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reddit上一群程式設計師狂歡,成了無數強迫症的噩夢

2020-12-05 BB姬studio

gk | 文

科技能幫我們化繁為簡,讓學習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而在reddit一群老哥眼中,利用科技化簡為繁卻成了一門浪漫藝術。

最近在reddit的「r/ProgrammerHumor」版塊中,有張電腦UI引發不少網友討論。

圖上將1到100這些數字依次排開,代表音量大小,靜音則用最底部的「mute」表示,看來是要通過點選數字來調整音量。

有人當場表示血壓飆升,還有人顯然想讓強迫症死得更徹底一點,建議「每次點開時,數字都應該重排一下」。

你可能不知道,這張圖正是出自reddit上在三年前舉辦過的一場「音量控制UI設計大賽」。這場比賽由用戶自發發起,當時集結了一批設計師和程式設計師參與其中。

他們秉著「無用又有用」的設計理念,不斷挑戰著人類的忍耐極限。相信我,看完後你的感受會比剛才更加強烈。

首先是獲得冠軍的設計作品。這位設計者將音量軸設計成了打氣筒的樣式,抽拉槓桿的過程中音量會快速提高,但一旦停手就會下降,直到降到0為止。

還有這張,必須不停調節音軌的平衡才能達到想要的音量。

喇叭作大炮,指針作炮彈,射出來的距離就是最後音量的大小。

這些設計著實會讓人原地裂開,要是實裝了怕不是每天要報廢成千上萬的鍵盤和滑鼠。

但你不得不嘆服設計者的創意,他們不止在作品中應用了數學、物理方面的原理,還取材經典遊戲中的經典設計。

比如彈球、轉盤等元素,融合了遊戲中的趣味性和隨機性。

這場比賽當時持續了好幾個月,雲集了大量作品,如果你覺得心臟還行,不妨看看更多有趣的設計吧。

-END-

相關焦點

  • 白領與擾人的強迫症
    3、病例三:她像小學生一樣讀文件  王小姐今年24歲,是合資企業秘書。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每起草完一份合同文案她總要看數十遍,要逐字逐句甚至標點都要念出聲。經常躺在床上還覺得文案中寫了錯別字,好幾次甚至半夜回到辦公室看文案。  二、白領人群強迫症的誘因:緊張焦慮脆弱偏執追求完美  以上病例都患有輕微的強迫症。
  •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學英語單詞「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一、先「透徹」分析一下:學習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就連我這個英語專業出身的「牛人」也時常遇到表達英語「強迫症」時常常把英語單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和另外一個英語單詞procrastination/procrastinate混為一談!
  • 強迫症與邋遢鬼共處一室,在髒亂差的環境,也會變得乾乾淨淨!
    琳達是一名來自威爾斯的清潔狂,她痴迷於讓家具發光,有很有強迫症,每年都要花整月的時間來讓水龍頭變得有光亮。清晨五點的時候,就會拿出吸塵器和拖把開始打掃,洗浴缸、把毛巾擺放整齊。但她不是特例。與之相對立的一群人,並不覺得乾淨整潔是頭等大事,他們懶散的活著,一年只洗三次床單、菜板上的大腸桿菌比普通馬桶裡的還多兩倍。因強迫症而打掃屋子的人為改變這種狀況,開始自發的組在一起,希望通過他們的行動,把英國打掃乾淨。這兩撥對清潔持截然相反態度的人,相撞在一起會有怎樣的火花呢?
  • 07強迫症徹底康復的希望所在——致力於強迫症的徹底康復
    預警性注意是患上強迫症的罪魁禍首,所以,對預警性注意動手就是在幹預強迫症。解除那種「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漏網一個」的戒備狀態時碰了釘子,就意味著我們在幹預強迫症時遇到了障礙。遇到障礙也不必氣餒,因為恰恰是這些障礙,促使我們反思自己所用的幹預方法是否合適,能否做出一些改進,以便更有效地幹預強迫症。我是這樣反思和改進的。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七﹞認知行為療法
    深入理解強迫症作者:新雨流泉壹認知行為理論認為,與正常人相比,強迫症病人不能按照個人意志結束消極想法(強迫思維)。大多數強迫行為(不是全部)是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形成。簡單地說,大多數的強迫行為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強迫思維,這便造成減輕強迫思維的意圖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強迫行為。
  • 強迫症有救了?首都醫科大學團隊發現認知靈活性相關的強迫症神經通路
    作者 | 小柯機器人特別愛洗手、出門前看n遍門上沒上鎖……這些習慣你有嗎?對強迫症患者而言,這些行為可能嚴重到無法控制,患者可能陷入焦慮、生活質量也無法保證。認知靈活性減退是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患者固執且「不知變通」。而作為全球第四大神經精神障礙,人們對強迫症的發病機制知之甚少。
  • 強迫症該怎麼治?美國EPR療法困境
    ,俗稱「強迫症」,是臨床上常見但較難治癒的一種精神障礙。  心理學普遍認為,強迫是患者對某種特定情境或刺激的習慣性反應,這種情境或刺激會誘發焦慮或恐懼情緒,患者會通過反覆動作或儀式化行為緩解焦慮恐懼情緒,但這樣做恰恰導致強迫症狀難以消除。ERP療法就是讓患者在放鬆的基礎上,增加暴露在誘發焦慮恐懼情緒的情境或刺激中,以打破這種情景刺激與焦慮恐懼情緒的聯繫;然後阻斷強迫症的儀式化行為,打破這種行為與焦慮恐懼情緒的聯繫。
  • 強迫症治療的正確方向究竟在哪裡?
    這裡面就存在很嚴重的對抗,主觀上並不想去洗手,但卻控制不住,所以這是強迫症無疑。如果洗手是另一種情況:雖然洗手的次數也很多,但心安理得,沒有心理衝突,那麼這就不是什麼強迫症。(有潔癖倒是可能的。。。)不過要說明的是,無論具體是什麼,只要比較輕微,主觀上覺得對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無論算不算強迫,都不用去管。
  • 研究:強迫症為新加坡三大常見精神疾病之一
    據報導,來自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IMH)和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共同在新加坡展開了一項強迫症全國性調查研究,共調查了6126名新加坡民眾。該研究團隊於11日公布了此項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每28個受訪者中有1人就患有強迫症,這使強迫症在新加坡成為了繼重度抑鬱症和酗酒之外的第三大精神疾病。
  • 當強迫症遇上邋遢鬼,家裡會有怎樣的變化呢?這房間徹底改變了!
    琳達是一名來自威爾斯的清潔狂,她痴迷於讓家具發光,有很有強迫症,每年都要花整月的時間來讓水龍頭變得有光亮...... 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 關懷身邊的小謝爾頓,兒童強迫症小常識
    那麼,這些小小的彆扭就是「強迫症」嗎?天性自由的兒童會得「強迫症」嗎?今天我們來科學討論一下兒童強迫症這個話題。 兒童青少年是強迫症的高發人群,兒童強迫症患者臨床表現具有年齡特性,如兒童強迫症中強迫檢查發生率高於對稱和清潔,攻擊或傷害的強迫思維發生率比成人高,如對災難性事件的恐懼,或擔心自己或父母死亡或疾病,這與兒童的發展水平和需求相關。
  • 2020年快結束了,我們對強迫症的理解依然太少!
    或許你可能有強迫傾向,甚至是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種高度致殘的心理疾病,被稱為「心理癌症」,與抑鬱症、焦慮症和精神分裂一起,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   據有效數據統計世界上大約每五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會經歷強迫症。
  • 強迫症福利《星露谷物語》溫室灑水器擺法介紹
    強迫症福利《星露谷物語》溫室灑水器擺法介紹 2018-10-10 18:17  3DMGAME
  • 科學家找到「不知變通」的強迫症神經元
    最近,首都醫科大學研究團隊找到了一條與強迫症「認知靈活性減退」相關的神經環路,在強迫症小鼠中明確了與「不知變通」有關的神經元,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當代生物學》刊物上。我們大腦裡的神經元浩如煙海,研究團隊通過做實驗的方式,找到了和強迫症密切關係的那一個神經元。記者採訪到了團隊成員、論文作者,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生物學系副教授雷慧萌。
  • 養魚強迫症的人特別容易把魚養死
    有一種人特別特別不適合養魚,那就是有養魚強迫症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今天這篇短文純粹的是老青年看隔壁老王的養魚經歷有感而發寫出來的。隔壁老王在養魚這個愛好上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到近乎痴狂的狀態,在我看來似乎他已經脫離了養魚這件事的初衷而是在自己和自己較勁,導致王嫂動不動就因為他這個近乎痴狂的愛好河東獅吼。
  • 別再黑處女座,強迫症是基因突變啦!基因還能決定啥...
    龜毛、潔癖、斤斤計較,   像一個重度強迫症患者!   強迫症相關人類基因變異找到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遺傳學論文報告稱,科學家成功鑑別出與強迫症(OCD)相關的人類基因變異,找到了受這些變異影響的基因及神經通路。分離和表徵這些基因,將幫助我們理解這種疾病背後的生物學,進而建立有效治療方案。   人們經常說自己被強迫症困擾。
  • 德國電工VS印度電工,一個強迫症,一個逼死強迫症!
    文/大象PDK熟悉德國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德國向來是一個嚴謹的國家,不論是在工程設計還是在工藝水平上都精益求精,甚至連換個井蓋都要出動各種專業的機械設備來幫忙。(以上圖源:YouTube)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爆出了這樣的一組圖片,內容是德國的電力及網絡工程師有多嚴謹。
  • DNF: 背包整理強迫症是什麼樣子的?
    DNF當中裝備從低級到高級,材料從低級到高級,還是各式各樣的活動材料、任務材料,總之林林總總得有幾百上千種材料,有強迫症的玩家看著背包裡亂七八糟的一大堆東西,就會感覺難受,想要把它分類別的整理起來,不需要的都賣掉。
  • 強迫症的自我心理療法
    強迫症病人可以自救嗎?可以的。強迫症並不可怕,關鍵在於你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對它、戰勝它,讓它再也「強迫」不了你。 強迫症的本質就是「一個人自相搏鬥」。由於自相搏鬥的內在衝突不斷延續,強迫症也不斷擴展,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從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淵。
  • 昆明動物所等揭示家犬和人強迫症之間的遺傳趨同
    強迫症是一種異質性較高的精神疾病,其表型、遺傳和病因均有明顯的多樣性,所以在人類群體中探索強迫症的潛在遺傳和生物學機制面臨困難。家犬是最早馴化的家養動物之一,在自然條件下亦受到強迫症的折磨,且與人類強迫症具有多種相似表型。因此,開展家犬強迫症的遺傳和細胞學研究有助於闡明二者強迫症共享的生物學機制。