作息變了,白天從不走出自己的房間,一些周圍的人說他當時很沮喪,因為比起Reddit,Infogami對他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了。
「我不想成為一個程式設計師,」2006年5月27日他在他的個人網站上發了一篇博文,說想成為一個作家:「或許,這個決定會讓世上少了一個偉大的程式設計師,卻換來了一個平凡無奇的作家。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要這麼做。寫作真是太重要了,編程何其無趣。」
「我感覺那個時候,Reddit已經在崩潰的邊緣了,」史蒂夫回憶說:「Digg在一邊幸災樂禍,還有數不清的其他網站也在做和我們同樣的事。我、亞歷克西斯還有保羅最終決定,我們要把Reddit賣掉,否則我們都會完蛋。我們只能在它徹底崩潰之前,把它出手,換點錢。」或許這是他唯一能為Reddit做的事情了。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
卡洛什·卡雷克尼(Kourosh Karimkhany)第一次看到Reddit的時候,就被一個分析貼深深打動,帖子寫的是為什麼說R2D2機器人和楚巴卡才是《星球大戰》真正的主角。
他說:「我覺得自己就是《星球大戰》裡面那種怪人,我覺得帖子說的太棒了!」
卡洛什是從妻子那裡聽說了Reddit的,而他的妻子又是從朋友Rachel那裡聽說的。Rachel是Wired雜誌作者,曾見過亞歷克西斯。當時卡洛什正在負責媒體巨頭康泰納仕的合併和收購,「我接到的命令是找一家給力的數碼公司,幫助康泰納仕數碼產業發展起來,」他說:「BOSS希望我在一些熱門的新領域裡面尋找,像是社交網絡或者社區主導的新型公司。」
Reddit似乎有前途。它有一個日益增長的社區,儘管後來卡洛什承認他當時是被假帳戶數量愚弄了。Reddit它的平臺和技術團隊完全可能對康泰納仕的其他平臺有所幫助。並且它的收購價格可以很便宜,至少按康泰納仕的標準來看,相當便宜。
3月的時候,卡洛什和亞歷克西斯正式見了面。當然一開始的時候他並沒有直接就談收購的事情,而是首先讓康泰納仕認可Reddit的技術。康泰納仕的定位是這樣的,簡而言之,就是希望把它的一個域名Lipstick.com交給Reddit,發布各類名人以及生活方面的新聞。康泰納仕願意每月支付Reddit 團隊1萬美元,前提是團隊在此期間不能尋求其他公司的收購。對於創始人來說,這聽起來簡直太棒了,所以他們爽快答應了。
克裡斯回憶說:「我們當時就在想,上帝啊,還能一直這麼做下去真是太好了!」就像卡洛什描述的一樣,Lipstick網站看起來「跟Reddit真的很像」,只不過這個網站界面是粉紅色的。
明日獵雲網編輯君將為您奉上Reddit的十年創業史的完結篇,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